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萍,卢 彪
(1.扬州市职业大学办公室,江苏扬州225002;2.扬州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江苏扬州2250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应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是属于大学生生活世界教育的领域,“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9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回归到大学生生活世界的教育之中,才能让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复杂态势。
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复杂化越来越明显,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文化领域中“红、黑、灰、白”并存,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想主义的思潮此起彼伏。意识形态的“文化化”“学术化”“日常生活化”,也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趋尖锐激烈。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和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放弃,特别是在“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及“西方宪政民主”等形形色色意识形态思潮的掩盖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明暗并用,借用网络技术优势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与破坏,企图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念推销并扩张到世界各地,这势必对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但鉴别力不足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出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目前,我国正处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把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凝聚起来。
高校是各种思潮汇集地,高校思潮也是社会思潮的缩影,同时也是社会思潮的放大器。在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受到的质疑和攻击尤其尖锐、深刻、激烈。”[2]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要关注教育实践(或生活),这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大学生们澄清各种社会思潮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为大学生价值选择提供导航;有利于为大学生提供道德规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
生活世界的教育是人最基础的必要且必然的教育,生活世界的教育是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前提,是人摆脱动物性向文化性的生成过程。当代大学生比任何其他的历史时期和文化阶层的人都需要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领,他们生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大潮中,世俗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弥漫在他们的生存空间,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他们正经历着来自不同价值观念的“交叉压力”甚至面对价值危机的苦恼。此时,寻找共有精神家园就成为迫切的事情。然而,如果“过度强调回归生活世界,脱离未来发展目标,理想信念教育则只能带给大学生激情式的短期导引,缺乏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柱和长久发展动力。”[3]回归生活世界,不是仅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是回归到实然和应然相融通的生活世界之中。
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最先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既是一种实然的客观存在,又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针对“科学危机”为欧洲人开出的药方。然而,“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基础”[4]58。在以知识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学校教育中,科学世界的教育占据着更加突出的地位,但这并不能以此否定生活教育在学校之中的存在。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在生活世界中,人既是一个现实性的存在,又是一个可能性的存在,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现实性的存在,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同时,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可能性的存在,积极建构他们的完满的可能生活。”[5]267赫勒将包括日常生活世界在内的整个人类生活划分为3个基本领域,即“自在化对象”领域、“自为的对象化领域”和“自在自为的对象化”领域[6]6。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是教育的“自为化领域”的对象化,它的基础是日常生活领域,“自在化领域”同样是生活世界教育这一“自为化领域”存在的前提条件,而生活世界教育中的规范与制度就成了界于二者之间的“自在自为对象化领域”。回归“生活世界”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无论是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语言学的“生活形式”、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日常共在世界,还是哈贝马斯以理解为取向的行为主体视角的交往理性等,都是哲学家或哲学流派从不同视角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到生活世界提出的关于生活世界的构想和批判理论。
“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7]高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大学生生活教育相结合。“只有人才有生活,人也只表现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人,离开人也无所谓生活,生活即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8]131大学生生活世界包括方方面面,在校内主要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校外主要受社会实践的养成影响。
今天的大学生更为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现实利益,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权衡轻重过程中,虽然关心祖国的前途未来、热切盼望共同理想的实现,认识到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必要性,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仍很普遍,重现实回报。因此,从大学生生活世界的社会实践养成和校园文化熏陶这两个维度出发,更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9]320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0]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重在养成。“养成”的本意是人的长期培养、熏陶、积蓄和内化成俗的过程,即教育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世界上一切优良的东西,都是经过“培养”之后才能“形成”,一旦优良的东西形成并成为一种“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
第一,渗透作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生活世界的重要延伸,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只有通过社会实践这一最基本的环节,才能使之“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11]100,这样,“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2]11,从而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默化作用。这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无意识地自发地潜在地接受某种影响的活动及其过程。“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3]81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耳濡目染,触摸社会这个“大课堂”的深刻变化,无意识地把所学的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自发地把党的功绩与国家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潜在地把自己的远大理想与勤奋刻苦联系起来,把自我发展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幸福追求与民族复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从而起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默化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存在,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风气、学校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独自特色和风格。其中,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
首先,校园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特点。校园文化的发展不是盲目的、自发的,是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义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文化的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品质,党的教育方针以高度概括的形式明确回答了为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3个根本问题;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弘扬主旋律、提倡高品位、保持高格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建立和规范礼节礼仪教育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学雷锋实践活动等,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让先进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其次,校园文化体现了时代特征。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生活世界的主要场所,只有反映大学生特点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才能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只有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成果的校园文化,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植根于大学生的心田;只有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校园文化,才能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才能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紧紧围绕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民族这个中心;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未来,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目标;立足于全社会的价值共识,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个基本内容。
第三,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特色。大学是创造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引领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高地。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薪火相传的独有的精神财富,对师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因此,大学应通过校训、校风、校歌、校史的学习宣传,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通过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及创造力的宣传,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通过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以及选树本校先进典型,用体现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的行为准则规范日常生活,用身边感人的事迹感召学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教育正能量。
[1]陶行知.谈生活教育[C]//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韩喜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的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4(7):4-7.
[3]陈 超,姜 华.新时代境遇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发展态势与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13(4):65-68.
[4]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8.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6]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7]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建设 习近平要求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抓[N].解放日报,2012-01-05.
[8]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毛泽东文集(第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习近平.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N].新华每日电讯,2014-02-26(1).
[11]列宁全集(第3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