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士娜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丰富的物质文明,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而忧虑,也有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关照自身的精神世界,精神文明的追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西方速食主义的娱乐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了片刻的欢愉,却经不起长久的品味,而中国是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国家,本身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对精神文明的渴求中国学教育悄然兴起。
“国学”概念一般被认为缘起于20世纪初,当时国家内忧外患,西方文化涌入,国学式微,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应对外来文化侵袭、保存和发扬中国固有学术提出了国学教育。当时对国学概念众说纷纭,最有代表的是胡适所说的:“‘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都是我们的‘国故’。”[1]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的兴起,学术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学”概念又有了新提法:季羡林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即“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虽然这些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2]以汕头大学教授王富仁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新国学”的概念,“‘新国学’是一种以自己独特的文化立场和学术价值判断为基点进行开拓的新视角、新方法、新思维,要求对中国学术思想进行新的阐释、新的文化构想和新的学术规范想象。”[3]时至今日,国学概念仍未形成统一的定论。笔者认为当下大众所说的国学主要是以儒家学说中经史子集文章为主体,对我国固有文化的一种学习,道德层面的内容较少。相应地,国学教育也是围绕儒家经史子集内容主体,其他学派内容穿插其中的一种教育形态,教育内容包括文化和礼仪,旨在培养学生对本国固有文化的认识和优良的道德素质。
当下出现的国学教育并非开天辟地头一回,在民国时期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出现。当时的国学主要停留在高层学院著名学者的研究,尚未普及,而当下国学教育普及度和影响都远远超越了当初。
1.国学作为文化载体的强大生命力促进国学教育的出现。
一种文化能在千年历史变更中为当权者所用,时至今日仍被人重视,绝非偶然,其本身必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仁爱、孝道、诚信的伦理道德观,“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发展观,以及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内容的博大精深是其他文化所不能匹敌的,这些内容对现代社会生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2.社会多方面需求对国学教育的召唤。
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便捷,但随之出现的工具奴役、环境等问题让人担忧。同时当今存在大量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矛盾和冲突,而西方思想学说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一些学者便把目光投向东方的儒家文化,寻找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良药。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长足发展,中国无论是国际地位还是民族自信都日益提升,但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沦丧、官员贪腐、子女不孝等问题接连出现,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出现的道德问题让人忧虑。从国际社会的关注到本国文化建设的需求,国人对国学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中引发了国学教育热潮。
3.知名高校和学者名人对国学的积极倡导,使国学教育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从2002年开始由国家教育部立项、北大牵头的“儒藏编纂”计划,带动了高校对国学的深入研究,到2004年由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等知名学者倡导并发起的“甲申文化宣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名校名人的倡导下,大众日益认识到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4.主流媒体和大众的积极参与,为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方沃土。
2006年1月,《光明日报》建立国学版,大众得以接触国学知识,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跟于丹合作讲授《论语》,开启了国学栏目《百家讲坛》的序幕。国学自此不再是艰涩的文言文和“之乎者也”,而是有趣的故事中流露的知识和道理。国学教育由此渗透到大众生活,各类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国学班满足了这种需求。还有一大批打心里崇拜“国学”的或者有些虚荣心、追求自我表现的大学生,也加入到国学教育中来,他们也读经,但更多的兴趣在于着汉服、行古礼上。无论是积极的促进还是盲目的推崇,国学教育在大众心中逐步生长。
国学的兴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为国学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国学的研究和普及为国学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源泉,但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1.学校课程设置的单一化及师资的匮乏。
很多学校开设国学盲目跟风,选择教材并未经过严谨的考察,致使各种良莠不齐的国学教材涌入课堂,中小学多是《弟子规》《孝经》等儒家典籍,甚少有其他学派,这让许多学生将国学定位在儒学的学习上。“对于我国现存的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情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国学经典内容就没有一个深入精辟的理解,更不用谈如何向学生讲述清楚”。[4]有些学校没有专职教师,而是语文或思品老师充当,由于自身学科基础所限,老师在内容讲解上会大打折扣,还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国学教育的长久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2.大众对国学教育期望偏高。
国学中包含很多为人处世、励志发展等至理明言,学习国学有可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它对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但寄希望于国学教育能够短时间内让学生具有勤劳、感恩、尊重、关心等情感品质,做到“德行并重”并不可行。人们对国学教育有很高的期望,有些学校为了迎合这种需求,过分强调国学的各种益处,将其说成无所不能的事物,甚至脱离生活实际“神化”国学内容,更加重了这种期望。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家长只要求孩子,而忽略自身的言传身教,学生为了完成家长的任务阳奉阴违,未必能够实现德行上的提高,长此以往,人们可能对国学教育就只有失望了。
3.国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倾向。
国学学习注重知行合一,不在于背下多少“之乎者也”和经史子集,而是能否理解其蕴含的道理并身体力行地实践。有些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就忽略了这一点,简单地让学生诵读、记忆经典,偏重死记硬背,注重内容的传授,而忽视国学的道德功用。国学教育形式化地在校园开展,“能够三言两语用白话就说清楚的东西,偏偏不说,非得‘之乎者也’一番,这是形而上学的态度,而绝不是科学的态度”。[6]学生被占用大量的学习活动时间却无收获。这种形式主义和简单化教授国学的办法,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促使学生厌弃国学,影响国学教育的长期开展。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学教育尚在探索前进阶段,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其顺利发展。
1.开展国学教育要着重于教材的选择和师资的培养。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国学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文明,是‘多元一体’的”,[6]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研究国学的内容,通过专家学者的研讨将精华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编制出针对不同人群的书籍,方便人们的了解、学习和深造。教师的培养应与教材的编制同时进行,培养教师具有一定的国学功底和教学技巧,能够用简洁明白的话语让学生理解,将国学变成一门有趣的课程,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国学的世界。
2.合理引导大众对国学教育的看法,避免盲目跟风现象。
大众是国学教育实施成效的最终实践者,大众对国学教育的态度将决定国学发展的成败,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合理引导大众的文化观念,“以泰然之心和辨证的态度对待国学教育,没有必要对国学教育的出现诚惶诚恐,也没必要对国学教育趋之若鹜,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学教育”,[7]使大众能够客观评价国学教育的价值,避免不合理的、盲目的价值追求。同时可以避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国学的跟风现象,预防只追求新鲜的“汉服热”“读经热”的行为,使国学教育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3.开展国学教育不能忽略国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
学习国学的目的要落脚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弘扬传统文化,钻研‘国学’是好的,但是目的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不是古代化,不是回到明清、回到先秦”,[8]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略这一点。在内容选择上要注重与时俱进,与人们生活中的情景和面临的难题结合起来。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学生了解熟知文意,理解古文中的道理,摒弃用繁琐语言让人不理解的行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能更多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不仅有利于国学教育的发扬光大,也可以促进国学的创新。
国学代表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能在当下和将来的生活中扎根成长起来,对我们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是大有裨益的,对国家道德和文化建设是不可预估的,但国学教育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取得结果的事情,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等多方面的支持,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质疑,需要国学教育从教者和学习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毅力,也相信国学强大的生命力将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一番新景象。
[1]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G]//《胡适文集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
[2]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6-22.
[3]王富仁.“新国学”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2005(1):87-113.
[4]闫芳,和学新.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4):66-69.
[5]位孟贞,姜国英.谈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必要性[J].校长参考,2007(3):15-16.
[6]廖伯灵.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实际与思考[J].教育博客,2008(12):80-81.
[7]范涌峰.国学教育的理性探究[J].太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67.
[8]学习国学不能过分追求形式[EB/OL].http://www.acsf.cn/news/info.asp.id=2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