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的音符荡漾在地理课堂

2014-03-30 19:41:00李红芳
地理教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探究评价课堂

李红芳

(南京市第29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36)

让快乐的音符荡漾在地理课堂

李红芳

(南京市第29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36)

在新课改形式下,让地理课堂对学生充满吸引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形成高效的地理课堂。以教学实践为例,从教学氛围营造,到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等的巧妙设计,构建快乐的地理课堂。

快乐课堂;教学氛围;教学过程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有些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追求高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的灌输,使得课堂沉闷,缺乏生气,学生不太喜欢上课。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在新课改形式下,构建快乐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喜欢上课,才是高效课堂的保证。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一书中说:“关系最为重大的是要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件。”如何构建快乐课堂,让学生乐学,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尝试和感悟。

一、精心设计导入,发挥“磁铁”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1]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精彩导入像“磁铁”,能迅速吸住学生“铁石心肠”,将学生从课间闲散状态拉回课堂,激发学习欲望,从而顺利开始课堂教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人教版必修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笔者以真实故事导入:某记者在西北遇到当地某导游,导游说他原来牧羊,后来转行做导游,是因为当地缺水严重,草地退化,羊群常处于饥渴状态,牧羊难以糊口。他曾亲眼目睹惊人一幕:一只母羊刚刚生下小羊,其它羊就立刻围过去,抢喝了羊水,又抢吃了小羊。听到这,许多学生都露出错愕的表情,我话锋一转:提到羊,人们往往会想到温顺、善良等字眼,可在严酷的环境中,羊也会呈现狼性。那么导致这残酷的一幕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学生有些急切地、若有所思地进入新课学习。

除了引用故事导入外,还可引用网络热点、诗词、歌曲、谜语、美丽的图片、时事热点、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设计悬念,巧妙引出问题,从而“诱”学生深入。

但要注意的是,不管选用什么方法,都要把握住时间,一般控制在3分钟之内, 保证新授课有充足的时间,忌喧宾夺主。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打好快乐课堂“地基”

营造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是打造快乐课堂的“地基”,也是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情感目标。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没有心里压力,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学生创新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促使意想不到的可喜的动态生成。

如笔者在分析人教版必修2“鲁尔区衰弱的原因”时,同学A质疑老师:“我觉得二战的影响应该是主要原因,德国在二战中的失败,沉重地打击了鲁尔区,从而使其由盛转衰”。没想到,A同学刚说完,B同学立刻反驳:“我看不是,比如美国的传统工业区也衰弱了,而美国几乎没有受二战的不良影响,二战反而使美国经济发展加速。还有其他一些国家未受二战影响,传统工业区也衰弱了。”同学B智慧地通过比较法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产生了让人欣喜的动态生成!

如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1.构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构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爱学生,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健康的个性,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不要高高在上,事事让学生言听计从;更不要动辄批评、耻笑、责骂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善意和关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由衷地喜欢老师,为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打下基础。

2.让学生发言无压力是关键

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对错误的回答不要一棍子打死,告诉学生,错了没关系,说明你的思维角度独特,况且还能启示其它同学,所以错误也是美丽的。允许学生插嘴,鼓励学生质疑,并告诉学生,老师在努力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提高,教学相长,其乐无穷!这样,学生发言无压力,经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教师上课时的轻松愉快的态度是保障

课堂上多微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先板了面孔,学生都畏惧他,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2]教师不要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应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语气要亲切,也要有激情,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这样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专心于课堂学习。

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乐在其中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就会乐在其中,积极投入,不知疲倦。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就倡导“生活教育”理论,大力主张学校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核心理念之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来解释、解决,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对地理学习有种好奇感、需求感和探究心理 。

如:人教版“工业区位选择”,笔者选用“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区位因素分析的案例,学生显得兴趣盎然。

2.教学难点突破在设计时要有梯度

教学难点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有适当梯度,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逐层探究,享受成功的喜悦。

如:人教版必修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生总是混淆或理解不透。笔者设计以下探究步骤:①分析海陆风、高低纬度之间的风的冷暖和干湿性质。②分析高、低气压干湿性质。③分析全球各气压带、风带的冷暖和干湿性质。④将“气候类型模式图”与“气压带风带图”对应,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⑤列表总结归纳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通过这样层层递进地引导分析,学生逐步由已知探究出新知,充分享受到自主探究的快乐。

3.利用美丽的景观图片,展示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

各种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在课堂中适当展示,既有利于课堂教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铺就快乐课堂“捷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刺激容易形成疲劳 ,如果课堂上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结合实际,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是铺就快乐课堂极其重要的捷径。

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扬长避短、相互配合,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笔者曾在内蒙古乌海市上了一节湘教版的“洋流”公开课,对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教学,先引导四个小组根据探究提纲分别从洋流对气候、生物、航行、环境等方面影响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各组代表上台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展示时,同组同学可补充,其他组同学可质疑,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洋流对海洋生物影响”时,小组通过读图,能说出形成纽芬兰渔场条件是寒、暖流交汇,但不能具体解释原因,全班共同讨论仍然未果。笔者就从学生的错误答案说起,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具体过程如下:

生:因为鱼到寒、暖流交汇处产卵。师调侃:各种鱼聚到一起产卵,真够热闹的。假设鱼去产卵,鱼是

主动去还是被迫去的?生:被迫。生恍然:不是去产卵,而是顺流被迫漂去的。师:这么多鱼要想生存必须首先具备什么条件?生:丰富的饵料。生:所以寒、暖流交汇处有丰富的饵料。师追问:为什么?学生答不出。师:寒、暖流交汇,会引起海水搅动,从而引发什么现象?(学生茫然)。大家下河游玩过吗?(学生摇头)。(乌海气候干旱,河流少,许多学生都没有下河游玩的经历)。师端起半杯茶水,晃动水杯:发生了什么现象?生:茶叶上浮。师:海水搅动,海底营养盐类会怎样?有什么影响?生:营养盐类上浮,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通过类比,学生终于领悟。

本段内容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启发式引导为主,配合全班共同讨论、讲授法、比较法、读图法、实验法等教学形式,开展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情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新知识逐渐生成。

五、适当插科打诨,帮助学生走出“疲劳波谷”

13~19岁的中学生,其大脑的兴奋中心呈曲线变化,波浪式推进,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巴甫洛夫认为在50分钟以内,大脑兴奋中心总会出现一个疲劳波谷。[3]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利用兴奋中心教学重难点知识,而且要善于在疲劳波谷期融入快乐元素,让学生兴奋起来,度过疲劳波谷。可适当插科打诨,如插播一个笑话或时事热点,或在学生身上开点善意的玩笑等。

如某男生,语言特啰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长篇大论”,绕十万八千里才能阐述清楚。他首次发完言后,我送他一个雅号:“新闻发言人”,并调侃,哪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气死那些外国记者!全班大笑。

需要注意的是,插科打诨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生理和运动的节奏,使教学节奏与之相适应,而不仅仅是博学生一笑,活跃一下气氛。

六、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造就学生乐学的“发动机”

皮格马利翁效应及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语对学生学习的进步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教师评价时要呵护每一颗渴望进步的心,给他们成长道路上点缀希望之星。[4]往往教师的一句赞扬的话语,甚至一个欣喜的眼神,就能让学生信心倍增,还可能激发学生爱上地理,甚至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积极评价,可以使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快乐学习增添无穷动力,是学生乐学的“发动机”。

从评价内容来看,新课程强调,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要求既要注重评价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理解及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5]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抓住每一个可以肯定学生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希望,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评价主体的角度来看,评价发展具有多元评价的趋势。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还有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评价主体不同,评价标准不太相同,学生就能从更多方面得到激励。

不过要注意的是,评价要把握一定尺度,要适时、适度、适量,否则达不到激励的作用。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的成长,学习知识本身应该是种快乐。[6]让快乐的音符荡漾在地理课堂,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学得快乐,从而形成高效课堂,也最终让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体现出教育的真谛。 老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其乐融融,师生共同享受快乐课堂。

[1] 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全一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罗明,沙尧,王伦元等.《陶行知文集》上[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011年第四次印刷).

[3]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DB/OL].中小学学科教学网站群.http://xkwq.e21.cn/content.php?id=60912, 2008-06-20.

[4] 张岩.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及其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1,(6):259-260.

[5] 陆静.问题与问题解决-地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6] 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

(责任编校:普布卓玛)

猜你喜欢
探究评价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