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信息

2014-03-30 02:58
大庆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2014年中国经济改革的切入点

孙立坚撰文指出,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将发生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转变。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所提出的各项改革开放的内涵,可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人口红利”尽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再现,但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后,劳动力的资源还会不断涌现。第二,如果我们今后能够通过更加务实创新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来推动中国企业和世界企业继续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公平竞争、相互合作,中国的金融业也能够与时俱进,满足各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那么,中国经济的“全球化红利”将变得更为丰富,其结构也变得更为合理,从而再像过去30年那样,创造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奇迹。第三,中国今后要密切关注欧美市场所进行的一场关于“资源标准”的竞争,防止过度投资所造成的“产能过剩”。第四,“政策红利”虽然在危机爆发后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但是它留下的后遗症已经让新一届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五,中国内需不足现象主要源自于和民生密切相关的“三大障碍”问题:一是“没有钱消费”;二是“有钱不敢消费”;三是“有钱不在国内消费”。总之,只要我们撬起13亿人口的内需市场,中国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摘自2013.12.31《人民政协报》

和谐社会建设要充分利用传统身心安顿之道

唐眉江撰文指出,社会和谐需要每个人都实现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身和谐需要有效地安顿自我身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时代成果,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为人们提供一套基于唯物主义哲学的身心安顿之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身心安顿之道,已被中国古代实践充分证明了其有效性。儒家通过内圣外王之道,以立德、立功、立言三种方式实现了人生内外价值上的不朽;借助血缘亲情,使家庭成为人们安放心灵的场所,并在血脉的延续中实现了对实体生命必然终结的超越。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儒家乐于亲近自然,他们共同在山水田园的审美追求中获得了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中国古代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安顿人的身心。这些身心安顿之道,很多奠基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经过批判继承,仍能发挥时代价值。二者的结合,既有充分的学理依据,又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充分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当下即是的人本主义追求、内圣与外王的结合、血缘亲情的依托、山水田园的审美追求等身心安顿方式,必能有效地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0期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应对

丁伟国、安添金、何宁撰文指出,2012年12月,美联储在世界众多国家的质疑中推出了第四轮以扩大一定数量货币发行、减少银行储备注资压力为内涵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于2013年10月宣布继续维持不变。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扩张性政策,“量化宽松”自2009年3月首轮实施至今的近五年来,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美联储的“零利率”低水平运行将导致全球流动性货币泛滥,使之逐利于新兴经济体的各种资产,并催生价格泡沫出现。从中长期来看,在中国储蓄大于投资、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的态势下,美元大幅贬值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将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实际价值缩水,进而酿就中国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这种威胁效应已在经济运行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鉴于此,中国必须沉着应对:1.以稳健为导向,采取“小幅多次”策略,循序渐进,对宏观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在合理的范围内促进人民币适度升值,使外汇储备的增速趋缓,以有效控制国际资本大量流入。2.强化金融市场监管力度。通过收取无偿准备金、征税等措施,对国际资本流入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强化对国内股票、房地产等资产市场的监管,强化对商业银行体系的调控,促进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健康发展,保证宏观经济趋于稳定均衡。3.加强与全球主要经济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抓住全球G20峰会等国际对话与合作契机为我所用,促进区域货币合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有效提升抵御“量化宽松”的各种冲击的能力,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

建立健全民族政策评估制度

雷振扬撰文指出,建立健全民族政策评估制度,对于保障民族政策的科学性,验证民族政策的实效性,促进民族政策的与时俱进和完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民族政策评估制度尚不健全,政策评估方法尚不够科学。民族政策评估,是一件十分重要又十分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权威部门的推进,国家法制的保障,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实施,更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发达国家政策评估的重要经验是立法先行,即先由立法机关进行政策评估立法,或由政策权威部门建立相关规则,然后予以推行。由于民族评估的敏感性、复杂性,在政策评估的起步阶段,其评估主体应以国家权威机构为主,专门的民族问题研究机构为辅。待条件成熟后,可以吸纳社会服务机构或民间组织参与评估。对于上述两种机构的评估活动,应统筹协调,做到评估程序与标准的相对统一,信息资料共享,形成适当的分工与协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做到在评估工作中密切配合,协调互补,共同推进民族政策评估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促进民族政策更好地发挥效能。由于民族政策类型多、覆盖面广,不可能用一套指标体系去评估所有类型的民族政策。因此,必须根据政策调整对象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评估指标,并为各指标分别赋值或确定权重,建立完整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政策评估的基本模型。

摘自《民族研究》2013年5期

当代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存在的五个问题

陈建中撰文指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只研究生产关系,不研究或很少研究生产力。这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方向性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不能脱离对生产力的研究,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或空中楼阁。二、重视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这是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三、热衷于宏观研究,轻视微观研究。这是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式问题。经济理论研究固然要重视宏观经济问题研究,但不能忽视微观经济研究。四、注重文本研究,忽视实际问题解决。这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目的问题。经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经济理论研究重在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实际经济问题。五、注重论文数量,轻视论文质量。这是经济理论研究的学风问题。推进经济理论创新,必须摒弃浮躁之风,回归科研本原,注重论文质量,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评价标准和根本目的。

摘自2013.12.8《人民日报》

网络舆情工作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张厚远撰文指出,做好网络舆情工作,首先需要了解网络舆情工作的特点,这是规律性的认识;其次要了解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这是特殊性的认识。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工作的主要特点是:1.任重道远;2.环境复杂;3.时效性强;4.知识和能力要求高。当前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建政府公信力的问题。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彰显良知和担当,做政府应该做的事,勤俭奉公,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局;其次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2.重建社会互信的问题。3.信息及时公开与官民互动的问题。理解了网络舆情工作的特性,认识到当前网络舆情工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这对于政府部门正视并重视网上舆论,对网上民意更加敏感,处置舆情事件更富有人情味,树立敢于对百姓担当的良好精神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国广播》2013年第10期

精神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归宿

万光侠、夏锋撰文指出,精神家园彰显了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归宿,超越了人的自然性、现实性与有限性,确证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发展。首先,精神家园以“应然”的方式探求终极的价值目标。精神家园在应然层面上规定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在终极追问中获得终极的价值指向。精神家园以“应然”的方式超越“实然”状态,用“应然”的价值视野审视、评判现实问题。在现实与理想、应然与实然的张力中,精神家园专注追寻人的终极价值目标,追问自由的意义与本质、自由广度与限度的问题。其次,精神家园以“无限”的方式超越了人的有限性。现实的个人作为有限的、历史的存在,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下,只能限定在特定的生存场域中。同时,人作为类存在,在代代延续中,实现了类的时间传承与空间拓展,凸显了类存在方式的无限性。精神家园超越了人的现实存在的有限性。此种无限性不仅仅是肉体存在意义上的无限性,更是精神存在意义上的无限性。精神家园以超越性思维把握现实,指向未来,超越有限,追求永恒。最后,精神家园以“渐进”的方式不断趋近永恒的价值归宿。精神家园的价值归宿的实现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精神家园作为人类精神动力的不竭源泉,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方向、科学的价值目标、有序的发展阶段。基于人存在的生成性、多样性、多变性等特性,精神家园的实践指向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的特点。

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民观

胡亚敏撰文指出,“人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概念被视为中国社会中具有广泛共同利益且具革命性的阶级集合,是基于阶级又超越阶级的联合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为适应中国社会政治的需要和阶级阶层比例的变化,“人民”被赋予不同的时代涵,“人民”成为最广大劳动群众的代名词。“人民优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结晶。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石,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作家、作品和读者以及批评标准诸方面总结和提炼出一些富有特色的理论观点。就作家艺术家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首先强调的是立足点的问题,即作家艺术家要调整与人民的关系,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与人民打成一片,体验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在作品中表达人民的愿望、利益和要求,其中描写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形象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着力强调之点。在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同样强调为人民的价值取向,评价作品艺术形式也须以人民的需要为准绳,提倡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等等。

摘自《文学评论》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