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科,樊新生,孟德友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3.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城镇化既是人口、产业和各种生产要素聚集的过程,又是人口、产业、生产要素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此基础上人口、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过程[1]。城镇化水平测度是城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城镇化水平常用人口城镇化率来衡量。然而,人口的城镇化率只能反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并不能有效评价城镇化的真实水平,拉丁美洲国家的城市化率高但城市化质量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鉴于人口城镇化率的局限性,城镇化水平的衡量应综合多方面指标测度。
城镇化水平研究单元上从国家到具体的省市[3-12],甚至是城市中的一个区[13],揭示整个中国或者具体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但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的地区[7-10,13],欠发达地区研究较少[11,12];研究指标主要采取综合指标测评方法[6-12];研究方法主要有熵权法[6,8,9]、趋势外推方法[7]、主成分分析法[10]、投影寻踪模型[11]等,但熵值法与ESDA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较少。
河南省经济总量虽位居全国第五位,但真正现代的工业项目非常缺乏,人均经济指标偏低(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 499元,在全国排名第二十三位),而且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比例高(2012年城镇化率为42.4%,在全国排名第二十七位),人均资源不足,经济总体水平在全国属于典型的欠发达省份。本文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综合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结合熵值法与ESDA法,分析河南省不同省辖市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差异及空间格局,探讨城镇化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研究数据来自《河南统计年鉴2005》、《河南统计年鉴2009》、《河南统计年鉴2013》及相关省辖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1.熵值法
熵原本是一热力学概念,它最先由申农引入信息论。在信息论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可以度量数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量。信息熵法确定权重能有效消除主观因素影响[6],因此,此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熵值法利用信息熵确定权重进而得到综合指数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1)样本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由于各指标的量纲、单位以及正负取向均有差异,因此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对m个样本和n项指标采用极值标准化处理方法:Zij′=Zij/Zjmzx正向指标,负向指标Zij′=Zjmin/Zij,其中ij表示第i样本的第j项指标,Zjmax和Zjmin为指标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极差和变异系数
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极差(R)衡量观测数据间的绝对差异,变异系数(V)衡量观测数据间的相对差异。
R=Xmax-Xmin
3. 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法
(1)Moran’s I指数。Moran’s I指数是一种常用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方法[14],其计算公式为:
1.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城镇化的内涵,本文综合人口、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考虑,遵循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构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5个方面23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表1)。
表1 河南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
2.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熵值法,首先将2004年、2008年和2012年18个省辖市的23项指标构成的54行乘以23列共1 242个数据的原始矩阵进行标准化,由于所选指标均为反映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正向指标,因此采用正向极值标准化法处理。计算指标的信息熵,从而得到指标的权重(表1)。综合来看,经济城镇化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其所有指标的权重之和为0.3719,这一方面表明河南省各省辖市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成为城镇化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紧随其后,反映出河南各省辖市的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城镇化景观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具体分析各指标权重,权重超过0.05的有万人大中专在校学生数0.1798、建成区土地占地区总面积比重0.1296、地区生产总值0.0918、人均工业增加值0.0909、建成区面积0.0804、人均社会消费零售额0.06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0.0615这7个指标。万人大中专在校学生数指标权重最大,表明不同省辖市间高学历人群分布差异最大。建成区面积占地区总面积比重权重其次,表明各地市在土地城镇化的进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而人均生活用水量、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自来水普及率、第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这5个指标的权重均在0.01以下,特别是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个指标的权重最小,反映出河南省各省辖市的非农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以及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差别已很小。
3.综合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通过对河南各省辖市3个年份的综合评价指数(表2)可以看出,2004~2012年河南各省辖市城镇化水平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各省辖市城镇化水平平均值由2004年的0.2107增加到2012年的0.4028,涨幅高达91%,其中2004~2008年的涨幅约为46%,高于2008~2012年涨幅,表明2004年至2008年河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提升较快。
综合城镇化水平排名方面,研究期间郑州市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辖市,稳居河南省各地市城镇化水平的首位,洛阳市虽与郑州市有所差距,但一直居于第二位,而驻马店市则位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最后一位。2004~2008年间,6个省辖市排名上升,其中济源市排名上升6位,上升幅度最大,8个省辖市排名下降,其中濮阳市下降3位,下降幅度最大;2008~2012年间,3个省辖市排名上升,4个省辖市排名下降,上升与下降幅度均较小。
表2 河南省各省辖市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
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方面: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最高的郑州市与最低的驻马店市综合得分的极差R,从2004年的0.2819增加到2008年的0.4567,又增加到2012年0.5757,绝对差异在2004~2008年有明显的增加,虽2008~2012年增幅减缓,但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方面河南省各省辖市城镇化水平变异系数V先由2004年的0.3026上升到2008年的0.3329,随后下降到2012年的0.3227,相对差异在2004~2008年有一定的增加,而在2008~2012年却有一定的减少,但依然高位运行。因此,河南省各省辖市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1.各省辖市综合城镇化水平分布格局
本文采用自然断裂点法将2004年、2008年、2012年河南省各地市城镇化水平分成四个层次,空间格局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是综合城镇化水平高的省辖市,郑州市一枝独秀,且一直未发生变化,表明郑州市的城镇化水平已稳居河南省的龙头;第二层次是综合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辖市,空间分布位于郑州市周围,2004年、2008年时有洛阳市、焦作市、许昌市、新乡市4个省辖市,2012年这个层次省辖市增加济源市,这是因为济源市在2004~2012年间城镇化水平取得显著提高;第三层次是城镇化水平中等的省辖市,空间分布主要分布于豫西南以及豫东北地区,其他地区零星分布,2004年时有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南阳市等8个省辖市,2008年与2004年相比,濮阳市与南阳市地位降级,此种类型省辖市变为6个,2012年时,济源市城镇化档次提高,南阳市重新进入这个层次,这种城镇化水平类型省辖市总数量维持不变;第四层次是综合城镇化水平低的省辖市,空间上主要分布于豫东地区以及豫北地区,黄淮四市(商丘市、周口市、信阳市、驻马店市)以及鹤壁市一直位居这类层次,2008年之后濮阳市也居于这类层次,南阳市虽2008年位于这类层次,但2012年又恢复到中等水平,2012年时这类县域数量为6个。
图1 河南省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
2.城镇化水平冷热点格局
热点区:2004年城镇化水平热点区有郑州市、新乡市、焦作市、平顶山市与济源市5个市,2008年新乡市由热点区降级为次热区,2012年没有发生变化(图2)。热点区主要分布于郑州市及其周围,郑州市在河南省城镇化的核心地位明显。
次热区:次热区研究期间未发生较大的变化,2004年,次热区有洛阳市、开封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5市,2008年,次热区增加新乡市,2012年没有发生变化。次热区依然主要围绕在郑州市周围(图2)。2004~2012年间,河南省共有10个省辖市位于热点区与次热点区,且一直是这10个省辖市。中原城市群9个省辖市全部位于热点区与次热区,说明自中原城市群战略2003年提出以来,中原城市群已成为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次冷区:次冷区在研究期间较为稳定,分布于豫北地区以及南阳市,2004年次冷区有濮阳市、安阳市、鹤壁市、南阳市4个,2008年次冷区未发生变化,2012年濮阳市等级下滑,次冷区城市的降至3个(图2)。
冷点区:冷点区研究期间发生变化较小,主要分布于豫东地区,2004~2008年间冷点区为黄淮四市且未发生变化,2008~2012年间冷点区增加濮阳市,冷点区数量变为5个(图2)。
图2 河南城镇化水平冷热点区格局
3.城镇化水平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1)工业化水平。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驱动力。2004~2012年间,各省辖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方面指标增长最快,2012年各省辖市经济指标综合得分均为2004年的3倍左右,各省辖市该方面的平均值也由2004年的0.0 554增加到2012年的0.1 795(表3)。郑州市、洛阳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工业基础好,陆路交通网密集,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16%以上,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值为5 5034元,非农产业所占比重高达91%以上,其经济城镇化系统综合得分均在0.221以上(表3)。工业化水平进一步的提升既巩固了郑州市、洛阳市在河南省城镇化建设中的领头羊位置,也提升了三门峡市以及济源市城镇化水平在全省的排名。黄淮四市虽然经济增长速度不慢,这期间经济增长率在15%左右,经济方面的均值也由0.037增至0.1237(表3),但在各省辖市经济都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类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差,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化水平较低,导致地区城镇化水平排名并未取得显著的进步。
表3 2004年和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各方面综合得分
(2)人口集聚能力。人口集聚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镇化。2004~2012年,河南省人口城镇化率由28.9%增加到42.9%。郑州市、周口市人口城镇化方面增幅最大,城镇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城镇化率分别由2004年的377万和57.9%、176万和16.6%增至2012年的599万和66.3%、295万和33.4%,人口城镇化方面增加值在0.013以上(表3)。研究期间周口市城镇化排名的提升的关键就在于这方面指标的明显进步。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市,人口集聚不仅有数量,也有质量的提升,万人大中专在校学生指标由2004年的499人增加到2012年的799人,单这项指标的2012年的综合得分就达到0.1 777,远超其他省辖市。但需要注意的是郑州市及周边省辖市是一种主动的人口城镇化,城镇人口的增加依靠城区特别是地级市市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外来人口;而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城镇化则是一种被动的人口城镇化,城镇化率提升依靠乡村人口外流,这类地区市区对人口吸纳能力较弱[15]。
(3)景观城镇化的进度。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的载体。2004~2012年间,河南省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 422km2增加到2 219km2,其中有15个地级市区已开始建设城市新区。城镇化水平排名前三名的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的土地城镇化进度在研究期间发展较快,市区建成区面积分别由188km2、132km2、36km2增至373km2、187km2、80km2,后者分别是前者近2倍、1.4倍、2.2倍。这三市该方面综合得分2012年时在0.103以上(表3),该项得分也居于河南省各省辖市的前三名。
(4)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区域发展战略对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2003年,河南省政府初步提出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2004年以来正好是中原城市群进入实质建设的阶段,经过这8年的发展,中原城市群所辖9市综合城镇化水平均值从2004年的0.2479增加至2012年的0.4778(表2),城镇化水平位居前六位的省辖市全部是中原城市群地区,其中济源市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从2004年的第12位提升至2012年第6位。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最落后的漯河市综合城镇化水平排名也从2004年的第13位提升至2012年的第12位。
本文通过运用熵值法先构建并整理河南省各省辖市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数据,之后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河南省城镇化呈现出以郑州市及其周边省辖市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结构,城镇化水平相近的省辖市呈现集聚分布的趋势;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上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工业基础以及资源禀赋好,其城镇化水平位于核心位置,东南部工业基础差且矿产资源贫乏,其城镇化水平位于外围位置;工业化水平、人口集聚能力、景观城镇化进度是驱动各省辖市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区域发展战略是推动各省辖市城镇化发展的外在因素。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级战略,2013年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首个国家级战略的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2014年中原城市群升级为中国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为促进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促进经济发展。各地特别是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应根据区域优势,结合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竞争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支撑城镇化的发展;二是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培养适应城镇化发展的人才队伍。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劳动力的质量,劳动力的质量又与经济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河南省不同省辖市之间人力资本存在巨大的差异,应通过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分配以及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尤其是向人力资本较低的省辖市流动;三是制定合理的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增强土地资源开发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各省辖市应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土地的无序开发,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减轻城镇转移人口的生活负担;四是注重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发展战略的影响。伴随着各项推进城镇化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河南省各省辖市城镇化进程得到充足的政策支持,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进行城镇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 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2]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9):1462-1467.
[3]张同升,梁进社.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2,(2):36-41.
[4]仇保兴.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07,(5):1-15.
[5]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13,33(7):47-52.
[6]陈明星,陆大道,张 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
[7]孙瑞杰,李双建.我国沿海地区城镇化趋势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44-47.
[8]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7):50-55.
[9]欧向军,甄 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10]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2):141-146.
[11]陈文峰.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12,32(9):61-66.
[12]吴 耀,牛俊蜻,郝晋伟.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6):1042-1047.
[13]程 进,曾 刚,方田红.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我国新城区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出路——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1):46-50.
[14]文玉钊,钟业喜,熊文平.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2,32(5):133-139.
[15]刘岱宁,曹 青,耿明斋.河南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模式[J].经济经纬,2014,31(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