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白廷国,陈鑫鸿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建立质量年报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
王红梅,白廷国,陈鑫鸿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2011年,39所“985工程”高校和236所高职高专院校先后发布了《质量年度报告》。质量年报制度成为完善人才培养监测体系,实现学校自治、上级监控与社会监督的有效制度。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监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2011年,39所“985工程”高校和236所高职高专院校先后发布了《质量年度报告》。2011年底黑龙江省要求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上报院校年度质量报告,当时并没有明确、科学、合理的内容与结构体系,院校凭借自己的理解作出的报告形式多样,质量标准不一,指标来源不一,学校间可比性不强。报告多是成果、经验、事件的总结。我校从2011年开始撰写年度质量报告,逐渐完善质量报告制度,规范质量报告内容与形式,提高质量报告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进一步发挥质量报告制度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通过建立质量年报制度,完善人才培养监测体系,更好地实现学校自治、上级监控与社会监督。
20世纪80年代,美国尝试将高校的资源输入与预期绩效产出相结合,要求公立高校在扩大招生、提高毕业率、降低成本和增强地方经济服务能力等方面改善绩效表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绩效问责制由此诞生。到21世纪初,几乎每一个州都出台了一种或两种形式的绩效问责政策。绩效问责制成为许多国家分配高校办学和科研经费的一个重要手段。
2010年,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年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0年起,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与麦可思研究院合作,连续对2009届、2010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跟踪调研。江苏省高等教育《2011年度报告》以翔实的数据为依据,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该省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在2011年9月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 随后,39所“985”院校和236所高职高专院校先后发布了《质量年度报告》,在人才培养监测和保障质量提升的操作层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质量年度报告》的发布,展示了各高校的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基本情况和上一年度人才培养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是一种积极、公开、进步的高校教学质量展示形式,实现了各高校的自我评价、自我问责,赋予了公众和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知情权。质量年度报告的发布有利于高校的自身发展,有利于政府的办学监控,有利于全社会的监督参与,体现了我国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发展与进步。
2011年度质量报告对学校的成绩展示较多,极少提到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质量报告的分析,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2.1 对质量报告的内容与形式缺乏明确认识
质量报告的受众主要包括校内师生、上级领导和社会公众三类,对象不同,所关注的内容亦有所不同。如何将读者所关心的内容以简单、明晰的形式表达出来,加深读者对本校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使读者看到学校对自身清楚、明晰的认识,对学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应该是质量报告撰写者所关注的要点。
2.2 尚未建立质量报告的运用机制
质量报告是对本校教学质量工作的梳理和分析,是对年度人才培养工作的提炼和升华,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的研究成果。各高校应将研究成果合理化运用,最大化发挥质量报告对本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作用,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和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1 注意质量报告全面性、客观性
报告要全面客观地分析相应的指标,诸如教师素质、课程标准、教学模式,以及一些质量结果性指标,如学生就业质量等。在已公开的质量报告中很难看到大学主动公布这些信息。
3.2 突破写作行政总结报告的传统
大学在作质量评价时需要突破只站在校方单一立场的传统,从质量年报本身的写作来看,也要突破写作行政总结报告的传统,仅以夹叙夹议的文体和思辨的内容不能支撑“质量评估报告”的评估。
3.3 重视学校产出质量
将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
3.4 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
善于从数据中找到推进工作的路径,善于从论断中找到破解问题的办法,善于透过就业表象找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源动力,逐步建立兼顾专业与行业、眼前与长远、个体与全局关系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
3.5 质量报告要做到让非专家的“利益相关者”愿意看、看得懂、看了信
“愿意看”要求高校的社会公示质量年报除考虑政府问责外,还要考虑家长和高中毕业生的关注。“看得懂”要求好的沟通方式,社会公示的质量年报要尽量采用大众语言,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与社会沟通,把教育管理的问题表达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看了信”是读者相信质量年报的培养结果的质量。
3.6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实施毕业生长期跟踪调查,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不能只看学生当时的满意度,还要在一定期限内监测自己的教学质量——这种监测至少可以部分地通过学生的评价来测量,了解毕业生的升迁、学位进修、能力的增强、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的动态。
3.7 评估过程乃至评估主体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质量评估不能单一沿用传统的、外在的数量指标,而要关注教育教学过程。
3.8 确定质量报告的主导者
报告不能由学校行政机构主导,更多的应该由学术机构负责,要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并在报告发布前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
4.1 学校定位与特色
定位与特色是学校的顶层设计,主要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等价值追求。学校的定位不同,其质量观、质量标准也就不同,其价值追求、价值体现亦不同。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或其他工作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学校的重要辨识属性,是学校间竞争的优势所在。
4.2 教学资源与条件
资源与条件包含了学校的占地面积、实践场所、仪器设备等硬件资源,还包括了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教学成果等软性资源,更体现了学校的发展定位、经费投入等教学管理理念,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基本办学条件”与“监测办学条件指标”是目前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
4.3 质量建设与成果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建设是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重点体现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学校应对社会变革、满足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手段。教学成果是反映学校质量建设成果的主要渠道,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数量、科研成果数量、学生就业质量、社会满意程度等方面。学生就业质量与社会满意程度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4.4 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然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有些来自于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有些来自于学校发展建设的理念,有些来自于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举措,还有些来自于教学管理建设。高职院校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勇于面对,深入研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制约学校发展建设的突出问题,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1]E.格威狄.博格.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M].毛亚庆,等,译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周大平.进一步提高大学质量年报的科学性[J].瞭望,2012(6):60-61.
[3]刘振天.《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报告》应该报告什么[J].中国高等教育,2012(3):48-50.
Building up the Quality Annual Report System and Perfecting the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WANG Hong-mei,BAI Ting-guo,CHEN Xin-hong
(Qiqihar Teachers College,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5, China)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plan fo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build up quality annual report system in higher colleges. In 2011, 39 universities of “985 Project” and 236 vocational colleges had issued Quality Annual Report. This system is an effective system for perfecting talents training monitoring system and realizing college autonomy and superior monitoring and social supervis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annual report; monitoring system
2014-07-06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201202455)。
王红梅(1963-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G647
A
2095-7602(2014)06-0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