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林
(大庆师范学院 大庆精神研究基地,黑龙江 大庆163712)
大庆精神的研究是大庆精神生命活力的重要表现。积极开展大庆精神学术史的研究,对于大庆精神的深入解读,对于大庆精神的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大庆精神社会影响的逐步扩展,人们对大庆精神的研究也在逐步地展开。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庆精神的研究,有两个问题是必须要讨论清楚的,那就是大庆精神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基本方法。大庆精神研究的理论视角就是大庆精神研究的切入点;大庆精神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大庆精神研究的思考路径。前一个问题讲的是“研究什么”,后一个问题讲的是“如何研究”。“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是开展大庆精神研究必须搞清楚的两个问题。清楚了“研究什么”,在研究问题的方向上才能始终如一;清楚了“如何研究”,在研究问题的方法上才能前后一致。这两个问题都解决好了,才有可能推出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大庆精神研究的理论视角,是依据大庆精神研究的切入点的不同来划分的。
第一个理论视角:追问大庆精神“从哪里来”,这是对大庆精神产生的历史根据的研究。最早从这个理论视角对大庆精神进行研究的著作是《大庆精神概述》[1]。这本编著共设12 章,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对大庆精神产生的历史根据的研究。第一章讨论了大庆精神产生的社会基础,分别从大庆精神产生的社会主义政治基础、石油行业思想基础、传统美德基础等方面作了细致的讨论。第二章讨论了大庆精神产生的条件。分别阐述了大庆精神产生的环境条件、生产管理提供的条件、会战队伍条件、领导者条件。这一章写得十分详细,如在领导者条件这一节里,对大庆会战的领导亲临前线,以身作则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的说明。第三章讨论了大庆精神产生的理论依据。这一章指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群众路线是大庆精神产生的哲学思想基础,还指明了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自己工业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是大庆精神产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还指明了大庆精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动实践。
从这个理论视角研究大庆精神产生的历史根据的著作还有最近出版的《大庆精神读本》[2]。这部书的第一章,讨论了大庆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在这一章中分别从旧中国十分落后的石油工业、大庆油田的发现、一场影响国家命运的大会战、从艰难困苦中锤炼出来的大庆精神等四个方面阐明了大庆精神产生的历史根据。以上谈到的两本书是对大庆精神从第一个理论视角进行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第二个理论视角:追问大庆精神“是什么样”,这是对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的研究。最早比较详细研究大庆精神基本内涵的著作是前面提到过的《大庆精神概述》[1]。在这本书里专设一章讨论了大庆精神的内涵。在这一章里把大庆精神的内涵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主人翁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开拓进取精神”。这四个方面的概括反映了人们当时对大庆精神内涵的认识水平。
随后,《大庆实践的哲学思考》[3]出版,这本书对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指明了大庆精神的第一次理论概括1981年12月,中共中央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把大庆精神概括为:“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其次,对大庆精神进行第二次理论概括是江泽民:“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接着,阐明了大庆精神的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特色、行业和企业特色。
最近出版的《大庆精神读本》[2]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推进了大庆精神基本内涵的研究。这本书持有比较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从1981年以来的几次关于大庆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论概括都做了详细的引用和说明,对于当前人们提出的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问题予以了高度的关注,认为大庆精神时代内涵的讨论不是对大庆精神基本内涵的重新界定,而是对大庆精神基本内涵的深入讨论和认识。这本书对大庆精神基本内涵的研究把人们对大庆精神基本内涵的认识推进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第三个理论视角:追问大庆精神“有什么用”,这是对大庆精神的时代价值的研究。对大庆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主要有三本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一本是《大庆精神概述》[1]。在这本书的第七章讨论了“大庆精神的效应”,指明了大庆精神具有“激励效应”“凝聚效应”“导向效应”,这是对大庆精神时代价值的比较早的理论概括。
第二本是《大庆实践的哲学思考》[3]。在这本书的第十一章,指明了大庆精神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这是对大庆精神时代价值的进一步研究。
第三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庆精神研究》[4]。在这本书里把大庆精神的时代价值作为一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大庆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感召激励价值”“规范导向价值”“教育塑造价值”“文化创新价值”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是到目前为止对大庆精神时代价值研究的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第四个理论视角:追问大庆精神“存活在哪”,这是对大庆精神的现实载体的研究。对于大庆精神现实载体的研究,《大庆精神读本》[2]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这本书从大庆精神人格化的角度,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大庆精神的现实载体问题。明确地提出“三代铁人现象”是大庆精神人格化的重要标志。阐明了三代铁人一脉传承着崇高而坚定的精神信仰和爱国情怀,一脉传承着乐观负责的人生态度和无难不克的意志品格,一脉传承着认真牺牲的工作精神和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一脉传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奉献人民的价值追求,一脉传承着永放光芒的道德人格和生命活力。这本书还从大庆精神文化张力的角度,讨论了大庆精神的现实载体问题,说明了铁人文化现象是大庆精神的现实载体,对铁人文化现象中的“铁人传记文学”“铁人诗歌”“铁人影视剧”这三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载体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就目前看,这本书是研究大庆精神现实载体的比较有分量的著作。
第五个理论视角:追问大庆精神“怎样有用”,这是对大庆精神的价值实现的研究。对于大庆精神价值实现的研究,《大庆精神概述》[1]《大庆实践的哲学思考》[3]《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庆精神研究》[4]《大庆精神读本》[2]这四本书均有所涉及,但研究的角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1990年出版的《大庆精神概述》,其中有一章专题讨论了大庆精神对油田发展的意义,从“增强优良传统渗透度”“保证大庆长远发展”“促进企业内部动力转化”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可见这本书对大庆精神的价值实现的研究的面还是比较窄的。1995年出版的《大庆实践的哲学思考》,其中仅有一节从大庆精神如何弘扬的角度,谈到了大庆精神的价值实现问题,也没有多少新意。2001年出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庆精神研究》专设一章,从大庆精神再发展的角度,比较细致地讨论了大庆精神的价值实现问题。指出了大庆二次创业为大庆精神的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13年出版的《大庆精神读本》也是从大庆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的角度,讨论了大庆精神的价值实现问题,但观点却有了新意。主要说明了发展是大庆精神传承和弘扬的落脚点,根本问题是大庆精神的主体化,要关注大庆精神的思想活力等问题。这四部著作的出版先后历时20多年,反映了人们对大庆精神价值实现的认识过程。这四本书是今后继续开展大庆精神价值实现研究的必读书目。
依据掌握的大庆精神研究的资料,根据人们对大庆精神研究时的思考路径的不同,可以把大庆精神研究的基本方法划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方法:实践背景材料列举的方法。2007年7月1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大庆召开领导干部会议,这次会议上下发了《发扬大庆精神加强基层建设努力实现集团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文件。这个文件被人们认为是采用背景材料列举方法研究宣传大庆精神的一个样本。在这个文件中阐述了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后,为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大庆精神,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文件指出,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包括:①“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是大庆油田的基本功。②“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是石油职工过硬作风的集中体现,就是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做到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现场和领导在现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③“五条要求”是石油职工的行为规范,就是人人出手过得硬,事事做到规格化,项项工程质量全优,台台在用设备完好,处处注意勤俭节约。④“三个面向、五到现场”是领导机关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做到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思想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⑤“三基”工作是大庆油田加强基层建设的基本经验,就是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⑥岗位责任制是大庆油田最基本的生产管理制度,就是把全部生产任务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⑦思想政治工作“两抓”是大庆油田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这七个方面是大庆精神形成的基本实践背景材料,只有把握和理解了这些实践背景材料才能深刻地理解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二种方法:基本要素解析的方法。韩福魁在大庆精神的研究上独辟蹊径,他在研究大庆精神的过程中创造了“基本要素解析的方法”。
他运用这个方法,对大庆精神基本内涵进行了解析。他认为“爱国”是大庆人这个优秀群体内存内生的基本精神要素。这个宝贵的精神要素是怎样转化为人的主体力量和伟大的物质成果的,韩福魁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他细致地说明了大庆人的爱国是敬业爱国,敬业爱国是大庆精神的政治本色。认识了大庆精神敬业的基本要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爱国”这个大庆精神基本内涵的丰富内容。他从两个方面对“敬业”这个宝贵的精神要素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首先,他分析了大庆人的“敬业”作为一个精神要素的主要构成。大庆人的敬业是国家石油至上的崇高价值观;大庆人的敬业是深厚的情感寄托;大庆人的敬业有着充分的认识基础;大庆人的敬业是人内心的积极追求;大庆人的敬业是人创造性、主动性的主体作为;大庆人的敬业是清楚的明确的目标实现;大庆人的敬业有着明确而充满活力的主体动机。其次,他分析了大庆人敬业的实现过程的四个关节点。敬业成为人们的思想认同;敬业细化为明确的岗位落实;敬业必须有人的职业能力要素作为支撑;敬业是可量化和可检验的工作标准。他运用这个方法,解析了大庆精神的“创业”“求实”和“奉献”等基本内涵的构成要素。
第三种方法:口述史的方法。口述史是大庆精神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是收集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口头资料。它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查访问,采用口述手记或视频记录的方式收集资料,经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为文字稿或电视纪实片,以此宣传和解读大庆精神。
孙宝范、卢泽洲编著的《听亲历者口述铁人》[5]是一部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的采用口述史的方法宣传和研究铁人精神的著作。这本书使用的采访资料十分丰富。书中的亲历者包括铁人王进喜的家人、师傅、工友,一些长期和铁人王进喜一起工作过的领导,还有文艺界和军队中和铁人王进喜有过密切交往的人。全书分为“油娃追梦”“主人争先”“创业激情”“公仆风范”“人文情怀”“中流砥柱”等六篇。这些亲历者充满着对铁人王进喜的景仰和怀念,把铁人王进喜那些至今仍能温暖人们心灵的故事讲得生动、具体、鲜活感人。
由大庆传媒集团创作、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的50 集大型系列电视纪实片《讲那创业年代的故事》是又一部采用口述史的方法研究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作品。这部大型电视纪实片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深刻解读,也是让今天的人们用自己的灵魂去碰撞那样一段滚烫的历史,用今天的眼光去寻找历史留给我们的真实的感觉的一部份量十足的作品。这部作品切入了那个年代蓬勃奋进的时代气息,切入了那个年代刚健豪迈的宏阔气度,切入了那个年代鲜活感性的精神活力,具有厚实的文化资源价值。这部电视纪实片“植活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基因”。片中留下的是一个年轻城市的永久的文化记忆。正是这些记忆告诉人们,这个城市是怎样走过来的。
第四种方法:文化生态学的方法。把大庆精神作为一个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现象来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大庆精神研究的文化生态学的方法。刘仁较早地开始了对铁人文化现象的研究。他在《大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4 期、2005年第6 期、2007年第1 期先后发表了《关于丰富和发展铁人文化的思考》《关于繁荣和发展铁人文化的再思考》《从铁人文化体系的形成看铁人文化的繁荣》三篇文章,对铁人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铁人文化”这个概念做了说明,对铁人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他认为,铁人文化是石油行业的核心文化、大庆城市的主流文化、黑龙江地域的骨干文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已经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形成一定的体系。刘仁的研究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关注,《大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4 期发表了马英林的文章《铁人精神:从民族遗产到文化现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充分肯定了刘仁对铁人文化研究的意义。文章指出,刘仁“在研究方法上既是唯物的也是辩证的”,老老实实地按照铁人精神的发展变化来研究铁人精神,并把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这篇文章特别强调“文化现象是铁人精神存在的一种现实形态”。铁人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大庆城市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一现象的出现增强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影响力,丰富了大庆的城市文化,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范铁荣.大庆精神概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马英林,宋玉玲,刘晓华.大庆精神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3]周文华.大庆实践的哲学思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4]孟庆德,刘金友,马英林.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庆精神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
[5]孙宝范,卢泽州.听亲历者口述铁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