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焱,卢 乔
(1.郑州大学 文学院,郑州450001;2.郑州大学 国际学院,郑州450052)
网民的阅读心理与网络信息编辑
卢 焱1,卢 乔2
(1.郑州大学 文学院,郑州450001;2.郑州大学 国际学院,郑州450052)
网络传播是目前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形态之一。不同的传播形态造就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受众拥有不同的阅读心理。网络编辑应该根据网民求快、求真、求新以及求易的阅读心理,在网络信息的标题拟制、导语设计、主体删接与相关信息的链接上有所作为,以创新网络信息编辑的方式和技巧,最终提高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目的。
网民阅读心理;网络编辑技巧;传播效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毫无疑问,网络媒体便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态。作为信息的消费者,网民的阅读心理制约和影响着网络媒体,在软阅读环境下,如何使自己的作品为网民所认可,是网络信息编辑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对新变动信息的认知渴望是人类阅读动机的心理反应。为了自身安全、生存以及发展的需要,人类应该及时感知外在世界的变化,以便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所以,求知是任何一个时代受众的共同心理。世界万物人生百态,无一不处于永恒、反复的变动之中,通过了解和掌握变动信息以提高自己感知世界及把握世界的能力,以壮大自身的需要,于是媒介延伸了我们的感官和肢体。媒介提供的信息使我们耳聪目明,得以发现外在环境的变化,对此作出判断以能动地改善环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历次中国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结果均以表明,获取信息是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生活的边界日益扩大,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又使世界联系日渐紧密,偏远地方发生的事情也会间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相比,网民的求知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一)求快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力量,网络媒介报道信息的时限通常以秒为单位,网民对信息时效的追求达到了空前高度。网民追求信息的时效是为了获得主动权和优越感,及时了解外界的变动,才能迅速地认识、适应、利用变动作出判断,从而优先做出行动决策反应,使自己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现代生活越发展,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就越高,而现代科技的进步为这种要求提供了技术与方法上的保障。通常情况下,先睹为快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状态,因为在传统媒介时代,知道某种信息本身就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可以获取作为信息源和舆论领袖的快感;手机报的业务火爆再次证明了这个真理,因为网民们已经不满足于寻找信息,更加希望自己随时随地都能获取信息。
(二)求真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丰富的消费社会,为了获取更大的物质利益网民们忙于赚钱,大都无暇顾及和思考自己所生活的现实环境,所以常常需要依赖媒介所提供的拟态世界来认识现实世界,并以此为基础作出自己的应对策略。一旦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现实不同,网民就会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求真也是任何一个时代受众心理的共同反映。在传统媒介的语境下,由于新闻线索、新闻事实提供者和新闻从业者尤其是新闻把关人的利益原因,新闻报道有时存在着虚假现象;而在网络时代,虚假信息虽然不会也不可能根除但其生存空间日益变小,其原因在于,网民更易卸下生活的铠甲呈现真实的自己。
(三)求新
一定程度上而言,信息越新,越能满足网民的心理需求。大致来讲,新包括新鲜和新奇。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网络媒体及时报道或同步报道,这种信息具有新鲜性,并且时间间隔越小吸引力就越大;当然,新闻事实越新奇,越是超乎寻常,人们的关注度就越高,对网民的吸引力相应地就越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现阶段的网民仍以35岁以下的年轻人、男性和大专以上学历者为主,他们思维活跃,厌倦静止的生活和假大空的信息,更希望接受新鲜、新奇的事物,因此有学着指出,网络时代的新闻价值观正从传统的重要性、显著性变为新异性和反常性[1]。
(四)求易
传统媒介时代传播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传授知识,于是,报道信息时加入必要的知识性材料。一方面通过这些材料让受众更好地理解、领会信息;另一方面使受众在获取信息时获得有益的知识。所以,求知是传统媒介时代受众接受信息、接触媒体的原因之一。网络时代,网民的求知欲望明显降低,渴望得到信息却不愿意接受教育,这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网民对信息的了解追求多、全却不求甚解的心理特征。现代社会网民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的压力也日益增大,浮躁的心灵已经无法适应深层次的阅读。同时,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网民只能形成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匆匆地进行着“碎片化”的阅读,急于知道一切却只能了解到时间的一鳞半爪。网民的阅读呈现出表面化的倾向,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却不愿意耗费时间、金钱和精力。
作为网络信息的终极消费者,网民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决定着网络信息的编辑策略和技巧。针对网民的求知心理,网络编辑应该充分、全面地提供信息,满足网民的知情权;针对网民的求快心理,网络编辑应充分发挥网络的技术优势,尽早报道新闻信息;针对网民的求真心理,网络编辑应充分挖掘原创,链接更多的相关信息,满足网民追求真相、追求真理的愿望;针对网民的求新心理,网络编辑应在选题、制作方面不断出新,从内容到形式上给网民耳目一新的感受;针对网民的求易心理,网络编辑应该采用报道方式的深入浅出、行文上的轻松活泼以及编辑手法上的化整为零,来适应网民快速阅读、轻松求知的需要。针对网民的阅读心理和具体的网络信息编辑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编辑技巧。
(一)拟定一条简洁但生动的标题
与报纸信息的标题略有不同,网络信息的标题与信息的内容是分开的;为了节省空间,网络信息标题多采用一行题;为了使页面整体美观,每个标题的字号、颜色也大体相同。这些特殊的限制要求网络信息标题必须简洁明快。简洁明快的一行标题,应该紧扣关键又极具个性的一两个新闻要素,断裂其中的因果关系,把最具“卖点”的信息事实准确、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样才能“立片言以居要”,既让网民初步了解新闻事件,又能吸引网民继续点击以了解标题背后所蕴涵的其他要素和事实内涵,勾起网民的阅读欲望。报道“习近平包子铺用餐”的网络信息标题各具匠心,有“习近平包子铺用餐,消费21元”,“习近平在包子铺点餐菜单曝光,消费21元”,“习近平买包子:我点的你们上,没点的都不用上”,“习近平排队买包子消费21元”,“习近平排队买包子问收银员:请问什么馅的好吃”等多种,这些标题都列举了“习近平”、“包子铺”、“买包子”等最容易引起受众注意的新闻要素,把总书记简朴的生活作风、平易近人的态度呈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没有全面地透露信息内容,网民不得不再次点击以仔细地阅读报道。
目前上网一族年龄不大、学历较高,他们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拥有较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习惯快速浏览自己感兴趣和有用的信息,因此在编辑实践中可以用压缩词汇的形式拟制标题,只求简单地表意而不作严格的语法方面的要求,更无必要担心因压缩而引起歧义。事实上,网络信息标题经常使用省略句、量词、介词、连词甚至谓语中心词在不影响语义表达的情况下经常给予省略。例如,成考每科18分上大学引争议、明年高校艺术类招生六变化等。
(二)设计一条简洁但要素相对齐全的导语
国外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网民的阅读模式在形状上类似英文字母“F”或“Z”。对于较长需要滚动的文本,首先,网民是从左向右阅读文本的最上面部分,形成“F”的上面一横;其次,目光下移,再从左向右阅读文本比较靠上的部分,形成“F”的第二横;最后,快速扫描文本的左边和中间部分,形成“F”大的一竖;其余的文字往往被忽略。对于不需滚动的文本而言,首先,网民会从左到右阅读文本的最上面部分,形成“Z”的上面的一横;其次,会直接将目光移至文尾,从左到右阅读结尾的部分,形成“Z”的下面一横;最后,中间的文字会快速地扫描,甚至会被忽略。
无论是“F”型还是“Z”型的阅读模式,大多数被阅读的都是网络信息的导语部分。“导语,是指以凝练的形式、简明的语言、表述新闻的核心,精华,揭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新闻开头部分”[2]。第一代的导语,五个W俱全是“金科玉律”,二战后出现了根据报道需要只侧重交代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素的导语,这样导语就成了用简明的语言呈现最新鲜、最具本质特征、最有意义的信息内容的简明新闻模式。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网络信息导语还有吸引网民阅读下文,引起阅读欲望的作用,所以即使社会发展到了21世纪,传统的“倒金字塔”式的新闻结构仍然是最有效的一种传播形式。
优秀的导语,一定要“表述新闻的核心、精华”。网民浏览网页,主要是想了解什么时候、谁做了什么。倘若不把这些要素开门见山地呈现出来,就难以吸引网民读完这条信息,所以,毛泽东曾提醒我们:“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3]“表述新闻的核心、精华”需要依照信息要素在体现新闻价值中的作用来确定。导语一般要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及发生了什么。而发生了什么通常又是最主要的且在导语中的独立性又强于其他新闻要素,所以清楚地交代发生了什么,再加上简要的时间、地点,信息价值就能够很好地呈现。“习近平包子铺就餐”的报道导语,搜狐网2013年12月29日的报道使用了包子铺店长的回忆、列举了习近平的身份、还特意强调了就餐之事没有事前安排;新浪网29日的报道不仅列举了“买包子自己掏钱”,还说到了网友的反应、当时的天气情况、总书记看望一线职工、慰问困难群众,甚至还提到总书记向全国人民祝贺新年。如果从传播效果尤其是从网络信息的传播效果这一维度来考虑,除了“习近平”、“排队”、“买包子”的内容,其他要素都可以略去。事实上,从搜狐网29日报道的导语中,我们完全可以剥离出一条全面、简洁的导语:“昨天中午12时20分左右,调研归来的总书记走进庆丰包子铺,自己排队买包子,并随和地与在场的市民合影。”
(三)删去一个有足够材料和细节的完整主体
网民普遍存在着求快、求易的阅读心理。国外一项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网民通常只阅读网络文本的五分之一内容,而且网络文本的单词数量越多,网民阅读全部文本内容的比例就越小。这个结果印证了施拉姆提出的媒体选择公式:媒体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从此公式可以得出网络信息的编辑原则:让网民尽可能付出较低的代价得到尽可能好的、有用的信息产品。就网络信息而言,尽可能低的代价是指时间的消耗、注意力的节约,即提高信息的易读性;尽可能好的、有用的信息产品是指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实用价值,即提高信息的必读性。
提高信息易读性最基本的编辑手法是删去冗余,使稿件重点突出、结构紧凑,表述简练。删繁就简,是对信息内容的提炼、加工、强调和突出。稿件的删接应从两个层次着手:一是进行“新闻性删接”。所谓“新闻性删接”就是根据报道的要求删除稿件中的不必要的句子、段落甚至章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4], 所以,删削新闻信息稿件应以新闻事实为中心来进行。首先,删除“非新闻议论” 即众所周知的空话、套话等废话;其次,删除“无用的非新闻事实”即与新闻事实、新闻主题关系不大的其他事实材料;第三,删除“有用的非新闻事实”如新闻背景、与新闻主题关系不大的人物活动等;第四,删除“一般的新闻议论”即无用的新闻议论;第五,删除不必要的新闻事实如事实发生的一般过程等……直到删削得适合传播为止。二是对稿件进行“非新闻删削”。所谓“非新闻删削”是指对稿件进行的文字处理。首先,要删去语义重复且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的词汇,其次,应尽可能地删去华丽的辞藻。通过删削,保留信息中精粹的部分,网络信息精美的结构形体就随之诞生了。
当然,删削后的稿件还必须是一个有足够材料和细节的完整稿件。有足够材料是因为材料是表现、深化信息主体的手段和方法。而材料是由具体细节构成。细节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的特征,既可增加信息的可读性,又可证明事件的真伪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我们仍以“习近平包子铺就餐”为例。搜狐网29日的报道中,“一进门就被认出来了,‘这不是总书记嘛’”一部分略显多余;“聊小吃口味,总书记和身边人唠家常”似乎冲淡了“排队点餐”的主题。新浪网29日的报道中,“行程:京桥热电公司”、“行程:四季青敬老院”两部分可以单独成篇,而与“包子铺排队点餐”放在一起不仅冗长而且冲淡了主题;“花絮:总书记套餐成热点菜谱”完全没有必要,如果编辑认为有必要的话,可以放在超链接中。相比较而言,如果剔除“考察冬季供热”、“叮嘱把照片送到每个老人手上”的部分,解放牛网29日的报道是编辑最成功的:它使用“坚持排队”、“自己端盘”和“吃得非常干净”三个细节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结构,报道中还提到21元餐费、关心食品安全和亲近地与孩子对话等,信息内容前后连贯,事件进程圆合完整,意义蕴含其中且没有突兀之感,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水乳交融,既具有易读性又具有必读性。网络信息使用细节,可使短小的报道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巨大的张力,能巧妙地点化出人物、事件和环境特征,增强信息的艺术感染力。
(四)多角度整合,增强信息的综合表现力
网络自诞生之日起就陷入了流言和谣言的漩涡。为此,有人总结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发布渠道多元,信息来源难辨真伪;二是新媒体缺少把关人,盲目求新求快,导致大量未经证实的信息公开传播;三是部分新媒体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故意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澜”[5]。这三个原因都与网络编辑有关。
网民的阅读需求已经不仅是便捷地得到真实的信息,而是价值判断和深度解读,因此网络编辑的工作重点应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转向对信息、知识等多层面的嫁接与整合。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和解析者,网络编辑基于专业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对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加以延伸和拓展,通过栏目策划、网络专题、背景材料链接等编辑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优化配置,使重大信息既有事实,又有分析、评论,并能够预见事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才能帮助网民理解新闻信息,避免陷入流言和谣言的漩涡之中。
第一,在报道方式上使用超文本结构。所谓“超文本”是指以节点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的全新传播模式。一个节点是一个信息块,节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每个节点通过超链接可以与其他多个节点发生关联。超文本的表现形式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有功能,它所提供的多感官阅读形式尤其是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为网络读者所青睐;由于它是非线性链接,网民还可以不受限制地点击与报道相关的、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使用超文本链接,可以使网民调动一切感官更好地阅读、理解报道。
第二,超链接提供深度报道。网民阅读的确存在涉猎、扫描的现象,但是由于利益的原因,也存在着为了“求真”而需要进一步知晓信息事件的连续报道、深层分析和背景资料的深度了解的需要。为了网民的“求快”,我们删去了新闻主体中不重要、不必要的东西,这些不重要、不必要的东西可能正是某些网民所需要了解的,所以可以通过超链接的编辑方法使之再现于更广的空间和更多的层次上。不仅为需要具体了解的网民提供更多的碎片化信息,还原事件,还能形成传播强势,激发更多人的阅读兴趣,满足更多层次网民的阅读需求。
第三,与网民即时互动。网络传播实时、交互的特点,给网络编辑提供了更多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机会,也让受众的智慧与观点成为网站内容生产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每篇报道的下方开放受众评价区域,让受众阅读后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提供作者、编辑的联系方式,以供有需要的受众沟通交流。从报道形式上说,如此报道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形成交互的报道模式,报道者、专家、受众用同样的渠道表述自己的观点。受众参与报道内容的生产,既可以让网站的观点多样化,也能更好地吸引受众,让受众对网站拥有认同感,同时达到培养核心受众的目的。所以,网络编辑完成稿件的编辑工作之后,整个编辑过程并未结束,还应该根据网民的反馈意见,调整修改自己的编辑方向和计划。于是,网民的需求便成为新编辑过程的起点,编辑活动永不停顿地向前发展。
总之,就目前网络编辑的业务实践看,编辑很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使网络信息能更好地适合传播,尤其在使用传统媒体的稿件时,网络编辑对内容甚至标题的深度加工往往不多,削足适履地改写甚至照搬多于创造性地使用,这与网络作为全新的信息传播手段是极不适应的。如何创新网络编辑的方式和技巧,满足网民的阅读心理以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效果,是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2] 卢焱.新闻美学初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3]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M]//薄浣培,赵景云.新闻导语探胜.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M]//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 徐强.全媒体环境下城市电视新闻如何引导公众舆论[J].新闻知识,2013(1):25-27.
[责任编辑 曹琪]
OnlineReadingPsychologyandInformationEditing
LUYan1,LUQiao2
(1.SchoolofLiterature,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Henan,China;2.InternationalCollege,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Henan,China)
Network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atterns have different audience, which contributes to different reading psychologies subsequently. In view of netizens’reading psychology——in quest of fast, real, original and easy-to-get information, network editors should innovate editing skills and manners and work on such aspects as title-setting, introduction design, main body re-organizing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linking, thus ultimat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nline reading psychology; network editing skills; communication effect
2014-05-12
卢焱(1964—),男,河南郸城人,教授,主要从事编辑学、审美教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E-mail:lufires@zzu.edu.cn
G213
:A
:1673-9779(2014)04-04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