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3-29 04:3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奥尔夫李老师教学法

呼 潇

(河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1 前言

1982年,德国知名作曲家、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个区别于传统音乐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全新的音乐教学法,对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产生了十分深刻、广泛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崇使用情感共鸣、情感体验和情感激发的独创性方法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音乐交流,而我国在音乐教育上往往只是侧重于歌曲的传唱,对歌词曲调的机械记忆,对音乐教学理念的简单背诵,并没有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培养.因此我国学生在音乐学习上普遍缺乏主动性、个性以及创造性,对音乐没有达到应有的欣赏水平.在我国推广音乐教学法的时候,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结合学生现有的音乐欣赏水准,充分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有利之处,制定出适合我国学生的音乐教学法.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2.1 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即要从音乐产生的本质和本源出发.重在通过音乐、语言、舞蹈来表达出人的情绪和感情,激发出人的情感表达本能,达到人与人的情感共鸣.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人的这种本能性的行为不断地激发出来,使人们能在有情绪表达的欲望的时候,通过各种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并不是要通过音乐教学来达到一个具体的目的,不是要学生达到如何好、如何高的水平,而是要学生能够在音乐中畅所欲言,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性发展和人格发展.而我国现有的音乐教学法并不看重情感激发与情感共鸣,只是在教授音乐理论知识,传授音乐技巧以及能力,并且想要以此来达到美育的目标.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有如下特点:单一性、枯燥性、技能性、民族性、权威性.这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所以若要真正的做到充分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我国的音乐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学的目的,不再以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音乐教学.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创造性,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最终达到情感共鸣.

2.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音乐教学理论的结合

要正确的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现有的音乐教学结合起来的前提条件是我国的音乐教育学者要深刻的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宗旨与理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产生源于奥尔夫不满于当时的音乐创作,因此奥尔夫在受到了现代舞的影响与启发下,产生把舞蹈与音乐结合的想法,后来这种思想又演变成了把音乐与打击乐器结合的教育理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三个重要原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首要原则);强调音乐学习者要通过亲身实践,能够主动的去学习音乐;培养音乐学习者的自我创造力.这三条重要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以学生为本,不能机械的对学生们灌输课本知识、乐理知识,不能仅仅教授学生歌曲的唱法而忽视了学生的音乐体验、音乐感受.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思想中,学生唱歌、舞蹈都是出自于自己的音乐本能,符合人的自然天性.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唱、奏、舞蹈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并且部分有天赋的学生还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这种天性使然的情况下,学生没有任何的精神负担,同时能够达到对自己的满足感,还能够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天性,激发自己的情感,达到人与音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正确的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后,我们要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本国的音乐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初时从西方引入的,因此,我国的音乐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模仿性与技能化倾向,音乐教学也一直采用了固化的教学思想,这对我国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在以前我们照搬西方的音乐教学方法时,并没有注意到文化的差异性.但是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同样会在音乐教育上有所体现.比如说,中国擅长用很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且深刻的思想,而西方擅长逻辑思维表达,表达完整清晰;中国更加重视事物的整体性,而西方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和主客体分离.因此,这要求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西方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糟粕并非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不好的部分,而是指与中国音乐教育相悖,不符合国情的部分),并且能充分的认识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音乐教育的互补性.在这个大的国际社会环境下,要在合理借鉴吸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同时,正确的保留本国音乐教学法的精髓,继承和发扬我国在音乐教育上的宝贵遗产.

3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主导的就是“即兴”教学,即让学生充分拥有自主权,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实现对音乐的深刻体验.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喜欢的乐器或者是选择唱歌跳舞,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想法.比如说,我国的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李坦娜在给学生教授《十面埋伏》的时候正确的运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上课之前李老师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个纸箱子,让学生通过纸箱子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同时对学生给予不断地鼓励.学生们都对这种上课方式感到新奇因此十分乐于去尝试,于是在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开始用手指挠或者对纸箱子进行敲打,有的用手拍打纸箱子,同时同学们相互启发,找出来很多不同的声音,纸箱子发出了很多不同的音色.后来李老师用了一种与同学们都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启发式教育.这就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原本性教育,即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对它进行再创造,作为教具来使用.后来老师用纸箱子敲打出来几个节奏组,学生们都聚精会神的仔细看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不想漏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一过程中,李老师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地想去学习,同时也充分的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以学生为本的基础教学原则.随后李老师把本堂课的主题《十面埋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联想回忆这个历史事件,学生们通过一起努力对空白记忆进行补充,终于很快的把这个历史事件回忆完整.然后李老师放了一遍《十面埋伏》让学生把曲子中的每一个节奏组与刚才所学习的一一对应起来,在放曲子的时候学生们都十分的安静,专注的听着《十面埋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接着李老师并没有对这个曲子进行专业的讲解,而是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渐了解了这首曲子的乐理知识.然后李老师把这首曲子的结构写在黑板上:列营———出征——十面埋伏(小战、大战)——楚歌——得胜回营.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李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让学生通过打击纸箱子的方法把《十面埋伏》表现出来,学生都十分有团队意识,因此在这种有竞争性的合作下,学生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都争取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这个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挫败的时候,李老师适时的给出鼓励并且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对这个小组给出鼓励性的评价.李老师很深刻的领悟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髓,并且很好的将其运用到了实际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激情,很好的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互动,情感共鸣.

4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实施的障碍以及解决方法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决定了我国接受外来文化必然会面临诸多障碍.我国一直奉行“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决定了我国人民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标准都与西方思想有很大的出入.我国的学生从小就被动的接受老师与家长的灌输,自己的想法不能直接表达,而要用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实施的障碍.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的释放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课堂上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并且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奥尔夫所崇尚的是“即兴”教学,而这种“即兴”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传统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稳重”的办事原则相悖.即兴教学法中的互动状态是人们最直接的本能的情绪反应,是人们最真实的情绪互动与情感共鸣.而我国当今的教育还没有达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我国的音乐教育者能够有认真严谨的教学精神.在学生无法放开自己的情绪情感的时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调动能力,把学生的本能情绪激发出来,让学生在体味到音乐的同时能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或者律动感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以此达到学生之间,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情感互动,情感共鸣.此时,学生才是真正的达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要求.再者,我国音乐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过分的重视了师教传授,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可言,上课的模式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通向模式,这样毫无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违背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原则,同时也会对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同时,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更加直白的方式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唱、奏、舞蹈等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髓,并且展现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以人为本的原则.

5 结语

从古至今,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在接受一个新的理念时,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障碍.但是只要这个新的理念对我国的发展有益,我们就要努力去实现它,让它在我国找到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已被证明了其正确性,又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认可的理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正视现如今我国音乐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具有权威性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并且在改正的基础上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正确理论思想,从而全面提升我国音乐教学的质量.

〔1〕奥尔夫.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3〕李坦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谢嘉幸等译.[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55.

猜你喜欢
奥尔夫李老师教学法
该得奖的李老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宠物难伺候
舍不得您,李老师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李老师的心事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