王岩岩 刘杰
(1.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护理部,海南 三亚572013;2.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北京100853)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1]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毛细血管渗透,血浆迅速从血管渗到组织间隙,引起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CLS最常见的病因为脓毒症[2],严重创伤、体外循环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等也可诱发[3]。由于CLS 病情凶险多变,治疗方案个体差异大,需在护理中严密监测循环系统等各项生命体征等变化,为诊治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加强全身护理,减少皮肤相关并发症,加快病情好转。现对CLS的护理综述如下。
CLS患者常因血循环不足、脑水肿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出现神志变化,需与患者对监护室的环境不适应、对疾病及治疗的恐惧等所造成的不安相鉴别。前者常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系统检查的改变,而后者经适当交流等措施后可改善。
生命体征观察重点是血压、心率及SpO2的变化。CLS患者因大量蛋白质和体液重新分布到组织间隙中,导致组织水肿,氧气弥散加重,出现氧合障碍,同时循环液体不足,加重器官灌注不足,最终出现休克。患者体循环内液体量不足,而单纯输注晶体液可转入组织间隙,加重组织内水肿、缺氧,尤其肺、肠、脑等器官损伤更为严重。应用大分子液体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血管渗漏,减少组织水肿,增加有效血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但大量胶体液输注可能导致心脏负荷过载,出现心功能不全。因此,需通过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来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尽量减少CLS对机体的损害,防止MODS的发生。
由于大量液体从血管内渗漏到组织间隙,有效循环不足,使尿量减少,同时可有肾功能损伤。记录出入量有助于了解机体内液体量及肾功能,为液体输注及药物应用提供依据。排出量包括尿、大便、呕吐物、第三间隙液引流量、汗及不显性失水等。一般每小时记录尿量1次,可以应用精密储尿器,或有条件的可应用尿电子计量仪。CLS 患者早期尿量少于500ml/d,全身水肿明显,起初为凹陷性水肿,后期可能因白蛋白在组织间蓄积导致非凹陷性水肿,特征性表现是低垂组织水肿明显,并可能出现皮肤张力性水疱或血疱。
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导致肺间质、肾间质、肠壁黏膜、脑膜水肿,同时也可渗漏到第三间隙,因此,CLS早期即可出现中至大量胸腹腔积液,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包积液。多有胸闷、憋气、端坐呼吸、腹胀等症状。应注意监测呼吸频率、腹围,经膀胱测腹内压[4],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做好浆膜腔穿刺的准备。
一旦原发病得到控制,毛细血管通透性逐渐恢复正常,组织间液的细胞外液重吸收进入循环,表现为排尿明显增加和水肿消退,此时输液量不应随尿量增加而增加,否则可导致心衰和肺水肿。这个转折点需要根据尿量的变化来及时判断,以免继续大量补充液体导致并发症出现[5]。
肺组织内毛细血管丰富,在毛细血管渗漏发生时首先受累,除组织水肿外,更可出现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ARDS的发生。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出大量稀薄痰液,有血性样改变,但又与左心衰不同。插管患者可吸出大量血浆样痰液,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临床上常用PEEP技术防止肺泡萎缩、塌陷,并可减轻肺组织渗出,调整通气/血流比例,改善氧合。但高PEEP易发生气压伤,并影响回心血量,加重循环血容量不足。一般选择8~12cmH2O,不超过15cmH2O。在使用PEEP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气道压力以及双肺呼吸音,如患者躁动、呼吸机对抗,应积极寻找原因,向医生汇报,早期采取措施,防止气道损伤及气胸的发生。
CLS 患者咳嗽反射、纤毛运动减弱,患者排痰能力下降,易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一方面使气道阻力增高,导致通气不足,发生肺不张,甚至因痰痂堵塞气道危及生命;另一方面可导致病原菌生长。但对于大量稀薄、血性痰液患者,因毛细血管渗漏会持续不断渗出,反复吸引并不能清除干净,仍需依靠呼吸机来减少渗出,此时应减少吸痰的次数,避免气道内压力波动大,可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吸取大气道内液体;而对于一些重症患者,呼吸机PEEP持续增高,导致分泌物堵塞肺泡或小气道,这种患者预后均较差,需根据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1)雾化吸入:在呼吸机雾化器中加入化痰及解痉药物,利用射流原理形成雾滴,随呼吸进入小气道,利于痰液稀释排出[6]。既往曾有吸痰前气管套管内滴入生理盐水进行湿化的方法,目前认为该操作不能稀释痰液,并可能导致套管内附壁痰痂脱落以及感染扩散的风险,因此,不再推荐常规应用[7]。但也有研究认为,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盐水,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因为其可以刺激咳嗽等[8]。根据我们临床经验,该操作不作为常规应用,痰液粘稠可选择气管镜下吸痰;(2)翻身叩背:每天定时翻身叩背,有条件的可以应用祛痰清肺仪治疗;(3)吸痰时机:最佳吸痰方式是在最小黏膜损伤情况下充分吸尽痰液。气道黏膜损伤与吸痰频次、吸痰深度、吸痰负压呈正相关。因此目前不强求吸痰间隔,而需遵循某些吸痰指征,如患者咳嗽、可闻及痰鸣音、氧饱和度下降、体位变换及呼吸机气道压力增高等;(4)吸痰深度:目前常用两种深度吸痰,一种是在吸痰管插入受阻后上提1~2cm后吸痰,称之为深入吸痰法。另一种是浅表吸痰法,即深度不超过气管套管前端或超过距离小于2cm。浅表吸痰法可减少黏膜损伤、肺泡塌陷及继发感染。由于气管插管深度及患者气管长度的不同,浅表吸痰法有时吸痰并不充分,因此,仍需视情况采取深入吸痰;(5)吸引负压:在负压值为-40mmHg 时,粘稠的痰液不能被有效地吸出,当负压超过-200mmHg,黏膜损伤严重,并且可能出现黏膜坏死,而CLS患者气管壁黏膜组织水肿明显,更易加重损伤,愈合能力差。同时较高的吸痰负压可导致肺泡萎陷,发生肺不张,吸痰后给予膨肺治疗,可减少这一并发症。美国呼吸治疗协会2004 年提出成人适合的负压范围为100~150mmHg,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吸痰负压标准为150~200 mmHg[9]。有研究[10]认为,在负压150 mmHg、200 mmHg 下吸痰的不利影响及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异;(6)湿化:呼吸机湿化温度控制在30 ℃[11]以上,以保证吸入气体能充分湿化,避免过凉气体刺激呼吸道黏膜和分泌物干结,对于痰液粘稠度不同的患者,湿化程度应有所不同,一般要保证每日气道湿化液体量在200~300ml[12];(7)监测气囊压力:目前的气管套管气囊均为低压气囊,造成气道壁损伤的可能性较小,但需监测气囊压力,一般在20cmH2O[13]以上,防止口腔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由于气管毛细血管动脉压力为30mmHg(约41cmH2O),为保证黏膜供血,需严格控制气囊压力在40cmH2O 以下,且此值与平均动脉压及机体局部血循环有关。有研究[14]认为,气囊压力34cmH2O即可造成黏膜血供减少,因此把此值作为高限值,但此值也受套管气囊大小及机械通气时的气道压力影响。最准确测量压力的装置是气囊气压表,但尚未普及,临床简便方法是最小阻塞容积法[15]:用注射器缓慢充气时,把听诊器放到患者的甲状软骨下监听气体泄漏的情况,当听不到气体泄漏音时为最适压力;(8)预防院内感染: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及吸痰操作是引起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在操作时,应加强无菌观念,注意手卫生,痰液较少的患者可选择密闭式吸痰管,但该吸痰管的临床吸痰效果不甚理想,不适合痰液部位较深且粘稠的患者。
长期卧床患者多有呼吸道分泌物积存,排痰能力减弱,加强体疗是预防及治疗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变换体位、拍背、刺激咳嗽、吸痰等,有条件的,可使用祛痰清肺仪,振动拍背后吸痰、咳痰更有效。长期卧床患者,同时应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应用气压式血液循环带、弹力袜可有效防止静脉血栓,但弹力袜对于CLS患者应用时,要经常评估皮肤情况,防止肢体水肿加重致压疮形成。
患者由于毛细血管渗漏增多超过眼静脉及淋巴管回流,出现球结膜水肿,导致眼睑不能闭合,进而造成结膜及眼睑干燥,有角膜损伤及细菌感染的风险,严重者可导致永久视力损伤[16]。可给予盐水纱布湿敷或涂抹眼膏,减少角膜暴露,也可用胶布等外力帮助眼睑闭合,其中应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效果最佳。对于此类患者,尽量保持头高位,促进体液回流,并需注意瞳孔变化,因为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同样可造成球结膜水肿的发生。
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形成压疮。CLS 患者有低蛋白血症,组织内水肿、细胞缺氧,代谢产物蓄积,炎性介质的分泌,皮下组织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更易形成压疮;而在下垂部位及四肢末端,可能形成张力性水疱或血疱,易并发皮肤感染,增加患者痛苦,造成家属的担心。压疮形成的局部因素与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感染等有关,这与患者的搬动、体位有明显相关。对病人的全面评估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压疮危险性评估表是确实有效的一种简便办法[17]。其中Waterlow,s量表、Norton量表和Braden量表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值得在监护室应用。
定时翻身仍是预防压疮的最有效办法。翻身以平卧或侧卧30°为宜,有研究报道,骨性突出部位的压力是皮肤平均压力的5倍[18],这些位置测量的平均值接近于200mmHg[19],已经超过CLS患者皮肤受压的高限。而30°侧卧翻身法能使五个点的压力减至最低(双足跟、枕部、双肩胛),较好地分散压力,减少压疮发生率。更换体位时,应避免拖、拉、扯、拽、推等动作。目前认为橡胶气圈不能有效减缓压力,反而可以造成局部压伤,临床上已不再应用。CLS的患者必须应用气垫床,目前常用的是交替式减压气垫床。临床研究表明,应用气垫床时,受压部位未改变,仍集中在骨隆突部位,如:足跟、骶尾部、背部、肩胛部、头枕部、肘部,但可有效减小身体受压严重程度,并可以延长患者翻身间隔时间至4h[20]。CLS患者毛细血管渗漏已经较为明显,行皮肤按摩并不能促进回流增多,反而促进渗漏增加。张力性水疱或血疱一般为表皮下,预后较好,但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未好转前,会持续增大,可用注射器抽取渗出液,避免自行破裂及剪掉皮肤,导致创面暴露,加大护理困难。部分患者肢体水肿明显,应注意监测肿胀程度及末梢血液循环,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21]及静脉血栓的发生。从保护呼吸道角度上讲,床头抬高在35°~45°最有利,但床头抬高超过30°,可导致患者与床的剪切力增大,且患者不能保持同一体位,易下滑,造成不良体位,增加压疮出现的风险。对于意识欠佳的CLS 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体位。
胃肠道黏膜存在用进废退的现象,目前研究证明,尽早给予肠道营养,可减少肠道黏膜萎缩,菌群移位,加快肠道功能恢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但由于毛细血管渗漏导致胃肠道黏膜组织水肿、腹腔积液,出现肠道蠕动、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需根据具体情况逐渐给予肠内营养,可先给予丙氨酰胺、温开水、全胃肠动力药物、益生菌、乳果糖等,然后缓慢泵入营养液,滴速一般为20~50 ml/h,不能超过100ml/h,根据患者胃潴留及大便情况调整营养液的泵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鼻饲中应严防误吸发生,可适当抬高患者头部。有研究认为,鼻饲管留置长度在55~65cm,可有效减少误吸的发生[22]。每次喂养前检查鼻饲管位置,连续输注肠内营养液时,应每4h检查一次喂养管的位置,以便及时了解有无移位。在每次输注前,间隔4h,要抽吸并评估胃内残留量,若连续2次(期间间隔1h)胃内残留量大于200ml时,应暂停输注,报告医生。避免营养液在操作过程中受污染,根据季节和个体耐受性,应用加温器调节营养液温度。如患者便秘,可能与长期使用低渣营养制剂或水摄入量不足有关,可改用含膳食纤维。应用肠内营养时,注意监测血糖,尽量控制血糖在8 mmol/L 以下,并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总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是脓毒症的严重表现,并发症多,进展快,死亡率高,目前尚未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因而加强生命体征监护,监测尿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治疗的及时调整尤为重要。加强呼吸道、皮肤等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改善预后,并减少患者家属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1] 苏俊,王锦权.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5):546-548.
[2] Naoyuki Matsuda,Yuichi Hattor.Vascular biology in sepsis:pathophysi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significance of vascular dysfunction[J].Smooth Muscle Res,2007,43:117-137.
[3] 封志纯.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2):97-101.
[4] 李桃姿.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监护进展[J].安徽医药,2012,16(3):388-390.
[5] Kirk M.Druey,MD,Philip R.Greipp.Narrative Review:The Systemic Capillary Leak Syndrome[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0,153:90-99.
[6] 梁琬屏,重危患者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571-572.
[7] Ji YR,Kim HS,Park JH.Instillation of normal saline before suc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Yonsei Medical Journal,2002,43:607-612.
[8] Reeve JC.Instillation of normal saline before suctioning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heumonia in intubated and ventilated adults[J].Aust J Physiother,2009,55:136.
[9] 曹珍珠.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3-74.
[10] 李晓芳,吸痰负压对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ARDS患者肺复张的影响[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0:29.
[11] 蒋敏,李海波.机械通气时气道湿化的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7):443-446.
[12] 周秀秀,于静蕊,杨华,等.ICU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液体量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及相关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01-103.
[13] Rello J,Sonora R,Jubert P,et a1.Pneumonia in intubated patients:Role of respiratory airway care[J].Respir Crit Care Med.1996,154:111-115.
[14] Brimacombe J,Keller C,Giampalmo M,et al.Direct measurement of mucosal pressures exerted by cuff and non-cuff portions of traceal tubes with different cuff volumes and head and neck positions[J].Br J Anaesth,1999,82:708-711.
[15] 韩利红,郑有光,王彤兵,等.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套囊压力控制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9,25:327-328.
[16] Van der Wekken RJ,Tom E,Ros FE,et al.A red eye o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Neth J Med,2013,71:204-207.
[17] O'Tuathail C,Taqi R.evaluation of three commonly used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scales[J].Br J Nurs,2011,20:27-28.
[18] 郭彤,曹力燕,郑爱辉.褥疮状况评估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1553.
[19] 廖燕,叶磊,李水英.交替性减压气垫床对重症病人皮肤减压效果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32-1133.
[20] 谢士芳,王清,沈小芳.脑卒中患者使用气垫床后不同间隔时间翻身拍背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62.
[21] Bernd Saugel,Andreas Umgelter1,Friedrich Martin,et al.Systemic Capillary Leak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hypovolemic shock and compartment syndrome.Use of transpulmonary thermodilution technique for volume management[J].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2010,18:1186-1191.
[22] 吴小燕,黄惠芳,黎秀梅.留置胃管长度及鼻饲量对老年鼻饲患者食道返流发生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