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污染情况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的影响比较

2014-03-29 13:23:34平燕
河北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加强型托槽粘接剂

平燕

随着口腔疾病研究的深入,正畸治疗已不单纯是为了排齐健康牙列和恢复口腔功能,也成为某些牙周病治疗的辅助手段,因口腔正畸治疗率明显升高,引起临床重视[1,2]。据研究显示,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粘接效果受到多方面影响[3,4],本研究比较不同污染情况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的影响,为临床正畸治疗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将相关内容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因正畸原因拔出的150颗前磨牙,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6.2±2.7)岁;离体前磨牙完整、牙釉质无裂缝且离体保存时间不能长于6个月,均已经排除四环素牙、氟斑牙、龋齿等情况。以上150颗离体前磨牙均去除根面软组织,超声清洗后均浸泡于0.5%的氯氨-T中,室温条件保存待用。

1.2 方法

1.2.1 唾液污染:①湿润条件(25颗牙):双尖牙气枪吹干后用35%磷酸凝胶酸蚀1 min,清水冲洗、吹干,人工唾液涂于酸蚀后的牙面并保持湿润状态,将调和好的粘合剂(树脂加强型粘接剂,产品型号:3515)涂于方丝弓金属托槽(底座13 mm2)粘接面,涂抹完成后立即粘接离体牙并于10 s内摆正托槽、350 g力度按压托槽,操作结束后清理多余的粘接剂;②干燥条件(25颗牙);酸蚀后牙面上的粘接剂应用气枪吹干后再进行其余操作,其他均同湿润条件的操作。

1.2.2 血液污染:将临床用于研究血液标本替代人工唾液涂于酸蚀后的牙面,其余所有操作均同唾液污染组,湿润条件及干燥条件各25颗牙。

1.2.3 混合污染:将人工唾液及血液混合物涂于酸蚀后的牙面,其余操作同以上2组,湿润条件及干燥条件各25颗牙进行实验。

1.3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唾液、血液不同污染情况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及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ARI)的影响,剪切强度的测试为测试对象置于测试机底座上,以玻璃杯作为参照,托槽与牙面交界线尽量与水平面垂直,加力装置与该界面平行,加力速度设定为1.0 mm/min,记录粘接失败瞬间的粘接力值,根据公式计算剪切强度:剪切强度(mPa)=粘接力值(N)/托槽底面面积(13 mm2)。实体显微镜落射光下检测记录ARI评分:0分,牙面无粘接剂残留;1分,牙面有粘接剂但不到粘接面积的一半;2分,牙面有粘接剂且大于粘接面积的一半;3分,所有粘接剂残留于牙面且粘接剂表面有托槽底板压痕[5]。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唾液污染、血液污染、混合污染干燥条件下口腔正畸托粘接剂的剪切强度以及A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污染、血液污染、混合污染湿润条件下口腔正畸托粘接剂的剪切强度明显降低,而ARI评分明显升高,以唾液污染组改变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污染情况下口腔正畸托粘接剂的剪切强度及ARI比较n=25,±s

表1 不同污染情况下口腔正畸托粘接剂的剪切强度及ARI比较n=25,±s

注:与干燥条件比较,*P <0.05;与唾液污染比较,#P <0.05

方法 操作条件 剪切强度(MPa) ARI(分)唾液污染 干燥9.3 ±1.2 1.3 ±0.4湿润 7.6 ±2.3* 2.5 ±0.3*血液污染 干燥 9.3±1.2 1.2±0.5湿润 8.5 ±2.0*# 1.7 ±0.4*#混合污染 干燥 9.3±1.2 1.2±0.4湿润 8.4 ±2.2*# 1.8 ±0.4*#

3 讨论

牙齿、牙弓、颌骨、颅面之间的不协调而呈现的口腔畸形不但影响外观,同时危害口颌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通过正畸治疗来恢复口颌系统的正常功能[6]。随着各类型错合畸形发病率的提高以及社会对口腔健康的重视,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口腔正畸就是采用各种口腔技术将牙颌畸形的牙齿进行牙齿矫正,以达到美观的外貌、健康的功能、稳定的牙列的目的。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重视个人形象和健康,口腔正畸需求增多,故其技术水平也快速发展,进而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正畸治疗中,粘接剂是关键材料之一,早期粘接剂具有疏水性、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很低,近年来粘接剂内添加了大量的亲水性单体、可以对湿润的牙本质表面进行粘接,后来又添加了大量离子化酸性树脂单体、使牙本质的短期粘接强度得到了很大提高[7,8]。树脂类粘接剂在机械强度、溶解性、色泽、与牙体及修复体的粘接强度等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部分修复体因其机械强度不足,必须依靠树脂类粘接剂来获得与牙体间的牢固结合,同时玻璃陶瓷修复体借助粘接剂也能使前牙缺损和色泽异常的审美修复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重现天然牙的色泽、形态和功能方面能够取得其他粘接剂材料无法达到的效果,其应用前景得到中外研究的认可[9-11],其中国内谢云锋等[11]的研究显示对树脂粘接剂的应用病例进行随访时间12~24个月,应用临床有效率达到90% 以上,并且1年后实验牙的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均无明显改变,提示了该方法的安全、有效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故本研究均采用了临床效果良好的树脂加强型粘接剂,以求更为满意、可靠的研究结果。

尽管许多研究证明了树脂加强型粘接剂的应用可行性,该类型的粘接剂易于混合,混合后的糊剂为摩丝样,确保极佳的操作手感;厌氧固化反应,确保多余的粘接剂极易去除;即使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度依然为零,确保了极好地边缘封闭性;由于有树脂基质的加入,粘接剂的抗折裂能力非常高;拥有真正的玻璃离子的稳定高效的氟离子释放;经试验证明,几乎没有术后敏感[12,13]。树脂加强型粘接剂是一种树脂加强型玻璃里子粘接剂,它可以用于粘接金属烤瓷冠、金属冠、嵌体和高嵌体,氧化铝和氧化锆等各类全瓷系统,其在实际的临床工作应用中粘接效果收到多方面的影响,热酸蚀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氧化锆表面和树脂的粘接强度[14]。房俊艳[15]曾报道树脂牙本质粘接存在较多影响因素,粘接剂自身存在的聚合收缩、溶解等不足,牙体组织的处理方式,临床操作过程及宿主因素等都可影响粘接,导致粘接界面完整性破坏、产生微渗漏、降低界面稳定性。在临床操作中粘接强度还可能受到口腔内唾液、血液的影响,本研究即收集因正畸原因拔出的150颗前磨牙,通过离体牙实验分析不同污染情况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唾液污染、血液污染、混合污染干燥条件下口腔正畸托粘接剂的剪切强度以及ARI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唾液污染、血液污染、混合污染湿润条件下口腔正畸托粘接剂的剪切强度明显降低,而ARI评分明显升高,以唾液污染改变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唾液污染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的粘接效果影响远大于血液,湿润条件下粘接效果降低。寻求相关的理论支持本研究结果的成立,石彦涛等[16]有报道显示血液污染发生后重新酸蚀不影响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的粘接强度,酸蚀30 s即可产生足够的粘接强度;其还有研究以自酸蚀底胶+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为新型托槽粘接剂、观察血液污染对其粘接托槽时微渗漏的影响,结果提示与传统的磷酸复合树脂比较,自酸蚀底胶+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联合应用能明显降低托槽的微渗漏,且血液污染对其粘接托槽时的微渗漏无显著影响[17]。而齐娟等[18]的研究显示唾液污染环境下粘接系统托槽/牙面的剪切强度有所下降,但ARI评分无显著改变,本研究结果中提示ARI也受到显著影响,考虑与实验中所用粘接剂不同有关。以上均提示粘接剂的剪切强度受到了唾液污染、血液污染的影响,分析水和细菌的存在可能会协同加速粘接界面的老化,从而导致粘接强度的下降。确定了不同污染环境对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粘接效果的影响后积极探求解决方是最根本的目的,石彦涛等[19]收集资料观察血液污染后再酸蚀对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RGIC)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提示血液污染发生后重新酸蚀不影响RGIC的粘接强度,酸蚀30 s即可产生足够的粘接强度;赵昕霞[20]曾对113例固定修复患者255颗修复体进行粘结、并进行四手操作,总结减少修复体脱落率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的措施,结果113例固定修复患者255颗修复体12个月的脱落率仅为0.39%,提示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是一种高效率的口腔操作技术和现代化服务形式;可见减轻污染环境对粘接效果的影响是有方法可循的。

综合本研究结果可见,唾液污染环境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影响更大,且湿润条件下剪切力明显降低,应引起临床关注。

1 孙国栋.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60例临床观察.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370.

2 张钧.正畸治疗的牙周关怀.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6.

3 曲祉成,李新.磷酸预处理釉质对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力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3,8:5-7.

4 齐素青,左艳萍,张晶晶.比较不同正畸黏结剂与托槽组合的黏结效果.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79-82.

5 房伯君,翟俊辉,杨亚囡.三种正畸粘接剂抗唾液污染的剪切强度比较.上海口腔医学,2003,12:453-455.

6 闻丽娟,曹作宏.整畸目标与设计新概念的临床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0-181.

7 张云明.正畸粘接剂在不同瓷表面处理下对陶瓷托槽与瓷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088-1090.

8 陈丕修,王少安,王聪,等.正畸粘接剂与瓷面粘接剪切强度的实验研究.口腔正畸学,2007,14:15-17.

9 Daniel B,Gustavo DD,Aderval L,et al.An in vitro study to assess glucose microleakage along fiber posts cemented with 2-and 3-step etchand-rinse resin adhesive systems.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and restorative dentistry,2011,19:33-37.

10 Masahiro I,Shuichi I,Susumu N,et al.Effects of the addition of fluoride to a 4-META/MMA-TBB-based resin adhesive on fluoride release,acid resistance of enamel and shear bond strength in vitro.Dental materials journal,2013,32:156-64.

11 谢云锋,汪饶饶,徐远志,等.树脂粘接剂粘固铸造金属板治疗牙周炎所致后牙松动的临床评价.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3,22:196-199.

12 冯青,向荣,李佳亿,等.树脂粘接剂对放射线损伤牙本质粘接效果的实验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23-26.

13 杨宝慧,赵妮娜.3M Relyx Unicem自粘结树脂粘接剂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和临床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71-3472.

14 吕品,姜婷.热酸蚀处理对氧化锆表面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302-305.

15 房俊艳.树脂粘接剂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因素.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677-680.

16 石彦涛,平燕,单丽华.血液污染后再酸蚀对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5279-5282.

17 石彦涛,平燕,单丽华,等.血液污染对新型托槽粘接剂微渗漏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5649-5652.

18 齐娟,毛靖.唾液污染对运用自酸蚀粘接系统托槽/牙面剪切强度的影响.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21:49-51.

19 石彦涛,肖铁朋,平燕,等.血液污染后再酸蚀对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5279-5282.

20 赵昕霞.超声波洁治时血液污染情况及护理对策.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7,12:191-192.

猜你喜欢
加强型托槽粘接剂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烧结温度对粘接剂喷射技术制备420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智能制造(2021年4期)2021-11-04 08:54:46
在乳牙龋齿充填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乙醇润湿对2种全酸蚀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纳米银改性正畸粘接剂的研究
JANE Ⅰ、Ⅱ、Ⅲ组 霹雳加强型
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 12:26:11
GYTA533-(2-144)芯 加强型直埋或水下光缆(1吨/2吨)
现代传输(2016年6期)2016-02-22 03:30:13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
加强型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TDJ-2012集成加强型减速顶的研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