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伟
铁岭广播电视大学 (辽宁铁岭 112000)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建国初期的“半工半读”的模式开始发展,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再到二十一世纪开始出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至此,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为整个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推崇的一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融合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教育资源及环境,结合两者各自的优势,实现职业教育和实际生产训练的有效结合,实现面向企业需求培养从业人员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保证学生所受教育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为显著地特点。首先这种培养模式重视教育和实践的统一,这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其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根据双方的特点和需求,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计划,设置教学项目和内容,使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针对性;再有,学校和企业双方面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综合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同时也能为企业输送其所需要的人才,提升企业活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多种具体形式,不管何种形式其根本都是通过校企合作得以实现。虽然这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资源,但是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的同时它也显现出来了一些不足。
首先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学校和企业签订用人协议,然后企业挑选学生,双方共同组织教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根据企业需要设计面向学生的教育,要根据实际岗位需求确定教学项目和内容。这种培养模式对企业来讲有积极作用。对学校来说,既扩宽了办学思路,又强化了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一些不足。首先这种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因为确定工作岗位而变得松懈,因为已经确定日后工作,很多学生容易出现不思进取。这样会降低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积极性。再有,缺乏“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订单式”教学培养模式还需要教师能够在专业技能和实践方面给学生以指导。目前很多教师都只具备专业知识,对实践性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最后,目前社会和政府对这种培养模式的支持力度不足,很多优惠政策不能得到落实,使得企业参与积极性降低。
“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生已经修完全部理论课程和校内实训课程后,毕业前到企业的一段实践过程。是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和企业的正常员工一样接受培训和锻炼,接受企业的考核评定。“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种,已经收获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都有明显提高的。“顶岗实习”也有其劣势。首先就是顶岗实习的岗位不能满足目前学校教育规模的需求。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符,企业对顶岗实习的接收积极性不够,也会降低顶岗实习岗位的数量。其次,对学生管理的不足,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能深入彻底的进行,影响到对学生的整体管理。最后,就是顶岗实习的评价方法略显单一和不够公正。
首先,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想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要将职业素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企业的工作氛围,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人际交流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无论是课堂教学、专业实训,还是学校的团体活动等,自始至终都应该贯穿职业素养的内容,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训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学校的团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团对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特别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对学生一定要严格管理,按照企业职工标准要求和培训。
其次,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训练一定要求学生亲手做,专业技能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将技能培养目标进行分解,明确校内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和校外实训技能培养目标,两者要有机衔接,形成总体培养目标。在校内,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创造企业工作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实现专业基本能力的训练。学校要积极与企业沟通,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送学生到企业实际岗位实习,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到企业实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即可以半工半读,也可以工学交替,也可以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后,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或一年,无论那种方式,实习岗位一定要和专业对口,学校要结合企业实际,让学生在顶岗实习其间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要对学生加强管理,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评价,通过专业实训或顶岗实习,使学生逐步实现两个转变:学生身份向企业准员工身份转变,适应校园文化向适应企业文化转变,最终形成综合专业技能和具备一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再次,有效实施课程改革,重点是专业课程改革。现代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工学结合”,所以课程改革一定要遵循:课程要求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同时要明确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与其它课程的衔接,整个过程都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推行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引领的“理实一体化”授课方式。
最后,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点,校内教师队伍构建应该包括理论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培训。由于理论教师动手能力较差,可以通过送他们到企业锻炼或在校内实习厂实习,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实践教师一般理论水平较低,送他们出去培训或进修,提高其理论水平,特别是要建立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承担专业课实训斥和顶岗实习教学任务,才能真正实施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必然走向,是今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要重点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其实施存在的不足,确定正确的实施方法,保证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范莉莎,覃维和.浅论工学结合实践环节过程性监控的难题与对策——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1,(6).
[2]罗纲,姚玲峰.关于高职高专工科学生顶岗实习的思考[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