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4-04-01 01:36:28蒋书亭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硬膜外伤性脑膜

蒋书亭

河南中牟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中牟 451450

急性脑膨出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严重并发症,临床处理棘手,为术后早期死亡常见原因,2007 -03—2013 -03,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21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7~61 岁,平均36.5 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4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5 min~4 h,GCS 评分6~7 分9例,3~5 分12例,深昏迷8例,中度昏迷9例,浅昏迷4例,单侧瞳孔散大17例,双侧瞳孔散大19例,头颅CT 检查均有中线移位及颅内血肿,硬脑膜下血肿18例,硬脑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8例,混合型血肿3例,脑疝形成16例,其中中线移位≥1 cm 者9例,<1 cm 者7例;合并颅骨骨折12例,四肢骨折9例、骨盆骨折5例、血气胸4例、创伤性休克4例、腹内脏器损伤3例。

1.2 治疗方法 急诊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20%露醇快速静滴结合过度换气降低颅内压,骨窗要足够低,尽量暴露前中颅窝底,解除侧裂静脉回流压迫,硬膜下血肿者先于颞部钻孔释放部分未凝血肿降低颅内压,“十”字型挑开硬膜,释放血肿内部分积血,血肿清除时避免脑组织移位过大、过快,硬膜打开或硬膜下血肿清除过程中脑组织膨出,脑搏动减弱或消失,皮层弥漫性小点状渗血灶,立即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 ml、过度通气,加大丙泊酚用量控制收缩压90 mm Hg(1 mm Hg =0.133 kPa)左右,每次时间≤3 min,反复数次至脑膨出减轻消失,脑膨出未减轻者探查同侧、对侧脑内血肿,经处理仍无法关颅者,可切除部分膨出非功能区脑组织。

2 结果

术中急性脑膨出主要原因为迟发性颅内血肿13例(61.9%),其中同侧脑内血肿6例,对侧硬脑膜外血肿2例,对侧硬脑膜下血肿3例,对侧脑内血肿2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4例(19.0%),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2例(9.5%);广泛性脑挫裂伤1例(4.8);严重脑组织缺血缺氧1例(4.8);经对脑膨出原因综合处理后均关颅成功。术后给予综合治疗,格拉斯哥预后(GOS)标准评定,患者存活11例(52.4%),其中良好4例,中、重残3例,轻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0例(47.6%),分别死于严重原发性脑干损伤、大面积脑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多发伤等。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处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神经功能调节紊乱,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脑血管急性扩张,颅内压急剧升高。迟发型颅内血肿、急性脑水肿、广泛性脑挫裂伤、外伤性脑梗死及低血压性脑灌注不足为急性脑膨出主要诱发因素,可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坏死,预后极差,术前应准确判断危险因素,针对性预防,及时处理。

术中迟发性血肿产生与压力填塞效应的减轻或消除有关,脑内挫伤小血管、桥静脉、板障骨折及破损硬膜动脉极易出血,因术前颅内高压及肿胀脑组织压迫出血较少,压力填塞效应骤然减轻消失,破损血管及板障迅速出血,多于同侧脑内、对侧硬脑膜下、硬膜外及脑内形成迟发性血肿,引发急性脑膨出。重度颅脑损伤后脑疝形成、严重脑缺血缺氧、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等可致脑水肿加重,引发急性脑膨出,颅脑CT 中线明显移位而血肿占位效应小,同侧基底池、环池、三脑室及侧脑室受压或消失,脑组织密度较高者急性脑肿胀可能较大,术中硬膜张力高、脑搏动差提示脑膨出发生可能,应尽可能降低颅内压,以免脑组织瞬间疝出并嵌顿。

术中注意患者头部位置摆放,以免颅内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脑缺血及血管痉挛,应用脱水药物、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逐步切开硬脑膜减压,清除血肿及碎裂脑组织,深部血肿清除应准确定位,尽可能减少深部组织干扰,出现脑膨出时立即控制性降压,常用方法为加大丙泊酚用量,能收缩脑血管,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抑制脑组织代谢,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将收缩压控制在60~90 mm Hg,2~3 min 后恢复至原水平,反复数次直至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恢复,及时保护与处理膨出脑组织,脑膨出进行性加重者应用术中超声检查了解迟发血肿部位,在无颅骨干扰情况下接近CT 表现,及时下一步手术[1]。酌情选择对侧开颅减压及双侧平衡开颅减压,患者预后可明显优于术后复查CT再行对侧开颅减压者[2]。

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多见于年轻患者,表现为脑组织表面苍白、搏动减弱或消失,脑组织膨出不明显者可行内减压术及颞肌贴覆术,去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改善预后[3]。经脱水、过度通气、控制性降压等处理无效者,可清除挫裂额颞叶脑组织后方考虑膨出脑组织切除,边关颅边切除膨出脑组织[4],切忌强行关颅。术后给予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术前准确评估、术中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为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有效防治措施,可减低致残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1]杨杰,肖锋,袁小兵,等.动态超声观察在术中急性脑膨出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2):196-197.

[2]赵聿雪,田亚民.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多种处理方法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6):365-367.

[3]Tsitsopoulos P,Tobieson L,Enblad P,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erebellar infarcts;clinical outcome and nostic factors[J]. Acta Neurochir,2011,153 (10):2 075-2 083.

[4]Losiniecki A,Shutter L.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J].Curr Treat Neural,2010,12(2):142 -154.

猜你喜欢
硬膜外伤性脑膜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家畜的脑膜脑炎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2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148例手术治疗体会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
三管法治疗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