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萍兰 杰
(1.新疆工程学院基础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2.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和谐视角下的手机短信
徐艳萍1兰 杰2
(1.新疆工程学院基础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2.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本文试图从和谐视角来分析手机短信,论证手机短信这种新型的交流方式促进了社会和谐,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工具。
和谐;手机短信;社会和谐
手机短信是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在有限的字数内传递信息的一种新型语言文化现象。时下流行的微信、易信等新型软件中传播的仍然也是手机短信范畴。手机短信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含蓄、便捷。手机短信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是一种时尚的社会文化现象[1]。人们借用手机短信来完成瞬间美感消费的心理需求,因为短信是一种比电话更加含蓄的即时沟通方式。短信语言丰富多彩,幽默风趣,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能催人向上,成为社会和谐的纽带[2]。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得当和匀称。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人类社会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中各个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稳定、有序、均衡、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论文将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来分析手机短信。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代已不再是一个理想的口号,它是我们基于全球性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类越发的认识到人与自然紧密的关联性,逐渐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这种理念也体现在时下流行的手机短信中。例如:
(1)亲爱的朋友,当你使用一双不起眼的卫生筷时,整片的森林在被砍伐而变成荒漠;当你使用一个小小的塑料袋时,也许这个世界将成为一个白色的垃圾国度。
(2)青山助人寿,碧水悦人情,好花不常在,怒放须争春。环保事虽小,功在千秋人。
这种带有环保宣传性质的短信虽然在所有被成功传递的短信中所占比例不高,但比例在逐步增加,由此让人从中感受到,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在逐渐增强。
短信使用者发送最多的是问候语,其中又以对节日的祝福比例最高,比如春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而近几年,我们发现人们开始关
注植树节,在植树节时也会发送短信互相问候。下面就是几条在植树节问候的短信:
(3)多一棵树,多一片绿;多动动手,清新空气;多多宣传,人人植树;你我联手,树木多多;植树节到,多宣多做;世界清新,健康你我!
(4)没有绿色,大风就会骤起,没有绿色,黄沙也就遍地,没有绿色就没有未来,没有绿色就是满目苍痍,双手种下希望,你会收获勃勃生机!
(5)植树造林是减少水土流失的百年大计;植树造林可以抵挡沙尘暴的肆虐;植树造林可以直面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植树造林是造福后代的千秋伟业!
这些短信无一例外的强调了我们要爱护大自然,我们对大自然的付出是会从大自然受益的,比如“功在千秋人”、“健康你我”、和“造福后代的千秋伟业”都在表达这种理念,从而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保护了生态系统,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这些短信运用大自然的美来激发心理和谐,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语言观。体现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短信还有在每个中国传统节气时人们也互发短信来表达关心和问候,比如下面的几个例子就是在大寒、立秋、冬至等节气互发的问候短信。
(6)大寒快要到,防寒保暖很重要。红糖生姜茶,不上医院去检查;萝卜羊肉汤,病魔遇见会惊慌。贴士放在你心中,大寒过的更轻松。
(7)落叶黄,秋雨凉,一年立秋又来到;早晚凉,温差大,增减衣服莫偷懒;工作忙,生活累,身体健康是关键;朋友情,记心中,短信替我送关怀!
(8)送你立秋歌:衣要保暖别着凉,日常生活须乐观。秋燥上火少吃辛,秋瓜坏肚别吃寒。补液生津多吃酸,合理膳食是关键。多多喝水要知道,养阴益气最重要。
(9)寒风袭来,阳光至;数九到来,温情至;冬至到来,长夜至;水饺端来,好运至;汤圆盛起,团圆至;美酒饮来,健康至;祝福到来,幸福至。预祝冬至快乐!
利用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给人们送去祝福不失为一种短信策略,不仅在人们心里创造了自然和谐,也给人们带来了心理和谐。再如;
(10)玉兔,嫦娥,桂树;美白,漂亮,芳馥。明月,清风,十五;相思,团圆,遥祝。
这条短信文字不多,却充分的表达了情意,满足了人们的感情需求,文字也很优美。短信语言形式的“新”与“奇”是“拇指一族”刻意追求的表达效果,是不同于一般的口语交际语体和其他传媒语体的特殊所在。同传统的书面语比较,短信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精巧,在行文上更活泼,也更能反映出个体在语言上的创造力。例(10)这条短信息通过若干个相对静止的景物的描写构成蒙太奇式句群,这是一种静态蒙太奇,给人们呈现出一种中秋佳节团圆,友好祥和的意境。这也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张力。
大自然中的风、船、帆和云可以勾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创造和谐心理。以上这几条信息,虽只有短短几句话,轻轻的几句问候,却表达了朋友之间真切的关心、想念和祝福。选择人们熟悉的东西来编写短信,更能起到幽默的效果。如;
(11)劝你删除昨天烦恼,选择今天快乐,设置明天幸福,保存永远爱心,取消世间仇恨,粘贴美丽心情,复制醉人风景,打印迷人笑脸。祝天天都有好心情!
(12)祝愿你致富踏上万宝路,事业登上红塔山,恋人赛过阿诗玛,财源遍布大中华。
(13)有一种美酒一小滴就叫人回味,有一种音乐一小段就叫人陶醉,有一种人一认识就让你感到温馨和信赖,那就是你!愿幸福和喜悦常伴你左右!
例(11)中的“删除”,“设置”,“取消”,“粘贴”,“复制”,“打印“都是计算机的用语,例(12)中的“万宝路”,“红塔山”,“大中华”都是人们熟悉的香烟,例(13)中的“美酒”,“音乐”更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这些词汇可以激活读短信人的个人经历。通过对熟悉事物的描写,表达了深深的祝福,贴切又温暖。这样的短信因为有爱而变得更加生动,而爱因为短信的存在而
变得更加甜蜜,值得回忆[3]。
一般来说,我们所讲的和谐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这是因为人不但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既有独立的自我,但同时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和谐作为一种关系,关系是有两面性的,必须从两方面来看问题,从两方面共同建立和谐,什么时候都不能只看一面,否则和谐就建立不起来。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影响人与社会和谐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说:城乡、区域、经济差别;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人与社会有一定矛盾和冲突。而民生问题就是人与社会和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民生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幸福安康。在手机短信中就不乏反应民生问题的短信。这些短信,一方面释放了压抑情绪、促进了交往、娱乐了大众,有利于舒缓民怨,营造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现实的放大镜,放大了社会中不良现象和社会心态,甚至是病灶所在,值得认真关注与研究。
这些针砭时弊的短信,在嬉笑怒骂中触及社会最敏感的话题,用调侃的方式或讽刺,或揭露,或提醒。例如:
(14)吃一点、拿一点、卡一点、要一点,早晚毁在这一点;勤一生、德一生、廉一生、洁一生,多少幸福此一生!
(15)辐射作祟,谣“盐”积累,动车出轨,校车追尾,奶中有毒,肉中打水...2012年,送你一道平安符,包你安全百倍,安心入睡,吃着不受罪,活着不受累!地球不安全,请去火星领取。
(16)昨晚做了个梦,梦到未来世界人们越来越懒惰,大家都不出门,点餐购物都叫外卖,于是身体素质直线下降,择偶标准也把身体好坏与否放到了第一位。于是乎,最受女人择偶青睐的职业No.1变成了……快递员。
例(14)是时下流行的“红段子”中的一个范例。“红段子”之所以成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道风景,是因为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释放了压抑情绪、娱乐了大众,有利于舒缓民怨、营造和谐社会。例(15)总结了过去一年社会中出现的所有热门事件,表现他们对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等。网购是当下流行的消费方式,针对现在人们消费形式的改变,人们开始担忧由这种新型消费方式所引发的身体素质的下滑。例(16)就是这样的一个范例。还有讽刺官场和反映官场里的不良现象的短信,例如:
(17)最难找的地方——有关部门;最难捉摸的官话——研究研究;最冠冕堂皇的语言——工作需要;最怕听到的话——群众反映。
(18)苦干实干,没有谁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任劳任怨,永难如愿;会捧会献,杰出贡献。
(19)领导用过的叫文物,百姓用过的叫废物;领导强词夺理叫坚持真理,百姓据理力争叫无理取闹;领导握百姓手叫关怀,百姓握领导的手叫巴结。
这些短信看似表达了很多不满,揭露了很多社会诟病,但其实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良性发展的,因为这是大众释放不满情绪,疏解怨气的很有效的方式。还有很多短信是励志型的,是鼓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要把握自己,参透生活的意义,使人们用更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例如:
(20)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珍惜并相信现在的你!
(21)别试图改变环境,试着改变心怀。别试图改变世界,试着改变心结。别试图改变命运,试着改变心态。适者生存,不适者歇菜!
此外,还有一种形式是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群发的短信,一方面把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到公众,而且让公众感受到了政府对公众的真正关心,同时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这种短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与社
会的和谐程度[4]。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把诚信友爱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作为奋斗目标,让全社会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分重要。当今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奋发图强、万众一心、就需要全社会、各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正如古语所言,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这就需要我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营造和谐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先就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其次体现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上下级之间、任何个体和他人之间的和谐。体现这一类和谐的短信随处可见。其中最多的就是在节日时亲朋好友间的祝福短信了,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人们不仅庆祝自己的节日还会庆祝西方的节日,所以短信在任何节日都会担当这传递美好祝福的重任:春节,元旦,中秋,端午,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光棍节,儿童节,教师节,等等。下面所列出的就是一些节日祝福的短信。
(22)瞧,兔跑啦!抓住幸运兔尾巴!看,龙来啦!跳上龙头好运达!听,鞭响啦,除夕财神降临啦;哇,年到啦,祝福闪闪眼睛眨!过年好
(23)玫瑰当属情人节,代表爱情与思念,送上浪漫与温馨,打动你我爱人心。送上浪漫短信息,带上我的爱与情,愿你情人节有情人终成眷属,开心快乐!
(24)洗衣做饭操持家务,终日不歇身影忙碌,默默无闻怨言从不,为儿为女生活朴素,值此母亲佳节光顾,儿女送上真挚福祝:妈妈,节日快乐!
(25)漂洗心中的思念,沉淀美好的祝愿,遥对九天的月圆,祈愿生活的美满,分享月饼的香甜,昭示工作的顺心,奉送祝福的心愿,祝愿开心到永远,中秋快乐。
对节日的祝福已经由最初简单的互相问候发展到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短信文化了,因而更具有人情味和时代感。在生活中人们喜欢用手机发送短信,沟通感情,也用它为生活增加了几分乐趣。面对面不好意思说出的话,或者电话中不宜表达的感情都可以通过短信来表达,短信的这种方式使人们在接收了一个信息之后有时间去思考,有时间去斟酌,最终很得体很恰当的回复短信。短信也拉近了距离遥远的人们的感情。不管相隔多远,一个短信道出了牵挂和关怀,使收信人倍感温暖,例如:
(26)虽然经常联系,心里还是想你,趁着大好春光,再把关怀送去:身体多多注意,饮食卫生仔细,早晚冷暖不定,减衣加衣适宜,健康安全第一,免得让我惦记!
(27)又是你的一个生日,祝福你的生活幸福无边。又是一个新的开始,祝福你的身体结结实实。许下一个新的心愿,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手机短信契合了东方人内敛含蓄的特点,在表达爱情时短信成为现代人的首选,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和紧张,加之短信中的文字唯美而多情,所以恋人间都喜欢用手机短信来传情达意。例如:
(28)如果你幸福,请忘记我,就让我的想念在心底结成层叠的藤蔓;如果你无助,请想起我,就让我的爱恋在风雨中形成温柔的港湾。无论时光与世事如何变迁,我对你的情感永远都在那里,默默守候,无悔无怨!
同样符合东方人内敛性格特点的还有道歉短信。例如:
(29)醉过方知酒浓,失去方知珍贵,错过方知反悔,爱过方知情重,时光无法倒流,莫让悔意留心中,一封信息将爱留,对不起,我错了,求你原谅我。
另外同事间、同学间还可以通过短信来互相传递各种服务提示性的日程安排、通知、邀请等
信息,例如:
(30)温馨提示:明天下午5:00在教学楼408开会,别忘了呦!
这类短信在同事间或同学间是常见的,通过这些短信,同事间和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就更融洽了。人与人的和谐其实很简单,渗透在生活中的所有细节中,而手机短信就承担起了丰富生活中细节的任务,把人和人的心连在一起,营造出了和谐的氛围。
有些手机短信,充满了违背情理的话语,呈现出粗俗化的特征,有的甚至歪曲事实、价值观念、信念体系。如:
(31)考试如此多焦,引无数考生尽通宵。惜秦皇汉武,胆子太小,唐宗宋祖,不得不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后只把白卷交。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全都重考。(仿毛泽东《沁园春·雪》)
在内容上,这些短信缺乏文化含量,无所顾忌地开自己、他人或社会的玩笑,通过自嘲或挖苦、讽刺、恶作剧来寻求开心瞬间,因此他们背离了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导向,不利于青少年成长,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短信的思想内容都不健康,虽然是用于关系密切的交际双方,是为了凸显双方的亲密程度,对交际双方来说也许无所谓,但从语言文明建设角度来看却是对书信语文体式语言运用格调的失范和偏误,是应该予以拒绝和排斥的,也是语言规范化的对象。[5]
短信编辑者可以宣泄对这个世界种种的不满和无奈,发泄着人们压抑不满和无奈的情绪,但要注意短信的思想内容,避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我们不反对在短信语言上的调侃和搞笑,也赞同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讽刺,但是,有的人利用短信散布流言蜚语,侮辱诽谤他人,诋毁他人名誉,这是不能容忍的。在追求轻松滑稽和游戏调笑的短信中享受快乐的时刻,还需要健康的短信内容作为支撑,需要使人积极向上的情趣。要意识到道德失范的严重后果,加强自律,规范、文明使用手机短信语言。语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其发展应该以引导为主,但是必要时也需要制定一些政策法规,为保护母语建起一道法律屏障[6]。
本论文从和谐视角来探讨手机短信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意义。手机短信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社会问题在公众中透明化及娱乐化,使公众得以释放压抑的情绪,疏解民怨,促进了社会和谐,成为了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不可否认的是,短信中也不乏有破坏社会和谐的例子。这就要求我们自觉抵制这种短信,同时应该加大对手机短信的监管力度。
[1]齐红飞.试论短信文化的特征[J].语言应用研究,2011,(9):75-76.
[2]任颖.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美学归因[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8-10.
[3][5]孟建安.手机短信话语文本的语体学分析[J].修辞学习,2004,(4):37一40.
[4]李桂林.手机短信文化初探[J].科技信息,2009,(7):172.
[6]王莉蕾.短信文化的文本特点:形式大于内容的大众传播[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45-47.
G206.3
A
1671-6469(2014)03-0047-05
2014-06-10
徐艳萍(1977-),女,北京人,新疆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兰杰(1960-),男,四川人,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