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的“问题意识”刍议

2014-03-30 02:58:52刘宏维
大庆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干部意识监督

刘宏维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三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453)

近年来,油田的健康、安全、环境事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广大干部认真负责、严细扎实。用对企业的忠诚排查各类不安全的问题和隐患,在油田的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干部区别于其他岗位人员特有的工作特质。干部的问题意识是指安全生产中干部对一切不安全行为及状态的客观存在在头脑中的灵敏反应。这种问题意识是代表第三方认证的。是先于当事人及单位认识的意识。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一)问题意识是干部的基本要求

作为安全干部,没有问题意识,在现场没有发现问题或不能发现问题,是失职的、不合格的。在现阶段,中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处于“严格监督的早期”,企业要有一大批过硬的安全干部,才能严格起来。严格监督的阶段,就是说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环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安全干部能早期发现督促,早期整改,就会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每一次安全大检查对基层单位来说,经过一定的自查整改,总是拍着胸脯说“来查吧,没问题了”,可是上级专业人员一查,又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这就说明基层的安全干部查的不细、不全、不严。也正说明安全干部的问题意识不强,没有把住基层检查的问题关。

(二)问题意识应是干部的养成习惯

问题意识在干部的工作中应体现在思维上“问题假设”“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在行为上,“睁大眼睛看世界”,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总是用“问题意识”来想事情、办事情,这就是习惯养成。

《战国策·卫策》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卫国有个新媳妇,在婆家迎娶她的那天,大大方方地走出娘家门上了接亲车。看见拉车的牲口,她问:“这犋马是谁家的?”车把式回答,是从某人家借的。她对车把式说:“好好照看这犋马,不要鞭打驾辕的马。”接亲车到了婆家门口,她一下车就嘱咐伴娘:“快把灶膛的火灭掉,小心失火。”进到屋里,迎面有一个石臼,她又说:“把它搬到窗户下面去吧,免得妨碍人走路。”这位不怕婆家人笑话的新媳妇,从娘家门口到婆家,发现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不是视而不见,也不遮不掩,同时还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以她新娘子的身份,她完全有理由不去说这些问题,但她说了。这说明她习惯了“眼里不揉沙子”,见到不对的问题,张嘴就说,没什么顾忌。干部就应该学习这位新媳妇的习惯养成,在安全生产中学会观察、捕捉、分析。对问题敢问、敢抓、敢管。勇于表现这种习惯,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会接受你主动查问题的好习惯。

(三)问题意识是干部的职业特征

“亮剑精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员的战斗意志,有了这种精神,解放军就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问题意识”应是干部的“工作意志”,有了这种意志,工作中才能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因为干部的职责就是查找问题。如果在意志上没有旗帜鲜明的态度。那么想当一名称职的安全干部简直就是空谈。在一次服务中心对出租场所某灯具厂正常监督检查中,发现该灯具厂严重违规作业,野蛮施工。安全隐患相当严重,检查组的同志发现后,立即给予了停工制止,责令其负责人立即整改,该单位负责人大吵大闹,认为他一直这样干也没出问题,凭什么给他停工。并把检查人员锁在车间20多分钟,后经“110”民警对他批评教育,他的态度才有所转变。后经检查人员耐心说服,讲明利害关系,他才进行了整改。这件事从始至终,检查人员就凭着一种“问题不整改,我们就不退缩”的意志在工作。还有一次,检查某木器加工厂,车间有明火炉子。检查人员表明“炉子不拆掉,我今天就不走”的态度,使承租人看到了检查人员查问题消除隐患的决心,只能乖乖的配合。所以,既然选择了干部这项工作,在工作中就应该义无反顾的查找问题。宁可听骂声,也不愿听哭声。

二、为什么要强调问题意识

我们讲的“问题意识”就是正确的判断分析存在隐患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危险源辨识。所以说隐患就是危险,就是问题。只有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才能确保安全。

民国初年发生在山东青岛大华染厂的一件事颇有教育意义。东北难民白金彪,自从来到大华染厂,他就兢兢业业的工作,下班后还主动为厂里修电线。老板陈寿亭知道后,对他大为赞赏,不仅赏了他十块大洋,还把原来的电工辞了,让他当了专职的电工。这个故事反映了两个人的问题意识,一是,白金彪发现问题:电线打火,仓库重地容易失火。解决问题:重复更换电线,消除隐患。二是,老板陈寿亭的灵敏反应进行风险管理,奖励白金彪十块大洋,把原电工辞退(不顾其是市长小舅子),提升白金彪为电工和工头。正因为他们的问题意识才保证了大华染厂最终发展成为中国早期知名的民族企业。

事实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单位,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认为没有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在物业管理中,如氧气瓶、乙炔瓶存放、电线路配电盘检修、机泵起停操作、疏通机操作等;在供热管理中,如高空作业、点炉作业、照明线老化、设备启动操作等。这些方面的隐患可谓屡见不鲜。但细究起来,真正可怕的不是问题多,而是对问题熟视无睹、不以为然,甚至不负责任地认为已经没有问题了。无数残酷的事实证明,问题往往就出在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也正是人们经常忽略的那些小问题,逐渐演变成了大问题,最终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

安全干部的“问题意识”源于责任心。但又不依赖责任心,因为没有责任心,就不能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有责任心,但没有足够的安全技能的专业知识,就没有能力发现问题。所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要思想好、责任心强,还需要多方位的学习与提高,两者缺一不可,特别是专业技能上,查问题要查的准、查的细,要有的放矢,不能说外行话。这样才能得到基层同志们的尊重和领导的认可,才能在监督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一)倡导理念、营造氛围

在干部队伍中要倡导“问题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问题意识。增强责任感、压力感、紧迫感,要使每个安全干部认识到,问题隐患是查出来的,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行跑掉”,在检查中要发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严细作风,对待问题保持“隐患不除,寝食难安”的工作态度。

(二)树立权威、形成态势

利用各种场合平台宣传“问题意识”。干部的“问题意识”,要建立在自信心上,有了自信心,加之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从而树立干部在检查中的权威来,使他们“说话好使”。在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好现场纠正、现场停工、现场处罚,整改验证监督公报及经济责任制考核扣分等手段。形成机制、形成态势。安全干部自身也要文明监督,科学监督,提高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安全干部形象。

(三)现场为本、追根寻源

安全干部要不断地深入现场,这样才能查到问题,问题出在现场、出在一线,但查出问题后,要帮助分析判断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里,是属于人为的,还是管理上的缺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对复杂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和有关部门反映,使问题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四)抓住典型、举一反三

在监督检查中,注重抓住典型的案例,认真剖析,严肃处理,及时通报,以儆效尤!利用每月公司安全例会的机会,认真讲评一个月来公司HSE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比如一次车辆违规的检查,通报处罚后,可以震撼基层单位很长一段时间,另外也可介绍一些好的HSE经验做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坚持始终、形成规律

干部的问题意识要保持始终,一以贯之,不受情绪的干扰,不能今天高兴了就多查一点,领导要求严了就到基层多转一转,这是不可取的,不是好的工作作风。应该按“定绩效、定人员、定责任、定区域”的“四定原则”编制监督计划。根据企业特点把握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责任到人。有条不紊的按计划监督,搞好监督资料及时归档,做好监督日志,形成科学的监督规律。

(六)持续学习、积累经验

干部要把掌握第一手前沿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知识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学习,常学常新。最近中石油试点推行HSE制度标准,为我们提出了学习新课题,需要认真钻研学习和掌握,另外还要了解掌握现场中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梳理归纳,形成为自我特点的监督检查经验。

猜你喜欢
干部意识监督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监督宜“补”不宜“比”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6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