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2014-03-29 02:19郭孔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高职

郭孔生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大属性,但其最本质的属性可以说就是“职业性”,因为“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最为重要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要肩负起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那就必须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1],这实际上就是要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则更为具体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2]尤其在当前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就不能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里,成为单一的工具人、技术人,而应该立足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际,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能适应职业结构和岗位变化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有专家在《教育与职业》撰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包含全面性、国际性、发展性、技术性、基层性等五个特征,培养规格主要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等三个要素。”[3]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应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服务于高职教育“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的总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教育部2012年4月24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高职高专1425所[4]。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从学校的数量上来看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66.7%,这个比例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据的是高等教育“大半壁江山”了,但是在“技术至上”的高等职业院校,高职语文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反而有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这与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与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趋势是极不协调的。

在这样的情势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只有进行改革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为了使高职语文教学更好地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本位,为了使高职语文更好地摆脱不断被边缘化的困境,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过程中,坚持“与专业相对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等重要改革理念,是高职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突出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与专业相对接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就是突出专业技能课程的地位,高职教育的中心工作就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高职语文的教学改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对课程本身进行准确定位,只有找准了自己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位置,高职语文才能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不难发现高职语文在秉承人文性的同时,更应该突出工具性的特点,那就是让高职语文“与专业对接、为专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这样定位的最大好处就是在立足职业,突出实用的同时,注重了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协同和谐发展,使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离不开高职语文,这是高职语文可以继续生存、蓬勃发展的关键。

高职语文“与专业对接、为专业服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针对不同专业编写不同的教材;二是对同一本教材挖掘出针对不同专业的施教内容。

采用第一种方式的学校,各个系可以编写不一样的教材、采用不一样的教法,甚至不一样的评价模式。比如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财经系,主要有会计、金融与证券、国际商务三个专业,可开设“财经应用文写作”、“普通话训练”、“国际商务礼仪”等课程;管理系主要有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和商务管理等八个专业,可开设“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等课程。

采用第二种方式的学校,教师在施教时就必须针对不同专业,挖掘出有针对性的施教内容,侧重点就明确。如讲《红楼梦》时,对建筑设计和艺术专业,可以侧重建筑和艺术的美,让学生绘制贾府的建筑结构图,让学生说说贾府建筑构造的建筑学和美学价值;对管理专业,可以侧重管理学的内容,让学生分析王熙凤是怎样管理贾家的,让学生说说王熙凤主要遵循了怎样的管理学原理;对财经专业,可以侧重理财的学问,让学生明白王熙凤的理财之道,让学生分析王熙凤在理财上是如何精打细算的。

二、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能够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充分突显高职语文的时代性、开放性、灵活性、包容性。同时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把握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手段。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要牢牢把握社会、市场的方向,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或开发,认真领会和理解学生未来的岗位要求,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原则,锁定学生能力训练的核心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与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即准确的聆听理解能力,完整的口头表达能力,较高的阅读鉴赏能力,规范的专业文体写作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高职语文教学尝试开设一些与就业相关的实践拓展课程。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例如目前的一些求职网站、求职中介公司、独立调查公司、企业市场调查部、各种各样的策划公司等等,与高职语文课程密切相关的行业或岗位,对学生的求职信、求职简历、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分析以及各种策划方面的应用文体较有一定的要求,高职语文课程就应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改革和创新。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策划大赛、模拟面试,甚至还可以送学生到社会上的一些调查公司、策划公司去进行实训。

三、以能力为本位

教学改革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改革之外,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突破口。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中文教研室遵循“以能力为本位”的改革思路,在教学内容方面尝试突破以文学欣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是在教材编写时就把教学内容整合为阅读欣赏、写作实训、文学实践等三个模块。

阅读欣赏模块所选的文章,除了注重经典之外,力求做到专业实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充分突出高职特色。并且在每一篇课文后都设置了“读、听、说、写”四个方面实训内容,配备实训环节。

写作实训模块所选的应用文是以后学生在工作中常用的文种,每一章节的内容都突破了传统的编写体例,按照“项目任务”的实训形式编写,并且每个项目都包括“设计说明及达成目标”、“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所要夯实的基本功要求”、“所要培养的应用文写作技能”、“项目设计的模拟场景”及“实训任务”等内容。

文学实践模块更加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改革思路,例如,在教学班经常举行“故事会”、“填词训练”、“读书报告会”、“即席演讲会”等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活动。在具体做法上,可按照学号由单号的同学讲述故事之后,再由双号的同学进行评点,从实现课堂上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填词的训练上,可安排“读,即阅读”、“写,即仿写”、“演,即表演”、“展,即作品展”、“集,即结集出版”五个步骤,此部分详细论述可见《“教学做”运用于〈大学语文〉的经典案例——“读、写、演、展、集”彻底点燃高职生的学习热情》[5]。

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反复强调的则是语文学习的外延。所以,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更要注重高职语文的课外延伸。课外延伸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选修课延伸,如开设一些选修课。如周易入门、国学精粹、红楼梦选读、影视文学、诗词名篇欣赏、演讲与口才、职场与人生等等。二是向生活延伸,如每天读报、经典诵读、影视欣赏、网络浏览等等。课外延伸是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突出“能力本位”的重要举措,这一做法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

四、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学生不但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而且是权利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确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学生为中心,还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以小组讨论为手段,强化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学会对问题主动发现,学会对思维的主动构建,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获得学习和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今首先是‘人的时代’、‘人的世纪’,既要重视学生在科技方面的教育,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6]

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杰斯还非常明确地指出:“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至于学习的内容(即学生学到什么)是次要的东西。一堂课结束的标志,不是学生掌握了‘需要知道的东西’,而是学生学会了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7]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下,高职语文那种仅依靠“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以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使学生变成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之后,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高职语文教师主要采用“专题+活动”的教学方式,新编的教材主要分“大学·大师·创新”、“友情·爱情·梦想”、“经典·仁爱·智慧”、“人文·丰碑·艺术”、“自由·品格·财富”、“眼光·境界·人生”和“写作实训·语文实践”等七大专题,在每个专题结束之后,进行“写作实训”和“文学实践”,例如在文学实践方面,主要安排了演讲、诵读、辩论、交际语言、职场语言等系列训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职业人”所具备的说话能力,因为会说话是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第一要求。在写作训练方面,主要安排了如求职信、演讲稿、自我介绍、博客文章等。

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突出了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而且体现了高职语文课程本身固有的人文特点,同时更重要的是顺应了区域经济对高职人才素质的一般要求,体现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实际。

五、以教师为关键

有位学者曾说过:“一位教师就是一部书,就是一部潜在的好教材。他(她)们崇高的理想、奉献精神、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风、庄重的衣着、文雅的谈吐、宽容的胸怀等等,时时刻刻都熏陶、感染、影响着学生,促进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效仿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样,要积极推进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是根本。因为教育是培养人、影响人的事业。教师不仅是学校教育思想的实践者,而且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实施的中坚力量。教师不仅是学科知识、各种技术技能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学校办学风格和特色的传承者,更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创造者。因此高职大学语文的改革绝对离不开教师,绝对离不开教师持续不断的改革精神,改革的精神在,则高职大学语文的生命力在。高职大学语文的改革必须坚持教师为本,必须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支持教师、激励教师。教师的观念态度、业务素质、专业精神和改革意识,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支撑,是推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持续不断的内在动力。

六、结束语

总之,为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加大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力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与研究,只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或一种思路而已。但是无论怎样的改革,其实都不应该离开高职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更不应该离开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无论怎样的改革,更不应该忘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就应该涵盖知识复合、能力综合和人格素质等关键要素。

所以,作为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一分子的——高职大学语文,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一定要注意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服务于高职教育“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总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2000-07-02.

[3]邓志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3).

[4]教育部.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4/201205/135137.html.2012-04-24.

[5]郭孔生.“教学做”运用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经典案例——通过“读,写,演,展,集”彻底点燃高职生的学习热情[J].文教资料,2012,(14).

[6]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武喜春.谈西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