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前提

2014-03-29 10:29肖霜
大连干部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开放性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

肖霜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 广东佛山528300)

试论邓小平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前提

肖霜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佛山528300)

邓小平之所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与他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结构息息相关的。思维结构既作为主体人反映和把握客体所具备的思维定势,也作为主体适应客体,并同化客体的观念框架,具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由其思维结构所决定的,而从邓小平的个人思维结构来看,至少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兼容性的稳定特征。而这些特征和结构则构成了邓小平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前提。

邓小平;发展问题;思维前提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这无疑应当归功于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作为对发展问题的态度、观点和看法的邓小平发展观则是邓小平发展理论更为抽象、系统和核心的部分,是邓小平关于发展的哲学理论。邓小平之所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之所以能够提出科学的发展理论,是与他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结构息息相关的。思维结构是作为主体人反映和把握客体所具备的思维定势、思维模式和思维格局,思维结构也作为主体适应客体,并同化客体的观念框架,具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由他的思维结构所决定的,思维结构的完善程度和发展水平决定了思维能力的强弱,也决定着思维水平的高低,思维能力的状况始终受思维结构所制约。从邓小平的个人思维结构来看,其特征是明显的,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兼容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和结构则构成了邓小平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前提。

一、时代性:与时俱进地判断世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低谷期,曾一度热捧和坚信的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特殊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邓小平以高瞻的眼光观察时代的新特点、新变化,对新时代的主题作出了新的判断,并且以此为依据远瞩和设计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新道路。1984年,他就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发展问题[1]66。他认为在新时代全人类的突出问题就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核心问题则是 “发展”。

邓小平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敏锐的思维判断以及自身的思维逻辑,对时代主题作出的判断,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点: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可以争取在很长时间内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但是战争的根源并没有铲除;第二,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带有全球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是不同国家以及发展程度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在整体上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世界和平是促进各个国家及国家共同发展的前题性条件,各个国家自身的发展以及共同发展,又是保持世界和平的基础;第四,和平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并不意味着这两大主题及其所蕴含的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应该看到这两个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只能作为人们一种理想和期待,而需要各个国家的人们长期不懈共同的努力。上述四个基本点是邓小平与时俱进判断世界发展思想的重要表现,他深刻揭示了世界发展的背景和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思维特征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当今世界确实像邓小平所判断的那样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国际力量的对比关系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势发展。国际形势总体是稳定的,但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根本性地改变,各种影响和平发展的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都在不断增加,局部冲突和矛盾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差距拉大,使得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困难。世界发展的基本态势可以概括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并且这种态势在当前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将会一直存在,很明显这种态势与邓小平时代性的思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吻合性。

以上邓小平的相关论述,是对时代主题、特征和性质的全新判断。世界已不再是以 “战争和革命”为主题和主要特征的旧时代而是以 “和平和发展”为主题、并且以 “改革和开放”为重要特征的新时代。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中,核心问题乃是发展,所以发展便是新时代的主题。在这一时代主题下,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1]106,成为一个国家生死存亡、谋求发展进步的关键性问题。邓小平敏锐地观察、分析得出的世界总体格局以及趋势的新特点所作出的关于时代主题、时代性质的新论断,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 “时代性”的思维前提。

二、开放性:突破传统封闭的思维方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由封闭状态不断走向开放状态的过程,而与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发展相对应的理论体系也应当是开放的。开放性是维持理论体系生命力的内在源泉,也是推动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内驱力之一。自资本主义开始,世界各国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都先后相继打开国门,使得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开放的世界,整个社会也成为了一个开放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早已对此有过预言:在 《形态》中,他们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中,论述了人类历史从地方的、部落的、民族的局限性向世界性的历史过渡的客观进程,社会个人也从地域性的个人向世界性的、普遍联系的个人发展的客观进程,强调共产主义的前提是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显而易见,马克思的逻辑思维和演进本身就是从开放的视角来对发展进行观察的[2]。继承了马克思开放逻辑思维的邓小平发展观更是成形于一个开放的时代和开放的社会之中,因此,开放性的思维特征是其发展观萌芽、孕育、成形直至成熟都贯穿始终的。

邓小平突破传统封闭的开放性思维前提是具有形成的历史根源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并伴随着奋斗的历程而闪光的,它写照历史而又被历史所印证。邓小平的开放性思维有着深刻的形成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引导以及当代文明的感召。邓小平曾经充满感情地说过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句话深刻反映了他世界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情节。邓小平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以及他多年在法国留学的经历,使得他在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熏陶下形成了开放性的思维,给邓小平打上了民族精神与开放精神的烙印,打上了上下求索的烙印,他深深地吸纳了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精华——变革和发展的精神。同时,马克思学说的开放性也影响了邓小平,他在法国留学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教育,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他亲身目睹了法国的工人运动,使邓小平的思想发生了质变,他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就立场坚定,是非分明,忠诚执着,始终不渝。马克思主义对邓小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可以从他一生的革命行动得到充分验证,他找到了马克主义的普遍真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开放性的姿态,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命运。此外,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所产生的重大突破,使人们对于已知世界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得到了拓展,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人类文明的程度。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世界发展和当代发展,对现代文明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认识,比普通人思索更多、眼光更远,所以,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且提出世界在不断地变化,我们的思维和观念也应该不断地变化。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这种 “日新月异”的背景之下,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 “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3]132,既然 “关起门”来发达不起来,那么我们就应该 “打开门”,以开放的视角, “择其善者而从之”,要 “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3]133。因此,中国要走向世界的文明,必须以开放的姿态,以强有力的科技,作为发展的支撑。可以说现代文明的发展也为邓小平开放性思维方式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养分,也正因为邓小平形成了稳定的突破传统封闭的开放性思维方式,才形成了各种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理论成果和精辟论断。

三、实践性:与理论问题的高度辩证

邓小平重视在实践中并善于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思维能力,其实践性的思维方式能够与理论达到高度的辩证统一:他既能坚持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的思维方式,又强调实践对理论反作用的思维方式;他反对盲从的心理,坚持从实际出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爱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这些都构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思维特征,也成为邓小平成功提出发展观的重要个体条件。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实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观,就在于它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实践的具体指导。因此,他才能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正确指导。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揭示人类社会自然、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能够为我们提供实践指导。因此,在中国的实践性和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根本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而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之中,邓小平能够提出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能够提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科学见解,这当然有很多因素和各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与他坚持马克思理论对中国实践指导意义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稳定性是分不开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能为我们的发展问题提供现成的标准答案,同时中国的国情与马克思所诞生的欧洲相比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长期的实践中,邓小平形成了一个思维方式:在处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上,他强调只有实践才是理论的基础,他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跟中国发展的实践割裂开来的做法,他充分肯定实践对理论所发挥的作用,在实践和理论的问题上达到了高度的辩证。

当然,邓小平也非常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但他并不像党内的一些教条主义者完全用 “本本”来套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丰富性,盲目套用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实践问题。邓小平认为绝不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采取照抄照搬的态度,他多次反复强调中国社会发展的意识条件和所处的阶段性特征,他反对盲从心理,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强调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去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即使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他也主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在他看来只有采取这种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实践性的思维理念,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本质,也才能够真正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理论问题。反对盲从,坚持从实践出发的思维方式,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其科学的发展观以及这种发展观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邓小平正是以自己所学的理论为指导,将其运用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上,才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

邓小平不仅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出理论观点,提出理论主张和政策,把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他也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总结集体智慧。正是这个原因,邓小平常常认为自己的思想和党的重要方针政策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来源于对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同其他伟人一样,邓小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形成再到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他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许多适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和重要论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在实践中并通过实践不断地总结新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修正和改进自己原来的想法,他非常重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当意识到实践的发展与自己原有的观念不一致的时候,他能够坚决果断修正自己原来的观念,因而,他在总结实践经验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思维能力。

总之,邓小平发展观是为指导新时期伟大实践应运而生的理论,它从新的更高层次上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走在时代前列,走我们自己的路,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强烈的实践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在于改革开放的提出,更大的意义在于其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并且实践也证明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实践第一性的标准,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鲜明的、突出的品格。因此,理论不是亘古不变的,与实践也不是永远和谐一致的,当其与实践发生矛盾时,我们只能通过改变理论去适应实践,而不能妄想用实践去服从理论。邓小平正是秉承着实践性坚持和发展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实践第一的正确性,并且由于其权威的恢复,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承前人之精髓又启后而突破陈规,也是在实践中,邓小平发展观才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才使其理论不断化为实践,并赋予其理论活力,而这都是由实践来检验和修正完善的。

四、兼容性: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境界

从根本上来说,邓小平观察、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的兼容性是由其 “开放性”来决定的。正是由于其开放性,才会 “唯有源头活水来”,先进的“活水”来了才会有 “海纳百川”之势,反过来,也正是因为邓小平思维的兼容性,才会促使 “活水”源源不断地涌进来,使得我们的社会真正成为一个更加有活力的 “大开放”的社会。而对兼容性这一思维诠释得最为彻底的当属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由于深受苏联斯大林模式,即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长期居于我国主导思想地位的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即: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这种社会主义模式,在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无疑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必然性和优越性,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模式的局限性和弊端日趋明显,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在这种社会主义的改革势在必行的千钧之时,邓小平首创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其实早在1978年,他便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概念,以十分明确的语言表达了这种新见解: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3]2361985年,他又进一步提出: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1481987年,他又谈到这个问题,并且明确地否定了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的提法: “为什么一谈市场经济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149进入90年代初期,邓小平更加频繁地强调和阐述这一问题。1990年,他提出: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 “计划和市场都得要。”[1]2031991年,他重申: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364到了1992年,他又提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367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向我们证明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二者是可以共存、相容、结合的。但二者之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并且也是不可避免的。有矛盾就必须妥善解决,特别是市场经济同公有制的结合、市场经济同改革的结合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所揭示的这种结合,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社会制度,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这种体制最重要的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变,当然也要兼容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和市场两者的长处和功能,如果不具有兼容性思维,都会可能导致社会决策的重大失误。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邓小平 “兼容性”这一思维和视角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就不可能会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理论创新,我们就不可能摆脱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也不可能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更不会焕发出当今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作为邓小平哲学理论的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以鲜明的时代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实践性思维和兼容性思维来观察、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的:他在判断世界发展格局与中国发展方向的问题上,具有时代性,甚至是超越时代的;在突破传统封闭体系的基础上,开创了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在处理理论和实践关系的问题上达到了高度的辩证思维;并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境界对制度与体制进行了兼容性的把握。

[1]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肖霜.在社会开放视域下论人的全面发展[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4).

[3]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江亚玲]

A849

A

1671-6183(2014)09-0023-05

2014-08-04

肖霜 (1987-),女,四川泸州人,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开放性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