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表现和发展趋势

2014-03-30 19:27
关键词:突发事件大学生学生

王 宏

(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高校作为特殊的公共区域,集教学、科研、理论研究等功能于一身,是进行高等教育及文化熏陶的场所[1]。相对于隶属国家相关部委所属的院校和重点大学,地方高校受到开办历史和所在地域的局限,在知名度和美誉度上无法与之相比,在师资队伍、人才引进、招生就业、教学水平、办学层次、员工待遇、科研合作、贷款引资等诸多方面处于劣势。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更多难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各类突发事件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相比较其他区域发生的突发事件而言,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因其发生环境的特定性、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事件主客体的指向性等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和趋势。

一、招生与就业类突发事件较为突出

地方高校立足地方,主要面向所属地区进行招生,生源相对比较集中[1]。有的地方高校招考制度不开明,招生宣传时依靠夸大其词来吸引生源。学生招考进入学校以后,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办学设施方面却滞后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招生规模不匹配。办学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容易导致一些在校大学生产生对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不满情绪。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引发学生和父母的强烈不满,严重的会通过法律诉讼将高校告上法庭来寻求解决办法。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是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求职危机的共识[2]。地方高校由于受到教育层次、资源条件、生源质量、培养机制的限制,在就业形势上难以与国家相关委所属院校和重点大学相比,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自身综合能力素质欠佳,因此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当前招聘大学生的用人单位录取条件日趋苛刻,只认同名牌大学和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不高,有的用人单位甚至直接歧视并通过招聘条件排除掉地方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同时加上某些不公平竞争、就业歧视、地方歧视等因素,地方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就业方向感到迷茫和困惑,就业压力巨大,出现了厌学情绪、心理障碍、价值失衡等问题隐患。

二、各种校园安全事故令人防不胜防

安全事故类突发事件发生几率非常高,其成因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多样,是目前高校中最常见和多发的突发事件类型[3]。安全事故成为目前高校主要的不稳定因素,比较典型的表现形式有过激宣泄、校园暴力、意外伤亡、打架斗殴和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其中的食物中毒因为波及范围广、参与的相关职能部门多,最容易引发政府部门、社会民众、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呈现多样化,这里有操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学生食堂承包者的违规操作、原料采购把关不严、校方后勤保障监管不力、人为恶意投毒等。地方高校大学生群体高度集中,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在的消费能力,围绕地方高校的周边无一例外地都会衍生出一定的“大学商业街”或者“大学商圈”。校园周边的环境日趋社会化,复杂的周边环境也成为高校突发事件的滋生地[4],以在校大学生为案发主体的治安案件不断发生。校园周边店铺和娱乐场所林立,饮食业、旅店业和娱乐性经营场所应有尽有。这些地方人员混杂,大学生容易和社会闲杂人员之间发生冲突而出现治安事件。大学生到这样的经营性场所进行消费,容易发生疾病传染和食品中毒等卫生突发事件,从而引发大学生与经营业主之间的商业纠纷甚至是意外伤害。地方高校一般都对外进行开放,使得周边的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机混入校园内进行偷盗、抢劫、诈骗、勒索、斗殴、性骚扰等违法行为。高校基本上都禁止学生使用电饭煲、电磁炉、热得快等电器设备,部分学生为了贪图一时方便违规使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便是血的教训。与此同时,由高校建筑物问题导致的倒塌、实验室危险物品、用火用电安全、校园交通意外、公共卫生安全等事故的数量也有上升的趋势[5]。

三、心理问题与自杀类突发事件屡见不鲜

现阶段进入地方高校学习的学生大都是90后,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受家长的宠爱和娇惯,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追求享乐的倾向日趋严重,心理依赖性或者叛逆性比较强,对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自理能力。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危机防范意识,缺乏社会经验,对外部的依赖性与自我的独立性在矛盾中同时存在,心理素质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在面对思想困惑和心理失衡的时侯,如果一时冲动就会产生反应过激的不理智行为。当前,大学生都普遍面临着环境的变化、生存的焦虑、竞争的压力、发展的迷茫,承受着来自经济、情感、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以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给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纠结,有的大学生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孤独、抑郁、悲观、自卑、焦虑、厌世等不良情绪不断积压且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最终不堪重负造成心理的失衡。仅2011年被报道出来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就达40多起,这其中因为心理问题而选择自杀所占的比例最高。根据何勇振解析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结论分析,虽然自杀事件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但心理因素位居首位[5]。首先是因情感问题而引发的自杀事件,其次是因为就业压力巨大而引起的自杀事件,再者就是因厌学或学业成绩不理想而导致的自杀事件。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存在日趋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调节和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化解,必然会使得自杀、自残、报复、杀人等心理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四、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

近年来,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推行,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跨入到大众教育阶段。地方高校也降低了入学门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下降的同时,在校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随着人数上升和招生方向指向性的影响,来自同一地方的学生比较容易形成类似“老乡会”的利益团体,为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居住空间集中,大家朝夕相处,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和活跃性。他们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反应与接受能力极快。他们走在知识、时代的前列,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有精力,具有强烈的是非观和正义感,面对不公时易做出强烈的反应。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即将成熟的过渡期,还没有形成和确立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活跃但年轻易冲动,自我意识强烈但是发展不成熟。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大学生群体情绪波动大,情感极易产生共鸣而被煽动,往往在行为方式、处理方法、心理反应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传导性和盲从性[3]。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大学生群体情绪波动大,行为偏激而且不计后果。近年来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联动能力强,参与学生人数较多,影响面较大,自发地或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聚集在一起,主要表现为非法集会、聚众闹事、毁坏公物、游行示威、静坐请愿、罢课罢餐、网络讨论等。正所谓“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这些群体性的骚乱活动大都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一些大学生对群体性行为合理性、合法性的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存在着“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

五、学生违法违纪事件不断增多

前几年,部分民办大专院校管理松懈,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违法违纪大学生多来自地方民办大专院校。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以后,来自重点院校和地方高校的犯罪大学生也逐步增多[2]。公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频繁出现令人触目惊心。在校大学生中犯罪事件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外部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有学校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有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放任,有多元文化和不良媒体的诱发,有大学生自身法制观念和心理问题的影响等。同以往的大学生违法违纪相比较,目前的特点朝着多元化、暴力化、群体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犯罪主体范围逐渐扩大,既有来自偏远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也有城市的官二代、富二代等富家子弟;既有本科、专科学生,也不乏有硕士生、博士生;既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有成绩优秀的学习尖子。犯罪类型以财产型犯罪和伤害型犯罪为主,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和隐蔽化,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高智能高端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常见的类型有:入侵计算机网络、盗取他人账号和密码牟利、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制作和传播非法音像物品、利用计算机网络诈取钱财、利用生化知识研制毒品等。

六、信息化、网络化事件比例上升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4]。随着手机通讯、互联网信息等新兴媒体蓬勃发展,信息网络成为高校重要的信息传播、舆论导向的新载体。从手机电话的语音联络到文字信息的群发,到聊天室、QQ(群)、博客、微博、微信、空间、论坛、贴吧的出现,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快速通道,为舆论导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互交平台。它在提供海量的信息以及便捷交流方式的同时,也为散播危险信息、窥视他人隐私、盗取他人商业信息、进行非法交易等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学生群体绝大部分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使用计算机在网络上冲浪的技巧,高校己成为网络运用最为密集的场所[5]。网络上充斥着淫秽色情、暴力文化、封建迷信、反动宣传等不良内容,网络的虚拟性在另一方面为一部分人颠倒是非、为非作歹提供了机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每个人都能够吸引他人眼球成为主角,也给别有用心者进行误导和蛊惑提供了可乘之机。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舆论扰乱视听、制造谣言,使不明是非的大学生沦为他们手中的工具,利用大学生的单纯与冲动煽动闹事。现代通讯方式的多样性、网络和媒体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使得突发事件传播与演变的速度非常快。一些网民和网络推手往往肆意炒作,热点事件通过网络极易向外扩散蔓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当今的大学生们都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很容易被虚假错误的信息所影响,让网络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加速剂[5]。

[1]郑凤娇.我国地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南北桥,2012(11).

[2]蔡娟.地方院校突发事件的应对与管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

[3]武勤.论防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刊,2004(8).

[4]简敏.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缺失与机制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5]侯卫平.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3(8).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大学生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