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秀兰 张琴 吴函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扬州225001)
Zero-P全称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可独立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1]。其设计同时具备了颈椎椎间融合器以及颈椎前路固定板的优点。与一般颈椎前路固定板不同,Zero-P内植物容纳于减压后的椎间隙内,不会突出于椎体前缘。这一前缘零切迹的设计,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2]。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瑞士辛迪思生产的Zero-P用于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治疗了35例颈椎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颈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患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39~58岁,平均49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疼痛,四肢疼痛麻木无力感、胸部以下束带感及双下肢踩棉花感等症状。术前通过体格检查、X线片、CT、MRI检查,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手术实施Zero-P单节段椎间融合固定术31例,双节段椎间融合固定术4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取仰卧位,头、颈、肩下分别垫以头圈、颈枕、薄枕,使颈椎序列处于相对平直状态,C型臂X线机透视下体表定位。取颈前右侧横切口,自颈动脉鞘与气管食管鞘之间分离至椎前筋膜,C型臂X线机透视下术中定位,显露病变椎间隙。常规切除椎间盘及后缘骨赘、彻底减压,处理骨性终板直至新鲜血液渗出。选择Zero-P配套试模放入椎间隙至直视下无间隙,根据试模选择合适大小的Zero-P,填充自体骨后,将其置入椎间隙,透视确定假体位置。正确的内置物位置应该于正位像中处于椎体正中,侧位像处于椎体前缘后2mm处。在瞄准器的导航下选择一个合适深度的钻头通过瞄准器钻孔后置入第1枚锁定螺钉,螺钉分为长度16mm与14mm,一般常用16mm,术中C形臂X线机正位及侧位透视确定内置物及螺钉的位置。接着置入另外3枚螺钉,再次术中C形臂X线机正位及侧位透视确定内置物及螺钉位置,在确定螺钉长度没有超过椎体后缘或达椎体中后交接2/3区域,锁紧。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放置负压引流并缝合切口。
1.3 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40~120min,手术出血量50~100ml。术后1~2d拔除引流管。术后第1天坐起,第2天下床活动,术后5~7d出院。嘱患者佩戴颈围3个月,适当活动颈部并进行项背肌锻炼。随访3~12个月,患者的原有症状改善明显,疼痛程度(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未发生术后感染、脑脊液漏、神经脊髓损伤、内固定松脱、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
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访视 术前1d到病房访视患者,阅读病历并查阅各项检查化验结果,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入室前的准备和入室后的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体位。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介绍该手术的优点及可靠性,解除患者疑虑,提高其合作度,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顺利实施。
2.1.2 物品准备
2.1.2.1 一般物品的准备 可行X线透视的手术床、C型臂X线机、防辐射铅屏风;头圈、高度合适的颈枕和垫于肩背部的薄枕;高频电刀和双极电凝、吸引装置、止血棉花、明胶海绵、骨蜡、脑棉、冰生理盐水等。
2.1.2.2 特殊器械的准备 颈椎间盘切除及减压器械,与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相配套的Zero-P专用器械。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
2.2.1.1 协助麻醉 根据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仔细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于患者下肢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尿,协助麻醉。因术中手术者于病人头颈部操作并且无菌单完全覆盖病人的头面部,易导致病人气管导管移位且难以发现,而使病人发生意外情况。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在气管导管常规胶布条固定的基础上,再在病人双侧颊部胶布条上加贴无菌薄膜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术中移位。
2.2.1.2 协助体位安置 协助医生安置患者仰卧,头颈自然向后仰伸(切勿过伸),于颈后放置高度合适的颈枕,后枕部垫以头圈,双肩垫以薄枕。额部以宽5cm的胶布带横向固定于床头,头部位置一定要正,切勿偏向一侧。双上肢以宽8cm的胶布带沿双侧肩部、上臂、前臂粘贴向床尾牵拉,利于术中操作和C臂机透视显露椎体以及防止术中体位改变。
2.2.1.3 协助体表定位 Zero-P用于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其手术于右侧颈前横切口入路,切口仅长2.5~4.5cm。在分离颈前筋膜时,显露目标椎间隙上下椎体大半部分即可,无需完全显露整个椎体,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和牵拉[3]。因此,病人体位安置完毕准确体表定位关系手术的成败。手术床的两侧各准备1个铅屏,利于术前术中透视时防护X线的辐射。协助术者用胶布加细克氏针黏贴于病人颈前,在C臂机透视显露病变椎间隙后,防水记号笔体表画切口线准确体表定位。
2.2.1.4 协助手术进展 颈椎病手术切口小,但其邻近的神经、血管及其他器官较多,操作不慎,很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4]。术中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医生动态监测各项指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严密关注手术的进展,及时调节无影灯的亮度和照射角度及高频电刀和双极电凝的输出功率,以利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植入的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装置的信息资料准确填写于手术护理记录单的相应部位,并粘贴植入物的条形码,以便进行产品追溯。手术结束后,协助手术医生为病人佩戴好颈围,搬运病人时保持病人身体在一条轴线上,待病人清醒后护送其安返病房。
2.2.2 器械护士配合
2.2.2.1 提前准备 提前30min洗手,整理手术器械并检查其完好性。协助手术医生消毒和铺单,术区粘贴抗菌含碘防水贴膜。将电刀、双极电凝、吸引管妥善固定于无菌巾单上。协助手术医生与巡回护士在C型臂的两头套一次性无菌塑料C臂机套。
2.2.2.2 术中定位 沿着术前防水记号笔体表所画切口线切皮,颈动脉鞘与气管食管鞘之间分离至椎前筋膜。器械护士取7号注射器针头,去除针尖端,保留针体0.5~1cm及针柄(防止过长损伤颈髓),血管钳夹持针柄处递与术者插入需定位的椎间隙,C形臂X线机透视定位以确定目标椎间隙。术中进行C型臂X线机透视时,在手术野覆盖无菌巾单,避免污染手术野。
2.2.2.3 配合手术 了解手术方案和相应的解剖知识,熟悉手术步骤,掌握手术进程,将常规器械和专用器械分开,清点数目,按手术顺序摆放,熟悉其用法。术中密切观察手术的每个步骤,主动配合医生手术,准确无误的传递器械,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常规切除颈椎椎间盘及后缘骨赘,根据手术需要传递各种型号的刮匙、椎板咬骨钳、神经剥离子等,彻底减压,处理骨性终板直至新鲜血液渗出。注意收集所有碎骨块,剔除碎骨块上软组织,将碎骨块修剪成直径2~4mm骨粒,甚至直径为300~500μm的微小颗粒骨备用。研究发现直径300~500μm微米结构的微小颗粒骨比直径4.0~5.0mm的经典颗粒骨更容易在非感染骨缺损中成活[5]。术者根据椎间隙的高度,椎间隙准备技术以及患者的解剖形态确定合适的内植物时,器械护士传递椎间撑开器、合适高度的平行、楔形或弧形植入物试模、锤子,根据试模选择合适大小及形状的Zero-P。将合适大小的Zero-P放入移植骨填充器,使用松质骨压实器将修剪好的骨粒和微小颗粒骨牢固压紧于内植物空腔内。为确保椎间融合器与终板的最佳接触,移植骨粒应填充至突出于椎间融合器表面。术者植入Zero-P时,传递瞄准器或内植物夹特器、推进器、锤子等将内植物置入椎间隙。配合术中C形臂X线机正位及侧位透视确定内置物的位置合适。螺丝固定时,传递瞄准器、合适深度的钻头、扭矩限制器、星形螺丝刀杆、快速连接手柄、螺钉把持套筒与相应长度的螺钉,置入第一枚螺钉;再次配合术中C形臂X线机正位及侧位透视确定内置物及螺钉的位置。反复以上操作,置入剩余三枚螺钉,传递1.2mm扭矩限制扳手用于最终锁紧每一枚螺钉至接骨板上。再次配合术中C形臂X线机正位及侧位透视确定内置物及螺钉位置,确认位置良好后放置负压引流并缝合切口。
3.1 半个多世纪以来,颈前路椎间盘切除钛网融合术(ACDF)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病变的“金标准”[6]。为了提高融合率,一般还会在椎体前方加钢板固定,由于钢板自身存在厚度,相当一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吞咽困难,并且钢板会导致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融合器沉降,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7]。由于其独特的设计,Zero-P理论上可以有效降低传统颈椎前路手术钢板置人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并且在体外生物力学实验中已证实Zero-P与颈椎前路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具有相同的力学稳定性[8]。Zero-P在颈前路应用中操作简单,有良好的生物力学以及确切的固定效果,短期临床效果确切。
3.2 Zero-P用于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术中对椎旁软组织的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前认真评估患者病情,熟悉手术步骤,掌握专用器械的特点、用法、操作技巧,术中做到配合默契、稳准快捷,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Zero-P用于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术中需多次使用C臂机定位,应注意用无菌单覆盖术野及C型臂的两头套一次性无菌C臂机套,以防切口感染。术中射线暴露大,在手术床的两侧各准备1个铅屏,利于术中透视时防护X线的辐射。
[1]Fraser JF,Hartl R.Anterior approaches to fus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a metaanalysis of fusion rates[J].Neurosurg Spine,2007,6(4):298-303.
[2]Lee MJ,Bazaz R,FureyC6,et al.Influence of anterior cervicalplate design on Dysphagia:a 2-year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follow-up study[J].J Spinal Disord Tech,2005,18(5):406-409.
[3]贺瑞,尚希福,张文志,等.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在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J].颈腰痛杂志,2012,33(2):92-94.
[4]王炜.颈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06-1507.
[5]南宠,荆浩,周岳,等.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5):4585-4592.
[6]袁文.进一步观察颈椎融合与非融合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1-2.
[7]陈凯,陈超,朱晓东,等.Zero-P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12,10(3):155-158.
[8]Scholz M,Reyes PM,Schleicher P,et al.A new stand-alone cervical 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 device: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with established anterior cervical fixation devices[J].Spine(Phila Pa 1976),2009,34(2):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