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结构中的标记象似性表征研究——以《玻璃山》的文体分析为例

2014-03-29 06:58王维维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语域巴塞尔句法

王维维

(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吉林132012)

引言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一直是语言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议题: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认为语言符号及其所指意义是任意的,即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提出了符号的三元关系理论,即符号对象决定符号形体,符号形体决定符号解释,而符号对象又通过符号形体中介间接决定符号解释。20世纪60年代,形式主义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将皮尔斯的一般符号学理论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开创了一种扬弃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原则并致力于系统描述语言象似性的辩证新范式。70年代末,随着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人们对语言中的象似性现象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对象似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象似性本体特征、宏观语言模型与象似背景之间的关系、象似性理论的应用与实践、象似性表征以及跨学科视域下的象似性研究与应用等(杨昆,毛延生2013)。

象似性的理解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象似性的理解指的是模仿外部世界中的客体,广义理解的象似性就是理据性或非任意性,更多学者接受的是象似性的广义理解。然而对于象似性的确切定义,学界并未就此达成一致。王寅在总结了狭义的映像性象似和广义的理据性象似特征之后,给出的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王寅1999:404)。由此可见,象似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单位(音、形)本身,而且还表现在语言单位的相互关系(结构)中(于飞,张绍杰2008)。王寅根据象似性原理,基于国外句法象似性方面的研究——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归纳出了另外三个句法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和句式象似性。本文拟结合标记象似性的研究着重解读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玻璃山》语言结构中的各种标记特征,探讨标记象似性在其中产生的文体学效果,从而阐释这种效果背后的表征意义。

1.标记象似性与文学文体分析

1.1 标记象似性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 曾经指出的那样:标记理论已经扩展到了语言学研究的各个不同领域,很多语言学家清楚地认识到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在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上均有解释作用。Givon(1990)将标记理论引入到象似性的研究中,根据区分一个范畴内部有/无标记成分的三个主要标准:结构复杂性、频率分布和认知复杂度,指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分为标记象似性和无标记象似性 (胡壮麟1996:1-10)。胡壮麟(2001:4-6)从认知角度解释了语言符号标记现象产生的成因,标记性是以象似性为基础的,即对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的理解为理据的。王寅(1999:510)进一步阐明,标记象似性从无到有象似于认知的自然顺序及组词的一般顺序;有标记象似于额外的意义,无标记象似于可预测的信息。

Haiman(1985:148;1985)在其著作《自然句法》和《句法象似性》中将句法上的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前者指的是能指和所指之间建立起来双向唯一对应关系,句法成分与现实或概念结构的成分之间一一对应;后者则强调句法构造在某一方面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结构,句法成分之间与经验结构成分之间存在关系对应性。也就是说,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在形式和句法上有标记项的范畴必然意味着其在语义上也会产生标记项。在实际语言交际中,无标记的语言成分在意义上更具有一般性、非特指性和广泛性,使用有标记的语言成分将会产生额外的意义。

1.2 标记象似性角度的文学文体分析

依据标记象似性原则,语言结构中的无标记项象似于可预测的信息,而有标记项象似于额外的意义或者特定的交际意图。语义层次的标记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语义上的有无标记——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语言符号在这三个语义结构层次上都能发生偏离。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作者为了追求有别于常规认知模式的审美体验,打破语言形式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原型或脚本”,常常会有意识地使用语言结构象似性原则,这种对常规语言形式的偏离就能够产生一定的文体效果。王守元(1994:61)曾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象似性以批评家和语言学家都未能阐明的方式对表达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音义之间理据关系的变化都符合齐普夫的“最小努力原则”,即在语言交流中,说话人希望组成语言的词少,而且一词多义,以节省其精力;而听话人认为最好是一词一义,使听到的词与其确切含义容易匹配,减少他理解的功夫。文学文体中标记象似性原则似乎有悖于这种“最小努力原则”,因为作者通过使用轭式、拈连、重言、拟人、拟动物、拟神、拟植物、幽默、讽刺、别解、修辞性问句、设问句、反诘句等修辞方法将文学作品对外部世界的模仿赋值陌生化,使读者不得不运用更多的解码努力来换取对文学作品的认知。

2.标记象似性与文学文体认知表征的关系

Wales(2001:193-194)认为:“文学广义上可被视作是象似性的,其形式可以以多种方式模仿它所反映的现实。”作者往往会用有标记语言项来代替无标记语言项,凸现文学作品的文体效果。笔者选择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玻璃山》为例来阐释标记象似性与认知表征的关系,原因在于:巴塞尔姆在这部短篇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戏仿、解构和重建的后现代写作技巧,使得作品的时间序列和因果链条被打断,其情节呈现出一种非连续性和碎片性。理解这种情节不确定性的文学作品,读者势必要依据标记象似性原则的几种结构模式去探究它意图传达的认知表征意义。

2.1 标记象似性在句法层面的认知表征

《玻璃山》全文由100句长短不一的句子组成,极其符合巴塞尔姆一再声称的“零乱是有趣而且有用的”不确定性叙事原则。句法上,巴塞尔姆具体使用了简单句、复合句、复杂句、倒装句和省略句,其中倒装句和省略句由于偏离了人们对句法结构的一般认知规律,为有标记句式,因此能够赋予句式一种特殊的语篇功能。例如:

In the streets were many people with disturbed eyes.

In the streets were hundreds of young people shooting up in doorways,behind parked cars.

传统句法结构强制规约了基本句式的语序,并组织起一个基本句式体系,而其它句式都是通过有限的不同手段而形成的基本句式的变式,二者共同反映了语言句法上的系统性。这两个例句与其转换语序之后的基本句式的命题意义是一样的:街上很多人的神情骚动不安和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在街上胡乱开枪,猫在门口,躲在车后,但是二者的信息焦点是不同的。作者为了能够在这一空间内顺利叙述将要发生的事件——“我”在攀爬矗立于繁华街道中的一座玻璃山时,发现山下街道上的旁观者眼神失常,街道里的年轻人在胡乱开枪,运用倒装句强调的街道来喻示一个让人们绝望和恐惧的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后现代世界。

“Better than a kick in the crotch.”

“Better than a poke in the eye with a sharp stick.”

“Better than a slap in the belly with a wet fish.”

“Better than a thump on the back with a stone.”

这几个句子看起来似乎不合传统语法的常规,因为缺少主语和谓语。正因为基本句式必然语言成分的缺失,使得这些省略句成为了有标记句式。它们不仅符合日常口语化的风格,而且还生动地描绘了一群酗酒作乐、嘲笑、谩骂的山下旁观者对“我”攀爬玻璃山的幸灾乐祸,突显了现代社会人情冷淡以及道德衰败的残酷荒谬。

2.2 标记象似性在修辞层面的认知表征

巴塞尔姆的《玻璃山》中渗透着一种情节的不确定性,具体说来是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有头无尾的即兴随意之感,修辞格的运用更加深化了其作品情节支离破碎的混乱。《玻璃山》由100个碎片拼接而成,每个碎片之前都标有阿拉伯数字序号,这对于现有的文学篇章结构来说就是一个语言标记项,彰显着作品的后现代主义属性。

反复修辞格是巴塞尔姆展现其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重要手段。在整篇小说中,巴塞尔姆重复了acquaintances(熟人)12次,并在第5句、第25句和第33句3次重复 I was new in the neighborhood.(这一地段我新来乍到)。反复的修辞作用能够表现强烈的情感,是由于某一客观事物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人们脑海中产生意念并通过重复话语将它们表达出来,或者是人们的情绪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产生的话语重复行为,这些重复话语都是无心所为。与正常的人类言语活动的无标记性相比,重复话语因为临摹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具有了标记性。虽然用了三个“这一地段我新来乍到”,但是“熟人”这一单词更频繁出现让“我”相信他们聚集在山脚下是为了给“我”攀爬玻璃山加油支持的,来抒发“我”在这一陌生的街区里并不孤单的思想感情。

《玻璃山》的另一大修辞特色为插入语的使用,巴塞尔姆分别在第26句、第63句、第66句、第71句、第80句和第87句莫名其妙地插入了安东·爱伦支威格、19个十五、六世纪攀登玻璃山失败遇难的英国贵族的名字、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一段文学术语词典中对象征的定义、英国诗人梅斯菲尔德的语录和英国作家安德鲁·兰编写的《黄色童话故事集》中如何登上城堡的方法。这种偏离了人们认知模式中对主题展现线性推进的范畴化,自然就带有了标记性。巴塞尔姆故意运用消解主题意义深度的语言形式,折射出的是作者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急剧膨胀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灭顶之灾的一种焦虑。

2.3 标记象似性在语域层面的认知表征

为了将其“不确定性原则”发挥到极致,巴塞尔姆根据情景语境的变化而改变了一些语言形式,即产生了语言的功能变体。韩礼德在1964年最早提出语域这一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其他学者总结语域的功能表现在可以反映文化和预测语篇,其中,语域的预测功能指的是,我们既可以根据语境来预测语篇(包括语篇的意义、结构以及语篇中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的类型),又可以根据语篇来预测可能产生该语篇的语境 (程晓堂2007)。 例如:

At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re is a castle of pure gold,and in a room in the castle tower sits...

...a beautiful enchanted symbol.

I saw the glittering palace,which by the pale rays of the moon looked like a dim lamp;and I saw the windows and balconies of the castle tower.

Atthesamemomentadooropened,andIsawacourtyardfilledwithflowersandtrees,and there,thebeautiful enchanted symbol.

这四句话可以用来分析语篇对语境的预测作用,也就是通过at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山巅之上)和glittering palace(光闪闪的宫殿)等词语的使用,读者可以推断出小说中的“我”最终爬上了玻璃山的山顶,看到了那个传说中令人神往的金色宫殿,也见到了那个美丽着了魔的象征。现在,再看语境对语篇的预测作用,玻璃山山顶金色的宫殿里存在着一个美丽着了魔的象征,“我”只有毅然决然地与山下世界决裂,义无反顾地攀登,才能见到那个“我”心所神往的象征。

可是,情节并没有按照人们惯常的逻辑关系去发展,上文语域的预测功能因为这部短篇小说不具备有头有尾的封闭系统而被削弱,在如此开放的语域中供读者选择的意义范围要比以往情节连续的封闭语域的范围要广泛许多。运用标记象似性导致了文本中语域功能的削弱,而这种削弱也突显了反讽这一重要文体特征,“金色宫殿里那个美丽着了魔的象征”居然是人类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终极原因,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道德沦丧,人性逐渐被工业社会的物质财富积累所异化。

结束语

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之间的相对性,所以不同的读者对于抽取同一语言结构中象似性的范畴化会产生表现差异,这些会影响读者对于语篇认知模式的解读和分析。如今,具有认知语言学和符号学特征的象似性理论因其客观性和科学性而受到学者们的推崇,研究内容已经扩展到了寻求其哲学理据和跨学科角度综合研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文学文本中标记象似性原则在句法、修辞和语域方面的运用,作者能够对读者解读文本表征意义设置障碍,读者也能够修复被破坏的表情达意的语言工具而获得认知成就感。本文的论述表明,从标记性象似原则角度考察文学作品的文本特征以及揭示这些特征背后的表征意义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对于提高读者的鉴赏文学作品主题意义的水平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Greenberg,J.H.(1973).Linguistics as a Pilot Science [A].In E.P.Hamp (ed.).Themes in Linguistics:The 1970s[C].Mouton.

Haiman,J.(1985).Natural Syntax[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iman,J.(1985).Iconicity in Syntax[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Hu,Zhuanglin.(2001).Linguistics:A Course Book[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Wales,K.(2001).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Z].Harlow:Pearson Education.

程晓堂(2002).语域理论与诗歌的语义和语用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4)。

胡壮麟 (1996).美国功能语言学家Givon的研究现状[J].当代语言学(4)。

王守元,张德禄 (1994).文体学辞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王寅 (2007).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寅 (2013).论语言符号象似性[M].北京:新华出版社。

杨昆,毛延生 (2013).近二十年来国内象似性研究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6(5)。

于飞,张绍杰 (2008).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辩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猜你喜欢
语域巴塞尔句法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多元市场下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巴塞尔Parterre One多功能休闲空间
多元文化辐射的当代艺术景观与“观念设计”
——2017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作品管窥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思想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