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标,上好体育课

2014-04-01 19:02张建忠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性质

张建忠

摘 要: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在把握新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换上存有疑惑。要搞好学校体育工作、上好体育课,认识新课标及教师的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性质;教学目标

新课标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程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主要指向个人的身体完善。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它不仅指向人的躯体的完善,还要作用于人的精神,包括情感、态度,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背景下,体育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体育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因此,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学校体育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时候,更多地将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思考问题的方式不是“按照学科的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哪些体育知识、技能”,而是“通过学习学生将获得哪些对他现在及将来生活有益的东西”。

二、认清课程标准的目标指向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着力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状况,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需求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反对采用竞技化的方式进行学校体育教学和评价,但丝毫不反对在体育课程中进行运动教育。

三、如何按照课程标准上好课

实施新课程标准带给体育教师最大的困惑是:怎么上课?怎么上好课?要求任课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上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新课程关注的质量标准时:学生的健康状况是否有改善(运动量);学生对体育的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情绪);体育行为是否有进步(态度和技能)。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首先考虑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课程实践中注重课堂组织(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观察学生表现(行为、态度、情意……)、应对突发事变、调整教学节奏与策略,还要及时帮助与指导学生等。

在体育理念的更新过程中,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从训练到指导,从强调“教”到强调“学”,教学方式的最大改变将是更加注重情景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总之,体育教学要把目标定位在“以学生为本”和学生“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发展的育人观上。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体现体育课程的多功能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孟德.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J].理论界,2007(04).

(作者单位 河北省涿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编辑 刘青梅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性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厉害了,我的性质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