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铭,贾 竑
(佳木斯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研究生公共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之解析与构建
郭 铭,贾 竑
(佳木斯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解析生态化教学模式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构建特征与意义,并提出模式构建的相关策略。
研究生公共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高校英语教改步伐的不断前进及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日益深入,高校英语教学在各个教育发展阶段(主要涉及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阶段)的整体水平均逐渐提高,相应阶段的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也在稳步提升。笔者重点考察并关注教改过程中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内容与对象的发展变化,探讨如何实现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与结合的发展策略。
在相关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到研究生具有更为独立的批判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课堂的自主性与民主性等。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仍以机械、模式化的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英语实践缺乏相关的学习和认知策略的引导与训练,教学活动效果得不到切实保证,导致课堂生态失衡现象较为普遍。这些教学现实中的系列反生态现状急切地催促我们寻求一种能够尊重生命需要、关注身心和谐并实现人类自身生态平衡的生态化教学方式,这也成为本文研究的要旨所在。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以生态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借鉴了生态哲学理论中的原理与机制,系统地诠释了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整体组成结构、内部发展性质及外部运行规律等。教育生态学重视以“整体、系统、平衡”的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观来重新分析和综合构建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契合并顺应了21世纪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实践“教育生态化”的教育理念成为我国大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对于较为抽象的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框架范畴,课堂生态系统的内涵往往可以被研究者理解为更加具体、透彻的意义概念,即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内,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特殊关系系统。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课堂常常被视为由多要素、多机制组合而成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关系网络系统。在研究生英语课堂网络系统中,既包含着各类教学生态个体、生态群体及环境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也兼顾生态物种间的能量传递与循环方式及过程的立体呈现。
我国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立足于大学本科英语教学,是综合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活动与过程。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研究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能力,提高学生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英语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能力。研究生英语教学设计要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点,课堂活动安排应突出知识性与实用性,强调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整体教学目标的高层次性。
目前,相当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授课教师对研究生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的了解单纯、片面,所设计与安排的教学活动肤浅、程序化,不能有效引起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鉴于此,各级研究生培养院校开始尝试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旨在有效推进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创新改革。我们可以在教育生态学及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研究生英语课程教育的建设与发展经验,结合本学校的教学现状,努力构建具有开放、动态及可持续发展性质和特点的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讲,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为:
(一)开放性
只有在整个教学生态环境中保持能量和信息的及时交换,课堂生态系统及其构成因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特征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内涵:开放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生态发展的前提方向(教学将语言基本知识及技能的习得提升为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的提升及跨文化交际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开放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生态发展的实施过程(教学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演化发展成多模态发展运营形式的交互教学模式);开放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生态发展的技术支持(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融入到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利用在线学习系统或网络学习平台把听说能力的教育活动延伸至学生课外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之中);开放的教学评价是教学生态发展的有力保障(将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发展为更加关注并重视学生能力发展过程的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及标准上来)。
(二)动态性
多模态发展运营形式的交互教学模式强调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任务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相结合,能在不同程度上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从教育生态学的微观层面来讲,系统内生态主体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种形式。其中,师生互动主要体现为彼此引导、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这种关系依托于师生间交际互动式课堂教学的有效实现。生生互动主要体现为自然竞争与共生共促并存的生态关系。学生群落中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均存在着相互竞争、彼此供养的现象,食物链原理及最优采食理论均可以解释这些现象。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有效地解决大班授课、个体能力差异悬殊及学生学习情绪等造成的传统课堂的消极影响。
(三)发展性
健康良性发展是促进生态系统内部生命个体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讲,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传统教学意义下的课堂活动的质量发展及社会教育的基本需求,也是为了更加灵活、高效地适应整个社会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型发展的需要。在科学文化知识迅猛更新、网络信息技术日趋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仅仅依靠课时数量有限、教学内容单纯的课堂教育和学习是不够的。研究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学习意识与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并提高自身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与发展能力,进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研究生公共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包含了研究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生态主体、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也体现了种群内部以及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体现了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一)生态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结合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特点,我们可以将生态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分为生态主体对生态环境的建构、适应及利用。在对生态环境的建构方面:研究生公共英语的生态化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体式学习资源环境和学习支持服务环境,以教师为中心建构主导式教学服务环境,利用管理的便利性建构教学管理环境。在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方面:研究生公共英语的生态化教学模式要通过对学生、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的培训等措施,促进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态主体适应现代网络技术生态环境,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教辅人员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对生态环境的利用方面:学习资源是否能够迎合学生的自主选择取向,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难易程度以及目标针对性都决定了该资源能否被学生充分利用。
(二)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种群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各生态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教学服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相对丰富,学习支持服务方式相对较多,学生应主要发展相互间的互助协作,如通过QQ群、网络聊天室、BBS等现代化交流手段促进学伴间的高效合作、取长补短。在教师之间、教学服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应注意协调其岗位生态位的相互作用。通过科学规划每一类工作的岗位生态位,避免岗位生态位的重叠和缺失,保障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教师与学生的种群调节规律值得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此消彼长”的种群调节特点最为明显。
(三)系统生态观策略
从系统生态学角度研究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可以获得如下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启示:第一,研究生教学资源的建设应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教学内容设计的生态适应原则、教学资源传送的多样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切实保证研究生教学资源的创新性与高层次性。第二,研究生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学交互生态观。建立广泛、系统的教学交互生态网,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与教学相长。第三,注意教学资源与教学支持服务的适时整合与分离,保证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实现生态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资源具有无限性、静态性特点,教学支持服务具有有限性和动态性特点,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可以提高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时效性。第四,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与研究需求,主动选择和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合理地分配获取学习资源和消化学习资源的时间,预留个人独立思考时间,从而使自己能够充分地消化和吸收学习资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1]于娜,高晓慧,高伟.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研究生英语创新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2).
[2]孙志楠.研究生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7).
[3]刘森林.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5).
[4]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黄远振,陈维振.课堂生态的内涵及研究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 2008(10).
[6]曾祥跃.网络远程教育生态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8).
2014-02-15
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 HLJ- 201310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BB1212072);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重点课题(JKA2012-055);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JYWA2012-008)。
郭 铭(1964- ),女,辽宁新民人,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H319
A
2095-7602(2014)04-01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