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迪如张 晨赵 媛
(1.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2. 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女子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对美国高中教材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凌迪如1张 晨1赵 媛2
(1.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2. 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女子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地理实验教学一直是我国地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学者们对美国高中教材的地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以此为我国的地理实验教学提供借鉴。文章在阐述美国高中地理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美国高中教材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对我国地理实验教学的启示及研究展望。
高中教材;地理实验教学;美国;启示;展望
地理实验教学是地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强化学生地理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与载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去观察、观测、考察、探究等。地理实验教学是对常规地理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并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对地理科学知识、技能、方法、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也正日渐成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Earth Science Geology,the Environment and the Universe》),是美国主流理科教材,其中实验部分是该教材的亮点和特色,探讨和分析该教材的实验特点,以期对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有所借鉴和启示。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一部优秀的教材能较好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文化积淀。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是由美国Frances Scelsi Hess,Gerhard Kunze等多名教授编写、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广泛使用的一部地理教材。2008年8月,本套教材由浙江教育出版社译成中文出版。这套教材共分为上、中、下三册,包括了“地球科学”、“地球的构成”、“地表的演化”、“大气圈与海洋圈”、“动态的地球”、“地质年代”、“资源与环境”、“地球之外”等8个单元31章的内容。这些内容无疑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地理知识,也是自然地理的经典内容。我国学者对这套教材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曹军[1]以《科学发现者》基础,归纳出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注重实验、引导探究,目标明确、强化技能,汲取科技、关注生活的特点;并且总结出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在地理观、教学观和文化观方面与中国高中地理教材的差异:在地理观方面,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更加注重地理技能的形成和运用,而中国高中地理教材多是地理结论性知识,结构较为严谨;在教学观方面,美国高中地理教材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主动建构,形成自我认知,而在中国高中课堂上,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和结论式教学仍然普遍存在;在文化观方面,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我的理解和对新知识的建构,注重个性化的全面发展,而中国的教育注重以教师为中心的结论性知识灌输,注重集体的相对平均发展。邱连根[2]从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分析了《科学发现者》这套教材的特点,同时提出其知识的呈现方式是过程式和探究式的,拥有知识传输与能力培养有机的融合,教材成了开放的学习平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叶松林[3]分析了美国地理教材体系、编制原则、内容设置、活动规划、课程形式等,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中美教材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中国教材倾向于“面面俱到”,美国教材偏重于“点到为止”以及中国教材多让学生“记”,美国教材鼓励学生“学”等两大区别。杨晓焕[4]分析了美国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教育背景,归纳了美国
教材是以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注重理念、直观性、因地制宜、适宜性等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编制而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实用、个性发展、注重能力的教学理念,与灵活多变的学分制度和注重能力的综合考评制度密切相关等美国教材编制特点。另外,吕润美[5]以美国教材《地球变化的表面》为例,分析了美国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设置、图片特点、实验设置的特点,并且归纳出其非常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从生活入手建构自己新的认知;注意培养学生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意识,而且教材在目录和每章小结部分很有自己的特色。
以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Earth Science Geology,the Environment and the Universe》)为例,教材中共有124个实验,实验类型多样,分为探索实验、迷你实验、技能实验、地学实验。每种类型的实验,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要求,对于地理知识结构的掌握和地理技能及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学者对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实验教学特色和设置进行了研究,并就不同类型的实验展开了详细地分析。
郑红燕等[6]在2011年在对《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的四种类型实验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其实验数量较多、比重大以及实验类型丰富多样的特点;并且总结了其实验设计体现探究性的原因在于,实验内容主题选择呈现多端创新思维以及实验过程渗透探究方法和思路的指导。杨晓焕[4]归纳了《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教材在实验设计上具有实验内容类型丰富多样、强调探究性、选题贴近实际生活、实验步骤细腻且易于实施等特色。李文田[7]用举例的方式分析了教材中实验设计与编制的四个特点:地理实验内容与类型丰富多样;地理实验设计与编制讲究逻辑,突出层次性;地理实验设计与编制注重发展,强调探究性;地理实验设计与编制联系实际,倡导生活性。张洙[8]在基于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分析高中生地理科学素养,总结了美国地理教科书注重实验类型的多样性、强调学生的探索体验、凸显地理科学方法的渗透、注重学生的多感官参与等实验设计特点。王春芬[9]以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索实验”栏目为基础,归纳出探索实验体现了美国“国家地理标准”中生活化地理学的基本理念,还总结出探索实验栏目实验内容生活化、实验设计操作性强和实验安排具有先行组织者作用等三大特色。蒋志娟等[10]分析了教材中“地学实验”的特色,提炼出较之于该书其他三类实验,每个“地学实验”都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结构极为完整的大型实验,它设置在章节之后,是对本章所学内容的总结升华;同时总结出“地学实验”设计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严谨与开发结合的特色。裘建闽[11]归纳了教材中“迷你实验”的四个特点:实验类型丰富多样、实验过程容易操作、实验设置贴近生活和实验设计注重探究。李飞等[12]将中美高中地理教材中实验设置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出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实验设置的数量远大于我国教材;我国的地理实验类型多为演示实验,缺少实践活动,而美国地理教材中拥有四种不同类型实验,且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现代技术应用广泛,能力培养具有多样性;设计理念方面我国地理实验缺乏实践性与人文情怀,而美国地理实验更注重知识的应用,着重于解决问题,体现人文关怀。
多年来,由于中学地理属于基础教育中的“文科”类,因此地理实验教学难以开展。回顾新课改前我国各个时期的地理教学大纲,很难找到地理实验的具体要求,绝大多数学校也没有地理实验的场所和设备。但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13]。可以看出,新课程对地理实验教学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都已经有了明确要求,强调通过地理实验与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增强地理技能,中学地理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地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地理实验教学。美国的地理实验教学对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实例。
王春芬[9]以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索实验”栏目为基础,提出了栏目设计的几点启示:在每章前设置“探索”栏目;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侧重突出实验可操作性;重视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蒋智娟[10]提出了教材中“地学实验”对我国地理实验教学的启示:设置综合性的实验板块;建立地理实验室;实验内容设计要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杨晓焕[4]着重分析了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对我国三个方面的启示:改进教育理念、落实教学目标以及改进教材体系。李文田[7]分析了美国地理教材实验设计与编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增设地理实验专栏,优化地理教材栏目;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地理实验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活化地理实验内容。李飞等[12]将中美高中地理教材中实验设置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编写实验小册子、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验内容生活化和提高教师能力等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多位学者对美国主流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实验教学的研究细致且深入,但在以下几个方向还可以进一步研究:1)辩证看待与分析美国教材中地理实验教学;2)对美国教材中地理实验的实际操作和开展进行更为深入的可操作性研究;3)综合考虑美国与我国的国情、课程设置等因素,对中美地理实验教学展开对比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地理实验教学在国内地理教学中作用必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美国主流高中教材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我国未来高中地理实验设计的趋势是:1)数量适度化;2)类型丰富化;3)题材生活化;4)方法科学化;5)编制层次化;6)体系完整化;7)步骤易操作化。地理实验教学必然是以生为本,让学生自己操作为主,因此地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是:1)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团队意识;2)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应用技能;3)注重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4)注重学生的人身安全,体现人文关怀。
[1] 曹军.美国高中地理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的特点及启示[J].地理教学,2010,(08):48-49+43.
[2]邱连根.美国高中教材《科学发现者》给我们的启示[J].地理教学,2010,(06):37-38.
[3] 叶松林,仇奔波.美国中小学地理教材特色简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08):6-8.
[4] 杨晓焕.美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特色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1.
[5] 吕润美.美国中学地理教材特点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6,(10):93-96.
[6] 郑红燕,李晴,胡卓亚.美国高中教材《地理:地质学、环境,宇宙》实验部分特点简析[J].地理教学,2011, (11):45-46+55.
[7] 李文田,苏华.美国地理教材实验设计编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教学,2010,(08):40-43.
[8] 张洙. 基于实验教学的高中生地理科学素养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9] 王春芬.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索实验”栏目的特点及启示[J].地理教育,2010,(12):49-50.
[10] 蒋智娟,方赛军.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地学实验”的特点及启示[J].学周刊,2013,(01):12.
[11] 裘建闽.美国《地理:地质学、环境,宇宙》教材中“迷你实验”的特点简析[J].中学课程资源,2013,(07):51-52+19.
[12] 李飞,历文龙.中美高中地理教材中实验设置对比建议[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01):13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校:覃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