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职业培训改革探析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

2014-03-28 18:29刘二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农民

刘二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职业培训改革探析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

刘二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中国的城镇化最核心和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城镇化,是其身份、权利、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全面转变。现有的农民职业培训缺乏对人的发展的关注,有必要通过创新、改革农民培训课程体系,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职业培训体系,有助于减少农民融入城镇化的各种成本,有助于中国城镇化的健康有序推进。

农民;城镇化;职业培训;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最为勤劳的农民群体。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政府要着力解决“三个一亿人”的重大问题——促进约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意味着,作为国家战略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迅速推进。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城镇化要实现规模、速度和发展质量的统一,政府和社会要本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关注人的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根本是人的城镇化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首先全面地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该理论的理解关键是理解其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人的需求有层次性,包括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乐需要等。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等。其实,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就在“全面”两字,全面性是人的发展的第一个要求,也就是使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兼容并包地、相互协调地得以发展[1]。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习近平,我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随着中国革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不断深化发展,而且更具有中国的特质。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劳动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德育和政治思想放在重要位置;邓小平提出要培育“四有”新人,中国的教育要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江泽民提出要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全面的人的发展及人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根本。总体上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贯穿于劳动者全面、自由发展的进程中。

(二)城镇化的三个步骤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总体上看,城镇化需要三个步骤方可完成,一是职业转换,即离土不离乡,农民的职业由农业转向非农业;二是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成为城镇居民,完成居住地的转移;第三步是通过户籍、社保等制度性保障,并通过长期的生活和自我调适,在取得城镇居民身份、权益的同时尤其是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融入城镇文明。总的来看,第一步是农民的职业转换;第二步是农民的地理和区域转移;第三步则是人的身份、角色的根本转换,是城镇化的完成阶段。

职业的转换和区域的转移,需要周期短,而身份的根本转换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过程,换句话说,职业的转换和区域的转移是表面和显性的变化,而身份的根本转换则是内在和根本的变化。所以从本质上看,一切没有完成第三个步骤的城镇化都是不完整的、低质量的城镇化甚至说是一种“伪城镇化”。

(三)现实的缺憾

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关注城镇化的前两步工作,甚至认为实现了职业转换、地理转移和户籍转换就已经完成了城镇化,这种观点是对城镇化的理解过于狭隘,现实中如果过于重视第一步而忽视第二步,则会造成城镇化推进的各种后遗症。实际上,从我国30多年的城镇化的实践来看,确实存在着诸多后遗症,如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后难以融入城镇生活的“适应性困境”、“角色混乱”等等。如果进入城镇的农民不能从心理上真正地接受和认可城镇社会,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城镇化只是“化物”而没有“化人”。所以城镇化发展到今天,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调适心理,做出适应城镇社会的行为选择,完成人的城镇化是当今城镇化发展的重点[2]。

(四)城镇化的评估指标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不只是农民从农村到城镇的地理和区域上的转移,更是身份、权利、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全面、根本的转变。具体说来,要实现农民向城镇居民的实质性转变,至少要评估六大指标体系:人口素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权利、生活质量、社会参与等[3]。实际上,这些指标的实现比户籍、住房、医疗等条件的实现更难。

(五)通过加强培训助推城镇化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进入城镇后逐步融入城镇文明的过程,更是长期的适应的过程。理论上讲,适应行为是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交互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改变人的行为的结果,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人可以通过学习新的社会行为方式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在这一社会学习的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认知能力的支持,人才能细心地注意被观察者的行为,积极地整理、吸收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储存在记忆中,以备将来对该行为的模仿”[4]。

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坐等农民被动适应城镇文明显然会滋生诸多社会问题,政府、社会等方面要本着对社会和将来负责的态度,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开展职业培训工作,使农民尽快适应城镇生活、融入城镇生活,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当然,要确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培训思路,就必须对现有的培训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现有培训工作的“见物不见人”

“只要有一技之长、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的思想,长期以来在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培训思想对人的发展的理解过于狭隘,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表现,在现实中,缺乏对人的发展的足够关注也注定了这种培训将会产生诸多问题。

(一)滋生“城镇适应症”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其自身发展是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进入城镇的农民,即使掌握了一技之长,具备了生存的基础,但是仍然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如对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则、城镇文化等的融入和适应等。如果难以融入城镇生活和文化,农民难免被城镇边缘化,难以得到预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这很容易理解有些进入城镇的农民十分留恋以前的乡村生活并在城镇的“陌生人社会”中把自己封闭起来。另外,还存在乡土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摩擦、人情意识与契约意识的摩擦等。因此,缺乏法治意识、合作意识、公共意识、社会参与意识等素质的农民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和文化储备,势必在城镇生活中产生诸多“城镇适应症”。

(二)增加社会公共治理成本

新进入城镇的农民,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均需要经常加强引导,否则少数群众将会在城市中一些歪风邪气的侵袭下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的公共治理造成直接的威胁。比如,有少数农民通过房屋拆迁、土地征用进入城市后,吃苦耐劳的品性逐渐消退,安于现状,无度挥霍,甚至开始尝试并逐渐习惯于享受型的生活、娱乐方式,陷入赌博、嫖娼、吸毒等犯罪的泥潭,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以浙江杭州江干区某镇为例,2003年以来,由于当地拆迁,这里的农民得到巨额拆迁款并分到多套房产。面对巨额财富,当地农民不知所措,只顾眼前,得过且过。还有部分人沉湎于赌博,甚至染上毒瘾。据统计这个镇目前记录在案的吸毒人员比2003年翻了一倍,当地拆迁户一夜暴富后又因为赌博、吸毒等原因而返贫者,保守估计有10%。另外,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开始侵入,“闪婚”、“闪离”、“闪孕”等怪象涌现[5]。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

缺乏综合素质提升的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影响尤其明显。现在,80后、90后农民工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体,这个群体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比如科学文化水平较高、价值取向多元化、具有更高、更明确的生活目标等等,但是缺乏吃苦耐劳、踏实做事的精神。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返回农村的可能性极小。做事的技能和做人的素质之间的不协调,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抗挫折能力、抵御诱惑能力、积极打拼的能力、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诸多社会问题,比如滋生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等。

三、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培训课程体系

(一)确立“大培训”的培训理念

“大培训”简单来说就是一切有助于农民进入城镇后的个人发展的技能和素质均要通过培训予以培养和强化。相比传统的培训,“大培训”的培训主体是和投资主体多元的,除了教育机构、扶贫机构等扮演主导作用的政府部门外,职业院校、民营培训机构、律师事务所、社会公益机构等组织均可参与;“大培训”的培训内容更为宽泛,包括职业技能、文化道德素质在内的所有素养;大培训的培训方式更为多元,如课堂培训、入户指导、实训等;大培训的教师队伍是多元的,除了技能指导教师外,律师、心理辅导者、社会工作者、劳动模范、党务工作者、文化艺人、社会NGO等均可帮扶农民培训学习;大培训的学习平台更为广阔,职业培训机构、社区学院、高校、文化馆等都是农民学习的平台。

(二)组建专业化、多元化的教师团队

一要坚持大培训的理念,打破政府、社会、高校的体制性界限,保障培训教师来源的多样化。以高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技能教师为主体,还可引进大量社区工作者、律师、文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人才参与培训,保证培训内容的多样化。

二要加强培训队伍自身建设。培训队伍要根据农民自身特点、当地发展实际及现实需要,及时更新自身专业内容、提高自身培训业务水平。

三要加强对培训队伍的科学管理。培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培训队伍的管理和考核,确保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突出、教法灵活、切实能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培训队伍。

(三)构建技能、文化道德相结合的培训课程

一要摒弃“一切为技能培训服务”的培训思路,实现技能育人与文化、道德育人起头并举,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二要实现技能培训与文化、道德培训相互融合,实现文化育人和技术育人相结合。比如在工业园区、企业集中区,针对产业工人,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强化素质培训,着力提升职工综合素养,如职工心理素质培训、职工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的培训等;而在一些集中安置区或者“城中村”,文化素质培训重在倡导公共意识、卫生习惯等文明生活方式。

三要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没有考核评价,培训就会流于形式。技能培训的考核评价操作性较强,可是文化、道德方面的考核评价难以操作。对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公共道德意识、人际交流、文化生活、法制观念等方面的长期跟踪调查,并及时与学员保持沟通,以对学员的总体情况有所了解。建立相关的预警机制,对于出现沟通障碍、法治观念淡漠等情况,要分轻重缓急,及时与学员、学员家庭、学员所在社区或公安机关进行沟通。

(四)采用灵活、实用的学习形式

一是重视体验式学习。要在深入了解学员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新市民素质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推行基础课加社会实践课的教学模式,通过素质拓展、实地参观等内容,让学员亲身参与、亲身实践,增强学员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以成都市为例,市民素质培训为学员提供在成都生活的交通、医疗、购物等方面的实用信息,介绍城市管理规定、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等知识;就劳动权益、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讲解,同时提供子女教育、夫妻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培训形式鲜活而且实用性强,深受学员的欢迎[6]。

二要坚持集体培训与个体培训相结合,尤其要注重个体培训。对于共性问题可采用集体性培训,对于个体性问题可采取隐秘性较强的个体性培训。要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了解学员总体状况,针对学员自身特点和素质欠缺,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帮教。

三要注重跟踪培训,建立成长档案。培训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同样,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农民的培训工作要纳入终身教育的范畴予以考虑。培训机构要为参与培训的农民建立成长档案,长期关注农民的后续发展。

四要尝试把培训内容与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相结合。学习、培训的形式有多种,文艺活动因其生动、活泼更能吸引农民。把培训的内容如法制知识、交通规则、人际交往、公共意识等内容融入到戏剧、小品、歌舞等文艺活动,以观众喜闻乐见、印象深刻的形式把培训的内容传授给参训农民。

四、总结

城镇化的实质和根本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农民从农村进入城镇成为城镇居民只是中国城镇化的初级阶段。技能培训无疑是农民在城镇安身立命的关键和基础,但绝对不是全部。长期以来过度注重农民技能培训的培训思路需要进行创新和调整,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维加强农民进入城镇的培训工作,确立“大培训”的培训理念,在组建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教师团队、构建技能与文化道德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实现学习形式灵活实用等方面切实保障农民在培训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1]陈学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人的生活取向[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2):19.

[2]严蓓蓓.人的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障碍之消除[J].人民论坛,2013,(26):140.

[3]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哲社版),2004,(5):58-59.

[4]刘梦.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5.

[5]杭州农民拆迁一夜暴富:10%人赌博吸毒返贫[N].人民日报,2012-07-15.

[6]新市民素质教育培训,新市民全面认识成都的“第一站”[N].成都日报,2013-10-30.

G719.2

A

1671-5136(2014)04-0036-03

2014-11-26

本文系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科研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者培训路径探析》(项目编号:SZY-2013-004)的阶段性成果。

刘二伟(1981-),男,河南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城乡建设。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农民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文化边城镇远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