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多媒体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李雪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身处当下的多媒体时代,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着什么样的契机和挑战?本文从利弊两方面探讨,认为更为可取的办法是积极地融入当下的语境,在与时代的对话中更从容地传承传统的经典文学教学。
多媒体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19世纪末电影诞生的时刻,大概就预示了这个神奇的“拷贝盘上的世界”①将会在未来的世纪里大放异彩,而随着更具普及效果的电视剧的出现与繁荣,到上个世纪网络时代的全面来临,一个不同于之前所有时代的世界逐渐展开。相对于给人强烈感官刺激与满足的多媒体视听盛宴,文学的价值何在?曾经的“某一民族国家的公民,学习使之成为好公民的理想、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判断方式,印刷文学曾是其中一种主要途径。现在,在全世界,不论是好是坏,越来越多扮演这一角色的,变成了广播、电影、电视、录像带、DVD、互联网”②。“文学死了吗?”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个时代给予的契机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有期待,也有困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本文认为多媒体环境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有利有弊,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利弊,才能扬长避短。
首先,有利之处在于:
1.电视剧、电影、音乐等视、音频影像资料的快速而广泛的传播,可以作为方便有效的辅助手段。中国的四大名著家喻户晓,不能不说电视剧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当代作家“触电”的不在少数,而且在文学边缘化的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凭借着“触电”而迅速获得大批读者,扩大了影响力。如王朔、李碧华、金庸、琼瑶、池莉、王安忆、刘震云、余华、苏童、莫言等。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便指出,自己在中国参加一个研讨会时,会议上最受尊敬、最有影响的中国作家,是其小说或故事被改编成各种电视剧的作家。③在教学中,便可适当运用这些现成的资料,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研究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提供了一个从文学作品改编成他者艺术到社会流行文化等参照体系。当然,此类材料的运用,最好作为课前或课后的准备,可适当择取重要的片段一起观看并讨论。而对中国现代文学一些作品的改编,如老舍的《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沈从文的《边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张爱玲的《半生缘》《色戒》《金锁记》等,甚至可以组织专门的讨论会,对比考察不同作家不同特点的作品在改编中的成败与得失。麦克卢汉在谈到“媒介即是讯息”时写道:“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④如果说对作品的阅读是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和前提,那么对处在多媒体时代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引进这样的时代“新尺度”则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2.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尽量全面的相关信息。对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资讯的便利,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地扩大视野,让自己少做重复劳动。比如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或现象的研究进展、文学热点等问题,所有材料网上唾手可得:专业研究网站、数字图书馆、作家学者个人网页等;另一方面也从资讯中学习到各种不同的与时俱进的研究思路,甚至可以和自己感兴趣的学者、作家通过网络手段进行直接的交流。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是,有众多的主流作家可以有机会面对面交流。相比于上个世纪的海外中国文学研究,如1950年夏志清对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的重新发现,到了1980年才真正影响到大陆的学界,在今天便不大可能出现了。今天的学界成果几乎处于一种共时性的状态。这一点,仅凭教师一个人之力,显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正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尽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时代的当下性,其教学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变成教学相长的过程,可以为此设计一些教学环节,比如学生的主题发言,将大班授课与讨论性质的课相结合,请相关学者或作家与大家交流,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写作、提出问题、寻找材料、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开放的文学研读,新旧时代脉搏的碰撞。网络时代真正实现了胡适当年提出的“我手写我口”的“理想”。作家不再是高高在上握有文字的某种神秘权威,每个人都可以在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空间中“创造”自己的“美的世界”,开始自己的创作之旅。因而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各文学网站,并虏获了大批“粉丝”。比起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具有当下性,因而既身处历史之外,也身处历史之内,接受当下多媒体时代的多元性、易变性等特征,沉潜历史的同时,出入当下世界,新旧时代的心灵碰撞在一起,为更具包容性的文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挑战。而这不但需要教师的自觉倡导,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正因为“我手写我口”,文学专业的学生更能体会和觉察到文字的魅力、文字的时代性特征与文学写作的奥秘,这样在自身的学、写、读与生活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从而走向对作家、对历史的“理解之同情”。而这对文学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在收获多媒体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带来的便利时,其不利之处也显而易见,并且严重到早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文学末日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视频影像资料取代作品阅读。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我在教学过程中便曾发现过此种情况,一些同学对作品的了解仅限于从电影或电视剧上看到的,并且以为熟悉到可以不用再去阅读原作。这就忽略了文学作为文学的最重要价值。文学首先是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存在的,就像视频资料的镜头语言一样。通过改编,虽能保留转译过的原作影子、叙事框架以及精神指向,但对语言本身的审美却荡然无存。比如张爱玲的语言与沈从文的语言,我们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并不能真正领略到。语言的美感在坐实为影像现实时,终究是另一种艺术了。阅读是一件个人的事情,而对多媒体资料的观看则相对公众化。不幸的是,在这个喧嚣的“读图”“图像”时代,这件个人的事情变得困难起来。因为“阅读在其深层意义上不是一种视觉经验。它是一种认知和审美的经验,是建立在内在听觉和精力充沛的心灵之上的”⑤。个人需要内心的沉潜,才能够进入阅读。因此,哪怕对离我们不远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必须是一场个人的阅读仪式。阅读,甚至是反复地、大量地阅读是真正进入文学的唯一途径。
2.泥沙俱下、良莠不分的网络文学泛滥,传统经典文学教育的影响力减弱。在变幻莫测、几天不上网就容易“out”,甚至听不懂网友的一些网络流行语言的环境里,亦步亦趋紧跟时代地刷屏似乎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经典文学教育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内化为一种提升自身精神世界的需要,似乎成了疑问。网络文学多大程度上有多少作品能够留下,对大批的粉丝来说,到底只是纯粹的浅层阅读快感,还是一种精神的无目的放逐和好逸恶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无力重视。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面临着如何让自身的意义进入到现实的阅读世界,真正起到照亮精神世界的作用。
3.消费环境下的重重文学危机。“理想”一词在今天已经变得有点怪诞,因为现实是消费性的,能够用来消费的才能带来真切的快感。已经成了经典的现代文学、现代作家们透过文字发出的上个世纪的呐喊和理想,在今天的环境里,有种只能在课堂上、研究中存在的尴尬。消费的欲望和快感、平淡无奇甚至整齐划一的多媒体信息接受模式下的千人一面,淡漠了宏大叙事的诉求,也退化了文学理想所烛照的世界。虽然,学院里的精英主义分子们依然大声疾呼文学艺术对我们的精神世界就是一种救赎。⑥现当代文学是否还担当得起救赎,需要在新的条件下做出思考。
总之,多媒体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利弊远不止上文所简单列举的,具体的碰撞与交织更需要每一位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用心体会、实践与研究。社会从来不是真空,文学也从来都是在不同的复杂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连续性与断裂性便是如此,然而这种断裂性并没有导致其灭亡,而只是具有不同的特质。因而正如人类迈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相应的危机与生机一样,如果能够充分意识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本身的纯粹性与当下时代的互动特性,积极地融入当下的语境,在与时代的对话中更从容地传承传统的经典文学教学,便可以算是传承过程中的一种良性循环。
①④[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0页,第33页。
②③[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第16页。
⑤[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中文版序。
⑥杨晓华:《瞩望多媒体时代的文学命运——访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中国文化报》2013年10月18日。
作者:李雪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与音乐研究。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