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2014-03-31 04:24王秀敏刘鸿雁卢剑锋
关键词:校企人才培训

王 刚,王秀敏,刘鸿雁,卢剑锋

(1.渤海大学金融与商贸学院,辽宁 锦州121000;2.中国计量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倒逼机制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很多研究成果从人才培养模式或校企实习合作研究入手,而本文以战略合作角度作为切入点,构建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形成“高校-企业-大学生”相关利益共同体。其目的是通过校企合作联动培养大学生,一方面为企业搭建人力资源永久输入通道,另一方面为高校建立毕业生“适销对路”的输出通道。其意义在于:从企业角度,人才有效供给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而规模化和差异化是两大棘手问题,人才雷同化问题也值得关注。另外,部分企业由于缺乏技术而后续发展乏力,这迫切需要得到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促进产学研体系的有效对接和形成。从高校角度,大量大学生拥向社会,出现了校企供需不平衡,以及“常规性知识”供给与“特殊性技能”需求的无法对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

一、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的必要性

高校人才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业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层次普遍不高,“理论知识型”大学生与“多技能”市场需求(复合型或综合型人才)的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应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双赢理念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多角度、多层次校企合作模式是其改革与创新的关注点,项目合作既提升教学水平,又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合适人才,这种双向互动模式是未来校企合作发展的主导方向。

(一)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指除高学历、高学位等显性特征外,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实践能力等隐性特征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普通高校不能盲目与“985”、“211”名校攀比,必须结合校情和社会环境倡导“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由“理论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目标转变,使“象牙塔”小门与社会大门实现无缝对接,不设置过渡衔接带。由于这些人才具有很强的服务社会的技能,可在社会舞台上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实现高校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完美结合。除加强理论知识储备外,还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形成'知识-实践'快速互动、双向促动与创新,直接为企业发展服务,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这种创新型人才培养观是培养全面应用型人才的前提,符合21世纪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1]。

(二)引进横向项目,提高教研能力与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数据显示,“理论灌输式”课堂教学是普通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种供给模式由于人才储备不足或供需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不被“现实需求”企业所认可,产生了一定的时代性阻滞作用。另外,面对高校毕业生“毕业=失业”的窘境,究其原因就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巨大偏差。从路径-目标理论角度,它是指高校帮助教师充分理解教学工作目标,同时又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教学路径”,但事实上并没有同步出台配套政策和扶持资金,效果可想而知。所以,结合差异化需求 ,有针对性引进横向合作项目,使大学生未出校门就深层次“接触企业”,感知专业知识如何在企业中运用,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将使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在合作中不断得到升华。

二、校企合作优势与失利原因分析

(一)校企合作的优势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我国高等院校共1 200所,教育部要将其中600多所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这就意味着有50%的高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设置。中央简政放权政策的实施,使经济振兴和全面开放得到空前发展,企业的发展规模和质量也进入史无前例的提速阶段,这为推动校企合作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据统计,基层企业是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一般在实习期或入职初期,做一些基础性技术、服务或者管理类工作。在校企合作中,普通高校生源能为地方企业带来如下竞争优势。

1.相比“社会人才”,接收“高校人才”相对集中,管理成本较低,由于高校生源连年供应,可以形成用人需求的无缝衔接,有效保证企业用人的有效供给机制。

2.大学生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与训练,能将良好的工作技能、职业潜能带到企业,经过入职培训和基层锤炼后可以快速提升为技术骨干或基层管理人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储备团队。

3.大学教育可将企业相关内容(如理念、CIS、适应期)有针对性引进,让大学生在校内构建“学校+职业”的对接理念,培养潜在员工对关联企业的忠诚度,降低新员工在入职初期的较高跳槽率。

4.不同行业或者类型企业,其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也迥然不同,这使高校的“常规化培养”与社会的“差异化需求”显得格格不入。通常,在校企合作中通过“职业对接”教育来满足人才的集约化需求,这些职业特点要体现在高校培养方案中,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用性的综合能力。

5.高等教育除“教书育人”基本职能外,还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这3项职能是高等教育的立校之本。高校具备专业理论优势,可从前瞻性角度思考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地方企业的特点和规律,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

因此,在稳固的校企合作框架下,借助高校人才荟萃资源来实现地方企业宏伟的组织战略目标,对企业来说具有深远意义[2]。

(二)校企合作失利原因

地方企业经过多年的尝试,已经认识到高校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共同培养人才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关注焦点,各类企业多角度探寻高校合作伙伴,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渠道,建立稳定、对口的人才供应基地。但事实上,校企合作却由于各种原因而纷纷夭折,如企业抱怨高校前期培养缺失,导致学生敬业差,怕吃苦;高校抱怨企业后期入职培训基本为零或责任前移。目前,随着全国经济发展优势凸显,企业的扩张、增多也给高校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这无形中颠覆了校企合作的稳定性,校企合作双方淘汰率逐年增高。从地方企业角度,校企合作破裂的原因分析如下。

1.合作目标的排他性。由于校企目标的差异性,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有很大区别,即高校希望通过企业丰富学生实践能力,而企业则希望学生在校掌握所需技能。学生毕业前有序参与社会实践、实习,是大学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这需要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悉心指导,帮助学生熟悉企业,构建正确职业观,提升技术、管理技能,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由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高强度使用“见习员工”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即“重使轻育”,这与合作宗旨相违背,责任意识与合作意愿背道而驰。总之,任何一方目标实现是以损害另一方利益为代价的,这些冲突就构成目标排他性。

2.本位主义的利益诉求点。企业片面认为,高校通过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人才通过有效配置为企业所用,两者是前后衔接关系,殊不知却是“互相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大学生的系统性培养需要企业的大力扶持,否则培养质量将很难得到保证和维持,最终会因源泉和动力不足而导致“两败俱伤”。企业有时错误认为应多关注有就业潜能的大学生,而其他人则可以放任自流,企业的“实用主义”令合作高校强烈不满。

3.校企合作的战术性和战略性差异。据调查,绝大多数企业与高校合作处于“松散型”状态,即高校为遵守教育部的实习规定,而企业为完成政府下达的实习、就业指标,临时性缔结合约;而“紧密型”状态仅仅表现在招募实习、就业学生的特殊时期。这种单一的、浅层次的战术性合作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软肋,我们应该从长远目标角度思考多元化、深层次、多角度的战略性校企合作[3]。

三、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关联利益分析

高校是企业人才储备和使用的主要源泉,而企业是高校人才主要接收渠道,校企有“水以载舟,亦以覆舟”的逻辑关系。对高校而言,办学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为企业输送各类人才;对企业而言,企业宗旨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校企合作成功与否,校企利益“双赢”的结合点是关键。普通高校应及早转变观念,由单一的“本科学历教育”发展到“学历教育+多层次培训”并重的教育培养体系。作为高校应主动联系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与交流,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走出一条教学模式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专业建设与服务企业相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在构建利益双赢的校企合作中,普通高校的关联利益

1.完善培养目标 通过高层互访及企业信息反馈,将市场动态反馈给高校,及时掌握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和数量,针对职业技能质量要求,动态调整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也将随之而动。同时,深入企业,为高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如ERP软件在企业中普遍使用,高校购置并建立ERP模拟实验室及沙盘模拟实训室,同步调整教学计划进行技能训练,在提高在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员工的培训需要。

2.拓宽就业渠道 在与企业的接触过程中,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逐步被企业认可,纷纷接纳毕业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建立实习基地,使大学生在正式入职前基本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通过企业与高校的相互了解与有效合作,地方大中型企业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接收单位,同时多层次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3.提升教学质量 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高校应该注意到理论型师资与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学生积累更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知识和技能,高校应主动聘请企业的'技术技能型专家'进入高校或现场讲学,对双师型教师和大学生同步进行实践指导;同时,选派双师型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丰富其实践能力,如运用理论解决企业的管理、技术问题,同时也将企业的管理、技术技能带到大学课堂,在拓宽教师视野和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同步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4.优化教学环境 通过企业调研,使高校能更多了解真实企业的发展脉搏,以及本专业前沿方向,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高校专业定位和方向,实现企业是高校发展的“指南针”的作用,参照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增添配套的、同步的科研、生产设备,进一步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调整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整体布局,使高校教学要求与现代企业需求相适应,为大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为高校更好地服务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4]。

(二)在构建利益双赢的校企合作中,地方企业的关联利益

1.培训企业员工 在开展合作培训工作中,企业应及时转变工作思路,主动让高校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企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现有储备有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设备更新换代与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非同步提升;第二,由于生产任务重,一线员工无法批量集中抽调进行培训。为此,高校应积极与企业交流合作,选派技术全面的“双师型”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深入合作企业,为职工开展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

2.“量身定做”招聘人才 在制定高校教学计划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做适应性强的培养方案,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由企业提出培养方案初稿,包括培养时间、使用人数、岗位要求、技能层次、考核形式等;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制定可操作性的教学计划草案;再次,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补充和完善,经过校企共同组建的专家团队集体确认后,正式由高校负责组织实施。在培训过程中,还需经常通过“学员”的信息反馈来修订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鉴于双方实际情况和共同协商机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培训效果和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在培训后期,还可针对培训效果收集学员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3.模块化教学满足企业需求 合作企业看重大学生或在职员工培训效果,即需要将知识在短期内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在实际生产中产生价值。企业培训职工大多来自生产一线,实操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知之甚少。在合作培训教学中,高校应该注重推行模块化教学,课时根据学员特点、培训目标进行动态随机调整,理论教学以“能学够用”为原则,筛选和重组课程内容,实行教、学、练一体化,保证大学生或员工以较高效率完成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并具备相应技能,从而达到企业需求。

4.高校的“保姆式”服务 与企业合作最重要的信条是讲信誉和诚信,培训质量是高校能否诚信立校的底线。高校提供专业教师进行学业指导,复习巩固对口专业知识,还能针对企业员工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高校在授课计划中加入企业的关联业务知识,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此外,大学生或员工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采取“一对一”补课等方式,使企业时刻感受来自高校的“保姆式”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5.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班 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性很强,主要针对生产运营的相关技能进行,因此导致培训需求多种多样,五花八门。高校能够围绕企业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主要包括:(1)专项技能短期培训;(2)综合能力提升;(3)岗前培训;(4)管理骨干培训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化是这些培训班的主要特征[5]。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措施

(一)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基本内容

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高校培养目标要与之相适应,从上到下安排对口需求专业和培训项目,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以它为主线,教学、科研也同步配套进行,同时积极参与合作单位的产品、技术和市场等开发项目,培训和咨询等服务作为整个合作的有益补充。企业也应根据合作协议履行向高校提供的各种承诺,如教育培训经费、设施设备、实习场所,以及技术指导人员,还有与高校教师共同合作完成实习任务,同时享有录用优秀毕业生的优先权等。

(二)具有特色的“订单式”教学班

订单培养,也称“人才定做”,这里是指高校二级学院针对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自行组织开发并经学校和企业同意,有明确的就业岗位去向的技能教育模式。它属于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需校企长期经营合作,有时给这类教学班冠以企业名称,如顺丰速运(集团)公司与国内一些高校合作的“顺风班”,以各院校的人才培养为基础,顺丰公司出资建立与市场对接的培训课程和实习条件。这里,顺丰速运公司完全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教学培训,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操作等等,将企业员工的标准技能作为培养标准,这使大学生由原来的半年实习期扩展到“准四年”预社会化实践学习,以适应企业环境[6]。

(三)学习、工作交替法

把高校教学实习课程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在提升培养技能的同时,也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以某高校为例,该校积极与地方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经过多次磋商,双方主要领导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并经过大量论证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实习方案,每年组织对口单位集中实习,将适应工作环境和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企业优先选择合适人才留在企业;同时,高校也积极选派优秀的实践指导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学习企业实践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实践和教学活动,将高校教师打造成“理论+实践”的“双料人才”[7]。

(四)特定时间实践法

在寒暑假、国庆节、春节等假期,或根据合作协议所确定的特定时间段,选派一定数量的见习大学生参与到合作企业的集中产品市场推广活动中,在锻炼学生能力和实现企业利益的同时,也为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拔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黄金周期间,商业企业特别需要大量“临时促销人才”;在销售旺季或生产加工的订单期,生产型企业特别急需大量“临时生产人才”,这些机会提醒普通高校要特别重视这些特殊时间段的有效集中利用。

(五)短期培训或讲座介入法

由于长期占用学生时间进行讲座很难做到,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如以短期培训、讲座形式,在校阶段提前介入进行短期培训。它的双重特性主要表现为:(1)具有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特征,如港口、港口与口岸管理局、配送中心、集装箱运输公司、海关及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等物流相关企业和机构,可对物流管理或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短期讲座培训;(2)具有战术性人力资源开发特征,如各种类型的商业企业,可对市场营销或工商管理的学生进行对口短训讲座[8]。

(六)提前就业洽谈法

传统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双向选择会),由于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缺乏深层次沟通与了解,一般情况下很难短期内快速签约,增加了双向选择成本。过去,多数企业在“高校门口”等毕业生,对其期望值过高,一旦进入企业,经过试用后发现与企业需求有些格格不入。如今,现代企业已将工作前移,向前延伸到高等教育阶段,与高校同步经营和管理在校大学生。这样能够使大学生以有效的培养路径满足现实需求,多走捷径,同时在用人需求上使企业实现“数量+质量”的双满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就业洽谈期提前到进入高校时就开始的最初动机[9]。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校企合作良好的前提是合作三方(高校、企业和大学生)的利益共赢。任何一方在合作过程中感觉利益不对等,都会直接破坏合作的原动力,进而形成合作的消极阻滞因素。据调查,多数校企合作处于“松散型”合作状态,究其原因还是切身利益问题。要调动校企合作动力,必须建立合作的激励机制,调动一切激励因素,而维持保健因素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层次迈进,这里必须重视并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普通本科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现实基础;其次,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改革的锐气;再次,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仍需加大协调力度。政府可以从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法规等方面调动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多元化。政府的规范与扶持,不仅能够为校企合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维持+激励”的双支持,更为校企走向更深层次合作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高校与企业的多层次合作模式,是现代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在高校变革多元化的今天,普通高校改革与发展仍具有深入探索与研究的价值。

[1] 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83.

[2] 聂伟,刘兰明.从必然性到过渡性:企业教育视角下的校企合作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72-76.

[3] 颜楚华,邓青云.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理性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2):59-60.

[4] 李桂梅,何静,龙艳军.新形势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87-190.

[5] 肖勇,兰觉明,尚春雅.高校培训教育管理策略[J].高等建筑教育,2013(5):155-158.

[6] 高秋香.高校订单教育的产生、现状和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50-54.

[7] 李梦卿,杨妍曼.“双师型”视阈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19):53-58.

[8] 曹建刚.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3(4):42-43.

[9] 王喜枝,寇艳玲,王立河.校企互动共同构筑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J].河南农业,2008(8):9-10.

猜你喜欢
校企人才培训
人才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