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义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建国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实行政府“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的分配体制,高师毕业生就业一直在教育系统内部计划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高校就业体制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80年代末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仍实行行业保护与流向控制的手段,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由学校推荐为主,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省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则是一定比例的学生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双向选择,大部分毕业生回生源所在地,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安置。1997年全国高校全部实现招生并轨,师范类学生也缴费上学,国家不再统一分配工作,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到2001年师范类毕业生的供应量已表现出快速增长的特征,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各省区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师范生可以跨行业求职、跨省县(市)流动的政策。[1]为了吸引优秀学子进入农村教师队伍,2007年我国试点实行免费师范生制度,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相关部门签订协议,毕业后要回生源所在省份从教。就福建省而言,师范生就业政策与国家的政策大同小异,但2010年福建改革了教师招考制度,出台了《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工作的通知》,统一了全省各地公立中小学教师招考的报名与笔试时间,并由教育厅统一负责报名与笔试工作,各市、县(区)负责面试、考核、体检、录用等工作,随后逐渐取消了一般本科高校师范类专业综合测评在前20%的优秀毕业生在就业录用方面的一些特殊政策,除去几所部署的重点师范毕业生,中小学新任教师的录用原则上实行“凡进必考”的政策,这种教师招考方式的改革使师范生就业出现了新形势,也给师范生就业带来新挑战。
1.供需矛盾突出,就业渠道多样化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就师范生而言,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后,也出现了非师范专业的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参与教师岗位竞争,与师范生同分“一碗粥”的现象。加之近年来一些外教、专业技术人才、甚至资深专家也进入到教育教学部门就业,更加剧了师范生的就业压力。教育系统以往一直是师范生就业的主阵地,但是近几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很多师范生把目光转向教育外的其他行业,使得师范生就业渠道呈现多样化特征。以闽江学院为例,该校设有地理、物理、外语、中文、数学、化学等六个本科师范类专业,2010年福建实行教师招考改革的第一年,只有将近13%的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公立学校等事业单位,大部分毕业生进入民办学校、培训机构或者相关企业工作,有的参加国家地方项目或考研继续深造,少数同学考上了公务员,个别学生选择了参军,因此就业去向呈现多样化特征。
2.公立小学与幼儿园吸纳毕业生的比例较高,就业地域相对分散
福建省以往师范本科毕业生大部分进入公立中学或者职教技校就业,少数比较优秀的毕业生甚至可以留在高校工作,但这几年毕业生到公立小学、甚至幼儿园就业的人数明显增加。一方面,因为中学或者职教技校招聘本科师范生的比例明显减小,研究生拼命挤入这些学校任教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竞争异常激烈导致学生选择更加谨慎;另一方面,近几年国家重视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发展,对于师资的要求更高,所以相比中学或者职教技校,小学和幼儿园招聘教师的规模更大。从福建省2010年至2014年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招聘情况分析,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教师需求远远超过中学或职教技校,而且对教师专业的要求比较宽松,以小学为例,大部分地区招聘小学的科学老师规定除对口专业外,允许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招聘小学品德老师规定除对口专业外,允许历史、政教等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甚至福州很多地区招聘小学语文老师规定除对口专业外,允许政治、历史等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招聘小学数学老师也允许物理、化学等专业师范本科毕业生报考[2],所以很多本科师范毕业生把就业目光投向了小学,因此小学逐渐成为这些毕业生进入公立学校的主要就业单位;同时,一些地区幼儿园教师的招聘除了要求学前教育和幼教专业外,也允许非幼教专业例如音乐、英语、美术专业等本科师范生报名,但入职后要取得相应幼教资格证,这也促使很多毕业生选择去幼儿园任教。此外,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由相对集中走向分散。以往师范类毕业生首选福州和厦门等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一些山区内陆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对师范生需求很大,但却很难吸引毕业生。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加上一些地区教师招考户籍政策的限制,这些因素导致毕业生留在发达城市的难度加大,很多学生选择参加生源地教师招考,纷纷返乡就业,导致毕业生就业的地域比较分散。
3.存在“有业不就”现象,就业能力参差不齐
在师范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同时,毕业生中却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以福建师范大学和闽江学院为例,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师范生专场招聘会,我们发现很多民办学校、培训机构频繁参与招聘会,却总缺乏合适的老师;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坚持“非公立学校不进”的思想,放弃各种招聘会的机会,甚至宁可在家待业也不去找工作,或者对于一些不知名的民办学校、培训机构不屑一顾,等公立教师招考失利后再匆匆找工作,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同时,一些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急需大量师资,许多师范生却不愿去任教。此外,因职业规划缺乏而导致就业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师范生中也较为常见。
1.创造良好的师范生就业外部环境
首先,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调研并掌握各地区对师范类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引导和控制高校招生规模,避免因盲目招生和重复设置专业而出现新的就业难问题。其次,各地市政府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是扩大师范生就业出路的重要途径。要鼓励社会组织或个人投资兴办民办学校或者幼儿园,在土地、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允许优质公办教育资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参股、品牌、师资等方式参与民办学校联合办学,鼓励优质民办学校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偏远山区或者艰苦地区就业,给予政策和待遇支持,并要消除人才流动的障碍,在户籍管理上做相应的调整,对于一些愿意去偏远山区或艰苦地区的师范生,户口可以留在原籍或者根据个人意愿迁往就业地区;再次,要打破教师招考过程中“地区保护主义”的倾向,避免出现“非本地生源不接受”的现象,形成一个良性竞争、自由流动的教师人才市场,这样更有利于师范生的就业流通。
2.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
高等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与实际需求培养人才,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高校要关注每年的就业统计情况,对于一些用人单位需求较少,就业口径较窄,就业率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师范类专业,要控制其招生规模,同时对于一些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需求相对较大的专业可以适当设置。例如,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对儿童学前教育的培养,使幼师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以满足幼社会需求。此外高校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根据新时期对师范生的要求来设计人才的培养和质量标准。要改变过去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的局面,夯实师范生教学、职业技能训练及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课程,变重教师讲为重学生练。
3.加强师范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
目前福建省内大部分高校针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课与非师范类专业一致,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这两门课程,授课方式千篇一律,因此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不明显。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要形成一个体系,并贯穿于大学四年期间,不能仅仅依靠两三门课程,教育形式可多种多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就业观与职业规划。大一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职业方向;大二是要引导他们掌握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大三年级可以期聘请一些校外专家、用人单位领导、优秀毕业生开展一些专题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市场对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大四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劳动法规、国家地方项目等。转变部分学生“非公立学校不进”“一步到位”等不合理观念,对于教师招考失利的毕业生,可鼓励其选择“三支一扶”、“服务社区、“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公立学校代课教师”等项目,为以后再参加教师招考积累政策上的优惠。
4.拓宽就业视野和渠道,引导学生多方位就业
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高校要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思维,主动谋划,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承担起串联起学生、用人单位、地方教育和人事部门的纽带作用,搭建良好的平台。首先要扩大与民办教育学校或相关企业的互动交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可以采取建立就业基地、实行订单式培养、举办双选会、基础教育研讨活动、聘请资深一线教师客座教学等措施,这些合作有助于高校与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的横向联系。[3]要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掌握用人单位对学校、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并改进对在校生的教育工作,以使学校教育更适合社会需求。其次,密切与各地教育局的联系,要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发动高校领导、教师、系院的力量到各地教育系统开拓就业渠道,尽早了解各地新一年的师资引进计划,必要时可邀请各县市教育行政机关、中小学领导来校招聘教师,抢占就业市场的先机。
参考文献:
[1]范向前.高等师范毕业生就业路径的转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3):111~113.
[2]关于2014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 闽教人(2014)12号[EB/OL].(2014—2—13).http://jszk.fjzk.com.cn//index.html.
[3]王本贤.师范生就业市场分析及高校之应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