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4-03-30 19:27:26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刘 颖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一、文化自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文化自觉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三个方面。近年来,部分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出现了贬低与放弃中华文化,顶礼膜拜外来文化的危险倾向。他们不相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排斥甚至诋毁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抱着完成学业任务或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了解、不践行,体现出文化自觉教育的缺失与内化的不足。

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只有清楚地把握民族文化的底蕴与数量,才能谋求民族复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作为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外在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入手,逐渐内化为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自我诉求,共同滋润文化生命力,激发文化创造力。因而,高校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站立于文化发展的高峰,勇当先进文化的急先锋,自觉用先进文化领导思潮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建设高尚精神文化家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校建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对文化自觉的认知和运用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调查中,大学生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态度中认为比较感兴趣和不太感兴趣的比例人数成为主流,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仍待提高。对高校大学生参加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选择提高自身素质的人数占首位,其它原因依次是考研需要、老师讲课生动、思想政治课理论的感召力等,表明推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因仍为自身内动力。大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喜爱程度略高于公共政治课程,体现出高校丰富的专业课程建设及有效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如何将课本知识、授课目的很好地与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起来,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注重实效,关注需求,如何更好地利用高校丰富的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而不流于形式,改变大学生现有“不用管,不管用”的思想心态,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意识贯穿其中,摆脱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的活动,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突出课题。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教师而言,他们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他们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广大学生的能动性才能调动得越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开展教育的主观态度、内在驱动力、文化自觉性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相关调查表明,多数思政教育者工作目标明确,乐于提升教育实效,但文化自觉底气不足。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有较清晰的教育目标,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仍是其教育的主要目的。部分教师即使出现了动力不足的现象,仍能较好地以职业精神进行调整,但部分高校存在着重视专业建设,忽视公共课程的错误倾向,甚至出现了压缩公共课程学时,视公共课程为“鸡肋”的现象,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尴尬境遇。实际工作中,尽管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在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辅导员配套机制上仍有很多地方没有落到实处。思想政治一线教师和辅导员对接的不顺畅,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开展衔接不足,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育人健心功能,优良的品德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拼搏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信履职精神是每一位学子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成为专任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全员的共同任务。要让德育的教学实效体现在践行上,从校园文化建设抓起,从爱校、爱国的点滴小事做起,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与文明精神的育人功能,为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而努力。

三、基于文化自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建议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开展文化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其对人的影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向人们传递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必须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内容的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确立高校知识分子在多元文化面前的坚定选择,打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思潮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论性和政治性更强,它传递给学生的不是层次分明的知识点,而是观念意识上的影响。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辨是非、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作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相应行为规范。

(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载体是实现文化自觉大众化的现实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树立与运用文化自觉,使其成为广大学生、群众主观愿意接受,并付诸行动的意识,必须充分开发各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载体。在教育管理资源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形式,如辩论、赏析等形式研究探讨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使大学生走出学习政治理论课程就是为了获得学分的误区,明确在社会思潮激荡、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是起主导作用的先进文化,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价值需求。在制度资源方面,高校应在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规章规范。使广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形成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联动问责机制。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地位上获得平等待遇,在职业发展上享有进步空间,在薪资报酬上明晰奖惩措施。高校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科研、管理一系列制度资源建设,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把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需求与教育者面临的困境,开辟思想政治工作者发展的绿色通道。增强领导关注,健全文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狠抓课程建设,营造优良的思想政治发展机制,培育优秀的教师。广纳贤才,让更多的优质资源流向并且真正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奠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文化制度基础。在活动及传媒载体方面,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文化活动中既能获得愉悦又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以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管理文化、校园网络文化等彰显德育的文化品位。

(三)树立并积极运用文化自觉意识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

基于“文化自觉”的高校思想政治实效研究中,“基于”应包含有树立、运用的双层含义:即从未有、潜在转化为既有、外显;从树立文化自觉到运用文化自觉指导自身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教育资源、制度资源、环境资源层面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认识文化发展地位,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承担文化发展责任。树立文化自觉意识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运用文化自觉指导实际行动。

培养文化自觉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不囿于具体技能、专业知识的根本指向,也是在高校校园中摒弃马克思主义缺失论、文化精神荒芜论的重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文化自觉的重要使命。高校大学生应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树立文化自觉与他觉意识,自觉学习和传播思想理论知识,努力使自己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养分,立于世界发展史的高度反思国内与国外、历史与当代,立志成为兼具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要把文化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发展具有自知之明的前提下,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把文化自觉意识运用到深挖教材、改革教学、打牢理论功底、强化管理经验和提升教学艺术上来。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依据普遍性的文化规范和基本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为;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积极吸收国内外有益的文化成果,以强烈的文化责任和文化自信创新文化发展。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张雷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