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汪滟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途径。有效的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达到“看似信手拈来,实是苦心经营”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适时、到位,有价值、有意义,增强其有效性呢?通过实践,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提问。
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能力,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目标、数量、难度、切入点四个方面。教师要把握问题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精心策划,做到问题指向明确、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
1.明确指向
总体要求是问题的指向性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设计指向明确的提问,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出示信息:某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40米,提问:“你去游泳,安全吗?”学生1:“安全,可以在浅水区。”学生2:“安全,可以带救生圈。”教师追问:“真的安全吗?”学生3:“安全,可以叫家长陪同。”教师只好出示游泳池的剖面图:最深处1.6米,最浅处1.2米,中间1.4米。很显然教师提出的“你去游泳,安全吗?”这个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理解平均数,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生成空间,但是这个问题缺乏明显的数学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数学的思考。我认为当出示主题图后,可以提出一个具有定向性特点的问题——“有一个冒失鬼,一看平均水深1.4米,而自己身高1.42米,马上往水里跳,你们认为这样安全吗?”估计学生就会顺着问题指示的方向,理解平均水深的含义。
2.控制数量
总体要求是少而精。根据心理学原理,小学生一节课的注意力只能集中25分钟左右,所以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合并方法,把一节课中最重要的提问精心设计成两三个问题,从而避免问题的繁琐、过于直白,以提高思维的精度与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在出示“1.96×5.7+1.96×4.3”后,如果设计如下提问:“这题是求两个积的和,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是什么?”“有没有另外的算法?”“可以怎样计算?”“这样的计算简便了吗?”“简便在哪里?”等,这样零碎的提问,几乎没有了探索空间,只要进行简单的判断即可。这样不仅不利于讨论,而且有碍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把以上的提问设计改成“请同学们先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思考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这样,学生探索的空间就大大增加了,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3.掌握难度
总体要求是难易适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问题难度要考虑三个因素,力求做到“三要”:一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三要考虑问题的解答距。这里仅就要考虑问题的解答距作一点说明。
心理学家把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之为解答距,并据此将问题分为四个级别:微解答距(不用思考,看书即可回答)、短解答距(书本内容的模仿与简单变化)、长解答距(原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新解答距(采用自己独特方式解答)。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合理调配四种级别的问题,通常要以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的问题为主。如教学“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种不同层次行为,对于直线概念也有相应的以下不同解答距的提问:
A.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
B.你会画直线吗?你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
C.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
D.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一条直线?
E.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
F.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
六种不同提问设计,像F就属于长解答距、E就属于新解答距,这样的问题联系性紧、探究性高、穿透力大、覆盖面广,能引起学生思考层次也不同。
4.切中要害
即准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切中要害。教师设问时对知识本身的研读很重要,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是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作服务的?重难点是什么?我们一般是怎样教学这个内容的?生活中的原型又是怎样的……通过对知识点的研读,我们会更正确地把握问题实质,找准提问切入点。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性质和特点,结合不同课型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新知教学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实验(动手操作)活动在实验原理、方法、结论推导处设计问题,复习教学从知识的规律性、易混淆的知识点入手设计问题,习题讲评从思想方法、解题规律入手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根据教学活动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难处、受阻处、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如“钟表的认识”一课,平时教学中我们只问:长的那根针是什么针?短的那根针是什么针?只要学生知道时针又短又粗,分针细又长就行。而如果仔细研读认读时间的本质方法,就会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名称本身就是有学问的,时针表示几时,分针表示几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强调问: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是什么?就会使学生认识这两根针的本质作用,减少在认钟时的错误,如把12时半看成6时。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个知识点。
教师要考虑学生多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具体而言,有效发问有以下几大技巧:
1.把握时机
发问的时机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把握发问时机要结合课堂教学进展及变化,具体来说要注意:①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②教师的教学视角,发问时机应和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吻合,如发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疑难处、矛盾处、深奥处、精华处、创新处。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问,更不能惩罚问。随意问会产生两种不良的情况,一是问得过深,脱离学生的实际“枪枪卡壳”,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问得过浅,学生无须思考就能回答,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惩罚问则是教育的一种失误。
2.变换句式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从形式、内容、要求及追求目标来看,发问的句式有六种:判断式问句,典型用语是“对不对、是不是”,追求目标为对是非做出简单判断,思维活动价值较低。叙述式问句,典型用语是“是什么”,追求的是学生完整准确陈述发问内容。诊断式,典型用语是“有什么困难?”,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真实轨迹和心理状态。述理式问句,典型用语“为什么”,追求目标要求学生讲清道理,说明理由。发散式问句,典型用语是“还有什么”,追求目标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发散性、学习结果的开放性。求异式问句,典型用语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追求目标是对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的关注。从这几种问句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发问时教师要尽量减少判断式、叙述式问句,尽可能增大述理式、发散式、求异式发问句式的比例。
3.恰当转移
转移是指教师的提问不能由相对固定的少数学生回答,而应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美国学者盖奇(Gage)提出的7种教学策略之一便是“要使所有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相同”。后来,有学者(Kerman)提出了一个改进教学的方案,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使所有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这个方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减少了纪律问题。
4.适时启发
问题提得好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仅是成功的一半,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半,那就是怎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收不到应有的启发思考、发展思维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了引导,但启而不当、启不得法。只有启而得当、启而得法,课堂提问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
5.灵活追问
遇到学生的回答正确但却不充分的情况,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追问。追问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的追问一般不介绍新的观点,而是通过连续提问使学生证明或解释自己的回答,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有经验的老师经常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如下追问。——这种思路可行吗?为什么?——再想想,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你们能理解××同学的思路吗?——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你能否再清晰地重述一遍你的观点?——你能进一步对你的回答做出解释吗?——你如何来捍卫你的立场?——你能再解释一下吗?——你能把意思说得更明白、更简洁吗?……当然第一个问题往往是可以预设的,补问或追问也可以预设,但大多数情况是不可预设的,要根据课堂学生的生成而生成的。这对教师来说,具有较高的挑战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的把握上非常清晰和恰当,只有做到心中有目标,才能及时补问和追问。
如在“多位数的认识”一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1394527860中的3在什么位?”学生回答说是亿位。如果教师就这样打住,那么学生的思维过程、解题策略就被隐藏其中,不得而知。若在这个问题后再设计一些“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是一位一位数出来的吗?”等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那么我们就能捕捉住学生精彩的、或笨拙的瞬间。有的学生可能确实是一位一位数出来的,有的学生可能想到4位分级,个级、万级、亿级,由此想到3在亿位。通过这一问,学生把思考过程展现出来,教师就可以继续追问: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感受到数位分级的好处,引导学生聪明地思考问题。
6.合理等待
教师发问后,要留有思考的时间。有的教师问题一出口,马上指明学生作答这不合理。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除了本身的思考价值,还应给学生思考方法上的提示。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这样提问:
师:在上节课前,老师问大家想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有的小朋友想给角画个像,那该怎么画呢?小朋友们先想一想,伸出小手在桌面上画画看,并对身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想法。(有的小朋友在思考,有的在和别的小朋友讨论)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认为,画角应该这么画。(手比画,只画了两条边)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应该画了两条边后,再画顶点。
生3:我觉得先画顶点,在画两条边。
师:你们同意谁的意见?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4:我认为第三个小朋友说得对。应为如果不先画顶点,就不好画边,就不知道要画在哪里了。
生5:我也认为第三个小朋友说得对。因为角是由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所以要先画顶点。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没有。
师:那大家拿出笔画一个角试试。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很有讲究。教师要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主要是考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批判性、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1秒增加到3 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做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中,即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另外,等待时教师一般不宜重述问题。确有必要(如学生对问题含义不理解)的,重述次数应控制在1~2次。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明确、有效的评判,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
1.理答态度
教师的理答态度中包含了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小学生答问的心理状况有直接关系:教师的微笑和期待,能使学生镇定自若、信心倍增、发挥良好;反之教师的不耐烦、过分严肃、苛求与心不在焉,就会使学生忐忑不安、答非所问、心情沮丧。因此要提高有效性,必须创设气氛活跃、情感融洽、交流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尤其要把握好理答的态度。具体说来,理答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办法:一是信任激励;二是尊重激励;三是帮助激励;四是赏识激励。
2.理答方法
从教学实践角度观察,学生的答问结果一般有以下情况:答案准确无误;答案不完整;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没有答案;答案错误;一时没有答案,但有信心回答问题。教师要针对学生答问中反馈的不同信息,正确迅速地找出“病症所在”,采取适当的理答方法。学生回答正确无误的,教师要及时给予热情洋溢的肯定和鼓励,但不要夸大其词,滥用“非常好、太棒了、太妙了”这类简单、肤浅的激励性语言;学生回答不十分正确和完整时,教师不宜急于指出学生答案中的缺点,给出定论,而应指出其答案中的有价值和可接受的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激发思考,直至问题解决;学生回答错误的,应给予学生再次答问的机会,如果有知识性的错误,不合规范的语言、不合逻辑的论证,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纠正。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提问的策略还有许多,一节数学课的提问,往往是多种策略的综合反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策略,切不可生搬硬套,囫囵吞枣。
(作者单位:武汉市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