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
明清声乐理论是我国声乐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最复杂的阶段。通过对明清唱论的梳理,发现不论在技术层面或是艺术层面,其音乐表演艺术理论、乐律学与声乐风格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特点。加强对明清声乐艺术的保护与教育,科学的继承与发展,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明清音乐表演艺术理论与声乐风格
(一)音乐理论
明清音乐表演艺术理论在琴学方面的重要支撑是明人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它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与琴乐审美相关的“二十四况”,并分别评论了二十四个琴乐的审美范畴;而在戏曲声乐艺术理论方面则首推清人徐大椿所著《乐府传声》,它从多种角度去研究昆曲歌唱法,见解独到,与明魏良辅《曲律》、沈宠绥《度曲须知》都是重要的戏曲声乐理论著作。
明律历学家、算学家朱载.创立的“十二平均律”学说是中外乐律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所著《律历融通》提出“密率”关键计算方法,在《律学新说》中发表了“新法密率”成果,在《律吕精义》作了更详尽的阐述,这项学术成就证实了中国在律学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它彻底解决了十二律计算中黄钟律不能“周而复始”的难题。
(二)声乐风格
1.风俗音乐多
丧事音乐是风俗音乐之一种,因时代和地区不同,其形式也多种多样。统治者和富贵人家办丧事,讲究排场,要请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场,有一套丧礼仪式。有的地方要唱夜歌、丧歌、葬歌,有吹打班子演奏锣鼓曲牌和《丧调》。民间的“鼓房”、“杠房”专门招揽民间艺人组织乐队应承。清代社会上层人物的丧事仪礼甚为繁琐,依其身份的高低有不同的规格。现存清代北京出殡行列图中起杠者三十二人,棺前仪仗是一个多达数十人的队列,中间有两组乐队在行进中演奏。婚事仪礼中也多有乐队伴奏。乾隆二十四年 (1759)徐扬绘《盛世滋生图》中,有一婚礼场面,一对新人在堂上参拜长辈,阶下有鼓吹者作乐;图中另一画面是苏州中市、下塘一带的河道中,有一结彩的大船,上载花轿一顶。前行的船上有书写“翰林院”、“状元及第”字样的矗灯,似为状元府的迎亲船只。彩船旁随行的小船上有十余人组成的鼓吹乐队为之伴奏。
2.说唱音乐多
(1)苏州弹词:苏州弹词是用苏州方言演唱,演出形式分单档 (一人 )、双档 (二人 )、三档 (三人 )等伴奏,乐器以三弦,琵琶为主,也曾有陪衬。 (2)扬州弹词:扬州弹词是明末清初形成于江苏扬州,扬州弹词的演出早期为一人说唱,自弹三弦伴奏,清代中叶,该曲种盛行以后,发展为双档演出,并增添了琵琶伴奏,扬州弹词的特点是说多唱少。 (3)四明南词:该曲种清除于浙江,主要曲调为 (平湖 )(锦平湖 )(词调 )(副调 )(慢副调)现流布于浙江省宁波地区,四明南词用宁波方言演唱,通常为双档,一人自弹三弦说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曾至五人以上,加用琵琶,二胡,笙,箫伴奏。 (4)平湖调:在明代浙江绍兴,平湖调的演唱由一人自弹三弦说唱,另由二人用扬琴和二胡伴奏(这三者连在一起称为三品 )。(5)长沙弹词:长沙弹词于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南,主要曲调有慢板,快板,平板,滚板。长沙弹词用长沙方言演唱,有一人自弹琴自唱为主,建国后有的作品加入群众。 (6)南音:南音形成于泉洲,现留步于福建泉洲,厦门市,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华侨聚集地,南音的历史渊源,一说系扬州弹词演唱而成,一说认为于唐大曲有渊源关系,南音的演出初为独唱,以唱为主,现在也有集体演唱,伴奏乐器有扬琴,椰胡,三弦,洞箫,琵琶等。
二、明清声乐理论的唱论分析
(一)民间音乐形式发展迅速
明清时期是我国民间音乐发展的繁荣期,形成了数以百计的戏曲剧种、说唱曲种和器乐乐种,并各领风骚。随着杂剧的逐渐衰退,南戏兴起并成为主流,然而由于表演上过于注重粉饰和文雅,至明末清初渐趋衰微,随之兴起的是以“梆子腔”和“皮簧腔”为主的多种地方戏曲声腔,推进了以皮簧腔为主要声腔的京剧的产生,在戏曲音乐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典范。此外,各种说唱形式的民间小戏、声乐小曲及少数民族音乐都得到快速发展。如凤阳花鼓,云南采茶调,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玛”、“藏戏”,苗、彝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史诗性歌曲等,不少是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或趋于定型的。
(二)明朝宫廷雅乐发展迅速
明朝的宫廷雅乐基本上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用于祭祀的乐舞和乐曲,祭祀内容包括圜丘、先农、太岁、周天星辰、历代帝王、太庙、释孔等。二是超会乐,主要用于郊丘庙社祭祀、朝贺等场合,包括丹陛大乐、中和韶乐、殿中韶乐等。三是宴飨乐,主要指宴饮时所用的音乐舞蹈。明朝的宴飨乐分为侑食乐、丹陛大乐、文武乐、四夷舞乐、迎膳乐、进膳乐、太平清乐等种类。表演时遵循一定的程式规范,宫廷雅乐表演者的服饰也有一定的规范。清宫雅乐在明朝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种类更为繁缛、乐队人数规模庞大,显示出清朝统治者对宫廷音乐的重视。清朝雅乐包括:中和韶乐、丹陛大乐、中和清乐、丹陛清乐、导迎乐、铙歌乐、禾辞桑歌乐、庆神欢乐、宴乐、赐宴乐、乡乐等 11种,各类均有特定的使用场合,大小规模也不相同。
(三)对外文化交流发展迅速
明清时期,我国与亚欧各国在音乐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明末魏之琰 (号双侯 )因避战乱去日本,他在长崎、上京宫廷中演唱明代流行的歌曲受到欢迎,日本人士称之为“明乐”、“魏氏乐”。其四世孙魏皓 (号子明 )从祖传歌曲中选辑五十首,经他的学生,日本人平信好师古考订编成《魏氏乐谱》,于明和五年 (乾隆三十三年, 1768)由日本芸香堂刊印。歌曲有《敦煌乐》、《清平调》、《水龙吟》等,其中部分曲调可能受后世和日本音乐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另有日本安永九年 (1780)筒井郁 (景周 )所编《魏氏乐器图》,收集明乐所用乐器、衣冠之图象,并附文字说明。至明治时期,明乐和传至日本的清代俗曲合称“明清乐”,曾风行一时。日本《明清乐之二》、《月琴自在》中都有明清乐表演图。此时期,我国与朝鲜在音乐文化上也有较多的交往。明宫廷中有乐工表演“高丽舞”,清宫廷中设有“朝鲜乐”。明弘治六年 (1493)朝鲜音乐家成 编成《乐学轨范》,对朝鲜所用雅乐、唐乐、乡乐作了详细记述,反映了两国在音乐文化交流方面的悠久传统。明代万历至清代道光年间都有西方传教士在北京活动,清康熙皇帝和他们的交往最为广泛。当时有葡萄牙人徐日 (Thomas Pereira)和意大利人德礼格 (Theodore Pedrini)被聘请在宫廷中教授西方文化,包括古钢琴和欧州乐理知识及五线谱,后来,被编入清乾隆十年刊行的《律吕正义续编》。该书 “总说”称:“从此法入门,实为简径”,赞赏此法简便可行。这是我国首次介绍西洋记谱法。
三、明清声乐理论在近代的继承教育
明清声乐理论从 20世纪开始成为了课堂与讲习之物, 1902年,沈心工和曾志 在日本东京发起了组织“音乐讲习所”这是国人首次举办的近代声乐的讲习活动,其间请东京师范学校教授铃木米次郎讲授乐歌的制作及演唱。李叔同还针对当时声乐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教学法、教学原则方面的意见。“我国近出唱歌集,皆不注强弱缓急等记号。而教员复因陋就简,信口开合,致使原曲所有之精神趣味皆失。 ”指出当时国内唱歌集中存在的问题。 1904年,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上连载的曾志 的《声乐教育论》,是我国最早发表的关于声乐教育问题的论著。他编撰的《唱歌教授法》、《风琴练习法》、《乐典大意》、《和声略意》等也是我国最早问世的声乐教学法及声乐技术知识方面的论著。 1906年李叔同创办于日本、发行于上海的《声乐小杂志》是我国近代第一个音乐期刊,体现出了中国声乐与声乐教育应当像欧美、日本等国家一样发展。据统计,在1910年前后十年间,我国出版的声乐教材和理论专著达 80余种,其中,乐歌教材就有 30余种,对明清声乐理论进行了有益的继承式教育。
四、明清声乐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加强对明清声乐的保护与传播
加强各级文化部门对明清声乐保护的重视,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加以研究,对那些快要消失的明清声乐及时进行挖掘抢救,有利于推进明清声乐理论可持续发展。比如有着 56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智化寺京音乐发展存在种种问题,随着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阶层的消灭,致使智化寺音乐在上层社会的佛事应酬几近灭失。近年来,政府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智化寺京音乐于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立研究保护中心,开展电子记谱工作,建立数据库,加强与专业人士和国内其他地区古代音乐的交流。但由于智化寺京音乐传人的缺乏、技能的差异、乐队规模的不足,很难表现原有音乐的风采,有些乐器甚至面临失传的窘境。所以有着更多的明清时期的佛教音乐、民族民间音乐都亟需加强保护。同时应借助媒体的传播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明清声乐文化。
(二)建立明清声乐教育机制
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壤,明清声乐生存便无从谈起。以往,传统音乐是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宗教仪式为载体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上此类活动越来越少,明清声乐等音乐形式失去了成长土壤,自然面临失传的危险。音乐教学中,声乐老师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对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原生明清声乐歌唱原理的科研经验积累,决定了课堂上对传统音乐土壤的还原度。原生明清声乐演唱的发音起音自然,高音区音色讲究通透、高亢、明亮,低音区共鸣腔的使用根据曲风发挥。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其特有规律,尽可能做到尊重原貌及精华部分的高度体现。
五、结论
明清时期的戏曲声乐艺术理论,是在本色之中蕴藏着的精华,更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中国明清时期的戏曲声乐理论,特别是关于字声诸问题的理论成果,越来越得到西方声乐界的认可,众多声乐大师和专家普遍认为明清时期音乐理论成果数量之大,立论之深,在世界声乐艺术史上都是罕见的,这是一笔值得继承发扬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若将此与科学的声乐发声法结合起来,研究和总结中国声乐艺术的宝贵经验,对于建立真正的中国声乐学派是很有助益的。
袁 文:济宁学院音乐系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