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伊豆的舞女》中“我”的内心变化

2014-03-29 07:5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伊豆舞女川端康成

杜 云

(宜宾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浅析《伊豆的舞女》中“我”的内心变化

杜 云

(宜宾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讲述了性格孤僻的主人公“我”独自旅行的途中邂逅了巡回艺人,并与其中的舞女“熏子”产生了似恋非恋的情愫。本文通过解析《伊豆的舞女》中“我”的内心变化,理解一代文学巨匠的创作手法。

“我”;舞女;内心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其中《伊豆的舞女》是其根据自身19岁时作为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学生独自去伊豆半岛旅行经历写成的。最初他把当时的旅行经历写成了《汤岛的回忆》,川端康成曾说“汤岛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并在另外一部作品《少年》里写道:“对于我这个仅仅知道旅行情趣和大阪平原农村的人来说,伊豆的农村风光宽松了我的心,而且见到了舞女。我所感受到的是与所谓巡回艺人秉性毫无具同之处的、带有田野芳香气息的诚挚好意”。《汤岛的回忆》成了之后创作《伊豆的舞女》的基础。《伊豆的舞女》这篇短篇小说于1926年刊登在日本杂志《文艺时代》一月号、二月号上。直到《雪国》问世之前,这部短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视为川端康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旧制大学预科的“我” 因不能忍受孤儿气质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忧郁”而独自踏上伊豆的旅行。在旅行途中遇到了一群巡回演出的家族艺人,在与巡回艺人的接触中,“我”的孤独内心逐渐被巡回艺人之间的亲情、舞女“熏子”对“我”的情意、舞女的哥哥荣吉对“我”的友情所温暖,得到了抚慰和净化。

一、怀揣憧憬的“我”

小说第一部分的第二段交代了“我”的身份。“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一个学生书包。我独自到伊豆旅行,已是第四天了。”[1]3作者在后文中交代“我”已经二十岁了,经过再三严格自省,为了重新认识自我,独自到伊豆旅行。接着,又用舞女让出自己的坐垫而“我”连“谢谢”这句话也说不出来的简短描写,突出表现了“我”的内向性格。拥有这样一个性格的“我”在汤川桥附近遇到了巡回艺人,并对其中的舞女“熏子”产生了淡淡的爱恋。为了在旅行途中再次遇到舞女,作者对“我”的内心活动进行了细腻地描述。“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我完全如愿以偿了,因为巡回艺人一行正在那里小憩”。“我就是这样浮想联翩,急匆匆地赶来的。赶上避雨,我们在茶馆相遇了。我心里七上八下。”[1]3-4。“我”来旅行前的目的可能是重新发现自我,但是当“我”偶遇到舞女“熏子”时,内心却平添了一种美好的憧憬,对爱情的向往。通过作者短短的几句话的叙述,把“我”此时的内心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内心污浊的“我”

“我”和巡回艺人在茶馆休息的时候,茶馆的老太婆的话勾起了“我”的邪念。

“今天晚上那些艺人住在什么地方呢?”

“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在哪儿呢,少爷。什么今天晚上,哪有固定住处的哟。哪儿有客人,就住在哪儿呗。”

“老太婆的话含有过于轻蔑的意思,甚至煽起了我的邪念;既然如此,今天晚上就让那位舞女到我的房间里来吧。”[1]5-6

主人公“我”听了老太婆煽动的话,又由于独自旅行的寂寞,加上本身对舞女的倾慕,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让舞女到“我”房间的邪念。作者巧妙地设计了“我”产生这一邪念的内心活动,为后文写“我”被舞女的纯洁所感悟作了铺垫。

三、心灵净化的“我”

在公共浴场,舞女看到“我”和哥哥荣吉一丝不挂地从浴场跑出来。“她发现我们,满心喜悦,就这么赤裸裸地跑到日光低下,踮起足尖,伸直了身子。她还是个孩子呢。我更是快活兴奋,又嘻嘻地笑了起来。脑子清晰得好像被冲刷过一样。脸上始终漾出一丝丝微笑。”[1]11在这之前,主人公“我”看到的舞女一直是一副妙龄女子的装扮,误以为舞女已有十七八岁。但看到舞女从浴场天真无邪地跑出来,“宛如一株小梧桐”,才感觉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涤着心,内心的邪念荡然无存,完全被舞女的纯洁无暇感染。

另外一个舞女们议论“我”的场景,“我”也被舞女们的善意和好意感动,心情变得舒畅。

“是个好人。”

“是啊,是个好人的样子。”

“真是个好人啊,好人就是好嘛。”

这言谈纯真而坦率,很有余韵。这是天真地倾吐情感的声音。连我本人也朴实地感觉到自己是个好人。[1]20-21

听到舞女们纯真而坦率议论“我”的倾吐情感的声音,主人公“我”也朴实地感觉到自己确实是个好人。得到社会上人的认同,“我”感激不尽。按照当时的社会观点,巡回艺人的地位十分卑微,但是“我”对他们是“不好奇,不轻视”,可以看出来“我”和巡回艺人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平等、亲密的关系。这是作为孤僻的性格的“我”从未体会到的。

“我”在此次伊豆旅行中,不但感受到了舞女的情意,也得到了舞女哥哥荣吉的友谊。在坐船回东京的码头上,荣吉在半路上给“我”买了四包“敷岛”牌纸烟、柿子和“熏”牌清凉剂。荣吉的行为也温暖了“我”的内心。“我”的内心的细微变化,为后面情节“我”敞开心扉去接受别人的好意和帮助别人埋下伏笔。

四、敞开心扉的“我”

通过和巡回艺人的结识,“我”体会到了人和人之间的友好和关心,主人公心灵的伤痛也得以治愈。在码头上,“我”脱下便帽,戴在荣吉的头上。然后从书包里取出学生制帽,把褶皱展平。“我”和荣吉都笑了。

在“我”坐船准备离开码头,被拜托带一个老太婆去东京的时候,“我“爽快地答应照拂她。在船舱里,“少年给我打开竹叶包的食物。我忘了这是人家的东西,把紫菜饭团抓起来就吃。吃罢,钻进了少年学生的斗篷里,产生了一股美好而又空虚的情绪,无论别人多么亲切地对待我,我都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明早我将带着老婆子到上野站去买前往水户的车票,这也是完全应该做的事。我感到一切的一切都融为一体了。”[1]25主人公“我”在旅行途中和巡回艺人相遇和了解,巡回艺人的乐观、善良使“我”的内心得到了宽慰,“我”的头脑也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顿时觉得舒畅。同时,“我”也把这种温暖的情绪带给了身边的人。伊豆的田园风光、巡回艺人的善意使“我”逐渐改变了被扭曲的性格,加上美好的旅行情趣,“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有趣的是川端康成本人也以这次旅行为契机,回到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之后,开始和同学打成一片。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出版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日本文学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部短篇小说先后六次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屏。除此之外,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搬上了屏幕,日本文部省也把《伊豆的舞女》正式选入国语教科书。“《伊豆的舞女》作为一篇青春小说,在日本文坛的影响大大超过了同期其他作家的同类小说,因此有的评论家说:“夏目漱石的《三四郎》是描写明治年代的青春,芥川龙之介的《河童》是象征大正年代的青年,而《伊豆的舞女》则是昭和年代的青春之歌。足见它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2]

[1]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 叶渭渠,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

[2] 叶渭渠.创造美的抒情世界——《评伊豆的舞女》[J].日本研究,1984(4):61.

2014-04-01

宜宾学院硕士科研启动金项目(2011Q13)。

杜 云(1976- ),女,四川南充人,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日本语言文学及日本文化研究。

I313

A

2095-7602(2014)05-0125-02

猜你喜欢
伊豆舞女川端康成
我的伊豆
民国时期上海舞女收入及影响因素考察
——兼谈民国时期上海舞女的职业身份
舞之美
也谈﹃舞女大班﹄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赏析《伊豆的舞女》中的悲与美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