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富
(池州学院 教育系,安徽 池州 247000)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优秀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对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有利于总结教师成长的经验,探索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质的研究方法“面向实事本身”,走进“生活世界”,通过“深描”细节与事实,让事物的质通过研究者的移情解释而逐步呈现,从教育事件及情节中引出教育的理和逻辑,实现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视阈融合”。质的研究相对于抽象分析和理论思辨,更有利于我们走进教师的精神世界,找到教师成长的“生命按钮”和教师成长历程中丰富的生命意蕴。
高校优秀教师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老师。其优秀主要体现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另外,由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教师自身就是劳动工具,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个完整的人,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美好的事物保持敏锐,学会享受生活。高校优秀教师有四个标准:热爱职业,修身养性;善于学习,储备知识;注重创新,执教艺高;善于管理,乐于服务和奉献[1]。高校优秀教师应该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较好业绩并享有较高的美誉度。
教师成长是教师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渐进形成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的过程[2]。教师的成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人的教师的成长,强调教师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二是作为教师的人的成长,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高校教师的成长既包括教师作为独特的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又包括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由新手到专家,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逐渐符合社会角色期望的过程。
个案必须符合高校优秀教师的特征,个案应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领域获得较高成就。本研究选择的个案是与研究者共事十年的同事,系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坛新秀”。个案曾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成果奖、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奖,主持和参与多项省校级课题,并获得相关成果。个案还曾负责所在系的学生管理工作、教学工作,担任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个案还是省心理学会会员、省演讲学会会员、省普通话测试员,在服务社会方面做过大量工作。
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3]。W老师的新浪博客中曾有这样一篇文章,现摘录如下:
有个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不是太好,嘴巴也不是太甜,不愿说好听的话哄老师开心,也不会演戏装成学习很努力很认真的学生,也不张扬,课外活动很少冲在前面。其他老师很少注意他,还因为他不媚从老师总是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而不喜欢他,我却看到他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灵气,更看到他的真实……。
他毕业了,但还联系我,我对他说我有私心,我想证明我的眼光比别的老师好,他说:老师,我一定会让你赢!
我说乐观、勇敢、自信、快乐、行动是我对他的期望,当然,前提是健康,他说老师你放心,在做到你上面的期望之前,我一定会好好活着的!
听到一个寡言、淡漠、低沉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我除了感动、激动和幸福,再也说不出别的了。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优秀的学生人人喜欢,而优秀教师的优秀之处不仅仅是对优秀学生关爱有加,而是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关爱、帮助、指导上,要将自己的的爱洒向“被人遗忘的角落”,这体现了优秀教师宽广的胸怀和敏锐的洞察力。
爱学生需要尊重、宽容学生,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待,更需要严格要求学生。教育从提出要求开始,没有要求也没有教育。无数事实证明: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甚至批评学生,学生都能接受,而教师对学生的失望和毫无原则的纵容,则会失去学生的尊重和信赖。W老师对学生既尊重信任又严格要求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W老师的新浪博客中曾有这样一段文字,现摘录如下:
我在学习上对他们要求严格,他们表现不好我会严厉批评,但是每次教学质量评估,他们仍旧给我打很高的分数。我在考试之前从来不给学生划范围,甚至都不帮他们复习(因为我自认为已经尽心地讲好了平时每一堂课),虽然有着更多未知的恐惧,但是他们从不怨我,抽空还会在我博客上给我留悄悄话说“老师我们都在非常认真地复习,怕辜负您一学期辛苦的教导”。我的眼里经常泛着迷雾,亲爱的,我拿什么感谢你们?
“教师职业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幸福的磁场。”这是W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说的一句话。不同的教师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不同,有些教师将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有些教师将教师职业作为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享受着愉悦,因为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
犹记得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那是在我刚参加完英年早逝的父亲的葬礼之后,当我拖着沉重的步履走进教室时,迎接我的却是一阵异常响亮的掌声和一张张如初开的太阳花般灿烂的笑脸。我的嘴角不由自主开始上扬,眉头不由自主开始舒展,胸膛不由自主开始挺起,热血不由自主开始沸腾,声音不由自主开始响亮:“我愿快乐地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一段难得的青春时光。”就这样被他们感动,我的笑颜就这样绽开,一直保持到八年后的今天。
W老师秉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从来不将个人的消极情绪带入课堂,总是给学生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无论发生什么,当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都会让她精神焕发,斗志昂扬。
W老师从来不将教师职业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年复一年按步就班,重复昨天的故事,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扬声器,而是把自己当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享受着在自己的领域里独立地进行创造的幸福。W老师在教学方面大胆改革创新,使课堂既有温度又有高度,既生动又灵动,倍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评估几乎年年为优。针对传统教学依旧停留在 “教材教学”、“课堂教学”、“集中教学”而缺乏多样性和有效性等问题,W老师开展了“源于课堂,走出课堂、回归课堂”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获取并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质疑批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造能力[4]。W老师曾经上过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课,课程的内容是 “创造力的培养”。教学以小组试讲的形式展开。有的小组模仿焦点访谈节目,通过“主持人”提问的方式,让“专家”将归纳后的内容表达出来。有的小组成员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把知识要点串编成了歌词,用《天仙配》的旋律唱出来,同学们一下就记住了……各种各样大放异彩的方式方法,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展现了自我,发挥了创造性,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给同学的奖励更是别出心裁:
经过一夜的冥思苦想,然后翻遍了我的百宝箱,甚至把大学时的礼物盒都找出来,终于准备好了9个礼物。
送给一位喜欢抱怨逆境、平时情绪比较低落的同学的礼物是:一张我自己拍摄的庐山风景照片。上面没有任何其他事物,只有几块大石头,中间是一棵树。我在照片背后写下了这几句话:虽然掉在了石头堆里,但它仍然长成了一颗树。它能,你也能!期待你学有所成的一天!
送给一位不太自信、很害羞、很容易焦虑的同学的礼物,也是一张我自己拍摄的庐山风景照片。画面上是一堆人站在一个悬崖上。我在背面写的话是:请不要只看到悬崖,也请您欣赏一下险处美妙的风景。另外,其实他们的身后,还有很多条宽阔的道路。
送给一位高中成绩非常好高考却发挥失常并对来到这个学校很失望的同学的礼物,是一张本校的风景明信片。背面写的话是:今日你不因母校而荣,但愿他日母校以你为傲!加油!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世界充满劳绩,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留给我们的诗句。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 “诗意的栖居”,从而使人生更丰盈、更饱满、更多姿多彩。这是一种诗化的生活,是一种诗意的人生。教育不但要使人“学会生存”,而且使人“学会消闲”。我们的教育要关心人的终身幸福,塑造真、善、美的人,使我们懂得生命的价值,懂得人生的意义,过着充实的精神生活。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只有教师学会诗意地生活,才会有诗意的教育。然而严格的教师考核制度和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迫使着教师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和挑战,为了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教师总是在不停地苦读、教学、实验、写作[5]。现实中很多教师整日为生存生活而劳碌奔波,根本看不到或意识不到沿途的风景,更无法享受诗意的生活,似乎都不能诗意地生活而只是失意地活着。优秀的教师优秀之处体现在善于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爱岗敬业乐业,在工作中成就和实现自我,还能科学规划闲暇时间,用闲暇的自由时间全面充分地占有自己,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W老师的闲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W老师家有一个小阳台,阳台上种满了花卉果蔬,还养着各种鱼类、鸟类和其他的小动物,这是W老师愉悦身心,诗意栖居的大地。春天百花争艳,鸟语花香,令人赏心悦目。夏天各种蔬菜水果既可以观赏把玩,还可以自给自足,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不但能饱口福,精神上也得到莫大的满足。鱼池中各色“小精灵”也会给W老师带来快乐和幸福,闲时观看小鱼在碧绿的池水中快活地追逐嬉戏,争相抢食,荡起层层涟漪,也是一种享受。W老师家里最多的时候养过四五十只鸟,有画眉,相思鸟,松鸦,八哥,珍珠鸟,白腰文鸟,七彩文鸟。有这些鸟儿相伴,也有一种回归田园,拥抱自然的感觉。W老师家还养着其他小动物,包括一只老鳖,三只乌龟,两只花狸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悉心照料,才会真正体味什么叫“众生平等”。W老师家还养有热带鱼,很多还生了小宝宝,有卵生的,有卵胎生的,就是卵在鱼妈妈肚子里就孵好了,生出来直接就是小鱼。W老师曾经熬了一个晚上给它们接生,因为一不小心,小鱼就会被大鱼吃掉。W老师还酷爱戏剧。W老师的新浪博客甚是热闹,有许多博文被推荐为精华博文。网友甚众,其中不乏学问才情兼具的社会名流、学界精英。有位网友既是博士、教授,全国知名的红学家又生活得却无比青春靓丽,一边是严谨的学术论文,一边却是俏皮的生活文字,还有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广泛的兴趣和宽广的交际圈,使得W老师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精神充盈,而不至于在狭窄的书斋中迷失自我。
[1]臧书霞,李晏墅.高校优秀教师的自我塑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36-138.
[2]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及发展[J].教育研究,2004(5):54-58.
[3]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49-53.
[4]眭依凡.杰出人才培养:大学必须守持学术理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1-13.
[5]束仁龙.教师闲暇教育:内涵、价值与路径选择[J].教师教育研究,2014(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