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和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教学方法解析
苏和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在学校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对体育技术、技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客观存在着体育素质薄弱群和强势之分的体育差生;由于部分学生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要低于一般水平的弱势群体,很难完成体育教学课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体育差生和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得以全覆盖为原则,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探究解决弱势群体教学方法的最佳途径,确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给他们提供一个宽容、友爱、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体育;体育差生;弱势群体;教学方法
弱势群体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想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弱势群体的体育锻炼,有意识的接近学生,关切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尽量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为学生服务.加强体育教师的技能素质教育,摆正教学思想,态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遇到娇、懒、软、怕的学生,体育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群体成为体育弱势群体,他们在体质发育方面也有的处在不利地位,尤其在从事体力为主的锻炼和学习方面相对处在不利地位的群体[1]体育锻炼技能相对较差,心里自卑感和恐惧感强,对体育锻炼兴趣淡漠,存在逆反和抵触的情绪,新的课程理念着重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贯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体育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2.1 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体育弱势群体是在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历史背景下,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及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加以定论的,体育弱势群体是一个有别于弱势群体的全新概念,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当前特殊体育的内涵和外延,对特殊体育学科、专业的建设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以此为重点,在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科学有效的选择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确保不同素质的学生积极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以促进教学的顺利完成.
2.2 有利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了解学生体质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着想,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尽量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安排适合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锻炼项目.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3 利于体育手段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一定会提高教学质量,体育弱势群体的存在是必然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根据学生体质、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气氛,还能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的是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弱势群体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能够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具有较大的心里压力,缺乏自信心,在体育课中表现出害羞、恐惧、厌烦等情绪,长此以往就会对体育教学产生排斥的现象,同时他们也非常羡慕那些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跃跃欲试的想和大家一起参与其中,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针对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探究解决弱势群体教学方法的最佳途径,确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使这些学生尽早的从自卑、封闭、郁闷的心态中走出来,努力实现自我锻炼价值,为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
3.1 重视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的学习,树立公平的教育观
重视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的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坚决不要回避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存在,也不要采用简单的方法应付教学,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的接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教师的责任心、爱心会深深的影响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认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接受体育课,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参与运动,切实做到“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确保每个学生在享受体育教育资源的平等待遇.
3.2 尊重体育弱势群体的人格与尊严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只有对体育弱势群体的人格与尊严给与足够的尊重,反过来他也会给与你足够的尊重,这是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基础,特别是处在教学第一线的体育教师,不要忽视体育弱势群体存在,时时刻刻的关注他们,以人为本,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有效的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觉到他积极的一面,被认可的一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激发他们的锻炼身体的热情并使其持久而高涨.
3.3 采取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教法
在组织教学运用教法上一定要灵活、多变,认真钻研教材,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不能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体育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组织教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体育教学除了运用常规教学方法外,还应针对体育弱势群体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非常规”的教学方法,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参加体育的欲望,不断地提高学习积极性,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培养体育弱势群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弱势群体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不是靠几次谈话或活动就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长期反复耐心的引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体育课中弱势群体的学生经常表现出胆怯、害羞等现象,动作不到位、锻炼效果不明显,有的干脆就站在一边看热闹,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缺乏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体育课中要善于进行语言的鼓励,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的给与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要训斥、嘲笑体育弱势群体的学生,要启发、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采取科学有效的教法,选用合理的教材,使体育弱势群体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他们尽情的享受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体育教学使体育弱势群体的学生唤起自尊心,增强自信心.
4.1 加强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体育弱势群体对健身的意识,使学生更好的把理论知识和自身能力联系在一起进行自主锻炼,充分理解运动和自己的关系,充分理解运动中内在的本质,体验体育中的乐趣,从而热爱运动,养成习惯以至终生.
4.2 强调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想学”、“愿学”的心理动机基础上接受体育教育、参加体育活动及坚持体育锻炼,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4.3 改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性体育比赛,鼓励体育弱势群体的积极参与意识,享受比赛成功后所带来的自豪感,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4 在教学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教育方法上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5 提高教师素养,教师不能吃老本,要不断充电,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特别注重增加娱乐性、趣味性、大众性体育知识的课时,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带来的快乐,释放学习中的压力,增强他们的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总之,体育弱势群体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研究体育弱势群体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的使体育弱势群体积极地参与锻炼,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28.
〔2〕李吉远.相逢在体育场域,生命呵护下的大学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
〔3〕肖舒鹏.江西省部分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锻炼行为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王晓艳.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存在因素及体育教学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04).
G807.4
A
1673-260X(2014)04-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