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念
(湖北中医药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从概念隐喻翻译观论中医翻译能力培养
桂念
(湖北中医药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随着中医药逐渐走向世界,社会对中医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逐步提升,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成为当今中医英语翻译课堂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医中的概念隐喻,尝试探讨将概念隐喻翻译观运用到中医翻译中提高中医翻译能力的可行性.
中医;概念隐喻;翻译
中医自古以来是我国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浩瀚的五前年历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药学的对外交流已有悠久的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性中医热方兴未艾,现在,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采用中草药治病,接受中医治疗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王征爱,陈永萍,王宁,等,1997,27-28).怎样使中医更广泛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成了当今非常重要的一大课题.如今,我们需要培养一批精通外语和中医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中医翻译更加理论化,提高中医翻译能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隐喻在中西修辞研究中早已有所论述,把隐喻视为一种修辞现象,这是学者们对隐喻在修辞学上的最早认识.随后,隐喻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深化与拓展,它已经成了隐喻的美学、语义学、思维学、认知语言学思想的源头,从而使隐喻研究获得了更充沛的生命力.从20 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后期,隐喻研究出现了认知视角的转向.这一转折性标志是美国心理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1980)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的问世.他们提出了一个全心的隐喻概念,即隐喻概念系统(metaphorical concept system),认为隐喻是从来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映射,具有系统性和非对称性.90年代,福科尼尔和特纳(Fauconnier & Turner)创建的概念整合理论进一步指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遍而又突出的认知过程,它主要依赖于来源域与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在隐喻性映射过程中合成空间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这种超越传统隐喻理论范畴的隐喻研究已把隐喻当作语言修辞过程中一个认知问题来看待.
概念隐喻是概念由来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在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correspondence),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向图式.意向图式作为隐喻认知结构的基础架构起人的体验与更高认知域如语言域之间的关系.
概念隐喻依据其思维表现情状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及实体隐喻(Entity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概念域中的概念结构产生对应,从而达到对目标域概念的理解与表达.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最为典型的结构隐喻:将“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质的认知,象征化或形象化,并其相生、相克、相乘和相悔的关系结构化,并将这一结构运用到人体五脏六腑的结构认知中,从而产生了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肾水等结构概念,并用五行之间的结构关系解释五脏六腑间的传导关系.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来组构的一系列概念隐喻体系(Lakoff & Johnson, 1980).空间方位概念关系包括“上- 下”、“高- 低”、“内- 外”、“前-后”、“深- 浅”、“中心- 边缘”等人所能知觉、经验的空间概念,这些空间概念都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人们总是借用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或方位关系去喻指一些抽象概念或抽象关系,甚至某种难以捉摸的心理状态.这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共性”(李国南,2001).方位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概念,在中医中存在着“上热下寒”、“表寒里热”等概念.实体隐喻是指通过物体和物质来理解认知主体的经验,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选出部分的经验,把它们作为离散的实体或具有同一实体的物质.一旦我们能把自己的经验看作实体和物质,我们就能对它们进行指称、范畴化和量化,从而产生理性的认识(胡壮麟,2004).实体隐喻是中医概念隐喻中最常见的一种隐喻类型.《灵枢·五变》中提到:“黄帝日: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日:善乎能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各有所伤,况于人乎.”此正是以树木之差异的概念来说明人体体质之不同,并通过工人伐木者这一相对具体的、有形可睹的事件来隐喻阐述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以罹患不同疾病的相对抽象现象.
翻译隐喻观认为,翻译活动与隐喻在结构上存在对应性,即由一种语言域到另一种语言域的映射,实现两域之间的变异.翻译的隐喻观学者认为,把认知隐喻结构作为翻译认知的基本模式,这既是一个认知模式,也是一个动态的翻译建构模式.它体现了翻译的隐喻性.
隐喻化翻译把语言、概念、意象等因素有机地组织在翻译的框架内进行考察.它指出语言是大脑概念的反映,思维概念来自于人对客观的体验;概念范畴是人经过客体体验自然范畴在大脑中的映像;自然范畴通过语言进行体观,因而语言是自然范畴的象征化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就是用某一语言社团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语言社团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只有在源域与目的域建构起相似的意象图式,翻译的跨域投射才有认知的基础,也才有相应的译语的符号表征.
通过中医翻译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要切实提高中医翻译能力,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侧重培养学生概念隐喻思维意识
Lakoff等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模式即纯粹的语言之间的转换模式,这使译者还会从两种语言中的概念系统及源域和目标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同概念系统的人相互之间可能理解,因为概念是根据人的实际经验而来的.让学生在中医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让他们对不同概念隐喻能够主动思考.学生对概念隐喻的相关知识认识越多,就能越好地帮助他们将其有效地用于中医翻译.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搜集中医中的各种概念隐喻并将其准确分类,督促学生记忆,掌握各种隐喻的常用表达.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让学生对隐喻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概念隐喻思维习惯.
3.2 创建中医翻译模拟平台,提高中医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的提高依赖于翻译理论与技巧的讲解以及大量的翻译实践.然而,过去的传统的翻译练习模式只是给出一段或一篇翻译练习,根本没有实际情境.这就使学生对翻译的意义建构理解困难.通过创建中医翻译模拟平台,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和新技巧,从而赋予这些知识和技巧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的经验不能同化这些知识和技巧,则要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建立新的认知图式结构,最终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的结构因素包含十分复杂的内容.许多学者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分析.贝尔(Roger T.Bell)认为译者翻译能力包括译者的知识面、技巧、双语能力、专业技能和交际能力(Bell,1991).纽伯特(Albrechet Neubert)提出了翻译能力的5个参数,即5个分力: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及转换能力(转引文军,2004);方梦之等(2004)指出,翻译能力包含译者的双语能力、翻译思维能力、双语的文化素质以及技巧运用能力.由此看出,翻译能力不仅仅只停留在语言转换能力.教师在中医翻译教学过程中,不光要从翻译的技巧、功能层面进行分析,还要大量捕捉概念隐喻.从源域与目的域来讲解隐喻,由此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翻译实践,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翻译实验室等,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翻译模拟环境.
3.3 建立互评机制,有效提高学生中医翻译技能和概念隐喻思维能力
在中医翻译课堂,我们坚持利用互评机制来测量学生的中医翻译能力和概念隐喻思维能力.在课堂上,老师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老师适时进行引导.实践证明,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及师生互动,课堂以交流、讨论、辩论等模式展开,学生学习中医翻译的兴趣大幅度提高,中医翻译技能及概念隐喻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翻译原文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译文的能力相应得以提高.
中医翻译是一门专业性及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不仅应了解英汉语言差异、中医语言特点以及翻译的基本技巧,同时应掌握大量的中医概念隐喻,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不断摸索、领悟的过程中增强中医翻译能力.因此,在中医翻译课堂中引入概念隐喻翻译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这一教学模式在中医翻译课堂乃至其它类型翻译课堂都是可以推广开来的.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中医翻译能力必能得到较快提高,这对培养合格的中医翻译人才,将中医推广到全世界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王征爱,陈永萍,王宁,等.中医药对外交流的当务之急[J].中国翻译:1997,18(2):27-28.
〔2〕Lakoff,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Bell, 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91.
〔6〕文军.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J].上海科技翻译,2004(3):1.
〔7〕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H315.9
A
1673-260X(2014)03-0253-02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2013Q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