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加昌
(肇源县电视台,黑龙江 肇源 166500)
肇源县据守在黑龙江省西南门户,松花江、嫩江环抱着小城。因为有江的缘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存,到了辽金时期,更是古城林立、兵民众多、井市繁盛。仅目前发现的辽金时期的古城遗址就有11处之多。当时这些古城都是沿松花江和嫩江分布,依江而建,据险可守。不管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建造的古城堡已经城去人空,但是留存的残墙依然依江而立,述说着古城流逝的沧桑。
肇源县是契丹人和女真人聚集地,契丹人和女真人依托松花江和嫩江江畔,挖地伐木、建造房穴、开荒耕地、捕渔获猎,求得繁衍生息。在开辟疆域中,契丹人依高据险,夯土造城,契丹军队据守城池,保卫家园。在松嫩两江之滨,留下诸多城堡遗址。二站镇土城子遗址,就是当时契丹驻军的城堡。
肇源县有辽金古城遗址十余处,这十余处古城遗址,严格意义上,很难分清哪座城池是契丹人所建,哪座城池是女真人所建。从出土文物判断,只能归纳为辽金时代建造的城池。在这十余处辽金古城遗址中,有两处叫土城子的遗址,一处遗址在义顺蒙古族乡永光村,另一处在边台二站镇。二站镇土城子村是肇源县13个少数民族村之一,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城,成为二站古文化的象征。
土城子村有4个自然屯。村所在地叫乌巴村,乌巴是蒙古大地主的名字。早在一百多年前,蒙古人乌巴在此开田占地,立了屯子。乌巴立屯之后,叫西花尔屯,与东花尔屯东西相望。但是西花尔屯名字没有叫响,反而乌巴屯名字却越叫越响。
在乌巴屯,据79岁的何书田回忆,古城堡四条城墙都是300米,城墙有4米高,城墙底座8米宽,墙顶宽2米,夯土板的城墙没有垛口,城墙四周有2米深、6米宽的护城河。契丹城堡是金兀术所建,城堡里驻扎都是契丹兵士。契丹城堡遗址出土一些文物,特别是农民种地时翻出了石臼、古币。
有一年,村民陈库用土夯后院墙,取土时挖出5斤多古币。
乌巴屯南行1公里东折,便是土城子屯。据83岁的陈书阁介绍,古城一说是高丽人修建,一说是蒙古人修建,到底是谁建造的古城,不得而知。陈书阁说,遇到大风过后,土城子的小孩就到古城堡遗址捡古币。古城堡遗址古钱币很多,遇到大风天气,就会被风刮出来。
陈书阁20岁那年,一天和侄子捡茬子回来,路过古城堡遗址,在那里发现了古币,陈书阁就蹲下来捡,一枚、两枚……一连抠出20多枚。村民们看到后,一拥二轰来了10多个人。这些人一共挖出几百枚古币,最后挖出一个泥瓦盒,足足一泥瓦盒古币,有治元通宝、开元通宝,都是唐钱。除了唐钱就没有发现唐朝的文物,倒是出土了很多辽金时期的文物。这足以证明,这个城堡遗址不是唐朝的城堡。
来到古城堡遗址,从地理位置不难看出,居高临下的契丹城堡据险可守。透过古城堡遗址,可以想象古城堡当时的繁荣景象。西城墙外护城河还可以看见形状,这是古城堡护城河最明显之处,北城墙护城河几乎与城墙一平。东城墙的轮廓比较明显,夯土板筑的残墙依稀可见,古城堡遗址地势较高,城里土地比村里的房屋地基高出1.5米。
古城堡有一条深陷的老道,因风雨的剥蚀显得凸凹不平,这就是传说的鹰之路。在辽金时代,海东青作为猎鹰,受到辽代皇帝,特别是爱打猎的天祚皇帝的喜爱。海东青,肃慎语“雄库鲁”,汉语译为飞得最高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是肃慎族系的最高图腾。代表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肃慎精神。海东青善于捕捉天鹅,以白爪者最为珍稀,盛产于黑龙江下游。就是因为海东青珍贵,女真人才为强盛的大辽帝国进贡海东青,抓鹰成了女真抗辽导火索,最后海东青成为大辽国的夺命鸟。
林肇公路是大庆市林甸到肇源两个县之间的高等级路面,也是这两个县境内为数不多的国道。更是贯穿肇源西部头台、大兴、浩德、新站、古龙五个乡镇的交通主动脉。在头台古驿站仁合堡村林肇公路50米的边上,静卧着一处辽代契丹人修建的古城堡,这个千年古城堡早已不见了踪迹,只留下一处古城遗址,因为古城堡坐落在头台镇仁合堡村而得名仁合堡古城。
头台原名博尔济哈台,蒙古语为“紫色的岗子”。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开辟茂兴至呼兰边台,肇源县建立的6个台站中,头台为第一台,故称头台。据《肇源文博志》记载:仁和堡古城建于辽代,是契丹人“戍境内、居境外”的边远部落,名日兀速(雾松)猛安。也是混同江行宫(今新站镇古城村址)通往五国部(今依兰县城)贡路上的最主要驿站[1]。
古城堡位于松花江畔,天水一色、树木丛生、北高南低、地势险要。西南可控八家河,西北可扼边台驿道,东面与望海屯古城、勒勒营子古城相呼应,形成犄角之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仁和堡古城长1600米,夯土版筑。西城垣保存完好。南墙较差,古城遗址现高0.5米至1.3米,城内现为耕地,地表轮制泥灰陶片极为丰富,有卷沿的盒、罐、镡等,上多施锯齿纹,亦见仿定瓷片。
辽金时期是肇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境内发现辽金古城遗址和辽金古墓葬60余处。头台等乡镇就是由那时的雏形发展而来。
就是因为这个古城堡,林肇公路在此甩了一个弯儿,而没有让林肇公路横穿古城堡,保留下一座完整的契丹古城遗址。
为了揭开古城堡神秘的面纱,2012年4月,我去仁合堡古城遗址考察。
走下林肇公路,越过古城护城河,从东城墙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耕地,耕地上散落着烟叶轧管。仁合堡人有种烤烟的习惯,至今全村还有1000多亩地的烤烟,这是肇源县仅有的1000多亩烤烟。仁合堡村的土质适合种烤烟,收获烤烟后,进入烤烟房,烤好后卖给肇州县。每亩地纯收入在1500元,利润还十分可观。这也是老百姓不愿意放弃种植烤烟的缘由。紧挨着烤烟是荞麦,过去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差,十年有九年庄稼要毁种,荞麦就成了毁种的最好选择。至今,站人还用荞麦做特色饮食。荞麦地头有一个井房,古城遗址有两眼机电井,井水都在七八十米深,配上抽水设备,遇到干旱年份,不再靠天吃饭。古城遗址的土质特别好,加上有机电井,年年庄稼喜获丰收。古城遗址内有机电井,古城遗址外就是油井,磕头机不停地工作,地下石油也就滚滚流进输油管线。北城墙上生长着天然榆树次生林。北城墙外是一片杨树林,看样子已经有十五六年的光景。西城墙外是耕地,南城墙前面是一片沼泽。
最值得研究的是城墙,当你仔细查看时,不仅看清了夯土版墙叠加的层面,还看清了夯土版是由黄土和白盖土混合打夯而成。只有半米左右的墙根很结实。
史学家将辽金古城堡分为3种类型,周长在3000米以上是大型古城,多为州一级政权驻地;周长在3000米至1000米之间,是中型古城,设施齐全,多为州县、猛安谋克一级城镇;周长在1000米至100米之间,是小型古城,多为边堡式戍守一级城镇。仁合堡古城周长1200米,显而易见,是辽金时期中型古城。在肇源境内的十余个古城中,仁合堡古城只比望海屯古城周长少1370米,比永光古城周长少300米,比勒勒营子古城少280米。比周长最小的富强古城多了900米。可见仁合堡古城在辽金时代是比较大的城堡。
古城堡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是古代理想的建城屯兵之地。辽金时期,古城堡之间的交通往来,主要靠水运及陆路运输,利用沿江古城,沟通水路与陆路。为了搞清古城堡里居住何人,我采访了很多人,但是谁也说不清楚。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屯兵,也就是说古城堡里是契丹或女真人的驻军。在距仁合堡古城100多里地的大契丹军队与女真军队有过一场惨烈的战争,至今古战场上还白骨成堆。我在这里访谈了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众口一致说是金兀术在此屯兵,据守城池。
古城地面上到处是残砖碎瓦,陶瓷残片俯拾即是。仁合堡古城出土仿定瓷、轮制灰陶,更多的是典型辽金时期的布纹瓦。据当地居民讲,古城出土过古钱币,由于没有保存,也就无法判定是否是辽金钱币。但从出土文物很难辨别是契丹城堡还是女真人城堡,古币和瓷片,都留下了当年历史的印痕。
仁合堡古城,是松嫩平原上保存比较完好的辽金古城遗址。仁合堡古城遗址对于研究辽金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在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很受重视。
梅伦蒙古语为“米仁”,是清朝时期地方官衔的称呼,因当时屯里有一位米仁而得名。据福兴乡义兴村村民赵广军介绍:“古城堡是女真大元帅金兀术妹妹的城池,金兀术妹妹也是三军统帅,在当时也是巾帼英雄。”当地老百姓把梅伦古城叫做土城子,是夯土版修筑。据村民讲,古城底座宽10多米,城墙上两侧高,中间有跑马道,城高四五米,据说是金兀术妹妹被人打伤了,金兀术来给报的仇。
古城离松花江不到30里,可以利用水路运输和防御,离八里城40多里,可以相互接应。足以显现古城的战略位置。早些年,古城里出土文物,以古币和瓦当最多见,村民常在古城里捡拾到古币,古城还出土打仗用的箭头,也有捣米用的石臼。在村里一个拐角处,就见到一个石臼孤独地冷落在那里。
据《肇源文博志》记载:“梅伦古城周长1500米,椭圆形夯土版筑,采集遗物为仿定瓷、轮制灰陶、布纹瓦”[1]。这段记载勾勒出古城大致轮廓,周长较我县最大的望海屯古城周长小1470米,比我县最小的富强古城长出800米。但村民一致认为,古城是方形的。
在福兴乡除了一座辽金古城,还有两处辽金遗址。一处是距梅伦古城7里地赵家洼子遗址,遗址面积1.25万平方米;另一处是距梅伦古城十多里地的后赵家屯遗址,遗址面积0.8万平方米。
梅伦古城地势北高东低,北城墙护城河时隐时现,西城墙其他三面护城河十分明显。除南城墙外面是一片草原,其他三面都是耕地与城池相连。如果没有古城残墙,你就不会发现这里还有一处辽金古城堡。城里的全部是耕地,耕地已经被犁过,黝黑的土地,像是千年沉淀出的褶皱。
公元916年,契丹人崛起,到处扩张领地、安营扎寨、驻守兵将,那时,女真人叫辽兵“鞑子”,意为“穿羊皮的蠢贼”。12世纪初叶,女真人兴起。此后,在沿江河两岸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建立城堡。我想梅伦古城不管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建的,或许是契丹人所建,女真人沿用,是难解之谜,更是人们探究的热门话题。
[1]史景源.肇源县文博志[M].肇源县文物管理所、肇源县博物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