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2014-03-31 07:48韦雲峰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培养

韦雲峰

摘 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的好,终身受益;习惯养的不好,终生受其害。”可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身体、智力健康发展,良好个性形成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67-01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的好,终身受益;习惯养的不好,终生受其害。”可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身体、智力健康发展,良好个性形成的必要条件。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呢?

一、将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纳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1、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点,采用儿歌和指令性游戏以及图片等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例如:在盥洗环节中教幼儿洗手,我们可以用,形象生动的儿歌帮助幼儿掌握和操作。如:“挽起袖子,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搓搓搓;换只手,再搓搓;抹上肥皂,搓出泡;龙头下冲干净,甩三下,一二三,拿毛巾,擦手心,擦手背,换只手,擦一擦,放好毛巾,落下袖,高高兴兴找朋友。”还可以利用儿歌等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节约用水,互相谦让的好习惯。如:“洗小手,别着急,你先我后排好队,洗净小手关好水,别让龙头掉眼泪”等。还可以在盥洗室上贴一些洗手的正确步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2、在日程生活中有意识的创造条件,让幼儿对生活技能反复练习、操作,教育幼儿养成不能凡事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卧室张贴穿衣、穿鞋的步骤图片和儿歌,培养幼儿自己穿衣服,穿鞋、系鞋带的能力。制作一些玩教具,培养幼儿从小讲卫生,爱惜粮食的意识和习惯。

二、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目标。

目标在前、活动在后是规范幼儿行为的前提。在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上,教师要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按目标要求设计新颖独特,易于幼儿操作的教育活动。在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训练,增强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操作技能,从而使目标转化成幼儿的规范行为。

三、坚持经常、统一要求是规范幼儿行为的有效方法。

俗话说:“娴熟来自训练。”能力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培养的,只有加强培养,才能形成技能和技巧,最终形成能力。所以说:重复训练是规范幼儿行为的有效方法。

四、通过游戏和同伴交往,促进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提高。

“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是新《纲要》的实施原则。教师应通过区域角的“生活区”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折叠衣物、收拾物品等。利用同伴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五、爱抚、关心、体贴每一名幼儿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核心。

对某些脆弱的或缺乏自信心得幼儿应多加赞扬,多给荣誉。赞扬能鼓励幼儿奋起,荣誉能使幼儿上进。如果教师对幼儿的教育缺乏耐心,就会加重幼儿的胆怯心理,做事不知从何下手,影响师生间的信赖关系。教师对此应特别注意,要通过体贴幼儿拉近师生距离,让幼儿信任老师,有困难敢于求助老师,使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无意识并乐意接受的内容,从而完善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

六、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关键。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针对现代家庭溺爱幼儿过度的特点,我们应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与个别家长交谈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不良生活卫生习惯的弊端,提出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不仅要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更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总之,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要结合幼儿的生活活动进行,要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应注意行为过程中方法的学习,而不是结果的学习。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培养
多元视角下的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
向自己道歉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