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红
(大庆市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之一,要免费向社会开放。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就是要取消门槛,充分发挥其为社会大众工作、学习、需求提供知识保障这一基本职能,为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特别是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自2009年以来,大庆市图书馆始终秉承免费开放的社会职能,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向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文献信息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文化活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弱势群体创造了良好的文化学习空间。
要进一步强化公共图书馆职能,拓展公共图书馆开展免费开放服务的基本途径。
注重馆藏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和软硬件设备更新,是公共图书馆实现免费开放服务的前提。
大庆市图书馆现有馆藏约220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180万册,电子文献40万册;馆藏中文期刊3359种、外文期刊2740种;引进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SPE、EI、EBSCO等15种数据资源;自建特色数据资源3种,即《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课件数据库》《石油石化论文、成果及标准数据库》《随书光盘管理系统》。同时,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不断调整馆藏结构,强化特色馆藏建设,在全市开展了地方文献征集评奖活动,并筹建“大庆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为研究大庆的历史渊源、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为大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大庆市图书馆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在原有的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外文图书借阅室、少儿图书借阅室、中文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共享工程阅览室、盲文图书借阅室、随书光盘借阅室、古籍地方文献阅览室、先锋工程阅览室、外文原版图书阅览室,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各界读者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如盲人)等的阅读需求。
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庆市图书馆在内部文化环境建设上也加大了投入力度。聘请专业人员对图书馆的整体文化环境进行了设计装饰,除了在显著位置标明图书馆的平面分布、楼层指示及功能布局以外,还在各楼层阅览空间张贴了名人画像和励志的名言警句,并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在阅览空间摆放了盆栽花卉等,努力为广大读者创造清新、优美、舒适的阅读环境,使来馆的每一位读者在受到教育和启迪的同时,也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美的熏陶。
2011年,为确保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的良好运行,保证服务质量,大庆市图书馆及时对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进行换代升级,由原来的GLIS8.0升级到GLIS9.0,从而实现了高效快捷的公共查询功能,增添了读者网上预约和续借图书等一系列信息服务;并利用自筹资金对电子阅览室和共享工程阅览室的全部硬件设备进行了升级,提高了机器的运行速度,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为了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优势,图书馆还加大网络建设力度,搭建馆内网络平台,增加网络端口,完善网站建设,定期更新网页,做好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导航,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且独具特色的信息服务。
大庆市图书馆免费向所有人开放,实行全年免费阅览、免费办证、免费上网浏览和查阅各种信息资源,并以阵地服务为基础,不断开发深层次信息服务,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拓展免费开放服务内容,从而把免费开放服务推向更高层次。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图书馆实现了早7点到晚10点的全天开放,每天开馆15小时,节假日不休息,从而使图书借阅量明显增加。年接待读者100余万人次,借阅图书20余万册次。
2010年,建立免费二次文献检索平台群(CALIS、CASHL、NSTL、中科院科学图书馆、读秀、石油高校图书馆协会网站等),满足了广大教研人员和市民对学术文献检索的需求。平均每年注册NSTL账户100余个,收发邮件200余封;开展科研项目查新10余项;提供SCI、EI、ISTP论文被引用检索证明100余份;并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参考咨询、学科导航、定题服务、科技查新、用户培训等信息服务,编辑出版二次文献《决策与参考》,为党政机关和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真正把图书馆建成市民的第二课堂、没有围墙的大学,大庆市图书馆积极组织读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性科学普及活动,建立科普教育基地,为读者搭建科学普及的平台。
多年以来,图书馆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服务宣传周和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并利用世界读书日、全国科普日、清明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积极组织读者开展免费的读者入馆培训、书画展览、演讲征文、诗歌朗诵、图书漂流、讲座报告、爱国影片播放等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
2009年,为了进一步宣传地域文化,弘扬城市精神,图书馆与大庆市社科联联合,将“大庆讲坛”的主会场设在图书馆11楼多功能厅,定期为全市人民举办公益性系列讲座报告,几年来,共举办讲座报告200余场。期间,曾多次与“龙江讲坛”合作,聘请“龙江讲坛”知名专家学者到“大庆讲坛”讲学,范德有老师的“如何做好精神养老”,曲伟杰老师的“考生家长心理支持策略”等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并邀请研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专家学者为广大师生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专题报告”;去年我们还邀请当代著名作家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的马瑞芳教授为大庆市民“妙解红楼梦”,得到各界广泛好评。
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免费开放服务,图书馆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开展流动图书借阅服务,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从而使免费开放服务的空间不断拓展。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图书馆的免费服务,最大限度地为机关、企业和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提供便利,图书馆千方百计拓展服务空间,充分利用流动图书车、图书流动站和社区分馆等服务阵地,为读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流动图书借阅服务。目前,图书馆已建立了万宝、北辰、黎明、东安等20个社区分馆,并定时定期为社区分馆更换图书,为社区居民提供阅读便利;同时,增加了集体借书证的办理业务,实行集体借阅,设立了20个图书流动站和10个流动图书车停靠点,投放流动图书10万余册,开展流动图书借阅服务,受到社会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关注;并为特殊群体和弱势人群开展流动图书借阅服务,为进城务工人员和福利院、劳教所、孤儿院、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绿色通道。
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市级分中心,大庆市图书馆始终把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目前共享工程阅览室有多媒体计算机64台,安装了易瑞远程访问系统,为读者提供免费的文化信息资源,向社会各界读者开放。同时,还深入全市五区、四县,指导共享工程服务点的建设工作。2008年先后走访基层服务点40多次,对基层网点建设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帮助设立了5个区级支中心和遍布全市街道、乡镇的基层服务点40个,参与指导林甸、杜尔伯特、肇州、肇源四个共享工程的县级分中心建设,从而完善了大庆地区的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为共享工程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建设的新形态,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大趋势。建设大庆数字图书馆是宣传和弘扬大庆文化、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实现全市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共建共享,整体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需要。
2012年,大庆数字图书馆建设被正式列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中,国家财政投入专项资金75万元,地方财政匹配资金620万元,用于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平台搭建、数字资源建设等,目前已完成了硬件设备的采购工作,正在进行安装调试,为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为开展公益性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