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珠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与金钱
陈丽珠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了广大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本文针对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与金钱主题进行论述。
《傲慢与偏见》;爱情;金钱;艺术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英国小说家。她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1811年出版了处女作《理智与情感》,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她的作品大都围绕爱情和婚姻这一主题,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小地主班纳特家有五个待嫁的漂亮女儿,班纳特太太整天为此操心。当年轻且富有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下附近的尼日斐花园时,班纳特太太又行动起来,筹划着把哪个女儿许配给彬格莱合适[1]。
一天晚上的舞会上,班纳特家的五个女儿结识了彬格莱。彬格莱的好朋友达西对这一家子极为轻视,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自尊心极强的伊丽莎白立即对傲慢的达西产生了偏见,甚至在后来的另一次舞会中当众拒绝了达西的邀请,令达西狼狈不堪,但也使一表人才、家财万贯的达西对伊丽莎白产生了好感。
彬格莱和吉英·班纳特成了朋友。他的妹妹发现达西对伊丽莎产生了爱慕之心时便生出嫉妒,极力怂恿达西、彬格莱一行离开小镇。这时,班纳特的继承人柯林斯来到伊丽莎白家。这位粗俗无知、仅靠攀炎附势当上牧师的表兄向伊丽莎白求婚,一连几次都遭到回绝。柯林斯先生并不为此感到羞愧,紧接着又和伊丽莎白的女友夏绿蒂·卢卡斯订了婚。
乔治·韦翰是附近镇上的年轻军官,伊丽莎白对他一直都有爱慕之心。韦翰趁机诽谤达西,说他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由此伊丽莎白更讨厌达西。
一天,柯林斯夫妇请伊丽莎白做客。伊丽莎在柯林斯夫妇家里遇见了达西的姨妈凯瑟琳,不久又见到达西本人。达西再次被伊丽莎白吸引,大胆地向她求婚,但因态度傲慢遭到拒绝。从此后,他认识到骄傲带来的恶果,便写信给伊丽莎白,说曾经阻挠彬格莱与吉英接触,但并未做过对不起韦翰的事。伊丽莎白看后十分后悔,慢慢打消了对达西的偏见[2]。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自来到达西的庄园游玩,对达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久,又听说最小的妹妹同韦翰私奔,开始担心达西会因此看不起自己。不料达西不仅替韦翰还清了赌债,还另给了他一笔巨款,让他与伊丽莎白的妹妹丽迪雅完婚。从此,伊丽莎白往日对达西的偏见渐渐转变为真挚的爱。可达西的姨母、傲慢的凯瑟琳夫人却蛮横地要求伊丽莎白放弃达西,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达西受到鼓舞后再次向伊丽莎白求婚,伊丽莎白便答应下来。至此,曾经因傲慢和偏见而被搁置的爱情有了美好的归属。
《傲慢与偏见》中,乡绅班纳特的大女儿吉英性格温柔、心地善良,但意中人彬格莱在姐妹和朋友的影响下一度改变态度,使她十分痛苦,两人经过许多曲折以后才重归于好。最小的女儿丽迪亚浅薄轻浮,整天忙于卖弄风情、沉溺于玩乐。后来,她与军官韦翰私奔,而韦翰放浪嗜赌,婚后生活十分糟糕。作者批评说:“这种只顾情欲,不顾道德的结合,实在很难得到久远的幸福。”二女儿伊丽莎白则是作者赞美的人物。她意志坚定、见解深刻,具有妇女独立平等的意识,鄙薄以财产、门第为标准的庸俗婚姻。她坚决拒绝了愚蠢自负的牧师柯林斯的求婚,对另一个显贵的求婚者达西的傲慢态度也予以斥责,直到达西有所悔悟才谅解了他。书中的另一个插曲是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蒂因为家境不好,本人年龄已大而勉强嫁给了柯林斯。作者以婉讽的态度指出:“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算给她自己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至挨饿受冻。她现在就得到这样一个储藏室了。”
全书的高潮是达西的姨妈凯塞琳·德·包尔夫人的来访。这位夫人无礼地阻拦达西与伊丽莎白相爱,反倒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伊丽莎白则表现得落落大方,并有理、有节地对夫人的污蔑、凌辱进行反击,维护了婚姻自主的权利。小说批判了对待爱情婚姻的错误观念,主张妇女人格独立、争取平等权利,是有进步意义的。
达西对伊丽莎白一见钟情,但傲慢与偏见令两人之间出现一连串的误会。达西在伊丽莎白完全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向她表白爱意,在求婚时却因为门第之见侵犯了伊丽莎白的自尊,伊丽莎白冲动之下怒而拒绝。
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生在小地主家庭,对富豪出身的达西有偏见。而这一偏见的产生恰与性格傲慢的达西有关,又体现出当时贵族身上那种对身份自然而然的优越感。伊丽莎白睿智聪明、生气勃勃,有胆识和远见,善于分析问题,在小说中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正是她越来越强烈的反抗精神把整部作品推向了高潮。伊丽莎白以她的聪明才智和优越的精神境界与瞧不起她的上流社会进行抗争,最终在爱情上获得了成功和幸福。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成为当时英国下层阶级少女们心中的榜样。小说以人物形象鲜明而著称于世,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奥斯丁善用喜剧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常常能够一针见血地把事情的本质暴露出来,使故事在轻松幽默的戏剧风格中达到高潮。
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展示了一个金钱压倒一切的社会,在婚配方面尤其如此。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指出:“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必须仔细参照该小说的第二句:“这条真理在人们心中是那样地根深蒂固,以致当一个富有的单身汉初到某个地方时,左邻右舍们都会把他看作自家某个女儿的当然财产——即使他们对他的思想感情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也仍然毫不犹豫。”此处,奥斯丁一针见血地点到了维多利亚社会的命门:只有拥有金钱,才能拥有财政、社会、心理方面的安全保障[3]。小说展现了这样一幅社会图景:某一个有闲阶级的家庭面临衰落窘境时,就会千方百计地通过嫁女儿(假如他们有女儿可嫁的话)来扭转颓势。班纳特一家正好符合这一情形:他们的财产正面临着被限定遗产继承人柯林斯侵吞的前景,而他们能够保住经济地位的唯一手段就是为五个到了出嫁年龄的女儿物色有钱的对象[4]。班纳特的五个女儿在情趣、才智和性格等方面大相径庭,作者通过她们的经历揭示了一个令人无奈的现实:不管是温文尔雅、贤淑文静的伊丽莎白和珍妮,还是粗俗不堪的丽迪雅,都不可避免地要把“嫁给有钱人”作为婚姻的必要条件,尽管对珍妮和伊丽莎自来说这不是唯一的条件。
《傲慢与偏见》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天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进步的思想内容。它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功力足以使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肖珺.略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婚姻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74-76.
[2]张留梅.婚姻与幸福——《傲慢与偏见》中折射出的幸福婚姻观[J].语文建设,2013(3):41-42.
[3]胡治艳.《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J].语文建设,2013(17):34-35.
[4]张倩.从《理智与情感》中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7):56-57.
2014-02-18
陈丽珠(1977- ),女,湖北罗田人,武汉工程大学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I561
A
2095-7602(2014)04-0092-02