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境界的开拓轨迹浅析

2014-03-29 10:42董小伟张立敏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眉山620860
名作欣赏 2014年14期
关键词:柳永境界

⊙董小伟张立敏[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眉山620860]

宋词境界的开拓轨迹浅析

⊙董小伟张立敏[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眉山620860]

词是从诗歌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是有别于诗歌的独特文学样式。宋朝是词发展的黄金阶段,宋词是能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元之曲、明清之小说”并驾齐驱的文学样式。但词最早承担的写作任务主要是诗所不愿或不屑于表达的以香软浓情为题材的课题,内容狭窄,境界较小。其境界的拓宽是经历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也经过多位词家的艰辛努力,才最后完成了能与诗歌境界平分天下的局面。

境界开拓轨迹

宋词以姹紫嫣红的风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与明清小说媲美,在中国文学百花园里可谓一朵美丽的奇葩,其发源于隋,兴起于晚唐,大盛于宋。词经过中唐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示范,晚唐温庭筠的倡导,五代“西蜀词派”和“花间词派”的大力渲染,到了宋代可谓波澜兴起,如出三峡,溅玉喷珠,一泻千里。但词的内容境界始终没有突破伤春悲秋、离愁别绪、花前月下、感时伤怀、流连光景的藩篱,其风格也始终在香甜软媚、清丽疏朗、凄切动人、缠绵悱恻、含蓄婉转的阵营中左右突击。故词在当时以言情为主,以娱宾遣兴为功能,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诗余”。即便经过北宋初期晏殊、欧阳修、柳永的努力改革,都没有能从内容上根本突破“艳科”的局限。开拓词的境界、扩大词的表现功能是要经过多人的努力,经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的。

最早对词境进行拓宽的是宋代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其词的成就虽然远不及他的散文和诗歌,他也始终固守着词为“薄伎,聊佐清欢”①的创词态度,其词的内容也没有突破五代艳词的范围,但他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不再完全局限于男欢女爱、离愁别恨,而是把自然的山水、人生的感叹开始引入词中,给死寂的词坛吹来了丝丝清风。欧阳修宦海沉浮,多次被贬,对官场有着深刻的体验,他理所当然地把人生独特的体验通过词来表达,例如《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这首词表现了欧阳修在平山堂送别友人时潇洒旷达的个性。开篇突兀气势地写了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气势磅礴。接着具体写了作者在平山堂所种的杨柳,欣欣向荣。过片三句写了送别的友人豪气纵横,“一饮千钟”,最后发表人生感叹:人生易老,应及时行乐。该词突破了五代以来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与极力渲染红香翠软的表现方法,特别是其中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影响。

范仲淹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其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但是他个人品格的写照,也成为了无数知识分子的座右铭。范仲淹曾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出任陕西径经略安抚副使,抗击西夏,号令严明,西夏不敢犯赵,可谓“入则为相,出则为将”。多年的军旅生活,使他把在军旅生活中的许多人生感受付诸笔端,为词又开拓了新的审美境界,即将军旅生活感受引入词中,再次将词坛大门开大一分,为更多新风的吹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渔家傲》就是一首描写军中生活的好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该词上片写景,边塞风光与内地迥异,连雁子也毫无留意。加之风吹草木发出凄厉的声音,军号阵阵,山峦重叠,孤城落日,形成了边塞独特的悲凉氛围。下片抒情,在这遥远的边塞,将士们借酒消愁,加之笛声悠悠,让人彻夜难眠,将军也好,征夫也罢,都会在此时想起家乡。这边塞的风光和边塞的感情在词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可谓前所未有,这种沉郁悲凉的词风,也可看作豪放词之滥觞。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词至柳永,词风为之一变,由五代的艳丽之词,变成了歌者之词,故柳永堪称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大力发展了慢词,大量运用了铺叙和白描手法,并一手建立了俚俗词阵地,与雅词分庭抗礼。在词的境界上,柳永没有完全突破相思恋情、羁旅行役、卿卿我我、离愁别绪的藩篱,但他反映繁华都市生活的题材,将宋词境界又大大开拓,虽然以前也有一些描写都市生活的词作,但都没有像柳永那样全面、直接、具体地反映都市风情,柳永用他的如缘巨笔将杭州、洛阳、益州、扬州、金陵等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市民游乐都表现得栩栩如生,《望海潮》就是其中著名一首: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杭州油彩画:上片重点写钱塘繁华,烟惹杨柳,桥梁如画,人家十万,高树环绕,浪花奔腾,雄伟壮阔,珠宝众多,服装精美。下片重点写市民生活,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笛声悠悠,歌声阵阵,老汉钓鱼,姑娘采莲,生活愉快,喝酒听琴,赞赏美景,以图画景,夸示同僚。词作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社会的太平气象,宋代的黄裳评之:“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②

在词境发展的道路上,花花公子张先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张先官运不通,但风流倜傥,长期混迹在青楼歌馆之间,故其词的内容主要还是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③,没有超越五代相思离别的范围,但他对词境开拓的贡献主要在于创作了大量的酬唱赠别之词,扩大了词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在以前日常交往的过程中,文人们都只会用诗歌来酬唱赠别,用词这种“小道”来写赠别是从张先开始的,例如张先的《玉联环·送临淄相公》:

都人未逐风云散,愿留离宴。不须多爱洛城春,黄花讶、归来晚。叶落灞陵如翦,泪沾歌扇。无由重肯日边来,上马便、长安远。

这是一首离别酬赠之词。上片写了傍晚时分,黄花纷纷,渲染离宴;下片写了落叶如翦,泪水涟涟,但还是只能上马远行。词作风格没有摆脱香软之气,但张先用词来写赠别,扩大了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功能,又进一步扩展了词境。

与范仲淹同属北宋改革派重臣的王安石也对词境开拓进了一份努力。他词作存留不多,成就也不及其诗歌,但其词颇具开创性。他的词已经正式脱离了唐、五代以来柔情蜜意、花前月下的固定格式,注重抒发自我性情和表现自我抱负,并通过抒发自我、表现自我开始对历史进行思考,对现实进行反思,从而创作了一些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类的怀古、咏史之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词作上片写词人登临所见之景:金陵晚秋,澄江东下,山峰翠叠,船帆移动,酒旗招展,轻云遮舟,鹭起长江,美景如画。词作下片写怀古,回忆往昔,淫奢追逐,亡国悲恨,连接相续,千古凭栏,六朝风云,消失如水,野草苍绿,商女放声,后庭遗曲。词作深情抒发,句句出自词人内心,通过写景怀古,抒发对现实社会的忧患,标志着词境的进一步开拓。

在经过欧阳修、范仲淹、柳永、张先、王安石等大家的不懈努力后,词境之大门已经陆续敞开,吹入了阵阵清新之风,使香软艳丽的词坛为之一振,而完成极大拓宽词境这一光荣的任务则落在了文学全才苏轼身上。苏轼在词的创作上成就非凡,他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对词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他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在理论上突破了诗尊词卑的观念,让词与诗能分庭抗礼、并驾齐驱、平分天下。同时,苏轼还“以诗为词”④,将诗歌的表现手法引入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的束缚。在词境的扩大方面,苏轼完全打破了“艳科”的传统格局,让词从儿女情愁、离愁别绪、卿卿我我、感时伤怀的小圈子走向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凡是诗歌能表达的,词皆能表达,而且能表达得很好,如咏史、咏物、登临、怀古、送别、悼亡、游仙、谈禅、说理、爱国、农村、田园、边塞、抒情都可摄入笔端,真的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⑤。如苏轼有表现以身许国的豪情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有表现宠辱不惊、乐观旷大心态之词《定风波》;有通过自然反思历史人生的豪迈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描写农村生活之词《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有人生感叹、思亲念友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内容广博、姿态横生,完成了词境扩展、地位提高的伟大任务,词终于能完全从诗歌母体中脱离出来,开宗立派,自成一家了。

东坡之后的词人,如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的词境还是主要局限在离愁别恨、羁旅行役、感时伤怀的圈子里,虽然偶尔也有如贺铸《六州歌头》这样的悲壮豪迈之作,但都还没有完全继承苏东坡词境开拓的风格,非常完美地继承并发展了苏东坡的人是辛弃疾。辛弃疾横戈跃马登上词坛,拓展出了一类气势豪迈的英雄词、军事词。辛弃疾一生处在南宋偏安、国运倾倒、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他始终主张抗敌北伐,他一腔爱国热情,一再请缨和试手补天的崇高志向都因为南宋王朝的软弱化为泡影。他以英雄自诩,以英雄许人,在唐宋词史上再也没有一位词人像辛弃疾这样呼唤英雄、崇拜英雄、歌颂英雄、赞美英雄、抒写英雄,因为辛弃疾本身就是一位英雄。例如他所写的“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气吞万里如虎”,“横空直把,曹吞刘攫”,“壮岁旌旗拥万夫”,“倚天万里须长剑”,“醉里挑灯看剑”,“红旗铁马响春冰”……都是其创造的英雄词、军事词,最终使男儿本色战胜了千娇百媚。除此之外,辛弃疾还有表现社会忧患和个人愤懑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有关心民生、评议时政的《摸鱼儿》;有写农村生活和隐逸之趣的《清平乐》;有针对现实怀古抒情的《永遇乐·井口北固亭怀古》……可谓内容博大精深,真正达到了苏轼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合乎规范而又极尽自由的艺术境界,与苏东坡并称雄于词坛。

综上所述,词能从唐、五代“小道”“诗余”的“艳科”小圈子中走出,走向广泛的社会各领域,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从一弯清浅的水溪,演为波澜壮阔、力能载舟的溶溶大川;从狭小的香软空间,扩展为五彩缤纷的广阔天地;从缠绵悱恻的婉约之花,大盛为婉约、豪放、清新皆有之的百花园,最后成为能与诗媲美和抗衡的独特文学样式,是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经过欧阳修、范仲淹、柳永、张先、王安石、苏轼、辛弃疾等多位词家的不断开拓进取后而完成的。

①引自欧阳修的《采桑子·西湖念语》。

②引自《书乐章集后》。

③引自张先《行香子》。

④引自陈师道的《后山诗话》。

⑤引自刘熙载的《艺概》。

[1]袁行霈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唐圭章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

[3]张毅主编.宋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4]孙望等主编.宋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王晓丽.宋代理学精神与宋词境界的开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作者:董小伟,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诗词、中国古代历史;张立敏,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柳永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柳七官人寻花问柳觅新词
品“境界”
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两个字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柳永的词
不要站在地上向楼上吐口水
一个人的爱情
花前月下一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