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延
CDIO理念指导下的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王 延
(河南工程学院 发展规划处,河南 郑州 451191)
CDIO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这同样适用于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通过对应用技术型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进行分析,探讨了CDIO理念与大学语文结合的可行性,从而对CDIO模式引入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有益探索。
CDIO;大学语文;综合素质;改革
CDIO工程教育模式虽然是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工程人才而提出的,但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也同样适用于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学院等四所工程类高等学府发起,有23所大学参与,历时4年研究后创立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经过十几年的传播,现已广泛被世界各地高等院校所应用。CDIO是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运作)4个单词的缩写,它集中体现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它从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使学生达到CDIO培养大纲所要求的培养目标。CDIO通过围绕项目来组织课程,通过突显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一特性,决定了学校的课程必须围绕项目来设置,将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资源全都整合在一起,以使项目目标得已达成,以项目的运行生命周期为环境,使学生在这种工程教育环境中以实践的、主动的、与课程有机联系的方式开展学习。这其实就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对个人的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加以培养。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长期以来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工具性,认为大学语文的主要功能就是与人沟通,是人们交际、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性工具。二是人文性,认为通过语言课程的学习,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精神,培养情感,陶冶情操。三是素质论,认为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使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对学生今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帮助。四是语感论,认为培养语感是语文课的本质。上述四个观点基本就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看法。
大学语文课自开设以来,一直围绕着定位问题左右不定,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将大学语文课定性为素质教育课,的确大学语文在传递人文精神,承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以为促进素质教育开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学方面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把大学语文定位为素质教育更能体现它的性质。长期以来,我们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语文的“工具性”上,而其实,“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把焦点落在“交际性”上,交际性是语言的功能属性,语言的工具性可以统一于语言的交际性中,人类的语文交际过程,其实就是人类的文化传播交流过程,它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科技创新以及生产生活。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核心所在,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它的人文性。大学语文是以人文素质为核心,与工具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
那么在应用技术型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又如何呢?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语文定位一定要与办学性质、办学目标、培养方案相统一,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发挥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突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新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综合职业素质培养。我们要把人文素养、职业修养和职业操守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应用技术型教育体系中就肩负了为学生提高基本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责任。素质包含四个方面: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在应用技术教育中,常常把素质简单的理解为专业素质,模糊了它的内涵,这无疑是有偏颇的,将职业教育错误的理解为岗前培训,这可能会使教育理念误入歧途。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可小觑,文化素质又分为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文化素质,而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文化素质的培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是科学文化、职业能力的基础,汉语不仅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而且承载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得以留存的根本。对个人来说,其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获得传递信息的能力,借助语言文字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能力,是其职业能力的重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让学生在应用技术教育环境中,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有生命律动的高素质人才。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对CDIO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有很多与人文学科相结合之处,培养一位合格的工程技术类人才,已不单单只是传授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只有具备了综合素质才能保证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成功。CDIO教育理念处处体现了工程技术型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将职业工程师定义为:取得并不断提高技术、交流、人际交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人,他们有效地通过理论化、构思、发展并建造可靠的、具有实际和经济价值的结构和机器而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些是与人文语言类的课程开展分不开的,CDIO教育模式虽然属于工程类,但它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对学生语言项目训练的必要性。在CDIO的大纲里专门强调了职业工程师应具备组成高效团队的能力,以使团队得以有效运行、快速成长、平稳发展。这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提出了要求,而人际关系主要是沟通能力的训练,这与大学语文的作用相契合。另外CDIO中还明确了思维的重要性,尤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思维养成的关键,大学语文可以展开学生的联想力,通过课堂讨论畅所欲言,提高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文学作品赏析、作文写作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善于联想,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CDIO的教育理念把具有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做为一名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师所具备的首要条件。大学语文课程做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桥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有描写祖国壮美山河的文章,有情操高尚的伟大人物,有古今中外优秀的说理文章,学生从文章中可以领会到深刻的哲理,并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和信念,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大学语文贯穿CDIO的课程体系之中,正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优秀的习惯和品格伴随其整个职业生涯。
大学语文引入CDIO模式可以较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大大增加大学语文课的趣味性,实践性,参与性。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大学语文进行改革。
1.CDIO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这表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体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会知识的要领,活学活用,真正掌握技巧和方法。根据每一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内容自拟研究项目,每个人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可以自由分组,自行组成团队,自己选出组长负责整个项目完成的各环节,针对共同研究的问题,互相交流讨论,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待问题的专注度,从而相应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养成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主变辅,主要根据各小组讨论设计的内容进行指导、监督、引导、评价、建议,在了解小组成员性格、特长的基础上,对成员分工给以建议,达到充分调动成员积极性的作用。通过接近实际的语言项目体验,使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变成教师教育服务的对象,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推荐自行选择学习材料,根据建议自己制定学习方案,这样极大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根据CDIO的四个阶段将每次自选项目完成过程也分为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给出具体的评分标准,在设计阶段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突出与职业环境相结合的特点,在经过教师认可的情况下,开展后续阶段的任务,这样可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以及项目任务的按时完成。在每个阶段都要补充一些体现当代价值、道德内涵的内容,为进一步人文素质教育打好基础。在整个阶段完成后,师生共同进行一些讨论,对整个阶段中存在的一些值得学习的部分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探讨,这就为今后学生再进行研究项目时,可以对完成各环节内容做的更加完善,自己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4.对最后成果的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占一定比例之外,小组之间的互评也做为最终评价的一部分内容,并将小组的总成绩与成员个人的成绩相挂钩,小组成绩决定了个人成绩,这样可以增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及团队精神,互相制约,均衡发展,使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通过完成项目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自主完成项目。这不仅使同学对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而且为了自己的项目成果得到别人肯定,在这一诉求下,相应地同学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
[1]Edward F.Crawley等著,顾佩华等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戚建庄.素质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3]叶苍芩.论语文教育改革问题[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6.
[4]郸啸.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培养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析[J].高教研究,2011,(2).
[5]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
G642
A
2095-4654(2014)08-0133-02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