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振林
胸腰椎骨折在脊柱损伤的各类骨折中,稳定性最差,多由外伤引起,多数患者前柱、中柱和后柱在脊柱骨折脱位损伤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破坏,给临床施治带来较大困难[1]。脊柱生理解剖结构的重建以及其稳定性的保障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关键[2],目前临床多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对5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实施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经X线胸片或CT扫描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男28例,女24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5.2±14.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6例,压砸伤18例,摔跌伤6例,其他2例。AO分型:A型26例,B型10例,C型16例;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8例,B级10例,C级14例,D级16例,E级4例。排除存在精神疾病史、恶性肿瘤史、骨密度低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致伤后3~10 d择期手术,选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双髋微屈,行气管全麻。根据摄片结果,取病变椎体于背部皮肤的投射位正中切开,紧贴双侧棘突将骨膜和腰背筋膜切开,椎板骨膜下、骶棘肌与横突间剥离利用牵开器推开骶棘肌,使病椎及上、下各一节椎板充分暴露。椎板骨块内陷患者,为降低椎管内压力,先行将内陷椎板骨块去除;存在脊椎和神经压迫患者,应用椎板开窗法进行椎管内探查,对不理想复位的部位行再复位,使其达到满意效果。恢复伤椎的生理高度及弯曲度,C臂机透视下将适当长度的椎弓根螺钉入,分别于伤椎上一和下一椎位固定,再将整个椎弓根固定系统根据患者脊柱生理弯曲固定好,于关节突、横突和椎板进行植骨,冲洗术腔,留置引流管后,关闭切口。术后常规给患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7 d,24 h可根据引流液情况拔除引流管,拔管后行骨折位X线胸片或CT扫描检查。患者卧床2周后可根据恢复情况予以支具佩戴,需拄拐下床运动。复查每间隔2个月进行1次,行影像学检查,待植骨骨性融合后,可延长复诊间隔时间至6个月1次。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1年测量伤椎楔变指数、椎体前缘压缩比例、后凸Cobb角,并行Frankel神经功能恢复分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影像学测量结果 患者治疗后1个月伤椎楔变指数、椎体前缘压缩比例、后凸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年再次测量与治疗后1个月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影像学检测伤椎变化情况比较n=52,±s
表1 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影像学检测伤椎变化情况比较n=52,±s
时间 楔变指数 椎体前缘压缩比例(%) 后凸Cobb角(°)治疗前0.7 ±0.3 43 ±4 23 ±3治疗后1个月 90.1±12.2 85±11 92±20治疗后1年91.3 ±14.6 84 ±10 90 ±18
2.2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分组后A组患者仅3例,E级患者增至31例,且治疗前各级患者治疗后分级情况均有所改善。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比较 例
胸腰段脊柱骨折一直以来都是骨科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Dick等提出来经后路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案,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4,5]。对于存在椎体暴裂性骨折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手术指征包括[6]:(1)椎管矢状径减少量超出1/3;(2)经检查为单纯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高度丢失,且丢失量超出1/2;(3)有骨折碎片刺入椎管内;(4)伴发有小关节交锁;(5)合并脊髓损伤;(6)骨折存在多轴向不稳定性。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椎管恢复正常容积以便改善神经损伤,重建脊柱的生理解剖学结构及其生物力学所能达到的稳定性,全面恢复患者脊柱功能。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多伤势重、机体损伤大、血肿量大,择期手术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由于致伤2周以后,一般血肿易出现机化、软骨痂已经开始形成,对于复位造成不良影响,故而手术时机的把握最好于致伤后14 d内实施。手术治疗可以较快的速度解除脊髓压迫状态,以最大程度恢复脊髓生理功能,也有利于减少对患者的搬动次数,避免神经再损伤[7,8]。
在本组研究中,本文主要对脊柱病灶及其上、下各一节脊柱纠正、相连、固定,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脊柱的三维形态和生理弯曲。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大部分患者分级提升,极个别患者分级无变化,未发现分级恶化问题。治疗1个月后,患者伤椎楔变指数、椎体前缘压缩比例、后凸Cobb角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提示手术治疗对于恢复伤椎的生理曲线与功能具有重要和积极作用,而且,治疗1年后的相关指标与治疗1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手术治疗初步完成后即可达到较好的复位效果,后期工作应着眼于患者的早期康复与运动训练。
1 李刚,李伟.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西部医学,2012,24:1507-1508.
2 付涛,王国选,杨民.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9:60-61.
3 李松峰.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3-135.
4 李想,洪毅,唐和虎,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40-441.
5 Marco RA,Meyer BC,Kushwaha VP,et al.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treated with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 supplemented with balloon-assisted vertebroplasty and calcium phosphate reconstruction.Surgical technique.J Bone Joint Surg Am,2010,92:67-76.
6 杨通宇,覃家永,陆跃宇,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疗效观察.中外医疗,2012,22:75-76.
7 周全胜,徐建春,周利均,等.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颗粒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95-96.
8 袁竹柳.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