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庭州的清代流放名人

2014-03-30 04:33周轩
昌吉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玛纳斯

周轩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丝路庭州的清代流放名人

周轩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思维、大发展、大开放的背景下,昌吉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优势,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研究丝路庭州清代流放名人的诗文,其意义在于珍惜传统文化,汲取精神滋养,激发发展活力,共建美好家园。

清代;流放名人;昌吉诗文

今天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即为唐代的庭州。南依巍峨的天山,北临浩瀚的准噶尔盆地。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木垒、奇台、吉木萨尔、阜康、昌吉、呼图壁、玛纳斯这五县二市。正处于天山北麓的丝路古道上。张骞通西域之前,就有月氏、乌孙举族西迁的遗迹,西汉与乌孙结盟后,丝绸之路新北道由此开通。唐代在这里设庭州,又为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成为天山以北的军政中心,同时也是丝路北道的交通枢纽。五代至宋,庭州为回鹘所据,改称别失八里。元代在北庭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成为连接漠北与西域的交通要道。

清代乾隆朝统一新疆之后,古丝绸之路上的庭州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垦与发展。经过百余年的移民屯田,田野弥望,村落相接。各地修筑城池,设立县或县丞,实行与内地相同的州县制。清代一些官员因各种原因被革职流放新疆,西行或东归,走天山北路必经庭州,留下众多关于古庭州的诗文,主要见于乾隆年间翰林院侍读学士纪晓岚的《乌鲁木齐杂诗》、湖北汉阳知县蒋业晋的《立厓诗钞》、陕西汉兴道员陈庭学的《东归途吟》;嘉庆年间翰林院编修洪亮吉的《伊犁日记》《天山客话》《万里荷戈集》《百日赐环集》,宝泉局监督祁韵士的《万里行程记》和《濛池行稿》、直隶总督颜检的《衍庆堂诗稿》、云南按察使李銮宣的《荷戈集》、湖南学政徐松的《西域水道记》;江西余干知县史善长的《味根山房诗钞》;道光年间浙江湖州知府方士淦的《啖蔗轩诗存》、江西彭泽县令黄濬的《壶舟诗存》、两广总督林则徐的《壬寅日记》《乙巳日记》;咸丰年间刑部侍郎雷以諴的《香雨书屋诗续钞》;宣统年间天津爱国绅士温世霖的《昆仑旅行日记》等。本文择其流放名人进行介绍。

纪晓岚(1724~1805年),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县)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在翰林院侍读学士任上因漏言泄密被革职流放乌鲁木齐两年之久。作为乾隆帝身边的文学侍从,他在统一新疆期间曾写诗作文赞颂。如今亲履其地,他要以诗来显示仅十年来新疆的“一统之极盛”。为此他在考察历史的同时,更着重于考察现状,归途中整理出一百六十首,详加注释,命名为《乌鲁木齐杂诗》,展示出一幅清代前期乌鲁木齐地区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的历史画卷,其中包括古庭州。

以古庭州为主的天山北麓是清代重点屯田区。统一新疆之后,“烽燧全消大漠清,弓刀闲挂只春耕”。屯田事业迅速向西展开,首先是战后驻军的军屯(亦称兵屯),如阜康二道河设屯兵百名,因沙地渗水严重,浇水辄涸,他亲临调查,情

况属实,建议移兵于吉木萨尔三台各兵屯。有诗云:“长波一泻细涓涓,截断春山百尺泉。二道河旁亲驻马,方知世有漏沙田。”但三台的情况亦不十分妙,辛勤耕作,流血淌汗,眼看着丰收在望,却又受到野猪糟踏。“野猪最为屯田之害,岁给火药防之。三台一巨猪,其大如牛。”他写道:“月黑风高迅似飞,秋田熟处野猪肥。诸军火器年年给,不为天山看打围”。

军屯实行轮换制。每五年轮换一次。士兵在新疆屯田期间,“盐菜糇粮皆加给,而内地之粮,家属支请如故”,所以士兵们大都乐意出塞,“瓜期五载如弹指,谁怯轮台万里行”。清朝更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和动员士兵携家出关,这样既有利于边疆开发,也使士兵家人团聚而无思挂之忧,“海燕双栖春梦稳,何人重唱望夫山”。正因如此,兵屯成效显著。当时天山北麓东起吉木萨尔,西至晶河(今精河),共设三十四屯,屯兵五千七百人,一屯所获,多者逾十八石,少者亦十三四石。面对着阡陌相连的锦绣田野,回想起统一新疆战争中的粮食转运何等艰难,纪晓岚禁不住热情洋溢地吟道:“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晶河路几千。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

兵屯之外,还有民屯(亦称户屯)。每户给田三十亩,划清地界,登记入册,按规定交纳一定数量的公粮,这种民屯土地分配管理制度,有力地吸引了内地民户前来投身边疆的屯田事业,在此安居乐业,“万里携家出塞行,男婚女嫁总边城”。

还有被发遣的犯人从事的屯田(称之遣屯或犯屯)。昌吉是遣犯集中地,自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首批遣犯抵达,到三十二年(1767年)已有遣犯一千六百余名,加上妻子儿女,当有数千人。次年中秋夜,因屯官酒后调戏遣犯妻女,激变被杀。遣犯趁机抢劫军火库,占领宁边城,攻打乌鲁木齐,在红山下溃败北逃,遂被镇压。官府加强了对遣犯的防范,对年满为民的遣户编入户籍管理。纪晓岚在昌吉巡视屯田,察看了头屯及芦草沟的遣户住地,“鳞鳞小屋似蜂衙,都是新屯遣户家”。屯区养鸟曰“钻天啸”,四更长鸣,各屯即以此为上工的钟点。“荒屯那得汝南鸡,春梦迷离睡似泥。山鸟一声天半落,却来相唤把锄犁。”他们劳作一天,累得昏睡如泥,可天不亮还得挣扎起床,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下田劳动,真是度日艰辛。遣户中不乏人才。纪晓岚说:“流人既多,百工略备。修理钟表,至为巧技,有方正者能为之”。正是:“戍屯处处聚流人,百艺争妍各自陈。携得洋钟方似栗,也能检点九层轮”。遣户何奇,能以楚声为艳曲,他所演唱的《红绫绔》,听者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老去何戡出玉门,一声楚调最销魂。低徊唱煞红绫绔,四座衣裳涴酒痕。”遣户孙七,能演说评书,野史闲话,古书奇闻,娓娓道来,“掀髯扺掌,声音笑貌,一一点缀如生”。就像明朝张岱笔下的柳敬亭一样,说书传神,与听众在火炉前消磨着塞外长夜,给人们带来乐趣,受到赞赏:“稗史荒唐半不经,渔樵闲话野人听。地炉松火消长夜,且唤诙谐柳敬亭。”遣户中也不乏贤惠之妻,来自天南地北,“蓝帔青裙乌角簪,半操北语半南音”。她们朴实素雅,不羞于南腔北调,不嫌于边地陋屋,秋后多租住乌鲁木齐旧城内外,“秋来多少流人妇,侨住城南小巷深”。开春便与丈夫一同耕作而去,为开发边疆默默尽力。

屯垦事业的发展,给新疆的经济文化带来繁荣景象。当时“天下粮价之贱,无逾乌鲁木齐者。每车载市斛二百,每石抵京斛二石五斗,价止一金,而一金又止折制钱七百文。故载麦盈车不能得钱三贯。其昌吉、特纳格尔(今阜康)诸处,市斛一石,仅索银七钱,尚往往不售。”纪晓岚为此咏叹:“割尽黄云五月初,喧阗满市拥柴车。谁知十斛新收麦,才换青蚨两贯余”。

经济繁荣带来文化教育的发展。“迪化(乌鲁木齐)、宁边(昌吉)、景化(呼图壁)、阜康四城,旧置书院四处。自建设学额以来,各屯多开乡塾,营伍亦建义学二处,教兵之子弟。弦歌相闻,俨然中土。”纪晓岚为这“处处多开问字亭”的景象而欣喜。

丰收之后,元宵观灯,“犊车辘历满长街,火树银花对对排。无数红裙乱招手,游人拾得凤凰鞋”。灯船之戏:“摇曳兰桡唱采莲,春风明月放灯天”。有的商人装扮成维吾尔女子,表演维吾尔歌舞:“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歌”。

古牧地与昌吉两屯以舞狮相赛,不相上下:“箫鼓分曹社火齐,登场相赛舞狻猊”。

纪晓岚还着意考察了新疆的资源物产。如玛纳斯出产黄金,官府禁止私人开采,每年雪消后就派兵稽查,又以断绝粮道来加以限制。“夜深宝气满山头,玛纳斯南半紫镠。两载惊心驰羽檄,春冰消后似防秋。”两年间耳闻目睹了官府为防范私采的行动,如同打仗般惊心动魄。昌吉盛产阿魏:“阿魏滩中药气熏。”还产鱼:“昌吉新鱼贯柳条,笭箵入市乱相招。”多有狐狸:“西到宁边东阜康,狐踪处处认微茫。”称赞吉木萨尔三台的黄芽菜,甘脆如梨,如安肃(今河北徐水)的萝卜。“旋绕黄芽叶叶齐,登盘春菜脆玻璃。北人只自夸安肃,不见三台绿满畦。”玛纳斯城东十五里,有一座泛着白色硝碱的荒废之城,据说是元时的阳巴拉喀逊城,因占了一个“阳”字,人们简称为阳关。“漉白荒城日不闲,采硝人在古阳关”。

庭州的风景名胜,最著名就是乌鲁木齐以东二百里今阜康市境内天山博格达峰和峰下的天池。纪晓岚吟咏:“乱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注说:“博克达山有龙湫,周环十余里,深不可测,万峰拱抱如莲瓣。初苦田水不足,遣使祀以太牢,水即坌溢。”清人不知天热冰山融水增加、湖满自溢的道理,还以为是祭祀神灵后,才使得天池水下泻。后来乌鲁木齐都统明亮在天池命人凿渠,引水灌田,并立《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蒋业晋有长诗《灵山水歌》赞美明亮利泽惠边:“择吉告虔盘磴上,松峰万壑披云烟。瑶草萋萋满岩谷,玉镜一碧光涵天。临流寂静不敢唾,恐惊潭底蛟龙眠。万籁无声山顶宿,松林月出恍惚来群仙。至诚相感共效顺,山神水伯争挥鞭。一气磅礴落天上,大龙小龙下灌千顷万顷田。”海拔1980米的天池,如今为国家级著名风景名胜区。

庭州最著名的文物是今吉木萨尔县城以北十里的北庭故城,纪晓岚等人奉命筹划驻兵之地,于冬天来到这里,只见废城的护城河绕城东西两边北流,在城北五里聚成一个大苇湖。他有诗云:“雪地冰天水自流,溶溶直泻苇湖头。残冬曾到唐时垒,两派清波绿似油。”通过今昔对比,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

纪晓岚晚年写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收入在新疆搜集的志怪传奇近百条,其中有北庭故城及吉木萨尔深山劫盗、毛人、鬼求葬,昌吉遣犯暴动及遣犯之女,天山雪莲、阜康巨蛇及贪牛惹祸、玛纳斯遣妇等,反映了当时的昌吉风貌。

洪亮吉(1746~1809年),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嘉庆朝著名学者。嘉庆四年(1799年)因上千言书,批评皇帝,指称时弊,被革职下狱,免死发配伊犁。听旨后即被驱赶上路,次年二月抵达伊犁惠远城。不过百日,赦书送到。嘉庆帝看到对洪亮吉的处分不得人心,不得不下令释放回籍。

洪亮吉一生著述丰富,其中《伊犁日记》为流放途中所记;《天山客话》为新疆见闻录;《万里荷戈集》是流放诗集;《百日赐环集》是在伊犁及回家途中的诗集。他在新疆虽来去匆匆,还是写下这四部著作,留下敢言正气和传奇经历,流放诗文吟咏新疆大地。如《伊犁日记》记木垒三个泉,“明月已高,积雪千里,天与地皆一色,真清凉世界也”。过绥来(今玛纳斯),“觉塞上春光艳如吴越,元宵灯火,社日鸡豚,欹枕车箱,忽然念及,可云遐想矣”。

而《天山客话》记载乌兰乌苏(今河湾乌兰乌苏镇)至玛纳斯,“遥瞰南山,石壁色如丹砂,与天台之赤城无异”。

《万里荷戈集》中有《发大石头汛》:“天山界画分半空,白雪自白云光红。马蹄斜上雪飞尽,衣袂飘入云当中。连峰中断邮亭坏,此是奇台镇西界。平沙日午卷北风,数点牛羊落天外”。木垒大石头当时是隶属于奇台的一个村落,处于镇西(今巴里坤)和奇台的分界处。洪亮吉描写了傍晚情景:晴空澄澈,天山白雪,红霞映照,午时的北风已停歇,路旁是废弃的古驿站,原野上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牛羊。一位骑手策马奔驰,马蹄卷起雪花,衣角飘荡在空中。好一幅动静相宜的天山雪野图。

而《鹰攫羝行》更是惊心动魄:“一山巉岩忽裂口,千羊万羊出其窦。羊群居前牛在后,鹰忽飞来攫羝走。群羊哀鸣牛亦吼,北巷南村集群狗。鹰攫羝飞势偏陡,云中健儿弓已拓。一箭穿

云觉云薄,羊毛洒空鹰爪缩。天半红云尚凝镞”。在新疆农牧区,鹰之攫羊,间或有之,但也并不常见,洪亮吉有幸能亲睹这一场面,不枉他的万里天山行。诗中全用白描,不加任何议论,寥寥几笔就将鹰的矫捷,射手的勇武刻划了出来。使人历久难忘。

《百日赐环集》中有《玛瑙斯龙斗雷行》:“雷欲飞出山,石忽逼雷住。龙神复驱石,横截雷去路。龙施水法雷火攻,水影火影悬当空,水火焰烛星辰宫。忽然雷奔龙亦走,龙旁小龙突张口,夺得雷轮大如斗,雷神归山诉失守”。玛瑙斯即玛纳斯。写天上虽然彤云密布,雷电交加,颇为热闹骇人,结果却是滴雨未下。这种干打雷不下雨的情形,在夏日的新疆颇为常见。洪亮吉将其形诸于诗,写成龙与雷公在斗,变幻诡谲,不愧大家手笔。

《呼图壁》:“一日渡百河,马力亦已疲。星光泻空滩,悬溜复四飞。岂惟乏纤鳞,波急草亦稀。渡旁茅屋中,灯火忆出扉。骑马入土城,夙与仙尉期。伫听乡井谈,藉以慰渴饥。兼闻徐南昌,先时理征衣。倘得合伴归,骒驿庶不迷。语尽夜已阑,当窗惊晨鸡”。洪亮吉入城受到县官接待,又见到流放在此地前江西南昌知县徐午。他乡逢故知,把酒话桑麻,亦为人生一快事。诗写得明白晓畅而又蕴藉隽永,足见功力。

《将至滋泥泉汛雨》:“未来滋泥泉,风色忽十丈。南山青数点,龙已抉云上。排头足如瓮,势欲穿叠嶂。须臾云脚下,牧竖指所向。冥濛半犁雨,溪水未及涨。汹汹南沟头,牛羊尚奔放。沿村拾新麦,打鼓杂俚唱。车箱徐徐眠,北斗挂客帐”。滋泥泉在阜康以东,清代在此设有台站塘汛。这首诗表现的就是天山北麓夏日小雨的景象。雨不大,只半犂,故溪水未涨,牛羊尚牧;人们在雨中割拾新麦,间或侍来打鼓俚唱之声。作者描摹得很是细致、生动,绝似一幅边疆夏日风景画。

此后颜检来有《至阜康县》:“附郭廿余里,烟村各有家。树多围野屋,人自种胡麻。马逐夕阳落,牛来荒径斜。征夫饶逸兴,凭轼数林鸦。”去亦有《至阜康县》:“耳不断车声,人怀万里情。柳条牵别绪,燕语送归程。烟火山城望,岗原野树横。来时投逆旅,犹自记分明。”道光间黄濬有《阜康麦风》:“一路寒塍麦未苗,兹来看共柳丝摇。风交百里尘俱净,浪卷千畦雪尽消。”如乾隆帝钦定县名“阜康”之意,赞美其地物阜民康。

洪亮吉《三台夜宿》:“峰峦南北途千曲,天半乱霞烘马足。山程九十到未迟,觅得山村最西屋。绿莎窗开波影摇,酒渴我尚餐山桃。夜阑残月仅一线,紫燕白鸽争归巢”。三台今属吉木萨尔县,为一人烟稠密的绿洲,清代在此设有驿站。此地酿酒历史悠久。由洪亮吉的诗来看,至少在二百多年前,他已品尝了到了三台美酒的风味了。

而《未至吉木萨二里,见赛神者络绎不绝,时刘二尹之芳亦出城相迓,因作此以赠》:“彩旗彩胜从空堕,满屋春人赛神坐。赛神已毕跨马忙,十里红袖沿春塘。城东出城愁不及,争上城楼向西立。钟鱼声中角声响,马上人皆避官长”。赛神即以仪仗、箫鼓、杂戏等酬神、迎神的活动,又称庙会,多于春秋两季举行,或向神祈福,或谢神予以丰收。从作者对吉木萨夏季赛神活动的描写看,远在西北边陲的天山此麓古庭州,仍然显示浓重的中原汉文化的色彩。

祁韵士(1751~1815年),山西寿阳人。在翰林院编修及国史馆纂修官任上历时八年,编纂出《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又撰写《皇朝藩部要略》,升任国史馆提调兼总纂官。嘉庆六年(1801)调任宝泉局(即铸币局)监督。当时仅凭账册交接,并未盘点实物。九年局库亏铜七十余万斤案发,追究历任监督,十年(1805)二月,与前四任监督均发往伊犁充当苦差。

他沿天山北麓西行,沿途考察,随手而记,到戍后整理出的《万里行程记》,记载玛纳斯:“今为绥来县,其地产稻,粮米价皆廉。商民辐辏,庐舍如云,景象明润,丰饶与内地无异。西行十里许,渡玛纳斯河,水深而流急,由南趋北,浩浩奔腾,轩然波起,河面亦阔。凌晨问渡,犹没马腹。若日高,则山中雪水增入,暗石冲激益甚,涉者病矣。”

三十五年前,纪晓岚吟咏了玛纳斯的屯田;

五年前,洪亮吉感受了春节后玛纳斯的春光。而今祁韵士记载了玛纳斯的社会安定与经济繁荣:富饶丰收,粮价低廉;商民聚集在此,就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一片富裕祥和的景象。

《濛池行稿》中有诗《晨渡玛纳斯河》:“山雪消将尽,滩头水怒号。北流声沽沽,西顾势滔滔。问渡求车稳,凌晨避日高。济川谁作楫,策马客心劳。”由于天山融雪,河水暴涨。祁韵士面对着滔滔河水心惊魄动,策马乘车过河,不能不深感戍途的艰辛与劳累。

此前赋诗《望博格达山》:“山脉远自葱岭发,蜿蜒直向东北来。插天三峰势欲落,中横一脊高崔巍。峻坂仰看白雪老,连城俯压青云开。天外奇观似此少,壮游使我歌莫哀。”阜康境内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是东部天山最高峰。三峰耸峙,蔚为壮观。

之后的颜检有《博克达山》二首,其一:“巚崿凌空起,崔嵬镇大荒。效灵出云雨,划界辟甘凉。月竁乌孙国,寒潭白练光。何人登绝顶,一啸俯苍茫。”其二:“支分成华岳,脉远接昆仑。北极星芒并,西陲地势尊。三峰入霄汉,众岭总儿孙。万古山中雪,高寒压塞门。”李銮宣有《白杨河望博克达山》:“开门见南山,南山雪压顶。万丈琉璃屏,激射日光冷。晴云起山腹,匹练系如绠。高峰突遏之,怒气结成瘿。如马困羁靮,欲骋不得骋。迷漫遍山谷,顷刻幻奇景。近山含光晶,远山澹微影。雪附山不孤,云动山愈静。此中分界画,谛视颇井井。银汉浩茫茫,一色纳诸岭。”史善长更在《阜康道上望博克达坂》中兴奋地抒发:“向平奢愿都输我,看到中华以外山。”

他们在诗中赞美博格达峰的雄伟壮观,把天山列入中华名山,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西域与祖国内地山水相连、密不可分。

徐 松(1781~1848年),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嘉庆六年(1801)考中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博学文采,为时推崇,受命入值南书房,起草应奉文字,又为《全唐文》总纂官。十五年(1810)出任湖南学政。因恃才傲物、不拘小节,以主持科举被劾有九条罪状而革职,十七年(1812)初流放伊犁。在戍八年,长期壮游天山南北,完成史地名著《西域水道记》。

书中考证唐代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破城。“西突厥之可汗浮图城,唐为庭州金满县,又改后庭县,北庭都护治也。元于别失八里立北庭都元帅府,亦治于斯。故城在今保惠城(吉木萨尔)北二十余里,地曰护堡子。破城有唐金满县残碑,唐造像碣,元造像碣。”其说迄今为学术界公认的定论。

徐松在《西域水道记》记载了额彬格逊淖尔(即玛纳斯湖)水系,东源为罗克伦河(今昌吉河)、胡图克拜河(今呼图壁河),西源为玛纳斯河、乌兰乌苏河。玛纳斯河源处,“水清产玉,故又曰清水河。玉色黝碧,有文采,璞大者重数十斤。”出山为玛纳斯河,解释“玛纳斯”为准噶尔语,“准语玛纳,巡逻也,斯谓其人;滨河有巡逻者,是以名焉。”

记载了玛纳斯的城池:“河东岸里许,有城墉旧基,曰阳巴勒噶逊(阳,汉人语,巴勒噶逊,准语城也。地向阳,有城基,故名)”。阳巴勒噶逊即纪晓岚所吟的古阳关阳巴拉喀逊城;而南北二城则在纪晓岚离开新疆六年之后建成。“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于其东建南北二城,北曰康吉城,周三里七分六厘有奇,高丈六尺,门四,东迎曦,西兆成,南来薰,北庆丰。初驻县丞,建城之年改为绥来县。其南城曰绥宁城,周三里五分八厘有奇,高与康吉同,四门,东延旭,西巩遐,南丽端,北宁漠,驻玛纳斯营兵。两城间筑墙六十五丈九尺,中置门曰靖远关。南城之南、北城之北,皆筑边墙,通长四千四百二十三丈,高二丈三尺。玛纳斯河出山北流百一十里,为渠口。疏东流渠三,皆东入绥宁城南边墙”。

徐松还记载了玛纳斯的屯田:“河又北流,疏为磨河渠,经靖远关下,入康吉城北边墙,溉其屯田。绥来县户二千八百三十二,屯田九万五千一百四十三亩三分,额征粮八千八百三十三石。又荒地三万八千一百六亩,新招户五百零五,减半升科,额征粮千八百三十四石五斗一升五合。其兵屯,旧为左右营,左营屯卒六百一十六人,种田万二千九百三十六亩。右营屯卒六百二十人,种田万三千二十亩。乾隆五十年罢”。

纪晓岚当年赋诗吟咏新疆屯田提到“玛纳斯四屯”。按三十四屯共五千七百人,平均每屯一百六十人,四屯就是六百多人。而徐松记载的是左右营屯田,每营都是六百多人。可见纪晓岚离开新疆之后,玛纳斯的军屯规模扩大了一倍。至于“乾隆五十年罢”,那是因为民屯大量兴起,进而取代了军屯。

关于绥来,后人多有吟咏。如陈庭学《绥来县》二首:“一夜遄征到曙天,暂依候馆少安便。马牵夏木阴中歇,人在午鸡声里眠。驿路更催河早渡,凉辉好趁月将圆。玉泉墩外重经处,县锡嘉名久盛传。”说由于赶夜路,天亮前就在绥来的驿站歇息,午时入眠,明早渡河。玉泉墩的石碑上看到皇帝赐的好县名“绥来”广为流传。又“片月照行路,浮云无定形。苇丛深水黑,麦陇远灯荧。鹭峙堆堆堠,鸡啼落落星。边城河水急,晓渡马无停。”夜间行路,见浇水人的灯火在闪烁,而烽墩处处,犹如独立之鹭鸶。

方士淦《绥来道中》:“富庶甲边城,风沙四望平。溪流随雪化,村树接天清。万顷新苗长,千峰远黛横。重来经此地,偏惹故乡情。”说天山下的绥来县,沃野平坦,村落相望,万物茁壮,富庶一方。归途重来此地,不免激起对故乡的怀念。

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由翰林院编修起家。在湖广总督任上受命钦差大臣,虎门销烟后接任两广总督。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以“办理不善”的罪名流放伊犁,次年底到达惠远城。

林则徐的《荷戈纪程》(即《壬寅日记》)对古庭州多有记载,如木垒河“商贾云集,田亩甚多,民户约五百家;有河一道,泄雪山之水,今冬令涸矣”。奇台(即老奇台)“南关外,贸易颇多,田畴弥望”。古城“阛阓颇多”。“自古城(今奇台)以来,沿途田亩连塍,村落相接,迥非戈壁可比。俗谚谓哈密至乌鲁木齐有穷八站富八站,盖戈壁头以东之八站为穷,木垒河以西之八站为富也”。

济木萨(今吉木萨尔)“榆柳甚多,有上台、中台、下台。上台民户多至五百余户,县丞收粮之仓在焉,行馆即在仓内,甚为清洁;贸易铺户皆在下台,相距约二里”。

记载最为详细的当属绥来县,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1842年11月22日):“晴。辰刻行,三十里乐土驿,小坐。又二十里塔西河,此地民居甚盛,闽中漳泉人在此耕种者有数百家,皆遣犯子嗣,近来闽粤发遣之人亦多分配于此,因在店中为食而行。十五里为鲍家店,树木颇多。又二十里绥来县城,在东关外军台住。此地旧名玛纳斯,今改为县。田土膏腴,向产大米贩各处(大米每升约重四斤余,价四十文;豌豆每升重亦然,价二十二文)。人物之繁,不亚于兰州。有南北两城,县令与副将驻北城,都司驻南城。县令黄世安在迪化城见过。是日卸车,无人知晓。上灯后,县属遣丁来邀赴属中住,辞之”。

林则徐在赴戍伊犁的《壬寅日记》中记载的乐土驿、塔西河、鲍家店(今包家店)这些地名今天仍在。今县城东北十里有广东地乡,应与“闽粤发遣之人亦多分配于此”有关。他西行一路上留心考察各地风物,认为玛纳斯的繁华富庶,“不亚于兰州”。之前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见过县令黄世安。抵绥来县时,悄然卸车,自觅旅店,还是当年出任钦差大臣赴粤途中那种不事张扬的作风。

因为要更换车輈,他在玛纳斯停歇一日,书写条幅,给友人写信。次日上路。“辰刻行,过西关,十里有玛纳斯河,车马涉过。是河本极宽深,今值冬令水弱,河流隔为三道,其深处犹及马腹,夏令不知如何浩翰矣”。

还有南疆勘地的《乙巳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初一(1845年2月7日),林则徐“在绥来县署中居停,黎明自设香案,望阙叩头。县尹冉鹿坡(广纶)、署副将冯(献勣)暨在城文武俱来贺年,余疾未痊,不能遍答,惟亲拜鹿坡,余则遣人持柬往贺而已”。初二日:“微雪即晴。鹿坡坚留再住一日,从之。服平胃散,呕逆稍止。昨作一书与子谦将军,尚未发出,今日接其去腊二十六日来书,复添数纸,托鹿坡加封邮递”。初三日:“病已见逾。巳刻行,文武均欲远送,固辞之,即在县署与众官接晤而别。三十里塔西河,有土城一所,居民百余家,驻千总一员;城东二里,有河一道,此时无水,皆成碎石滩矣。又二十五里为

骆驼驿,居民数十家,有宿店。又二十五里,俗名土葫芦,即图古里克军台,呼图壁巡检所辖也。范巡检(冈)遣丁在店中具膳。此数日俱极寒”。

道光二十四年底,林则徐携三儿聪彝,离开了生活两年的伊犁惠远城(今霍城县惠远故城),沿着两年前来时的路,赶往乌鲁木齐,再折赴南疆勘地。走了两个星期,于二十五年(乙巳,1845年)正月初一在玛纳斯过春节。因为途中胃病发作,呕吐不止,林则徐只有在县署中休息。时逢正月初一,按清朝规制,臣子在京要黎明时进宫朝见皇帝,在外地则要朝着宫阙的方向叩拜。他虽然是流放的官员,依然设案拈香,望阙叩头,以示思君恋阙之心情。县署文武官员都来向他拜贺新年,他因病只回拜答谢了原令冉广纶(字鹿坡),另派人手持他的亲笔柬帖,向其他的官员一一致谢。初二日,他在冉广纶的热情挽留下,决定再住一天。服用了平胃散,呕吐稍止。昨天写给伊犁将军布彦泰(字子谦)的信还未发出,又接到他腊月二十六日的来信,听说林则徐途中发病,写信慰问。林则徐添加内容,托冉广纶加封邮寄。初三日,他顶着“此数日俱极寒”的天气,告别了前来送行的玛纳斯县署文武官员,在玛纳斯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他记载的塔西河土城即塔西河破城子,面积约五万平方米,建有东西二门,清代为千总驻所,毁于同治年间。在二十年前的“开发”中夷为平地。去时写的“乐土驿”,来时又写作“骆驼驿”。即是根据读音的不同写法。

林则徐过呼图壁,只记得天寒地冻。而乾隆间陈庭学的《呼图壁》则写得明快轻松:“苍茫野色送归程,绿满原田一望平。空外雷声何处雨,云中日气半天晴。边山似马常奔赴,远树如人更迭迎。前路长官经岁换,城临河岸记分明。”他在返京途中过呼图壁,看到的是边山似马,远树如人,平川沃野,天空道是无晴却有晴。岁月流逝,他以前经过时的官员早已更换,而河边美丽的呼图壁小城却清晰地留在他的记忆里。

温世霖(1870~1935年),天津士绅。创设女子学校,发刊办报,鼓吹新政,唤醒同胞。因声望素著,公推为学界会长,率三千学生救国请愿,宣统二年底(1911年初)被流放乌鲁木齐。他历时近半年,跋涉数千里,耳闻目睹,逐日为记,记载了沿途经历与社会政治经济,名胜古迹与风土民情,还有教育状况,书成六万言的《昆仑旅行日记》。

宿木垒河,“街西有奇台县官立第三小学堂,有学生数十人,是日业已下课,未能参观,教习杨君西安人,校内一切设备,粗具规模。塞外有此,殊不多觏”。他为当时木垒的教育设备粗具规模感到欣喜。

此前,乾隆间陈庭学有《木垒河》:“山气朝如墨,沙堆草半黄。日随云隐见,人逐路低昂。坡尽川原出,烟屯屋宇望。河干就孤馆,淅沥雨添凉。”嘉庆间颜检有《由一碗泉到木垒河》:“石堠烟墩接大荒,泥垣小屋阅新庄。四周峻岭寒霙白,一片平芜野草黄。冻水分流涉泥淖,春阳载路爱韶光。试从木垒河边望,夕照西沉孤戍长。”两诗描写了木垒的山野与村落。道光间黄濬有《木垒烟岚》:“一道湍流木垒河,人家两岸枕坡陀。望中谢墅青山在,踏去苏堤绿草多。”他感觉就像南朝谢朓所咏南京钟山下的别墅,又像唐人白居易笔下的杭州西湖苏堤。咸丰间雷以諴的《木垒河行馆》:“土番瓜上市,秋圃麦城堆”;“百家饶鬻物,十字有通街。”说木垒既有吐鲁番运来的瓜,更有当地的大丰收,十字街头有百家商铺。

温世霖记新疆第一商埠古城子(今奇台县治)“商贾云集,尤以直省商人为最优,义园会馆俱备,山陕次之”。乾隆间陈庭学《大泉遇雨,店中宿,次日至古城》诗中说这里:“村买酒无斾,野看瓜有棚。”说停车买酒,却不见形似燕尾的酒旗在招摇路边野田到处有卖瓜的草棚。嘉庆间颜检《奇台晓发》二首:其一“日昨来斯境,烟村入望新。豆麻征土沃,鸡黍识民淳。牛背牧童稳,岭头山树匀。行人重留恋,去矣复逡巡。”其二:“征衣沾晓露,客路喜春温。近郊平田润,遥山薄雾昏。驱羊来草地,卧犬护篱门。欲订重来约,鸿泥笑爪痕。”描写了奇台的农村乡野风情。而史善长的《古城》:“四冲当要路,千古寄专城。绥缉资良吏,韬钤握重兵。”突出了这里重要的战略地位。

温世霖赶到奇台(今老奇台镇),小歇数日,有“奇台官立第一初等小学堂,参观校舍,系新建设备,尚称完全,计分甲乙丙丁四班,学生九十余人,管理兼教员共四人,除天津人杨敏卿君外,其余三人未得见。时值学生温课,未知上课之精神如何,然只就其形式而论,边省已不可多得。校内附设简易学塾及缠民小学各一处,见缠民学生上课者约八九人,皆读抄本,字课教习系一老缠民生员,通汉文算学”。“又至两等小学堂参观,堂长兼高等教员为刘君小黎,初等教员罗姓,湖南。内又附设实业小学,教员为李君桂圃,时各教员率学生六十余人,开欢迎会,请余演说,余远戍塞外,受此欢迎,殊出意料之外。当先答谢欢迎之厚意,复演说列强侵凌我国之政策,及各国之所以强盛,皆教育发达之效果。我国图强之要务,必先求教育普及,将来学生之责任甚大,应努力求学,以救国图强为责职”。

孚远(今吉木萨尔)县三台“虽无大商号,气象尚觉繁盛,有武清人所设之京货铺及当典各一家”。至阜康县“一路所经树木茂密,一望无际,惜土人不讲林业,因之多不成材,只可作为燃料。水利亦好,地多肥沃,而垦种无人,任其荒废,殊为可惜”。在孚远县双岔河腰站稍息时,“乡民见余无发辫,以为奇怪,聚观者甚多,余询问乡民之生计与当地之生产,年老者始渐敢亲近,转询余洋学堂将来如何,有无受害。因伊家有二孙被官府迫入洋学堂,举家惶急,日夜烦恼。余当为详细说明入学之利益与将来之出身,群始恍然,皆大欢喜。风气不开,无怪其然,惜无人为之演说,以开通民智耳”。

以上丝路庭州的清代流放名人,为昌吉的历史增添了光彩;他们的著述,为我们今天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如乾隆间陈庭学的《昌吉县》:“征路仍空阔,天光接野芜。墩疑高塔峙,树识远村孤。迁户稠边县,行驺利坦途。关河限中外,风土未全殊。”说远在西域的边疆小城,颇有内地风光。如今昌吉市作为自治州首府,既是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的卫星城,也是新疆重要的机电、建材、石化、粮食、棉花、乳品基地。

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博格达,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音布鲁克、阿克苏地区的托木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喀拉峻—库尔德宁四个区域,组合申报新疆天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在2013年6月21日的第三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而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由国家文物局投巨资,建设成集考古、科研、保护和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遗址,成为我国西北最大的国家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北道枢纽北庭故城”申报工作,目前正进入关键阶段。

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思维、大发展、大开放的背景下,昌吉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优势,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追求现代化,并不以牺牲传统为代价,而应更加珍惜传统文化,因为我们不仅需要自然资源,还需要精神资源。应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从历史中认识自己,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智慧和力量,而绝不可以忘记过去。珍惜传统文化,汲取精神滋养,激发发展活力,共建美好家园。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清代流放名人庭州诗文的意义所在。

[1]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2]徐松注,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M].中华书局,2005.

[3]周轩,修仲一.纪晓岚新疆诗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

[4]修仲一,周轩.洪亮吉新疆诗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

[5]修仲一,周轩.祁韵士新疆诗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

[6]周轩,刘长明.林则徐新疆诗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

[7]周轩.温世霖与〈昆仑旅行日记〉[A].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1).周轩.清代新疆流放研究[C].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4.

K297

A

1671-6469(2014)03-0005-08

2014-05-25

周轩(1953-),男,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新疆历史与文化。

猜你喜欢
玛纳斯
玛纳斯河
中国《玛纳斯》的文本化及译本爬梳
9月27日到碧玉之都玛纳斯县开启浪漫之旅
民族史诗入梦来——歌剧《玛纳斯》观感
谈谈“玛纳斯”和“玛纳斯奇”这两个词
新疆玛纳斯河三级电站压力管道改造设计
新疆玛纳斯打造碧玉文化品牌 年创交易额6亿元
“荷马”的仙逝
有柯尔克孜人的地方就有《玛纳斯》
破解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