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中爱德娜替罪羊形象分析

2014-03-31 14:37:18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替罪羊爱德觉醒

陈 梅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湖北 十堰 442000)

凯特·肖班是19世纪后期的美国女作家,1899年她的小说《觉醒》因讨论了妇女的情感和性需求一发表即在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女主人公爱德娜在当时和后来都受到众多评论家的关注。传统的观点认为爱德娜自私、任性、离叛经道,未能尽好母亲和妻子的职责,她最后的自杀本身就是从包围着她的邪恶中解放出来[1]。《公众舆论报》的评论甚至宣称 “当庞蒂利埃夫人在海湾的水中游向死亡,我们非常满意”。女权运动兴起之后,评论家们对爱德娜大加褒扬,颇具代表性的是Elaine Showalter, 她认为爱德娜是新社会的新女性形象,她敢于追求自我,敢于寻求独立女性意识,从精神和性两方面都得到了觉醒[2]。国内学界也承接了后一种立场,纷纷撰文歌颂爱德娜觉醒之进步意义。实际上,第一种评论站在维护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之上对她进行横加指责,第二种评论又备受女权运动的影响,有时甚至是为宣传女权主义观点而将爱德娜卷入其中。实际上,评论者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忠实原著,实事求是地进行讨论。本文则抛开那些习惯性的立场,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出发,深刻挖掘《觉醒》中替罪羊广泛的象征意义,以期从新的视角剖析爱德娜这位备受争议的女性形象。

一、替罪羊原型

原型批评的主要创始人弗莱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非常强调“文学原型”,他认为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3]。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文学原型如死亡原型、英雄原型和替罪羊原型等。替罪羊原本是古代犹太人在赎罪节用于献祭的羊,犹太人希望通过祭羊的方式洗涤自己的罪过。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指出,处死替罪羊的仪式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它经常发生在国家或部落出现危机时,作为领导者的国王或部落首领就要代替整个国家或部落作为牺牲向神祭祀,从而换得国家或部落的平安和兴旺[4]。 替罪羊原型的精髓是:“只要把部落的腐败转嫁到一头神圣动物或一个圣人身上,然后再把这个替罪羊杀死(在某些场合是吃掉),就能使这个部落得到净化和赎罪,而这种净化和赎罪则被认为是获得自然和灵魂再生所必需的”[5]。最为有名的替罪羊是耶稣,他被钉在十字架上为了他所深爱的人类赎罪。

法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勒内·吉拉尔在他的著作《替罪羊》对替罪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第三章《什么是神话》的开篇就对替罪羊的迫害范式进行了精辟的归类:“第一类范式,即一种社会和文化危机的描写,一种普遍的混乱;第二类范式,即“混乱者”的罪行;第三类范式,即这些被指控犯罪的嫌疑者是否有被选定的特殊的标记和“混乱”的自相矛盾的标志;第四类范式,即暴力本身”[6](P29)。他随后提到,要得出一个人得到迫害的结论并不需要满足所有的范式,其中三类就足够了,甚至经常是两类。从替罪羊原型角度解读《觉醒》中爱德娜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和小说的情节上看,爱德娜是一个典型的替罪羊。

二、爱德娜替罪羊形象演绎

小说《觉醒》以主人公爱德娜思想变化为线索、分为觉醒前、觉醒中和觉醒后三部分。爱德娜是四十岁的克里奥尔富商莱翁斯的妻子,觉醒前一直过着传统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生活。觉醒过程中她不断思考女性尤其是妻子的作用和地位,从而找寻出自己努力的方向。觉醒后她拒绝成为丈夫的附庸,追求个性的独立,开始新生活。她的觉醒行为在她的社区引起了一番危机,她的非克里奥尔人身份使她如此与众不同,她的“另类”行为使她成为迫害的对象。最终她不堪压力自杀,成为父权制下独立女性的替罪羊,为其他有类似想法的女士敲响警钟,社会恢复原有的平静祥和。

1. 社区危机

19世纪的美国依然是父权制社会,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妇女处于社会底层,受着各种制约。例如,19世纪路易斯安娜州的法律中规定妻子是丈夫的财产。废奴运动兴起时,很多妇女积极参与,然而她们得不到男性废奴运动者的支持,连起码的承认都没有。1848年首届女权大会在田纳西州赛尼卡·福尔斯村召开,会议通过的《权利和意见宣言》列举了社会种种对妇女的歧视现象,提出了男女在工作、财产、受教育等方面的平等要求。1890年成立了美国妇女普选权协会。实际上,妇女在争取权利的道路上行走艰难,许多权利从文字变成现实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爱德娜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身受新旧思想的左右。

故事开始时,当看到爱德娜从海滩回来被晒黑时,她的丈夫首先想到的不是爱德娜本身的感受,而是从自己的立场上去打量,他看她的神态就像“在看自己一件被破损了的贵重物品”[7](P2)。爱德娜是作为丈夫的一件“贵重物品”而存在于这个家庭之中,她隶属于丈夫,受他所有、支配和管辖。她被要求,而她也一直是这样认真履行着妻子的职责,直到觉醒之后。

她的觉醒在社区引起了混乱。人们开始是好奇,后来议论纷纷,“平静”中酝酿着风起云涌。首先,爱德娜的思想影响着作为妻子完美典范的阿黛尔。最开始阿黛尔敏感地意识到爱德娜的觉醒,并想尽办法去“引导”其回到原来的轨道。她告诫英俊潇洒、善解人意的罗伯特要远离爱德娜,不要再扮演爱德娜的忠实随从。其次她教爱德娜如何做孩子的新式样衣服,要求爱德娜多想想孩子。阿黛尔还建议爱德娜晚上多陪陪丈夫,好让丈夫的心留在家庭中。然而,随着交往的加深,阿黛尔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谈话中,阿黛尔不像过去只是附和丈夫的话语,开始对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看到爱德娜的绘画技术日渐提高,甚至作品能够被人购买换得独立收入时,阿黛尔不禁有些羡慕,内心也曾盘算着如何利用一己之长赢得经济独立。阿黛尔尚且如此,其他妻子润物细无声的变化可想而知。在爱德娜生日宴会上,出席的几位女士支持爱德娜的独立行为。其次,爱德娜的觉醒使她的丈夫恐慌。对于妻子的变化,莱翁斯认为她精神出了问题,专门让私人医生为她诊治。医生告诉他夫人状况很好,没有什么毛病。爱德娜搬出豪宅租住鸽子屋。莱翁斯到外地谈生意,安排人对家里进行装修,以此来掩饰爱德娜离家的原因。他谨慎地回答人们“善意”的询问,内心对妻子的行为恼怒异常。他时刻担心房子装修完工后,爱德娜能否回家。他的境况和不经意间的牢骚抱怨使得其他丈夫们对自己的妻子也不由得心生警惕。社区俨然出现了混乱局面,女人们期盼着迈出追求自由的勇敢步伐,男人们试图控制即将出现的槽糕局面。爱德娜就生活在这样的混乱中。

2. 爱德娜的本身特征成为迫害的对象

吉拉尔关于替罪羊的第三类范式说:“受害者属于特别易受害的种族。人种和宗教的少数派往往引起多数派的攻击,几乎没有一个社会不歧视——如果谈不到迫害的话——少数民族和所有不合群、独特的小团体”[6](P21)。爱德娜非克里奥尔人身份使她成为迫害的对象。那年夏天爱德娜第一次来到格兰特岛度假,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来到岛上的全部是从新奥尔良赶来消暑度假的克里奥尔人。他们是新奥尔良法国和西班牙移民的后裔,有贵族血统。克里奥尔社会强行一种严格的贞洁准则。因为有了诸如此类的严格行为准则,克里奥尔社会容忍为数有限的言论自由。比如,允许每个人包括女人公开谈论生活中隐秘的事情,例如怀孕、生孩子等。未婚男子可以和已婚女性调情,女人也可以无约束地这样做。但是这只是一种外表的自由。克里奥尔妇女从出生就受到教育要忠诚,从而保证了一个克里奥尔丈夫对妻子的拥有权不会受到挑战,所以对于妻子同他人的调情,克里奥尔丈夫“永远都不会嫉妒”[7](P17)。因为不是克里奥尔人,爱德娜对这些规则感到异常不适,难以接受言谈自由和行为拘谨这种奇怪的并存。

在格陵岛上度假生活的以女性和孩子为主,男人们只是在周末才从繁忙的公务中抽出身来岛上与家人团聚。作为克里奥尔富翁的妻子,爱德娜尽管不是克里奥尔人但是尽力去融入这个社会圈子,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行事。实际上这种融入只能是表面上的,是简单的。她与夫人们相处和睦,交流着生活经验。相处几次之后,爱德娜已经感觉到与其他夫人的不同: 对丈夫的遵从不够,依赖性不强,对孩子的培养所花精力不多,对家庭事务的付出不够,不会游泳,在他人谈论生活隐秘事情时候很不适应,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这些都成为其他人对她的谈资。好在爱德娜勤学好问,其他夫人乐于为师,大家纷纷教爱德娜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克里奥尔夫人,但这不能一蹴而就。爱德娜的非克里奥尔身份成为她的一个标签,使她成为“局外人”,属于一个社会中少数派的一员。爱德娜有着被选为替罪羊的明显标志。

3. 爱德娜觉醒之后行为使她成为“迫害”目标

爱德娜还符合吉拉尔所描述的第二类替罪羊范式——“混乱者”的罪行,即犯有不可饶恕的罪行。觉醒之后的爱德娜向传统家庭生活挑战,不仅发生婚外情,而且不懈追求个性独立自由。这些都是当时社会和所生活社区所不能饶恕的“罪行”。岛上小别墅主人勒伦夫人的长子罗伯特每个夏天会成为来岛上避暑克里奥尔女士(通常是已婚女士)其中一位的忠诚随从。他以夸张的方式很滑稽地献殷勤,加上克里奥尔妇女天生以贞洁著称,所以从没人对他动过心。这个夏天他陪伴着爱德娜,爱德娜的与众不同吸引着罗伯特。觉醒中的爱德娜在格兰德岛上与罗伯特发展了恋情。

度假结束回到新奥尔良,觉醒后的爱德娜行为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她不再在家举行“周二接待日”,拒绝参加社交活动而是沉浸于绘画创作中,精神面貌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位他‘曼德莱特医生’向来熟悉的无精打采的女人完全变成了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她的话语热切有力,目光和举止中没有畏惧和自卑感,这使他联想起明媚的阳光下精力充沛的美丽而健壮的动物”[7](P77)。丈夫觉得她“精神有问题”,医生感觉出来“她一定爱上了什么人”,并开始担心她的家庭生活,并且给丈夫提出了建议,婉转地告诉了丈夫要更加关心她,注意多与妻子交流和沟通。爱德娜搬出家里的大房子,租住在“小鸽笼”。与原来社交圈子人不愿交往的钢琴家雷西小姐建立了友谊。雷西小姐独立自由被标榜为 “另类”,她理解爱德娜搬出大房子寻求独立的做法。爱德娜与花花公子阿洛宾的交往虽然短暂,但已经开始有人议论。爱德娜卖画挣钱,赌马赚了点钱再加上继承的遗产,为经济独立提供了保障,也为追求与罗伯特一起的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她的离经叛道在周围产生着影响。人们等待着机会“教训”她一下,希望通过“帮助”,她能够“迷途知返”,回到正确的生活轨道上来。

三、爱德娜的救赎作用

丈夫在外经商,孩子送在乡下奶奶家,爱人罗伯特远在墨西哥,爱德娜完全沉浸在自我创造之中。除了拜访雷西小姐,偶尔参加赛马活动,爱德娜基本就在自己家中阅读爱默生著作和作画。爱德娜的所作所为开始影响了这个社交圈子其他女性的生活。一些女性羡慕她的独立,能够不受丈夫的约束有自己的生活,一些女性羡慕她可以通过绘画挣钱。她慢慢地成为一个不和谐的种子,若长大起来,非常有可能会带动和改变周围的一些女性,妻子不履行职责,寻求独立,从而影响到她们的家庭生活。

觉醒后的爱德娜在追求独立自由的道路上并没有走多远,最终选择了在大海中结束自己的生命。爱德娜的死从她自身角度和感受来看是在大海中追求自由,得到永生,但同时可以被别人理解为游泳溺亡。在当时的背景和所处的情况下,爱德娜背负不起人们思想意识的既定模式和社会习俗的压力注定是要倒下的,死亡是她唯一的出路。她的死是对现实的妥协,是对父权社会对女性要求的臣服。尽管人们会因为她的离去感到难过和悲伤,但是她的死亡解决了很多问题。她的死亡挽救了家人的名誉,他们不再因爱德娜的“另类”而受到他人的议论,相反会因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可怜;她的死亡使深爱着她但又囿于传统矛盾纠结痛苦万分的罗伯特结束了挣扎;她的死亡使当初因她而起波澜的当地社区恢复平静,传统观念和势力迅速回到制高点,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爱德娜的命运昭示了挑战传统的代价,给了其他有类似想法家庭主妇们一个警戒,教育她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只有死路一条。爱德娜牺牲自己,成就了大家的和谐。她就是那只“替罪羊”,通过献祭救赎了他人。

四、结语

通过对爱德娜所引起的社区危机、非克里奥尔人身份特征和觉醒所做出的行为进行分析,爱德娜符合吉拉尔所描述的替罪羊三类范式,成为一只替罪羊,承载着女性在父权社会中追寻地位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爱德娜最后的结局是自杀了,如果她真的遵从内心深处的愿望,过上独立自强的日子,其结果是无法想象的。作为作者,肖班必定会受到超乎寻常的攻击,甚而至于作品是否能够出版就是未知数。现实生活中,女作家肖班也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替罪羊。她塑造出觉醒的女性,说出众多女性的心声,但是这与社会格格不入,于是她就必须付出代价:作品受到诋毁,她的声誉受到了影响,生活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觉醒》出版之后肖班没有写出什么更好的作品,几年之后在郁郁寡欢中去世。肖班和爱德娜的命运引起我们对19世纪美国女性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Margare Currey, ed. The Awakening: An Authoritative Text, Contexts, Criticism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M]. New York: Norton, 1976.49.

[2]Walker, Nancy A. ed. The Awakening: Complete, Authoritative Text with Bi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Critical History, and Essays from Contemporary Critical Perspectives[M]. Boston: Bedford/St. Martins, 2000.176~179.

[3]弗莱. 批评的解剖[M]. 陈慧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365.

[4]詹姆斯·乔·弗雷泽. 金枝[M]. 徐育新译.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393~420.

[5]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 沈阳:文艺出版社,1988.230.

[6]勒内·吉拉尔.替罪羊[M].冯寿农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7]凯特·肖班. 觉醒[M]. 高清译.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替罪羊爱德觉醒
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水泥技术(2022年4期)2022-07-27 12:32:10
非药品不是假货的代名词,更不是竞争混乱的替罪羊,这个企业要为动保乱象发声
当代水产(2018年8期)2018-11-02 05:30:28
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替罪羊
原野奇谈(十)局中局里的替罪羊
金达-爱德杯国际散文诗大赛获奖名单
散文诗世界(2017年6期)2017-06-15 15:27:44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7:25:41
作为“他者”存在的女性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06:46
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
环球时报(2016-02-25)2016-02-25 0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