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标记语“反正”语用新说

2014-03-31 03:19暴丽颖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气副词主语

周 玉,暴丽颖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国内对话语标记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学者们已逐渐意识到话语标记语对于会话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生活中口语会话的观察,作者发现“反正”这个词语频繁地出现在口语表达中,其所具有的话语标记功能和意义值得思考。从所收集的研究资料来看,已有学者注意到了“反正”在口语中频繁使用的现象,并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语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

宗守云,高晓霞(1999)从语篇分析入手,研究“反正”的语义衔接功能,得出因果、条件、并列、解注、承接和转折六种语义衔接关系;于丹(2007)从语义、语用、句法以及与其他同类词的比较等多个角度对“反正”句进行了研究;董正存(2008)考察了“反正”的产生原因及其作为情态副词语法化的过程;窦亚晶(2011)对比研究了“就是反正”与“反正就是”,并总结出“反正”具有提示话语、修正调整话语、连接话语、话题转换、犹豫考虑、强调总结等功能;柏杨(2012)将“反正”定位于话语标记语,探究了“反正”的语义虚化过程,从表述功能、评价功能以及强调功能三个方面考察“反正”的语用功能,并总结出思考、话轮结束、明示、逃避、含糊等话语标记功能。

“反正”的语义虚化程度愈来愈高,其语用功能的复杂程度超乎前人所做的研究,作者认为“反正”的话语标记功能尚可得到补充与完善,因此在这里做出新的梳理。

本文语料选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和北京口语语料库(北语BJYK)。“反正”口语化程度高,往往用于命题之外,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在结构上往往表现出分布的灵活性和组合的动态性,这给语言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柏杨,2012)

一 “反正”的位置与搭配

从句子类型来讲,“反正”既可以存在于复合句中也可以存在于简单句中。“反正”以单句出现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说话人心情不好,不愿意多说话,因而不会把话讲完整。二是当前文已经表达出观点,再用“反正”句进行追补。如,

(1)没有什么爹什么的,这都不是北京叫的。[反正]是就叫爸爸。

“反正”出现在复合句中时,存在三种可能性:出现在复合句的前句中;出现在复合句的后句中;出现在插入语中。李宏(1999)在《副词语义语用分析》中把含有“反正”的分句称为反正项,把另外的不含“反正”的分句称为相关项。

1. 反正项前置于相关项。

(2)[反正]交通那么拥挤,车也丢不了。

“反正”位于句首时,管辖整个句子。虽然相关项分句中不含有“反正”,但是“反正”的语气功能依然渗透到相关项中。在例句(2)中,“反正”起到了表示“原因”的语义衔接作用。由于因果关系明显,这句话亦可变为“反正车也丢不了,交通那么拥挤”。“反正”在表达因果关系时位置要比“由于”“因为……所以……”等介词或连词更加灵活。

从句内成分来讲,可以根据主语、谓语间的位置进行划分。主观性强的语气副词多数都可以主语前后移位,“反正”亦是如此。王健慈、王健昆(1999)将副词的辖域分为句法辖域和语义辖域,前者指副词在语法平面上所修饰的词语范围;后者指副词在语义平面上所指向的词语范围。同一个副词,分布的位置不同,其辖域也会有差异。

(3)[反正]家庭生活负担那是没有,没有负担了。我有退休费,老伴儿是家庭妇女,有孩子们养着。

例(3)中的两句话,同样是表示因果,只是“反正”所统领的句子,表达的是“果”,后面“我有退休费……有孩子们养着”才是“因”。当“反正”的位置后移到主语之后,即“家庭生活负担反正是没有……”,辖域范围缩小,话语中心位置后移,语气、语义也都出现变化,其所可能发生的语境也必然不同。例(3)的语义中心是“没有生活负担”,而改动后的句子语义则变为“没有家庭生活负担,但是有其他方面的负担”。

2. 反正项后置于相关项。

(4)早晨呢,接去两个方面,两趟。中午再接,早晨送,下午还是照样儿,[反正]八趟。

(5)搬到那边儿,那个那个,那地方叫,那地方叫,叫东城根儿呀,是叫东门仓啊,[反正]我也不太记得了。

反正项在尾分句的句首时,其语义辖域包括前面全部的相关项。如例(4)中的话语标记“反正”起到总结的语篇衔接功能,有“总共”之意。同样,例(5)中的反正项统辖全句,虽然在前两个分句给出了两个选择项,但最后总结为“反正记不清”,于是既有可能是两个选择项其中之一是正确的,也有可能都不正确,说话人由此不必对这句话语的可靠性负责。

(6)你要不买吧,还觉得不好。你要一接近他们,就得买。他们这东西坑人[反正]。

(7)叫什么事儿呀这叫?您瞅那个,那小年轻儿的,穿着打扮,我看不惯[反正]。

在例(6)(7)中,反正位于句末,行使的主要是语气上的功能。例(6)加强了语气,表达的是“不论怎么说,他们这东西是坑人的”。而“反正”在例(7)中却缓和了语气,“我是看不惯,不知道你怎么看”。然而判断“反正”究竟是加强语气还是缓和语气,要视语境而定。因为只有清楚了衡量话语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以及交流背景之间的联系,才能明白话语的语用意义。(Fetzer,2002)

3. 反正项插入相关项。

(8)我心想,[反正]已经输了两局了,干脆豁出去了。

(9)咱不敢说忒高喽,[反正]你,顶这老人得强点儿,是不是。

插入语在语篇和话语中起逻辑连接作用,说者或作者通常不断调整插入语的位置,以便表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陈明芳,2006)。“反正”作为插入语时,可行使原因、让步、转折、例举的话语标记功能。

由上可知,反正项与相关项之间的位置灵活。同时,“反正”既可以位于反正项的句首也可以位于句尾。“反正”在不同位置其辖域不同,因而会具有不同的语用标记功能。

二 “反正”的语用功能

“反正”的使用灵活,功能复杂。其语义衔接功能在宗守云,高晓霞(1999)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合理的阐释,本文不再赘述。以下研究聚焦于被忽略的或未被重视的“反正”的话语标记功能。

1.例举标记。

在书面语中举例子,可以用“如”“例如”。更书面一点的有“譬如”。在生活中,人们在口语中常用的例举话语标记语是“反正”。见下例,

(10)呆了八年,以后回来了,在天津呆的年数儿也不少,在天津,不过在天津北京之间呢,我还是常来回走。哦,[反正]我由十,由几岁,由八九岁时候儿到十五岁时候儿是住在天津,也是一直在天津呢,所以这点儿音呢……

在最坏情况时,每一虚部需要MRi次搜索对应实部,虚部的数目等于MI,其中MRi是与第i个可能匹配的实部的数目。因此,理论上CR的最大值为:

(11)[反正]我就看见过他们那八卦兜,看见过那个刀了伍的,小时候儿还有这么一印象。

(12)这些孩子也都是挺要强的,这个,这个不管是有什么运动,没有卷进去的,也是家里头教育的比较老实吧,[反正]到运动,文化大革命时候,人家都说他们都老实窝囊,这窝囊倒好,什么也没参加,也没有这个派,那个派的……

例举是为了论证。例(10)中,“反正”作为举例标记,例举了“我”在天津居住的时间,因而证实了“我在天津呆的年数儿也不少”。例(11)中例举了人证“我”小时候看到“他们的八卦兜”以及里面的刀,从而凿实了他们的“罪证”。例(12)中例举的是事件,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这些孩子什么派都没有参加,论证了这些孩子的老实。由此可见,“反正”在行使举例的话语标记语功能时十分灵活,实现了话语的自然过渡。

2.追补标记。

追补或追加是一个语义上的概念。这种现象是指在口语里,有时候因为前边的话意犹未尽,而追加一些话加以补充、注释或更正等。(张燕春,2004)

(13) 学校的老师,教学水平也可以,比一般学校强,[反正]比一般的中学要强的多,比着毕业的附近其他学校,都要强。

(14) 嘿嘿,秦香莲,这是我不常听戏,[反正]我们这儿话匣子一阵儿也,那会儿也放,[反正]也听,秦香莲就是他这爱人叫什么,对,陈世美。

例(13)中,说话人原本说的是他们学校老师教学水平“比一般学校强”,但自己发觉“一般”这个词过于模糊,难以界定程度,于是借“反正”追补为“附近其他学校,都要强”给定了一个比较范围,增强了话语的逻辑性。在(14)中,说话人开始没有想起来“秦香莲”这个人物角色源自于哪一部戏剧,因此说自己不常听戏,但突然想起从话匣子里听到过,“反正”便起到了更正的作用。

3.肯定标记。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反正”表肯定、确切之意,使用功能上同“横竖”“左右”“好歹”等反语素副词。

(15)他[反正]要来的,不必着急。

(16)不管你怎么说,[反正]他不答应。

(17)消费者郭春萍:我不管上海案判决如何,[反正]我是上了虚假广告的当!

例(15)的“反正”后只有一种情况,表示肯定这一种情况的发生,能够体现说话者自信、肯定的态度。例(16)(17)中都含有“不管”,这一词语常出现于反正句的相关项中,表示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在“不管……反正”的句式中,两分句的主语总是不同,强调反正项中主语的独立意识和肯定态度。

4.语气标记。

现代汉语中表达语气的手段主要有语调、语气词、语气副词、情态动词、叹词等。语气副词是指在副词中主要用于对相关命题或述题进行主观评价的副词,由于语气副词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也是表达语气的一种手段。(金智妍,2011)反正作为副词,其语气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在前文中,已提到“反正”在句中既可以强化语气,也可以缓和语气,具体情况要靠语境而定。但通常“反正”紧跟在主语之后时,语气强化。如,

(18)我不在乎,因为我[反正]被人议论惯了,只要我自己干干净净的,你爱怎么议论就怎么议论,想怎么查就怎么查。

“反正”位于分句句末时,通常缓和语气。如,

(19)颜真卿的,柳公权的,欧阳洵的,都学过。那时候儿啊,咳,也不,写得不好[反正]。

(20)你说这强者呀,我也不吹嘘自己[反正是],我觉得我还可以[反正是]。

例(19)与例(20),一个是谦虚,一个是不谦虚。从(19)的内容来看,说话人从小就学习过各种名家字体,其目的并非是真的要表达自己“写的不好”,而只是谦虚一下,因此在句尾加上“反正”便弱化了语气,暗示并非“非常不好”。而(20)中,说话人连着两句肯定自己是强者,必然觉得有些难为情,“反正是”弱化了语气,减轻了听话人对于说话人“不谦虚”的印象。

5.模糊标记。

柏杨(2012)将“反正”的这种标记功能称作“含糊标记”,他认为“反正”在行使这一话语标记功能时,其下文常伴随出现“我也不了解”这一类话语,先表明自己对某一问题不清楚,再用“反正”引出几乎没有新信息、或者新信息不明确的下文,意在表明自己的不清楚。然而作者认为,说话人使用“反正”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不清楚,故意而为的模糊标记。

(21)革命以后这个废帝呀,他还有钱吗?这个我太不太,[反正]是生下来就有钱,我记得,[反正]你越这个越,哎就有钱,这个究竟怎么详情我也不了解哎。

例(21)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话人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但又想故作明白,所以试图用“反正”来蒙混过关,只是越说越心虚,结果只能坦白“究竟怎么详情我也不了解”。之所以选择“反正”做说辞,一方面是因为“反正”具有“不管怎样,就是如此”的语义,使含糊其辞的解释披上有理的外衣,同时强加会话人的信心,把话题继续下去。另一方面是因为“反正”具有概括、总结的语义功能(董存正,2008),误导听话人让其以为说话人已经说过了理与据。因此,虽然说话人说的话缺乏足够的证据,却很容易让听话人放弃刨根究底,而选择直接相信说话人模棱两可的解释。

6.推卸标记。

在语料分析中,作者注意到“反正”有划清界限的离情功能,而这在前人的研究中几乎空白。因为其所在语句表推卸责任、撇清干系,所以归结为推卸标记。推卸标记一般出现在反正项与相关项之间,两项的主语(通常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关系对立。

(22)事情是你干的,我[反正]没过问。

(23)曾氏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沮丧地说:“桂公一意要打就打吧,[反正]我们六十军是没有办法了。”看见他无精打采的样子,我虽恼火,却还是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类的话劝他。

“反正”作为推卸标记,将自己与对方的责任划分开来。例(22)隐含意为“你干的事你自己负责,无论如何也不能怪我头上来”。例(23)实意为“要打你们打,我们是不打了。”可曾氏用“反正我们没办法了”,将主观不情愿推诿为客观条件不允许,其话语操控能力可见一斑。

三 结语

“反正”的口语灵活性决定了其位置与搭配的复杂性。作者通过讨论“反正项”与“相关项”的不同位置关系并结合“反正”在项内首尾处的不同作用进行总结,得出“反正”位置不同其辖域不同,会具有不同的语用标记功能。通过分析语料,作者发现“反正”具有例举标记、追补标记、肯定标记、语气标记、模糊标记、推卸标记等话语标记功能。随着其语义虚化,“反正”成为了广大群众的口头禅,其背后的语用功能值得深究。作者认为,“反正”的语义虚化、高频复现的语言现象可以从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方言学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Deborah Schiffrin. Discourse Marker[M]. 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7.

[2]Bruce Fraser . Pragmatic Marker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6, 6(2):167-90.

[3]宗守云, 高晓霞. “反正” 的语篇功能[J]. 张家口师专学报, 1999 (1):16-19.

[4]李宏. 副词“反正”的语义语用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4):118-127.

[5]于丹. “反正” 多角度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

[6]董正存.情态副词 “反正” 的用法及相关问题研究[J]. 语文研究, 2008, 107(2):12-16.

[7]窦亚晶. 北京话话语标记语“就是”、“反正”研究[D]. 北京语言大学, 2011.

[8]柏杨. “反正”的话语标记形成及其功能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9]王健慈, 王健昆.主语前后的副词位移[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10]Anita Fetzer. Contexts of social action: guest editors’introduction[J].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2002, (22): 391-402.

[11]张燕春. 易位与倒装和追补[J]. 汉语学习,2004 (6):29.

[12]陈明芳. 插入语的语义介入[J]. 外语学刊,2006(3):68-72.

[13]金智妍. 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 复旦大学,2011.

[1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K].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猜你喜欢
语气副词主语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副词和副词词组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