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东,储荣邦
(1.南京水佐岗48巷5号9幢205室,江苏 南京 210009;2.南京虎踞北路4号6幢501室,江苏南京 210013)
陶瓷上镀厚镍层主要用于金属零件焊接,由于与金属零件焊接的温度高(1000℃左右),要求镀层有良好的结合力和一定厚度(10~40μm),焊接后的微波管在高真空的条件下,绝对不允许漏气,要求镀层具有良好的致密性。总之,镀层要能承受高温、高真空的考验。
所谓陶瓷镀镍,不是在陶瓷上直接镀镍,而是在陶瓷的金属化涂层上镀一层金属镍。因此,有必要把金属化预涂层扼要介绍一下。陶瓷(95%氧化铝)首先经过去油去脏等一系列的清洗处理后涂复一层金属化膏剂涂层。该涂层要求平整无缺,δ控制在(80±10)μm,再在氢气炉中对膏剂进行烧结,俗称陶瓷金属化。烧结θ为(1500±10)℃保持45min,即获得跟陶瓷结合很牢的金属化预涂层。在这涂层上就可以进行镀镍。
金属膏剂的主要成分有钼粉、一氧化锰和三氧化二稆等混合物。其间的配比略有变动。
1)第一次金属膏剂。作为陶瓷的第一次金属膏剂,三氧化二铝成分高些;其目的使金属膏剂涂复在陶瓷上再经氢气炉中烧结后,陶瓷与第一次涂复层之间结合力得到保障。
2)第二次金属膏剂。作为涂复的第二次金属膏剂,一氧化锰和钼粉含量要高一些;当第二次金属膏剂涂复在第一次金属膏剂上后,仍要在氢气炉中烧结。
3)面层金属膏剂。作为涂复的最后面层金属膏剂,一氧化锰和钼粉含量最高;该涂复经氢气炉烧结后,就达到金属化预涂层的功能,它为后续顺利镀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金属膏剂每涂复一次,都要在氢气炉里烧结一次;金属膏剂应多次涂复,烧结后总厚度控制在70~90μm。
金属膏剂的三种主要成分,不仅有配比要求,而且还要通过球磨机使三种成分充分地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使金属膏剂涂复后表面性能均匀一致。
1)套好洁净的橡皮手指套,将金属化后的陶瓷,用预先去过油的干净的细铜丝绑好,且检查保证每个金属化处与铜丝接触良好。
2)将绑扎好的陶瓷件,浸入V(水)∶V(HCl)=1∶1盐酸溶液中,0.5min。
3)取出陶瓷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速浸一下蒸馏水,带电入槽镀镍。
镀镍溶液的组成及其操作条件为,170~250g/L硫酸镍,50~70g/L硫酸镁,30~35g/L硼酸,15~20g/L氯化钠,0.05 ~0.10g/L 十二烷基硫酸钠,Jκ为 0.8A/dm2,pH 为 5.0 ~5.5,θ为 20 ~35℃,t为60min(视镀层厚度要求而定),搅拌方式采用阴极移动。
1)绑扎陶瓷件要带橡皮手套或橡皮手指套,保证铜丝与金属化的陶瓷件接触良好。尽可能防止内孔件绑铜丝过多而屏蔽电力线进入,内孔应对着阳极板,保证陶瓷件内外镀层厚度的一致性。
2)当绑扎金属化的陶瓷零件放入镀镍槽中镀镍时,在开始5min内,电流会由小变大,因为底层电阻由大变小,观察电流升降情况,5min后电流开至所需数值。
3)配制镀镍溶液的主要材料有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应选用分析纯级,并使用去离子水配制镀液。
4)镀液用瓦特型镀镍液,不能用光亮镀镍溶液。
5)阳极采用质量分数高的电解镍板或镍球,并装有阳极套,避免杂质进入镀镍溶液中。
6)镀镍溶液的pH调控对镀层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pH直接影响镍离子的放电过程。在镀镍过程中镀镍溶液的pH必须保持在5.0~5.5范围。因此,要保证硼酸的质量浓度以保证镀液的pH稳定,最佳的硼酸质量浓度为30~35g/L。
镀镍液的pH偏低会导致析氢。析出的氢气泡滞留在镀层表面,阻碍镍层的沉积而出现针孔;与此同时,还降低电流效率。镀镍液的pH偏高时,镀液易混浊,阴极周围的金属离子会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夹杂在镀层中,使镀层的力学性能恶化,外观粗糙;当后处理烧结时,镀层容易起泡。
由上可知,镀液的pH应严格控制。首先,定期分析硼酸的含量,并及时调整。然后,根据镀液pH用试剂级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加以微调。
7)镀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不足时,也会导致镀层表面析氢而产生针孔,因此,也要及时补充,以保持镀液的稳定。
8)阴极移动的频次为10~20次/min,移动的幅度为25~100mm。
9)镍镀层中不允许夹杂含硫、磷元素,否则会影响后续焊接性能。
1)镀镍后的陶瓷件,用水冲洗干净。再用沸腾蒸馏水,煮二次,每次5min左右,目的是将吸附在陶瓷细孔内的残留镀液煮出来。否则,烧结后焊接装管时,绝缘性能不好,会影响管子寿命。
2)烘干。
3)烧结。由于电真空的特殊要求,镀层要求烧结。将镀好的陶瓷零件放在氢气炉中烧结,θ为1000~1020℃,保持30min。
经过烧结可以检查电镀层的质量。烧结后,镍层绝对不能有一点起皮、剥落或针孔、气泡,镀层为银白色半光泽,具有工艺要求的厚度。具备上述条件的陶瓷件,才可以与电真空器件、金属零件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