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野
“仰”拍妙趣入片来
□杨星野
在党教片制作中,我们有时会用到“仰拍”(也称“低机位),即以低角度从下往上进行拍摄,从而使被摄景物显得“高高在上”。仰拍,虽不像“推拉摇移”等基础性的拍摄手法被广泛运用,但如果匠心独运地反其道而大行之,也会妙趣“仰”生。安徽省委组织部拍摄的专题片《安徽之光》(以下简称《安徽》),恰恰就是大量运用了仰拍,从而在荧屏上绽放出了一株难得的艺术奇葩。
现仅以《安徽》为例,略谈下“仰拍”手法对制片所起到的主要作用。
突出主体的形象感。在拍摄过程中,摄像机实际是代表着观众的视角,因此在仰拍的时候,观众也等同于在向上仰望,这样被拍摄的景物就显得或高大或雄伟或威严,从而使主体的形象得以鲜明突出,且往往能营造出编导所需要的场景气氛。如在《安徽》中,当谈及安徽设省时,出现了以“紫禁城、华表”为主体的仰拍画面,显得威严,突出了历史的沧桑与隆重;又如《安徽》在介绍“老子、庄子、管仲、曹操、朱熹……”这些历史名人时,画面出现的塑像或祠堂,也均为仰拍,昭示出了这些历史人物在安徽史上的重要地位;当“建安文学、程朱理学、新安医学以及文房四宝、活字印刷术等,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解说音出现时,画面为“一株枝繁叶茂的古树”,寓意着安徽对中华文明之重要。类似的仰拍画面在全片有很多,在极为醒目地突出了被摄主体形象的同时,还诉说出了主体“雄伟”“庄严”等潜台词。
加快全片的节奏感。仰拍时摄像机是倾斜的,其镜头面与被摄景物的表面之间并非是平行状,而是类似剪刀形,因此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景物,往往是“变形”的,通常是“上大下小”的“倾覆感”形象,显得极不稳定,从观看心理方面促使着镜头应迅速转入下一画面,因而客观上加快了全片的叙事节奏。如在《安徽》中,有这样一段解说:“生产力的飓风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席卷欧洲大地……”画面则为“一列火车正疾驰向前,车头的巨轮飞速转动”的仰拍画面,画面构图从左到右形成了一股强烈的锐角逐渐扩散之势,富有冲击力,从而使画面具有了很强的动感,自然带动了全片节奏加速;又如提及“徽商的崛起,给年轻的安徽翻开了辉煌的首页”时,画面则为徽商建造的牌坊,为运动性的仰拍镜头,不稳定的画面构图实质上推动了下一叙事的及早进行。
丰富画面的层次感。在仰拍时,被摄景物是由下往上“倾斜”的,因此摄像机与景物之间在画面上所表现出来的距离,实际上是大于真实距离的,即纵深度变大,从而显得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丰富了画面表现。如在《安徽》中,提及“到了康熙时期,这些士大夫的后裔,以独特的眼光和智慧,再一次挑战……”画面为高庭大院的仰拍,近景为斗角,远景为门楼,中景对正门的表现是通过摄像机本身的倾斜来完成的,这样的仰拍显得层次十分丰富且清晰,远比仅平拍一个正门的画面要显得表现力更强;又如当解说进行“徽商宛如长江巨浪,席卷天下财富,称雄商海三百多年,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历史奇迹”时,画面为仰拍,下部为古镇,上部为蔚蓝的天空,从下到上景深逐渐加大。这种从近景“古楼”过渡到大远景“天际”的纵深表现,用仰拍手法完成得十分出色。
党教片归根到底还是要学会“用画面说话”。因此,作为党教制片人,对任何制片手法都不要墨守成规,只要不显突兀、不为牵强,都应抱以“大胆探索、谨慎运用”的原则,在制片中尽可能多加尝试——正如仰拍这一手法,其虽不如平拍和俯拍那样在党教片中频频亮相,但如策划得当,也能为制片出一己之力。《安徽》所获得的成功,仰拍功不可没,但最大的功臣,还应属这种在党教制片领域中勇于创新的理念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