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014-03-31 07:48陈菊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如何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陈菊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文章从巧用方法,授之以渔;巧用方法,授之以渔;巧设疑问,创设情境;朗读引路,培养语感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吸引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

关键词: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33-01

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先导和切入口,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先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认为,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和学的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因此说激发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先决条件。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巧用方法,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分析语文这一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异同,帮助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规律,掌握学习语文的一些基本方法,让他们在尝试成功之后,激起进一步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兴趣。如作文时,许多学生感到无法下笔,花了时间却不见效果,还不如花点时间多做一些数理化习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其实作文也同解习题一样,是有一定方法、技巧和规律的。只不过作文是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语文知识,而且与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生活知识是否丰富等密切相关,因而不能像学一道习题的解法那样容易见效。而数理化习题所涉及知识点少,其解题方法只需多练一两遍就可以掌握了。介作文写几次下来,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平时注意积累多方面的知识,多写多练,练到一定程度,作文水平才会有明显提高。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不会那么急于求成,追求作文成绩的大幅提高而是在许多的小成功之后,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不断提高。

二、讲好开头,导入激趣

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往往能使学生兴趣倍增,印象深刻。因此,在导入课文这一环节中,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力求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听下去的兴趣。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孜孜以求,创设了许多导入方法,如典故导入、解题导入、插图导入、故事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置悬念导入,等等。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以及课堂教学情境,对上述方法进行合理使用,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兴趣。如笔者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先以音乐伴奏,激情洋溢地教学生唱词。随着对唱词的熟悉,伴着音乐的激趣,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这时,笔者再讲解本词,学生便会认真地去体会全词的含义,就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了。

三、巧设疑问,创设情境

对枯燥乏味的抽象内容我们可运用设疑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其自觉参与问题的解读。因为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力,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把“疑”设好、设精、设巧、设到点子上,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教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疑”设在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不由不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教学《变色龙》,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设疑:通读全文后给课文另取一个“名”,并说说理由。起一个什么“名”好?为什么要取这个“名”?这样,层层设疑,学生很自然地一下子兴奋起来,思绪连绵,激情如潮,课堂气氛活了,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朗读引路,培养语感兴趣

要使学生从朗读中不断获取乐趣,教师对他们的朗读要时刻加以指导。首先是要求学生明确朗读的三点要求:一是正确的朗读做到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的朗读。正确地把握语调(抑、扬、顿、挫)、语气(轻、重、缓、急),连贯地读下去;三是传神的朗读,熟练地运用语言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神采。如读波涛涌向岸滩,就要速度加快;而读平静的描述,速度则需舒缓;读富有爱意的内容,声音要柔和;遇悲伤则低沉,见欢喜浪漫则舒爽清脆。其次是要求学生从示范文中去体验。如读朱自清的散文《春》,从整体上讲可用一种轻快柔和的声音朗读;就局部而言,随着作者的感情变化,朗读的声音、速度、响度要随之而变。如写“风”那一段,用了拟人手法,那么读时就要柔软;写“草、花”那一段,则需读得轻快、喜悦,体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吸引力

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电、光、声等现代技术,能够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活泼多样地展现出来。较之教师口授、板书要有趣得多,因而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有的学生总觉得作文难写,无话可说,面对作文呆坐半天,无从下笔。笔者便用幻灯放映一组画面,让学生就画面内容谈看法然后再把看法写下来。结果学生面对几幅图画,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这样,学生的思维也开阔了,作文时感到有话可说,进而对作文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猜你喜欢
如何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浅谈情商的内容及其提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