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燕
口腔正畸矫治采用生物力学原理对牙合畸形进行矫治,在临床得到认可并且应用较为广泛,于是治疗相关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热点。临床上很多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其牙面上会呈现白垩色的点或斑块,即釉质脱矿,发病率相当高,不但影响美观,还影响到口腔健康,应该使用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治,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1,2]。笔者借助本研究探讨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进行正畸治疗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7例,女75例;年龄22~70岁,平均(49.2±3.5)岁;龋病30例,牙周病64例,牙颌畸形48例;正畸牙齿位置为磨牙区26例、双尖牙区41例、前牙区75 例;正畸酸蚀时间10 ~60 s,平均(19.7 ±4.0)s;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81例、传统直丝弓矫治器46例,其他15例。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跟踪随访,并按照随访结果是否发生牙釉质脱矿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牙齿位置、正畸酸蚀时间以及矫治器种类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以确定其是否为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作用前、后的牙釉质脱矿指数进行比较。
1.3 牙釉质脱矿指数 牙釉质脱矿指数以脱矿程度分级为标准:牙釉质表面没有脱矿病损为0度;牙釉质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面积小于所在牙齿分区面积的50%为1度;牙釉质表面白垩色斑块面积大于所在牙齿分区面积的50%,但尚未达到100%为2度;牙釉质表面白垩色斑块面积占牙齿分区面积的100%或牙釉质表面出现龋洞为3度;以上分级分别记为0、1、2、3分,脱矿指数=观察牙齿的脱矿记分总和/观察牙齿的所占区域总数,其中牙齿区域以正畸托槽为中心分为龈方、牙合方、近中、远中4个。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 所有研究对象均成功随访6~18个月,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为22.5%(32/142),其发生与患者性别、疾病种类无明显关系(P>0.05),而受到患者年龄、牙齿位置、正畸酸蚀时间、矫治器种类的影响(P<0.05)。见表1。
表1 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例(%)
2.2 不同因素对牙釉质脱矿指数的影响 牙釉质脱矿多集中在年龄大、前牙区、正畸酸蚀时间长以及使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的患牙,对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指数影响大。见表2~5。
表2年龄对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指数的影响±s
表2年龄对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指数的影响±s
注:与≤60岁组比较,*P <0.05
年龄(岁)治疗前 治疗后>60(n=55) 0.023 ±0.011 0.197 ±0.045*≤60(n=87)0.025 ±0.010 0.151 ±0.051
表3 牙齿位置对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指数的影响±s
表3 牙齿位置对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指数的影响±s
注:与磨牙区、双尖牙区比较,*P <0.05
牙齿位置 治疗前 治疗后磨牙区(n=26)0.024 ±0.013 0.149 ±0.050双尖牙区(n=41) 0.026 ±0.009 0.154 ±0.056前牙区(n=75) 0.025 ±0.011 0.204 ±0.063*
表4 正畸酸蚀时间对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指数的影响±s
表4 正畸酸蚀时间对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指数的影响±s
注:与≥15 s比较,*P <0.05
正畸酸蚀时间(s)治疗前 治疗后<15(n=62) 0.027 ±0.014 0.156 ±0.062*≥15(n=80)0.024 ±0.012 0.210 ±0.067
表5 矫治器种类对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指数的影响±s
表5 矫治器种类对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指数的影响±s
注: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比较,*P <0.05
矫治器种类 治疗前 治疗后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n=81) 0.022 ±0.014 0.152 ±0.053*传统直丝弓矫治器(n=46) 0.027 ±0.015 0.214 ±0.049其他(n=15)0.024 ±0.013 0.151 ±0.055
近年来成人口腔正畸治疗的开展更加广泛,临床发现越来越多成年人出于社会、职业、美观需要而接受正畸治疗。口腔正畸治疗既可以起到口腔面部美观的作用,还能改善咀嚼、发音等功能,但是如果医生的操作不规范,或者患者没有做好牙齿矫正后的护理,就会产生牙齿矫正的危害,对牙髓的、牙根、牙槽骨高度、牙齿牢固度等等,而牙釉质脱矿是固定正畸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风险因素,在固定正畸治疗中或治疗后容易出现釉质脱矿,釉质脱矿是龋病的最初表现,早期釉质脱矿主要是釉柱间质溶解和釉质表层矿化物丧失,易被再矿化[3-5]。正常情况下牙釉质的脱矿和再矿化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不会出现白垩斑,牙齿矫正过程中,由于矫正器部件粘在牙齿上,使牙面的某些部位不易清洁,出现牙菌斑滞留;菌斑中的致病菌不断的将糖转化为酸,致使脱矿过程占优势,动态平衡被打破,最终导致釉质脱矿;唾液分泌量小、唾液粘稠,会影响其对菌斑中酸性物质的缓冲,使牙面局部酸性环境增强,脱矿;戴用矫正器后改变了龈上菌斑的生存环境,致龋菌数量增加,代谢发生了变化,牙齿钙磷减少,脱矿[6-8]。
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正畸患者釉质脱矿的发病率约50%,而国内统计更高达59.4%,牙齿釉质脱矿的发病率为12.5%,因此釉质脱矿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9]。邱艳梅[10]曾回顾性分析其医院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的30例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697颗牙齿,统计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常见部位,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结果正畸治疗后有76颗牙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0.90%,以上颌切牙、上下颌尖牙和下颌双尖牙较为常见,好发部位为托槽龈方,并提出结论正畸固定矫治患者者龈上菌斑的代谢改变是牙釉质脱矿的主要原因,除口腔卫生宣教以外还要定期对正畸患者进行全口洁治以期有效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李静等[11]也有研究随机抽取武正畸固定矫治的202例患者进行釉质脱矿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釉质脱矿者117例、患病率为57.9%,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每人平均有4.81颗牙齿发生釉质脱矿,下颌尖牙、上颌侧切牙、上颌尖牙釉质脱矿患病率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控制混杂因素后,年龄、正畸治疗中不良习惯的改变、正畸疗程、甜食的摄入频率引起牙釉质的脱矿。钱哲[12]对76例使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54例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病率71.05%,纳入矫治系统共1672个牙,治疗前釉质均发育正常,治疗结束后有207颗牙齿脱矿、脱矿率12.38%,脱矿好发牙位是上前牙,好发部位是托槽周围和牙颈部。以上研究共同提示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利于对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尽早开展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并且为本研究中对相关因素的设定分组提供了参考信息,研究中将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牙齿位置、正畸酸蚀时间以及矫治器种类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实验数据的统计中,这样的研究设计是基于以上论述及研究基础上的,因此得到的结果值得信赖并作为日后临床工作的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为22.5%(32/142),其发生受到患者年龄、牙齿位置、正畸酸蚀时间、矫治器种类的影响(P<0.05);牙釉质脱矿多集中在年龄大、前牙区、正畸酸蚀时间长以及使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的患牙,对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指数影响大。首先要了解正畸治疗的大致步骤并分析正畸治疗后出现脱矿的可能原因,这有利于理解影响因素。根据整个正畸操作过程进行分析,托槽粘接前对牙釉质的酸蚀造成的粗糙表面及托槽四周易于菌斑积聚;正畸附件的存在也是菌斑易于积聚的因素,另外还妨碍了牙齿的清洁;正畸患者龈上菌斑的代谢也发生了改变,这些菌斑的pH值明显下降,菌斑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明显增高,钙、磷含量下降,从而导致致龋性增加;正畸固定矫治器阻碍了舌头移动食物块的能力,从而刺激耐酸性细菌的增殖,增加了脱矿的发生几率[13-14]。通过以上叙述较为容易理解正畸酸蚀时间长以及使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的患牙脱矿率高。至于年龄和前牙区因素,首先年龄大机体的耐受程度本就降低,并且牙齿的钙、磷离子等含量不同于年轻人,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产生影响;而前牙区主要是暴露区、多用区,直接影响到康复情况。在了解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基础上,临床工作者应针对以上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年龄大、前牙患病者加强宣传指导工作,正畸治疗中选择达到治疗目的且尽可能短的酸蚀时间、效果较好的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并且术中操作强调注意邻面去釉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龈乳头和唇颊舌侧软组织;去釉的顺序一般为从后向前逐次完成;对于上下牙弓牙量不调者,最好经实验性排牙确定牙量异常的部位后再行操作,可将去釉范围尽可能集中在异常区域;最好不要在未排齐的牙邻面去釉;不要形成台阶或大平面接触;此外,正畸治疗后保持口腔卫生、控制菌斑可以有效预防釉质脱矿的发生[15]。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患者到认识菌斑控制的重要性,早晚认真仔细的刷牙是清除菌斑的首要方法,口腔冲洗器可以清除牙面上堆积的软垢、食物残渣、松散的菌斑,但是对紧密附着的菌斑和牙结石无效;定期超声龈上洁治,就是找专业的口腔医生定期洗牙,或者用喷砂设备清洁;局部使用氟化物,比如使用含氟牙膏,局部涂氟等[16],招顺秀等[17]选择固定正畸矫治的恒牙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探讨多乐氟在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结果涂布多乐氟的试验组矫治6个月时牙釉质脱矿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了固定矫治过程中应用多乐氟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还有石美芬等[18]的研究提示正畸治疗过程中对病人实施全程、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指导,可有效改善牙釉质脱矿症状。李万顺[19]报道在矫治前和矫治过程中针对危害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酸蚀时间、牙面氟化、卫生宣教以及定期清洁牙面等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固定矫治器对牙齿的脱矿损害。方萍等[20]也有研究显示口腔综合防治措施有助于控制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患者的菌斑指数、有利于牙釉质的再矿化。本研究结果及相关文献均提示了综合危险因素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对于牙釉质脱矿预防的重要性。
综合以上论述可见,临床工作者应掌握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口腔健康。
1 梁敏.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9-250.
2 张新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653-2654.
3 钱哲.固定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与预防.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282-283.
4 张惠乐.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6-17.
5 Maria T,O’Reilly M,Jaime E,et al.Effectiveness of a sealant compared with no sealant in preventing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s:a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edics,2013,143:837-44.
6 李联钦.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38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7-48.
7 杨天栋.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05-106.
8 徐伟成.固定正畸治疗引起牙釉质脱矿的原因与防治.广东牙病防治,2012,20:209-212.
9 卢红飞.固定正畸治疗引起牙釉质脱矿的直接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和预防方法.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31:167-169.
10 邱艳梅.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及临床诊治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13,15:745-746.
11 李静,杜民权,江汉.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口腔医学研究,2011,27:57-59,63.
12 钱哲.固定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与预防.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282-283.
13 周懋莘,邵新瑛,张景彬,等.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28-129.
14 林远洪.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淮海医药,2012,30:310-311.
15 严章勇.饮食调控或牙面清洁预防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广东牙病防治,2012,20:10-13.
16 陈亚刚,胡德渝,李克增,等.应用含氟漱口液防治正畸治疗中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27:467-469.
17 招顺秀,李业荣,许碧晖.多乐氟预防固定正畸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广东牙病防治,2013,21:441-443.
18 石美芬,薛海萍,刘丹.正畸治疗中口腔护理指导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全科护理,2012,10:1474-1475.
19 李万顺.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4-115.
20 方萍,周嫣,陈燕,等.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固定矫治患者菌斑指数的影响.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