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2014-03-29 12:38王春杰
当代经济 2014年20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监督

○王 焱 王春杰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要素及内容

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则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因素包括五个方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评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各种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总称。具体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层、组织结构、人事政策和员工素质、外部环境。其具体内容与有:管理控制(组织结构控制、岗位责任制与风险管理控制)、会计控制(会计基本制度、具体业务会计处理控制制度)、内部稽核控制。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的意义

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其在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金融风险也不断增大并逐渐显现出来。于是,建立起商业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成为了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当务之急。由此可见,健全和有效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银行业控制风险的基础,研究其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金融业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是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核心,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失败也可能会引发全社会对金融的恐慌,甚至导致整个金融业出现区域性甚至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必须保障银行业的安全运行,因为其关乎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因此,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意义重大。

第二,健全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遏制银行业趋于扩大的未知风险。随着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银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呈放大的趋势。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机制尚待完善,与西方国家相比有着更为严重的潜在问题,因而,加强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合理并严格执行能够推进商业银行改革的进程。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商业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要看商业银行能否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完善内部控制是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自律机制的重要环节。

第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自身的规范经营对于维护金融市场有序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使其拥有巨大的客户群、广泛的营业网点以及超大规模的资产负债,这就使得市场对其变动有着异常的敏感性。

第五,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失效会削弱金融监管的力度。有效的银行监管,必须注重外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有机统一。国际银行界亏损倒闭事件频频发生,使得国际银行业和各国监管机构对银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越来越给予高度的重视。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提高银行自律管理水平,成为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又一重要趋势。

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具体体现在内控环境不良、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合理、方法不科学等各方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科学、系统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真正的、具有国际化水平、规范的商业银行势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操作性不强和滞后性的弱点。特别是在新形势下,许多业务的规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国商业银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订,制度建设没跟上业务发展需要,导致有些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盲目性。而对业务起到监督控制作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更是缺乏系统性、有效性。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之间存在相互独立的现象,极易导致各种会计风险的发生。

2、忽视内部控制模式的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内部控制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事后控制方式,缺乏整体的控制思想和控制框架,主要采用目标控制的方法,以具体的经济业务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这与COSO报告的要素式控制方式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这种以控制具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为目的,过多地强调结果的控制模式。虽然短期控制目标容易实现,但却忽视了内部控制环境和过程的规范化建设。致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长期在非规范的环境下低效运行,最终必然会导致长期控制目标的失效,失去了内部控制长期有效的动因,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成本的大幅上升。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机制

虽然目前各商业银行都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进行风险管理,但管理系统不健全依然困扰着我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缺乏一支强有力的风险管理队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评估只能进行定性和人为可调整的管理方法并且授信业务审查、审批不规范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同时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手段。

4、忽视内部控制模式的建设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和规范的评价控制程序

以控制具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为目的,过多地强调结果的模式,致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长期在非规范的环境下低效运行,失去了其长期有效的动因。同时该模式下存在着严重缺乏业务执行标准,很大程度上都存在忽视或缺乏内部控制的测试评价系统的现象。因此内部控制程序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规范。

5、内部审计效力不足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整体的审计制度存在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覆盖面窄稽核广度、深度和频度不够、稽核人员不履职或履职不到位、对稽核出的问题整改查处不到位等问题内审缺乏计划性审计周期和频率不合理、内审人员责任心不强奖惩机制不够明显最终导致内审的效力的失败。如一些基层的商业银行受到利益的驱使,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严重,导致了银行内部秩序的混乱,一线会计人员缺少,重要岗位会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岗位轮换制度实行,重要岗位兼岗现象严重,造成一岗多职等现象的出现,使岗位之间失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作用。银行会计主要是对日常会计凭证、账表、账册等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业务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会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并没有做到及时到位,检查力度远远不够,会计的监督职责得不到发挥,加大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建立有成效、有效率的监督机制

规章制度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的实施离不开规章制度,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规章制度是各项业务应当遵循的标准和程序,也是检查和纠正一切违规问题的依据。要提高制度之间的关联度,就应当与其目标考核制度、稽核制度更紧密得结合起来,做到先考核、稽核,后离任离岗,避免逆向操作。

2、重塑科学内控文化营造良好内控环境

商业银行应全面提升员工的文化涵养和道德修养,要求员工具有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使员工将管理意识、合规意识、制度意识、守法意识谨记在心。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通过对员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将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行为规范由管理层贯彻落实到基层,有效地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良好氛围,由此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建立动态的积极的现代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改进风险管理机制,不仅要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畅通的信急传递渠道、强化风险管理的责权利关系,还要利用和完善风险预警系统,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工具等。(2)建立灵活适度的授权授信制度。(3)完善信息技术管理这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在金融电子化过程中广大软件工作人员需要将本行经营政策、方针、业务操作规程及银行经营活动,尤其是信贷管理等风险的识别、防范控制与化解制度措施纳入系统管理。并且不断更新软件开发思路,为每项银行业务设计尽可能短的业务处理流程,从而减少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的几率的出现。

4、建立完善的稽核审计体系完善事中、事后监督和专业检查制度

首先应逐步建立稽核垂直管理体制,总行设立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从而保证该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强度,提高稽核审计频率,制定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规划、重点和方案。应提高稽核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建立起以内部审计监督为主导,以专业检查为基础,以事后监督控制为保障的内部监督控制体系。当然还可适当借助外部审计机构和社会中介力量,从而更好地促成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内部审计。

5、商业银行有效内部控制还要做到“一二三四五”

一是要培育一种在全行上下得到沟通、讲究诚信、勤勉尽责、排斥利益冲突的控制文化。这是建立适当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二是要破除两个误区:一是以运动式的检查监督代替连续性的内部控制,二是以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代替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机制,其生命力在于持续性和有效性,而不在于一时间的轰轰烈烈,或者是洋洋洒洒的制度汇编。将内部控制视为一种机制,就会关注其有效性;将内部控制视为一种规章制度,就只会关注其存在与否。同时,还要消除两种威胁:管理层的违规和形式主义。三是要确立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构筑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确立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及遵循法律规章这三大控制目标,构筑前台监控、中台监督和后台评价的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四是要建设好前台监督、内部控制、内部稽核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四支内部控制监督队伍。由于基层网点复核人员配备不充分,可将事后监督关口前移到一线进行事前预防性控制;内部控制应实行集约化管理,整合会计、清算、储蓄、信用卡、信贷、科技等各项监督检查职能,进行检查性控制和指导性控制;内部稽核对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独立的后评价,起到纠正性控制作用;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决策机构,发挥战略性控制作用。五是要建立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分析评价框架,学会运用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文化、风险确认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职责分离、信息交流和沟通以及监督活动和纠正缺陷这五大要素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总结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乃至整个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加强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意义深远,不仅会使商业银行越来越适应国际金融环境,而且对保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邹佳琦: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6).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监督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