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水英
从说话集看日本平安至镰仓时期的蛇形象
宋水英
(广东培正学院 日语系,广东 广州 510830)
蛇在古老的日本神话中是能为百姓带来雨水、远离干旱的水神,但进入平安时代以后,由于佛教盛行的关系,蛇开始多了一重身份,它转为痴念执着的男僧人、深陷情关的女子化身;另外,由于蛇的头部形状与男根相似,故蛇被认为是男根的象征,又因其欲与女子结婚,故又被看成男性;除此之外,蛇坚韧且让人毛骨悚然的生命力赋予了它不死且有咒力的邪恶形象。
蛇;化身;男根;生命力
日本神话和古老神话里的蛇是人们崇拜并且信仰的对象,其中脍炙人口的当属三轮山的神蛇、八岐大蛇以及娘丰玉姬海神。且古代人们对蛇的敬畏与敬仰从绳纹时代的出土人俑便可窥见一二。但从后世的诸多佛教说话集可发现蛇的形象俨然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从《日本灵异记》、《今昔物语集》、《古今著闻集》及《沙石集》探讨日本平安至镰仓时期(约794~1231年)的蛇形象。
《今昔物语集》卷第14-15《仕观音人行龙宫得富语》的故事梗概为:
贫寒年轻人在京城郊外溜达时,见一卖蛇男,好心买下小蛇放生池中。后现一女来报恩,女子领他从池潜入龙宫。年轻人后得知当日所救下的蛇实为龙王之女。
另卷第14-41《弘法大师修请雨经法降雨语》中记道:
天下干旱,植物尽枯。天皇命弘法大师作法求雨。大师在神泉苑诵求雨经七日,祈雨神坛右侧现身长五尺蛇。仔细一看,蛇头上又有一条五尺长的金色蛇。该蛇爬过来并潜入池中。在场20名僧人中仅有4明高僧能看见此物。一名高僧问弘法大师,“蛇显为何兆?”大师答曰,“此乃久居天竺阿耨达池的善如龙王,临神泉苑乃显请雨经之法力也。”话音刚落,天色骤暗,雨从天降。
此故事为日本有名的空海(774-835)求雨逸话。
日本民俗学家普遍认为自绳文时代起,蛇便是民众信仰的对象,因此有了蛇神信仰。龙从中国传入日本后,常被日本人看作是蛇的同类,并且逐渐与蛇神信仰融合在一起,衍生龙蛇信仰,故上述两则说话都直接把蛇视作龙。另外,古代日语中,“蛇(み、ち)”=“水(み)”,加之水流动的形状与蛇盘缠状相仿,且蛇·龙栖息习性相近,又有降雨神力,故又逐渐被人们看作是水神的使者,或蛇·龙本身就是水神,能为人类带来雨水,远离干旱。另值得注意的是,两篇故事中皆出现了“池”,这意味着龙的登场。日本神话中的龙生活在地下水生世界,传说只要有池、河等通道,就可以通往龙宫或龙王就可以经由此地出没。
1.心有邪念男僧人
《日本灵异记》中卷第38《因贪婪成大蛇缘》中记道:
奈良马庭一名吝啬、贪婪山僧圆寂前叮嘱弟子三年莫开其房门。然待其圆寂后的七七四十九日,其房门上伏卧一大“毒蛇”,蛇身下掩藏着钱三十贯。
该故事亦见于《今昔物语集》卷第20-24《奈良马庭山僧依邪见受蛇身语》,虽表述稍有出入,但内容大同小异。另该书卷第14-1《为救无空律师琵琶大臣写法华语》中亦有类似故事:
无空律师储有万钱,暗做打算将其作为死后葬礼花费并藏于阁楼。死时因忘诉之弟子,一心系之,终化身为“蛇”于阁楼盘绕万钱…。卷第20-23《比叡山横川僧受小蛇身语》中记道:
比叡山横川一名僧人发起道心,长年秉信阿弥陀佛,一心早登极乐,且佛学知识深厚。年逾七十后虽日益体衰,却更勤于诵经念佛。但临终前因分心想到储衣柜上的醋瓶而化身“五寸小蛇”栖身瓶底。
俗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而上述故事中的两位僧人本已遁入空门,应舍弃随身物品,却或因吝啬、贪婪,或虽行事光明磊落,皈依心深厚,却因一心惦记巨款或随身物品而坠入蛇道。蛇在佛教中是嗔·贪·痴的代表。两名僧人皆犯贪·痴,故生业障。
此外,《今昔物语集》卷第13-44《定法寺别当闻说法华语得益语》中记道:
定法寺别当不敬三尺神灵,嗜好围棋、双六,常与烟花女子、歌女等游玩,且肆意食用供奉物,日日酒肉不离口,不行善事。后患病身亡,并化身恶灵语妻子:生前屡种恶业,不做善事,故转生为大毒蛇,受尽苦难。身热如火烧,且多有小毒虫栖于我身,吸食皮肉,苦不堪言。
1204年以前,由净土真宗亲鸾提出的“肉食妻带 ”尚未面世,当时日本所有宗派的僧人都必须严守戒律、潜心修行,并努力摒弃个人欲望·怒气·牢骚等俗人烦恼以悟道。而故事中的定法寺别当却吃肉娶妻、屡犯戒律,故死后坠入畜生道,转身为大毒蛇,受尽惩戒。
通过上述几个故事,可以说在平安至镰仓时代,由于佛教盛行的关系蛇被赋予了新的身份和形象。
2.情欲心重凡尘女
《今昔物语集》卷第14-3《纪伊国道成寺僧写法华救蛇语》中记道:
年轻俊美僧人随年老僧人前往熊野(新宮市付近)途中,被一寡妇相中。投宿其家中,寡妇半夜色诱并意欲与之结为夫妻,僧人不允。寡妇生恨,彻夜戏谑僧人,僧人迫不得已许下诺言说祭拜神佛归来日即遂其心愿。后僧人食言、绕道而行。寡妇得知后满腔怒火,闷死于屋中。后化身为五庹“毒蛇”,追赶僧人。并用怒火将躲藏于道成寺大钟内的僧人活活烧死。死后僧人亦化身成巨蛇,与“毒蛇”结为夫妇…。
此则故事,寡妇爱欲甚重,执念之深,使其坠入蛇道,化身为五庹“毒蛇”,并以毒气烧死僧人,即便僧人死后,也致之化身成巨蛇,以遂其一己夙愿。
另《沙石集》第七(二)《依爱执成蛇事》中记道:
镰仓一小女子恋上若宫男仆,无奈“神女有意、襄王无心”,后小女子单思死去。其父母将其尸骨收入箱中并置放于善光寺。不久,男仆重病、异常疯癫,闯入一室与蛇对话。后亦死去。尸骨纳入棺木,葬于若宫西山。棺内藏有一条大蛇,缠绕男仆尸身。
此故事亦见于《空华谈严卷》第四《执心为蛇》。当时因为佛教已深入民心,民间普遍认为过于痴念的人今生及来世都会转生为蛇。这一章,说话集的作者结合佛教轮回之说,即佛教轮回有六道,畜生道便是其一。畜生的特点为苦多乐少、资质愚钝、食·淫·眠无度。据新译《婆沙论》中说,诸有情因造作种种愚痴业,或因身语意各种恶行,堕于畜生道中。佛教中人结合此说训诫僧人及普通老百姓,莫受心中痴念缠绕,否则坠入蛇道饱受煎熬。
另外,第二小节也侧面反映了古代女子在爱情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逆来顺受、媒妁之言于她们而言才是正道。与此同时大胆、勇于追求爱的行为举止一度被视作是禁物。因此,在当时社会,传统女性只有挣脱“女性”身份才能自由追求心中向往的爱情。而此处的“挣脱”显得更有戏剧性,因执念而化身为蛇,继而实现心中爱。可以说“这里的蛇女既是一个因恶魔般的情欲,不仅毁人同时也自毁的异类形象,也是重重的压制之下弱者借以传达心声的艺术载体”。虽然结局是悲惨的,但另一方面“厮守、缠绕在一起”于女性来说,可算是圆满。
由于蛇的头部形状与男根相似,故蛇又被看作是男性的象征。日本《古事记》中就有女子与蛇结婚并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而这时期的说话集中蛇与女子的关系开始有了复杂的变化。如《今昔物语集》卷第14-16《山城国女人依观音助遁蛇难语》中记道:
女孩心慈,12岁救蟹,父亲下田见蛇捕食青蛙,为救青蛙一时失口说许配女儿与它。蛇化身红衣男孩上门娶亲,不果,盛怒变回毒蛇,终被上门报恩蟹群所杀。
《沙石集》卷第7-3《继女蛇欲合事》中也类似记道:
继母带12、3岁的继女到池塘边,并多次对池塘的大蛇说许配女儿与它,后大蛇现身,来势汹汹,被生父道理说服…
这两则故事中,从蛇接受娶女子为妻这一点来看,也可以将其视作是男性的象征。另外,蛇与人类结婚在民俗学上称为“蛇婿婚”。传统蛇婿婚中的蛇除了象征男性外,更是恶势力的代表,此时的女子集人类智慧于一身,以斗智斗勇的形式展示了人类在恶势力面前无惧无畏的精神。
另外《日本灵异记》中卷第43《女人大蛇所婚赖药力得全命缘》中记道:
富家女子爬树摘桑叶遇蛇,女子惊坠,蛇亦坠,后蛇缠女子与之交合,女子晕厥。女子父母煎药后往女阴倒入一斗,蛇死,蛇精液凝白如蝌蚪。倒入两斗,精液皆流出。女子复苏。三年后,女子复与蛇交,毙命。弥留之际,不舍蛇夫,直言后世再续前缘…
《沙石集》卷第7-4《蛇之人之妻犯事》中记道:
某日,妻子正在午睡。丈夫回来一看,发现一条5、6尺长的蛇缠绕妻子,并以与妻子相交的姿势伏卧。
这两个故事都赤裸裸的描写蛇与女子交合的场面,蛇扮演的角色让人容易联想到男性的男根。而《日本灵异记》的故事更为直露激烈。对于蛇与人性爱场面的描写,蔡春华认为“(这)表面上看这是人类借助这一形象来传达对自身的性的恐惧,但于潜在的层面,恐惧与渴望又是二而一的”。的确,古代女性起初由于性知识的匮乏,对异性一无所知,在对“蛇=男根”抱有恐惧之心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无知的恐惧。但交合过后,由于生理原因又对其充满幻想。
《古今著聞集》卷第20-695《渡边药师堂大蛇钉付六十余年生事》中记道:
木板屋顶自建成以来已逾60年,且从未修葺,已腐朽不堪。房顶上盘伏着一条被粗钉子钉着不能活动的大蛇。
蛇被钉住身体后可以生存60年,且毫无衰退之色,可见生命力之强大。但在感叹蛇命之坚韧的同时,也可窥见人类对其不死之身的畏惧。如《沙石集》卷第3-5《蛇害顿死事》中记叙了如下两个小故事:
(一)百姓见木洞有蛇探出,心中生厌,箭射蛇头。后经一大池塘边,见身长约3米、头上有箭的大蛇在游动,复射杀之。后返家中癫狂暴毙。
(二)百姓捕鱼,见穴中有瓶,捡来一看,瓶中有一尺长小蛇,用树枝插之并弃路旁。后返家煮鱼时见身插树枝的小蛇匍匐前来,遂杀之。小蛇越杀越多,最后百姓毛骨悚然、懊恼不已,癫狂而亡。
以上两则说话,蛇以受到人类嫌恶、屡杀不死且杀一生二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蛇遭受人类的杀戮后有一股让人癫狂暴毙的咒力,让人为之恐怖、畏惧。蛇不再是让人敬仰的“水神化身”,蛇变得丑恶,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有神力庇佑人们免遭旱灾,它长生不死且有让杀己者暴毙的咒怨力。
日本古典文学中有很多与蛇相关的故事,本文通过平安至镰仓时期的几本说话集粗略地探讨了蛇的四种形象。蛇原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灵,能为人们驱走干旱,带来雨水。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在某些地区,依然有着蛇神信仰,但人们开始嫌弃蛇,并对它产生了畏惧、恐怖之心。从最初单纯的敬畏演变到后来的畏惧,蛇始终如一,变的只是蛇身边的人类。有此可见,人类不同阶段的认识赋予了蛇不同的形象。这当中的历史背景和心里认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I313.072
A
2095-4654(2014)08-0078-02
201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